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赵平  杜凡  彭芸  丁涛 《广西植物》2009,29(3):304-308
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镰序竹属与悬竹属共10个种叶的横切面和表皮结构,对分类学上有争议的种的分类地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镰序竹属与悬竹属叶的结构差异较大,应单独立属;(2)羊竹子、巴竹、冕宁镰序竹及碟环竹叶的结构与镰序竹属各种相近,它们应归于镰序竹属;(3)扫把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与镰序竹属各种差异显著,不宜放入镰序竹属,而应恢复到箭竹属中。  相似文献   
12.
物种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元,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而言,物种的正确界定对于制定保护措施至关重要。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地区的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资源冷杉(A. ziyuanensis)和大院冷杉(A. dayuanensis)种群极小,且分类上长期存在争议。现行分类依据形态和地理分布将大院冷杉归并到资源冷杉,又将资源冷杉处理为百山祖冷杉的变种,但分子证据不足。该研究对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和大院冷杉分布区内8个种群的23株个体进行靶向捕获测序,获得了60个单拷贝核基因中的80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分析表明,这些个体可分为两个谱系,分别对应于百山祖冷杉和资源冷杉,其中资源冷杉在2.35Ma前与百山祖冷杉和大院冷杉的共同祖先分化,而大院冷杉与百山祖冷杉亲缘关系更近,形成一个谱系。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和大院冷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整体较低,种群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指数0.083–0.208)。由于未检测到分化后的谱系间遗传交流,推测分布区的碎片化是谱系间遗传交流受阻进而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生态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百山祖冷杉、资源冷杉和大...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蚬木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蚬木是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的特征种.为了了解蚬木种群的结构和生存状态,根据一个15 hm2固定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蚬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数量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蚬木种群的幼龄个体数量很多,年龄结构呈倒-J型;存活曲线可以同时被DeevyⅡ和DeevyⅢ型曲线拟合,但更倾向于DeevyⅡ型曲线;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种群的死亡率在年龄级0~9a、60~69 a出现明显的峰值;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蚬木种群生存状态具有前期波动、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谱分析结果表明,蚬木种群动态未发现有明显的大周期波动,但存在一个长度为lla左右的小周期波动.综上研究结果,研究区内的蚬木种群为增长型种群结构;在不同发育阶段,蚬木种群的生存状态存在波动,在种群发育的前期和后期生存状态不稳定;蚬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数量动态可能受本身生物学特性、负密度制约效应、喀斯特地质性干旱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萌生更新是种子植物更新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森林群落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m2动态监测样地第1次普查数据中萌枝(根萌和枝萌)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Torus-translation检验法分析了萌生能力在不同生境类型中的差异性,及其与不同环境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样地中有190个物种具有萌生现象,平均每公顷1831株萌生个体;不同生境类型间萌生能力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山顶周围萌生能力较强,山坡周围萌生能力较弱,此外萌生能力的生境关联性还与萌枝的径级大小有关;萌生能力与海拔、凹凸度、坡度和坡向的余弦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个体胸高断面积之和呈显著负相关。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萌生更新较为普遍,其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存在一定关联。为了深入揭示萌生更新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学过程和维持机制,长期动态监测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南黄海潮汐锋对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洪波  肖天  刘桂梅  吕瑞华  丁涛 《生态学报》2004,24(11):2608-2615
2 0 0 1年 5月 16~ 2 3日、6月 10~ 2 4日和 2 0 0 2年 6月 5~ 12日 ,利用“北斗号”船只对南黄海鱼产卵场进行了 3次专项调查。研究了潮汐锋断面叶绿素 a浓度、浮游细菌生物量的分布 ,目的是阐明潮汐锋的存在对浮游细菌生物量分布的影响。3个航次中的叶绿素 a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 0 .0 6~ 2 .34mg/ m3(2 0 0 1- 0 5 )、0 .0 8~ 0 .9mg/ m3(2 0 0 1- 0 6 )、0 .14~ 3.0 4 mg/ m3(2 0 0 2 - 0 6 )。 3航次的聚球藻 (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7.6 2~ 2 2 .0 6 mg C/ m3(2 0 0 1- 0 5 )、8.5 3~2 7.5 2 mg C/ m3(2 0 0 1- 0 6 )、0 .6 9~ 5 5 .90 m g C/ m3(2 0 0 1- 0 6 )。异养细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7.5 6~ 5 1.82 mg C/ m3(2 0 0 1-0 5 )、8.5 4~ 2 4 .77mg C/ m3(2 0 0 1- 0 6 )、3.12~ 10 .0 5 mg C/ m3(2 0 0 2 - 0 6 )。而聚球藻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 (CB:PB)平均值分别为 :5 8% (2 0 0 1- 0 5 )、77% (2 0 0 1- 0 6 )、31% (2 0 0 2 - 0 6 )。结果表明 :南黄海鱼产卵场在春末夏初 (5~ 6月份 ) ,叶绿素 a浓度最大值及次大值主要分布在锋区及其邻近的层化区2 0 m以浅位置 ;聚球藻蓝细菌生物量最大值主要分布于锋区及层化区表层和水体中层 ;异养  相似文献   
16.
探讨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HKC,给予不同浓度OA处理24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定量检测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P法)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印迹)方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及JNK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p-JNK).FCM检测结果表明,经OA处理24 h,HKC的凋亡率明显升高.SP法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OA处理组HKC caspase-3的表达以及JNK的磷酸化水平(p-JNK)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但各组间细胞JNK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OA处理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JNK激活以及caspase-3可能参与OA诱导HKC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内骨折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骨折固定方法而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口后观察骨折程度,并对关节周围平整性进行修复,如需固定可借助克氏针,部分可运用牵引手法等进行修复。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HSS评分比较,实验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载距突螺钉固定技术能够提高膝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膝关节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对我院2009~2010年住院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患者体温、临床表现及平均住院日变化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用药后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1或P〈0.05)。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及显效病例高于单纯西药组,胃肠道不良反应低。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疗效较好,较单纯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能更快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周期子宫内膜微创术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激素替代周期子宫内膜微创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中药抗衰复巢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均降低,E2水平均升高;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较低,E2水平较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应用激素替代周期子宫内膜微创术可以减少卵巢早衰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不同群丛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不同群丛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随相对海拔变化,在对广西弄岗15 hm2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样地进行群丛划分的基础上,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处于不同相对海拔高度群丛的物种多样性以及不同群丛乔木层、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各群丛的多样性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群丛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顺序为:枝花流苏树-广西牡荆-蚬木群丛齿叶黄皮-黄梨木-蚬木群丛山石榴-广西牡荆-蚬木群丛南方紫金牛-苹婆-中国无忧花群丛垂茉莉-苹婆-广西棋子豆群丛割舌树-闭花木-蚬木群丛米仔兰-闭花木-蚬木群丛对叶榕-苹婆-董棕群丛;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中坡以下(弄岗样地相对海拔76.3 m以下)随相对海拔变化规律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即处于该地段中部群丛的多样性高,相对海拔较低和较高的群丛的多样性低;而中坡以上(弄岗样地相对海拔76.3 m以上)多样性随相对海拔增高而增大;群丛各层次多样性与热带山地雨林一致,与亚热带喀斯特常绿阔叶林截然相反,呈现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这些结果表明地形空间异质性导致的水热差异影响着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物种多样性,相对海拔低、水热条件较好的中、下坡乔木多样性高,相对海拔较高、条件恶劣的中、上坡亚乔木、灌木多样性较高,所以在对喀斯特地区水热条件恶劣的中、上坡地带进行植被恢复时,应更多选择亚乔木、灌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