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Two contrasting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cultivars: Kepin No.7 (salt sensitive), and Jian 4 (salt tolerant) were grown hydroponically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distribution of mineral ions in roots as affected by silicon (Si) with respect to salt tolerance. The experiment was undertaken consisting of two treatments with 3 replicates: (i) 120 mmol · L−1 NaCl alone (referred to as Si-NaCl+), (ii) 120 mmol · L−1 NaCl + 1.0 mmol · L−1 Si (as potassium silicate) (referred to as Si+NaCl+). Plant root tips were harvested for microanalysis using a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zer (EDX) 30 d after transplanting. Higher Cl and Na X-ray peaks were recorded in the root epidermal, cortical and stelar cells of roots for the treatment Si-NaCl+ with the majorities of Na and Cl being accumulated in epidermal and cortical cells, while relatively low K peaks were observed regardless of the barley cultivars used. By contrast, considerably higher K peaks were detected in the epidermal, cortical and stelar cells of the roots for the treatment Si+NaCl+, but lower Cl and Na peaks were also observed for this treatment with both Na and Cl ions being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epidermal, cortical and stelar cells. These findings directly support our previous finding, which showed that Si depressed the uptake of sodium but enhanced the uptake of potassium by salt-stressed barley. We believe that one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i-enhancement of salt tolerance in barley is attributed to the Si-induced changes in the uptake and microdistribution of mineral ions in plants.  相似文献   
152.
延髓腹外侧区在降压反射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各种心血管反射中,降压反射是最主要的,延髓腹外侧区在降压反射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降压反射中枢通路中至少有四种成分是最基本的:(1)孤束核中的神经元;(2)延髓腹外侧头端的交感前运动细胞;(3)延髓腹外侧尾端;(4)疑核或和迷走神经背运动核。此外,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和抑制性神经元也是中枢通路的关键成分。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的升压素分泌细胞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3.
银耳袋栽高产优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耳,学名TremelafuciformisBerk。别名白木耳、雪耳、川耳,属于层菌纲、异隔担子亚纲、银耳目、银耳属。银耳与其他菌类不同,它的菌丝体是一个混合菌丝结构,即由银耳纯菌丝和一种称为“耳友菌”或称“伴生菌”的香灰菌丝(亦称羽毛状菌丝)构成...  相似文献   
154.
百脉根的综合利用丁玉川俞小秋百脉根(Lotuscorniculatus),又名牛角花、五叶草,蝶形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60厘米。小叶三出,生于叶柄基部的2枚托叶与3小叶相似,故欲称“五叶草”。花冠黄色,长1厘米以上。荚果长圆柱形。种子绿色,肾...  相似文献   
155.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具有高效、低耗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已经成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对反硝化聚磷菌的研究及其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于传统的反硝化细菌联合聚磷菌去除氮磷工艺,反硝化聚磷菌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能同时进行脱氮除磷而被广泛关注与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报道的部分微生物仅在好氧条件下就可进行同时脱氮除磷,但是其脱氮除磷机理仍未理清。基于此,文中总结了目前发现的反硝化聚磷菌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聚磷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并对其脱氮与除磷的关系及其机理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对目前反硝化除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完善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理及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营养限制是微生物最常面临的环境胁迫之一。除了在营养物质匮乏的海洋、冰川、沙漠、深层地表等自然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工环境也出现了营养限制的特征,例如各类微污染水体、提标改造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等。基质浓度极大地影响着包括细菌在内的许多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群落结构,最终导致其功能的改变。为了在营养限制条件下维持生存,微生物首先需感知营养供给的减少,其后通过基因、蛋白质、信号分子、代谢产物等对各代谢过程进行全局调控,最后改变基质亲和力、生长速率、运动能力、形态等以适应营养不足。胞内各种信号物质及其触发的响应是微生物应对营养胁迫的关键。本文分别梳理了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应对碳源、氮源限制时的关键信号物质、受体蛋白/调控过程及响应结果,并分析了碳氮限制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极端环境微生物的认识、营养限制条件下微生物的应用,尤其是低浓度污染物生物处理、生物监测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7.
1975年7—9月上海嘉定县和宝山县部分地区发生流行性肌痛(胸痛)暴发流行。从34例患者的肛拭、咽喉洗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26株柯萨奇(cox)B。病毒。9例患者的双份血清和3例患者的恢复期血清与新分离病毒的代表株(沪肌痛75—9)作了中和试验,结果袭明,9例患者的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四倍或四倍以上的增长,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均值比急性期高42倍,从而肯定造成本次流行的病原体是coxB。病毒。  相似文献   
158.
人类miR-491 (has-miR-491)是一段长度为84 bp的微小RNA,可以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结合,降解靶mRNA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影响肿瘤发展进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ang ca...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探讨健康与痰湿壅盛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激素水平和肠道菌群结构差异以及半夏泻心汤的干预效应。方法 选取24例痰湿壅盛型PCOS患者和同期健康女性20例,初诊留取血清和粪便标本,对PCOS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再留取血清和粪便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抗苗勒管激素,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行OTUs聚类分析和物种分类分析。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PCOS患者存在高黄体生成素(LH)和高睾酮(T)状态,肠道的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下降,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阿克曼菌属相对丰度下降(P<0.05),普氏菌属、毛螺菌属和柔嫩梭菌属升高(P<0.05);与PCOS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中药组能明显降低PCOS患者血清LH、T和LH/FSH(卵泡刺激素)比值(P<0.05);上调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属、瘤胃菌属、乳酸杆菌属、阿克曼菌属和萨特菌属相对丰度(P<0.05),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普氏菌属、毛螺菌属和柔嫩梭菌...  相似文献   
160.
两个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病理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鑫浈  张宝荣  丁美萍  张灏  夏昆  胡正茂 《遗传》2007,29(3):301-305
为了明确两个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临床、病理特征、角蛋白9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KRT9基因的突变, 对2名先证者的手掌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并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直接测序分析的方法, 对家系中46名成员的KRT9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发现两名先证者的表皮都呈显著的角化过度, 颗粒层和棘层明显增厚, 真皮浅层有轻度的炎症细胞浸润, 上基底的棘层和颗粒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中都有特征性的空泡变性存在; 角蛋白9只在棘层和颗粒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两个家系患者分别存在KRT9基因的点突变N160S和L167S; 说明这两个家系都属于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 KRT9基因N160S和L167S突变分别导致这两个家系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