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0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204篇
  2023年   5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113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66篇
  1960年   40篇
  1959年   71篇
  1958年   69篇
  1957年   53篇
  1956年   91篇
  1955年   122篇
  1954年   58篇
  1953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群体中的染色体易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良的Giemsa C-带技术以单株为基础分析了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的杂种BC_1,F_(?)和F_(?)代植株的核型。在鉴定了C-带核型的1098株杂种后代植株中,发现了78条小麦-黑麦和277条黑麦-黑麦易位染色体。在不同的世代和株系中,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率变化在4.35—14.07%之间,平均7.10%;黑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率在0.48—52.78%之间,平均25.23%。鉴定的小麦-黑麦易位染色体涉及了黑麦的14条不同的染色体臂和小麦的A、B和D组染色体。易位的48.57%发生在小麦和黑麦的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51.43%发生在非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同的黑麦染色体臂参与易位的频率不同。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主要发生在杂种的早期世代,使用适当的选择技术在F_3获得了纯合的易位植株。文中讨论了快速选育易位系的技术和它们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2.
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h)作为一种著名的水生观赏植物已有很长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适宜盆栽的小型品种一碗莲尤为人们喜爱,已培育了众多的优良品种。荷花是典型的虫媒异花授粉植物,雌蕊较雄蕊早成熟一天。大部分品种为自然或人工杂种,一般依靠无性繁殖——地下茎的分株繁殖。这种方式的繁殖系数很低,有些品种每年只能分2~3株。因而,人们尝试开辟有性繁殖的途径。本文以白碗莲为材料,观察了有性过程中雌雄配子体及胚的发育情况,初步分析了影响结实率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93.
物种形成研究的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95.
96.
以California大学Berkeley分校Sung-Hou Kim研究组为主发表的文章,被视作为癌基因作用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Kim及其同事报道了有关ras癌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所编码的一种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这是第一个被确定了结构的癌基因蛋白质”,Kim说,“由此提供了认识ras基因生物功能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不同鼠龄的免疫健全(mu/ )和先天性T细胞缺陷(nu/nu)CD—1鼠对致死性汉坦病毒脑膜脑炎的敏感性与抵抗力。nu/ 鼠对致死性感染的敏感性取决于鼠龄。生后一周鼠脑内接种汉坦病毒76一118株,死亡率为100%;接种9日龄鼠,死亡率60%;接种14~42日龄鼠则不发病死亡。接种的nu/ 鼠,5和7日龄比生后24小时鼠死亡发生时间明显提前。同龄组nu/nu鼠在鼠龄与生存时间之间无类似的逆相关。然而,14日龄或更大龄的鼠尽管发病和死亡的时间延长,但仍是敏感的。接种的7日龄nu/ 鼠和7、9、14日龄nu/nu鼠的脑内病毒滴度近乎一样。较大龄鼠尽管病毒滴度峰值相对较低,但似乎不受中和抗体反应的影响。接种的一周龄nu/ 鼠比接种的新生鼠死得快,断奶nu/ 鼠与nu/nu鼠对汉坦病毒脑膜脑炎的抵抗力不同,这表明细胞免疫对疾病的发展与恢复起作用。  相似文献   
98.
J.T.Kingma(1948)的论文“Contributions to the knowledge of the young Cainozoic Ostracoda from the Malayan region”是研究东南亚及其邻近地区新生代介形虫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文中共描述了97种,其中含42新种和6新属。本文通过对Kingma(1948)的31个新种原始材料的仔细检查,为其中27个种指定了正模或选模,拍摄了清晰的SEM照片,补充了必要的描述,列出了同义名,总结了它们的分布。作者认为Kingma(1948)的3个新种Clithrocytheridea atjehensis,Cythereis reticulineata和C.bodjonegoroensis分别是Miocyprfdeis spinulosa(Brady,1868),Lankacythere coralloides和Henryhowella keutapangensis(Kingma,1948)的同义名;以Kingma(1948)的Cytherura? Kalibengensis和Cythereis cruysi为模式种分别建立了两个新属: Uroconcha和Kingmacy-there.  相似文献   
99.
二分抑或三分—关于二叠纪地质年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一、前言自从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齿菊石类化石在华南、苏联及伊朗各自的卓勒法地区、伊朗的阿巴德地区、日本北上山地、苏联远东地区及墨西哥考会拉地区的不断发现,致使在二叠系上部分出一个以含齿菊石类为特征的上统的意见日趋强烈。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一条完整的,包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蝾螈科动物的反捕行为(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蝾螈科(Family Salamandridae)动物演化出了卓越的,多种多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皮肤毒腺存在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这些反捕食行为机制分布列入表1,并以照片解释其反捕行为,来用于已创建的定义和术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定义和术语与不同反捕行为是密切相关的。该科中大多数蝾螈都有鲜艳的腹部色型,有皮肤分泌物毒素存在以警告捕食者。有的蝾螈,象兰尾蝾螈Cynops cyanura和中国瘰螈Paramesotriton chinensis甚至向上翻转显示腹部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