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1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63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116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71篇
  1959年   72篇
  1958年   70篇
  1957年   51篇
  1956年   93篇
  1955年   121篇
  1954年   58篇
  1953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1984—1985年,查清豫西鼠形动物共3目9科26种,其中啮齿类古北界种有16种,东洋界种4种,广布种4种;河谷盆地农耕区分布鼠类11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丘陵浅山区分布有14种,大仓鼠为优势鼠种。中山深山区生境复杂,分布鼠类20种,主要鼠种为大林姬鼠、岢岚绒鼠、社鼠,三鼠种分别占该生态地貌捕鼠总量的38.7%、17.4%和15.3%;鼠患是近年该区农林业主要灾害之一,鼠类年平均捕获率10—40%左右。  相似文献   
23.
RAMARIA SUBGENERA RAMARIA AND LAETICOLORA IN YUNNAN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Three taxa of Ramaria subgenus Ramaria, and 18 of subg. Laeticolora are reported from Yunnan Province. Of these 13 are considered new to science. Only one taxon (R. formosa) is considered of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the others being known olay from the Indo-Asian subcontinent. Wide distribution patterns, based on phenetic similarity, seem to be at the infraspecific to species complex level, but only rarely contaxie. New taxa are as follows: subg. Ramaria: R. eryuanensis; subg. Laeticolora: R. brunneipes, R. distinctissima, R. ephemeroderma, R. hilaris, R. lacviformosoides, R. linearioides, R. linearis, R. nanispora, R. rubri-attenuipcs, R. sino-conjunctipes, R. rubricarnata var. laeta, R. botrytoides var. microspora, and R. neoformosa var. sinensis. Keys to Yunnan taxa of Ramaria subgenera Ramarla and Laeticolora are furnished.  相似文献   
24.
嘉兰(Gloriosa superba L.)系百合科草本植物,其块茎含有秋水仙碱。本文研究块茎形成规律及其形成过程中物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块茎播后,新生的块茎在生长初期和后期生长速度都较慢,中期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嘉兰块茎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块茎中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新生块茎中淀粉含量,是随着新块茎的生长,其含量逐渐增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面积,从播后逐渐增加,开花前达到高峰,花后又逐渐降低。开花前如能增加光合叶面积,可为后期块茎生长提供较多物质。块茎中秋水仙碱含量是随着块茎的成熟与淀粉含量的渐增而增加,至收获期达到高峰。这一结果表明:收获未充分成熟的块茎,会降低秋水仙碱含量。  相似文献   
25.
孙复川  赵信珍  G.Hung 《生理学报》1990,42(6):547-554
本文用实验揭示了瞳孔对光动态反应具有采样控制特性。实验中采用各种不同时间间隔的双脉冲光,以开环的方式(Maxwellian View)刺激瞳孔,当双脉冲之间间隔较长时,瞳孔反应相当于对双脉冲光的两次脉冲分别产生瞬态收缩;当双脉冲时间间隔短于0.6s 时,其反应就成了一次瞬态收缩,与单个光脉冲所引起的瞳孔反应一样。同—受试者的多次实验结果相同,不同受试者所得结果也基本一致。故瞳孔对脉冲刺激光引起反应后,必须至少约隔0.6s 才能对另一次脉冲光产生反应,这就说明了瞳孔动态反应具有离散的采样控制特性。实验还进一步证明,瞳孔系统的控制机制是双重模式的控制:不同的刺激条件下,瞳孔反应可呈现为瞬态反应(AC)或持续反应(DC),瞬态反应的 AC 通道为离散的采样控制,持续反应的 DC 通道为连续控制。  相似文献   
26.
哺乳动物松果腺:其生物合成能力和生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松果腺是视觉系统的一个退化器官。主要的明-暗周期与松果腺褪黑素生成的昼夜波动同步。明-暗周期的信息通过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的一系列复杂神经元从眼传递到松果腺。在松果腺内,神经信号以褪黑素合成和释放在夜间升高为标志的内分泌信号表现出来。褪黑素是一种高活力的激素,它在调制光照周期对各种哺乳动物的季节性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褪黑素除影响生殖外,在机体内作用广泛。  相似文献   
27.
一个描述多种产量-密度关系的经验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关于产量-密度关系的经验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能描述低密度下不存在种内干扰的产量-密度的直线关系;(2) 能描述从直线型、渐近无极限型、渐近极限型到变型抛物型等多种产量密度类型;(3)参数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 对温室和田间试验中种内干扰与产量密度关系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在不同程度的种内干扰下所产生的多种类型的产量-密度关系。  相似文献   
28.
英国城市自然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A.Goode 《生态学报》1990,10(1):96-108
  相似文献   
29.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very different histories.In the United Kingdo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egan early, in the 18th century, and was swept along by the tide of riches that it generated, in a way that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was disregarded and pollutants accepted as inevitable-"where there's muck,there's monev"But all this stimulated. by degrees. an.(?)  相似文献   
30.
狗獾(Meles meles)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郭健民 《兽类学报》1990,10(3):194-196
本文报告了狗獾北方亚种(Melesmeles leptorhynchus)的核型及染色体带型的研究结果。染色体数目2n=44,NF=72,常染色体分为4组(8m+12sm+10st+12t),X是一条中等大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是一条最小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并对染色体的G带、C带、Ag带带型作了详细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