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玉米螟P450基因cDNA的克隆及植物次生物质对其诱导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细胞色素P450是一类在生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家族,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生 理功能,包括对植物次生物质代谢和杀虫剂解毒等.本研究以玉米螟5龄幼虫中肠的总RNA为 模板,根据不同昆虫P450基因家族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简并引物,利用RT-PCR扩 增出了玉米螟细胞色素P450基因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9 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测序获得了编码213个氨基酸残基的641 bp的DNA片段,命名为OfP450(GenBank登录号:EU807990) ;与已公布的棉铃虫、家蚕、欧洲防风草结网毛虫、小菜蛾和黑腹果蝇等的细胞色素P450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其一致性分别为55%、50%、49%、44%和31%.将植物次生物质棉酚、丁布添加入人工饲料中,对玉米螟进行了饲喂实验,采用优化半定量RT-PCR,以18S rRNA为内标,RT-PCR检测进食棉酚、丁布植物化合物的玉米螟中肠P450基因的转录. 结果表明,其转录水平能被棉酚、丁布显著诱导. 提示本实验克隆的玉米螟细胞色素P450对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作用与P450表达量呈正相关.该研究为下一步将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2.
克里雅河下游封闭人群DYS19和DYS390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居住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当中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封闭人群(51例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扫描对其DYS19和DYS390两个STR基因座进行基因扫描研究其遗传多态性。对于DYS19基因座,克里雅河下游的封闭人群等位基因分布呈现“M”形分布,以DYS19*14和DYS19*16最常见,基因频率分别为0.353和0.510;对于DYS390基因座,其人群等位基因分布也并非呈现“钟形”分布,而是以DYS390*21和DYS390“24两种基因型基因频率最高,并且DYS390*21为此人群等位基因重复次数最少的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235和0.431,这可能是提示克里雅河下游的封闭人群的来源包含两个不同的群体分支。  相似文献   
53.
于长春  谢力  张小雷  周慧  朱泓 《遗传》2007,29(10):1223-1229
对7例东汉时期拓跋鲜卑遗存的线粒体DNA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结合已发表的匈奴数据, 在遗传多态性、单倍型组分布状态、Fst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分析和多维度分析等方面, 比较分析了拓跋鲜卑和匈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拓跋鲜卑和匈奴之间有着较近的遗传关系, 暗示拓跋鲜卑在其两次南迁过程中与匈奴发生基因交流的情况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 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 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 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 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5.
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子沟新石器时代人类牙齿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所报道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牙齿标本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的庙子沟遗址。该遗址的年代相当于仰韶时代的晚期。所收集到的牙齿标本共计576枚(上颌274枚,下颌302枚),均系恒齿,分别属于31例个体。其中包括男性11例,女性15例,另外5例为未成年个体,性别不详。  相似文献   
56.
山东济宁潘庙汉代墓葬人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泓 《人类学学报》1990,9(3):260-264
本文对潘庙遗址汉代墓葬出土的11例成年颅骨(男性7例,女性4例)进行了研究。颅骨的测量性状和非测量性状的分析表明,潘庙汉代居民在若干主要体质特征上具有亚洲蒙古人种的特点,并且与东亚蒙古人种最相近似。在潘庙汉代居民中存在着颅骨枕部人工变形的习俗,这一特点与大汶口文化的新石器时代居民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57.
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的错(牙合)畸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全超  刘政  朱泓 《人类学学报》2003,22(4):321-327
本文选择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中牙列较完整的个体进行了错He畸形的调查。初步探讨了我国魏晋十六国时期古代居民中错He畸形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1)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人骨错He畸形的患病率为42.53%;在错He个体中,前牙拥挤所占比例最大,为56.76%;在Angle氏错He分类中,AngleⅠ类所占比例最大,为70.27%;2)错He畸形的患病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人类经济类型所决定的饮食结构的改变与错He畸形的发病原因有关系。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532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上、下颌骨第一臼齿(M1和M1)齿冠面积和齿尖面积的测量和分析, 得到以下关于中国北方近代人群牙齿尺寸的准确数据和变异情况的结果: 两性M1和M1齿冠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性齿冠面积大于女性齿冠面积, 齿尖相对面积不存在性别差异;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男性M1和M1分别缩小了1.16%和4.96%, 女性分别缩小了5.68%和6.11%,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齿冠面积无明显变化; M1颊侧尖相对基底面积大于舌侧尖, 形成齿尖大小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在人类演化过程中, 齿冠面积整体缩小的趋势下, 为使咬合面最大化使用, 各齿尖朝着更利于扩大咬合面基底面积的方式进化的结果; 世界各地区近代人群M1和M1各齿尖大小顺序基本一致, 其中M1为原尖>前尖>后尖>次尖, M1下原尖最大, 下次小尖最小, 其他三个齿尖面积非常接近, 不存在明显大小变化。  相似文献   
59.
小河墓地是新疆罗布泊地区一处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墓地。本文主要对该墓地出土颅骨所附牙齿的磨耗程度及牙结石沉积状况进行了观察、量化统计和分析,同时也对该人群其他的口腔疾病如根尖脓肿、颞下颌关节病变、生前牙齿脱落等做了简单的统计,以期从古病理学的角度获取当时居民的口腔健康、食物类型和饮食习惯等信息。本研究发现:1)小河人群的牙齿磨耗程度远远高于对比组的古代居民,其上腭圆枕及颞下颌关节炎出现率较高,存在牙齿崩裂现象,且其前后部牙齿磨耗差异不大。这一方面说明其食物加工技术比较落后,食物粗糙坚硬;另一方面小河居民的经济生活方式和食物构成都比较复杂,不同的食物对前部和后部牙齿磨耗的程度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此外,小河人群风沙肆虐的生活环境也对其严重牙齿磨耗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2)小河人群异常严重的牙结石沉积归功于其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以及生活用水的水质。3)统计分析发现两性存在上、下颌犬齿的磨耗差异,而这一情况可能暗示了在家庭手工业方面存在男女分工的现象。  相似文献   
60.
我国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即是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摇篮,以往的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该区域内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通有无早在我国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便已经发生。关于这种交流与融合产生的原因,目前学术界仍未有定论。新疆于田流水墓地(2950±50 BP)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3-2005年主持发掘的青铜时代墓葬群,该墓地共发掘墓葬65座,被视为是昆仑山北麓发现的最早人类文化遗存。本文从采集自流水墓地108例人骨标本的19项牙齿非测量性状研究入手,将其与欧亚大陆范围内的古今人群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史密斯生物学距离的计算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在新疆流水地区的古代人类与南西伯利亚地区、日本绳纹、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姜家梁地区人群之间在牙齿非测量性状方面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这或许可以说明至少在3000年前,我国新疆西南部地区可能已经存在了东西方的人群迁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