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念珠菌病的新类型和新条件下小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致病菌。方法 回顾性收集1975~2005年的临床资料44例,进行体外毛发感染试验、电镜观察、动物试验,流式细胞(FCM)、随机括增多态性DNA(RAPD)以及DNA基因序列检测等。结果 ①累计发现44例婴儿头部念珠菌病,其中病期长者可感染头发。②粉末毕赤酵母可致婴儿皮肤感染。③一种罕见的林生地霉可致脓癣样地霉病。结论 我们发现的婴儿头部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伴皮肤粉末毕赤酵母感染和罕见的林生地霉引起儿童脓癣样地霉病,均为文献率先报道,对防治和降低念珠菌病和其他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林生地霉在5种不同培养基中的形态;通过一些常规的生理学实验,初步了解林生地霉的生理学特征。方法将林生地霉分别接种在沙堡培养基(S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麦芽汁琼脂(MEA)、玉米粉琼脂(CMA)和察氏琼脂(CZA)平皿培养基上,置37℃和27℃温箱培养2周,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通过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硝酸盐同化试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尿素酶试验、糖发酵试验及API20C酵母系统等初步了解林生地霉的生理学特性。结果菌落在PDA、SD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较好,在其他培养基上生长较差。芽管试验、硝酸盐同化试验、糖发酵试验均阴性;厚壁孢子试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阳性;尿素酶试验弱阳性;API20C酵母系统鉴定中葡萄糖、甘油、木糖、山梨醇为阳性,余为阴性。结论PDA、SDA和MEA较适合林生地霉生长;尿素酶试验可作为地霉属属内鉴定的参考依据。API20C鉴定结果及厚壁孢子试验可为其与毛孢子菌属的属间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进一步了解林生地霉的形态学特征和产孢方式。方法受试菌株复苏后,转种于沙堡培养基,37℃和27℃温箱培养3周,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对其丝状型和酵母样型两种菌落进行光镜观察。在培养1周时,挑取菌落常规制片后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培养第2~3d,菌落开始生长,初为白色绒毛样、粉末样,1~2周后菌落均转变为乳酪样,其中37℃下培养的菌落转变较早。菌丝相时,光镜下可见丰富的分支、分隔菌丝,成链的关节孢子和圆形、椭圆形小分生孢子。酵母相时,光镜下可见丰富的芽生孢子,少量的厚膜孢子、外生或内生的关节孢子,菌丝稀少。扫描电镜下可见菌丝分支末端或侧面着生球形、棒状的分生孢子,末端凹陷。透射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与菌丝分离时全壁断裂,另一端正在出芽。结论 林生地霉包括丝状型和酵母样型两种菌落形态和链状排列的矩形关节孢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分生孢子、厚膜孢子以及分支、分隔菌丝为其形态学特征,有芽殖、外生和内生节孢子三种产孢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组织病理学和电镜的方法观察林生地霉(Geotrichum Silvicola)所致小鼠各感染脏器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将72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免疫正常 腹腔接种组(A组)、免疫抑制 腹腔接种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分期处死各组小鼠,取出肝、肾、脾、肺、心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切片分别进行HE和PAS染色,同时送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A组仅有少数几只小鼠肝脏表面见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脓性感染灶,数目较少(1.10±1.63),其余脏器偶见。B组大多数小鼠肝脏表面可见脓灶数目较多(8.18±2.59),约针尖至粟粒大小;其次为肺。C组无变化。B组的病理学改变早期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后期逐渐形成肉芽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PAS染色可见灶状分布的真菌孢子和菌丝。电镜可见感染组织中的孢子和炎症细胞。结论林生地霉所致的系统性感染,肝脏最为易感。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菌感染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APD技术在快速鉴定地霉中应用。方法用E.Z.N.A.yeastDNAkit提取地霉菌基因组DNA,采用随机引物AP3(5'-TCGTAGCCAA-3')、ATG(5'-ATGGATCGGC-3')、RP2(5'-AAGGATCAGA-3')、OPA-10(5'-GTGATCGCAG-3')对临床上致病性白地霉、林生地霉皮损株和血液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各病原菌的DNA指纹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了地霉的基因组DNA,其纯度和浓度均能满足PCR反应的要求。利用4种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不同种真菌的DNA显示不同的DNA带型,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同种不同株真菌的DNA显示的主要DNA带型基本一致。结论采用E.Z.N.A.yeastDNAkit提取的地霉基因组DNA可以用于PCR反应。RAPD法鉴定地霉菌简单、快速、特异,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农民。因面部皮疹伴瘙痒4个月加重1周就诊。4个月前右侧面颊部出现一约黄豆大小红色环形皮损,伴瘙痒。当地诊所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给予外用“肤轻松”、“皮康霜”,同时口服扑尔敏治疗1周,皮疹减轻。停药后复发。此后曾在当地多家医院按“皮炎、湿疹”治疗,外用“皮炎平”“尿素软膏”“皮康王”,口服“息斯敏”“特非那丁”“赛庚啶”“西替利嗪”等药物。开始用药时红斑均略减轻,但皮疹反复发作且面积逐渐扩大。近一周来皮疹明显扩大,瘙痒加剧,遂于2005年12月2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石家庄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病原菌组成,对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1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疑似甲真菌病的患者,选取患者病损最严重的1枚甲作为靶甲,对靶甲进行取材及分型,对培养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汇总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06例甲真菌病患者中远端侧位甲下型50例(47.17%),全甲毁损型48例(45.28%),近端甲下型5例(4.95%),白色浅表型3例(2.97%).致病真菌111株,其中皮肤癣菌72株(64.86%),酵母菌34株(30.63%),非皮肤癣菌霉菌5株(4.50%).混合感染5例(4.72%),均为两种真菌的混合感染.106例培养阳性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病程越长,病甲数目越多.结论 甲真菌病是一个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临床分型复杂,病原菌组成多样,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