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川西高原老第三纪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2年在对横断山区北段综合考察中,由植物研究所组成的古植物专业组,在四川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协同下,于6月从四川省理塘县热鲁村出露的一套由砾岩、砂岩、粉砂岩组成的热鲁组中段采集到一批以桉属(Eucalyptus)为主的化石植物。这是继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于1974至1976年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和冈底斯山发现桉属化石以来,在川西高原的再次发现。共采到植物化石标本84号,其中79号为叶子印痕化石,5号为花、果印痕化石。经初步鉴定结果,共计有8  相似文献   
2.
四川新龙晚三叠世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四川省新龙地区晚三叠世植物(包括英珠娘阿组及喇嘛垭组)29属48种。在这植物群中,真蕨植物占优势(8属15种),其中又以扇蕨科,合囊蕨科和紫萁科植物占显要地位,苏铁类植物次之,银杏类和松柏类植物比较丰富,种子蕨类植物出现了叉羽叶和鳞羊齿等。其组合特征与云南一平浪组、四川须家河组植物群,湘赣地区,箐河以及藏东地区晚三叠世中晚期植物群极为相似。与日本成羽,越南东京和东格陵兰等地晚三叠世植物群也比较接近,所属地质时代大致相当,应属于三叠世考依卜中——晚期。指示的气候属热带——亚热带。  相似文献   
3.
“河姆渡”先人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古植物资料,分析并推断了“河姆渡”先人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载了198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对横断山北段综合考察中,于四川省西部理塘县晚始新世热鲁组中所采集的8科10属的化石植物。根据植物群的组合及其它们对应的现代植物地理分布,对该地区的古植被、古地理、古气候以及南北两半球植物区系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讨论。并对桉属(Eucalyptus)的起源和迁移作了推测。在晚始新世时,四川西部理塘地区分布着以桉属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有少数落叶阔叶树种分布。气候干热。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桉属植物化石在西藏和四川西部始新世地层中相继发现,说明在早第三纪,南北两半球有过密切的联系。桉属很可能起源于北半球,从亚洲经马来西亚到达大洋洲,发展成为新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