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地区针叶林下凋落物层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森林凋落物中贮积了大量的有机、无机养分物质,它是森林土壤自然肥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物质的内部循环主要是通过凋落物来实现的。在分解、转化过  相似文献   
2.
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外生菌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外生菌根调查工作。对一些亚高山针叶树种的外生菌根及其形态学和解剖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表明,该地主要树种如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Orr.)、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Pritz.)、高山松(Pinus densata Mast.)、垂枝云杉(Picea brachytyla(Fr.)Pritz.)以及少数大果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与担子菌类真菌形成外生菌根。长苞冷杉根系所形成的菌根形态多为棍棒型;丽江云杉的菌根形态多为单轴式分枝型;高山松的菌根形态都是二叉状分枝型。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林区针叶林的生长方程及火灾林木死亡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北方针叶林的生长方程及其受到火灾侵害后的林木死亡率,定量地研究了火灾对这种林分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中位泥炭藓(Sphagnum magellanicum Brid.)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实测冠层光谱和遥感传感器模拟光谱层面分析其群落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泥炭藓与北方针叶林光谱差异明显,最佳光谱识别区间为740~1140 nm和1230~1412 nm。在可见光波段上,中位泥炭藓与云杉(Picea engelmannii Parry ex Engelmann)和黑松(Pinus contorta Douglas ex Loudon)的绿峰位置有所差异。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和中位泥炭藓的光谱识别特征波段集中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分别为400~550、560~696、1025~1143 nm。中位泥炭藓与北方针叶林以及水竹的特征光谱区间存在细微差异,且与水竹在可见光波段有较好的可分性,因此不同纬度带上中位泥炭藓群落的特征谱宽有所差异。红外波段是中位泥炭藓识别的最佳光谱区间。在多光谱遥感水平上,中位泥炭藓识别效果较好,传感器的识别能力依次为:MSI > ALI > OLI > ASTER。在2个中位泥炭藓群落的光谱特征分析中,导数、对数、包络线去除法的光谱降维能力有所差异,其中包络线去除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广东鹤山亚热带丘陵人工林群落分析:Ⅳ 针叶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14年林龄的马尾松人工群落和5年林龄的人工湿地松群落。通过研究这两个针叶林造林后的生境变化和现有群落的生物量、生长量、叶面积指数以及垂直生物量结构等,揭示其群落学特征,为林业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临安区不同森林类型竞争指数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秀芳  汤孟平  潘建勇  沈钱勇  杨帆 《生态学报》2020,40(12):4064-4072
竞争对树木生长有重要影响,通常用竞争指数定量描述树木之间的竞争关系。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乔木林为对象,利用2004年临安区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基于Voronoi图的Hegyi竞争指数,在区域尺度上对临安区多种森林类型的竞争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单木水平上,不同森林类型单木的总竞争指数、种内竞争指数、种间竞争指数在胸径5-10 cm最大;单木平均竞争指数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降低,胸径 > 30 cm的竞争压力得以缓解;临安区林木的竞争主要来源于种内竞争,天然林的种内竞争占总竞争指数的比例 > 50%,人工林的种内竞争占总竞争指数的比例 > 60%。径级平均总竞争指数、种内竞争指数、种间竞争指数与胸径的关系均服从对数函数关系。在林分水平上,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分总竞争指数、种内竞争指数、种间竞争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总竞争顺序为:天然阔叶林 > 天然针阔混交林 > 人工针叶林 > 天然针叶林 > 人工针阔混交林 > 人工阔叶林。种内平均竞争顺序为:人工针叶林 > 天然阔叶林 > 天然针叶林 > 天然针阔混交林 > 人工针阔混交林 > 人工阔叶林。种间平均竞争顺序为:天然针阔混交林 > 人工针阔混交林 > 天然阔叶林 > 天然针叶林 > 人工针叶林 > 人工阔叶林。人工阔叶林的平均总竞争指数、种内竞争指数和种间竞争指数均为最小,该森林类型以山核桃经济树种为优势树种,说明为提高山核桃产量,人为控制低种植密度的经营措施有效降低了林分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7.
"绿映红藏江上村,一声鸡犬似山源。闭门尽日无人到,翠羽春禽满树喧。"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一首七绝《幽居春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深藏在山中的小山村,无人打扰,没有喧嚣,只有满树的小鸟,在那里欢快地鸣叫。这里,诗人以动显静,来渲染山村的安谧。"满树喧"的"动",反衬"无人到"的"静",使寂静的山村,  相似文献   
8.
封面说明     
布袋兰[Calypsobul bosa(L.)Oakes],隶属于兰科,兰亚科,树兰族,布袋兰属,该属仅1~2种。为地生兰,常生于云杉林或其他针叶林下,在四川、甘肃,其生长地海拔可达3200m。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假鳞茎,偶见珊瑚状根状茎。  相似文献   
9.
淮河下游地区针叶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淮河下游地区针叶林多样性研究阎传海(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221009)AStudyofDiversityoftheConiferousForestintheLowerHuaiheValey.YanChuanhai(DepartmentofGeogr...  相似文献   
10.
50年来山东塔山植被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远  陈玉峰  董恒  郝加琛  慈海鑫 《生态学报》2011,31(20):5984-5991
为分析塔山植被与物种多样性50a自然演替和动态变化,2009-2010年,采用系统勘踏法和典型取样法进行了调查。当前塔山主要植被类型为"黑松林-赤松林-栓皮栎林"。50a间,该区针叶林从黑松(Pinus thunbergii)林演替为黑松林、赤松(P. densiflora)林和油松林(P. tabulaeformis)为主的混合针叶林,但针叶林的整体优势度下降,以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和麻栎(Q. acutissima)为建群种的阔叶林面积明显增大,由针叶林向阔叶林的演替趋势明朗。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低,处于森林演替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