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6篇
  免费   1068篇
  国内免费   3773篇
  11137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6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The gene encoding glycoprotein F (gF)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HSV-2) was mapped to the region of the viral genome from 0.62 to 0.64 map units. This region is colinear with, and partially homologous to, the region of the HSV-1 genome previously shown to encode gC. Mapping of the gF gene was done by insertion of HSV-2 DNA fragments into the thymidine kinase gene of an HSV-1 virus and screening of the resultant recombinant viruses for the expression of gF. In this way, DNA sequences necessary for the expression of gF in infected cells were also delimited. Because several plaque morphology mutants (syncytial mutants) of HSV-1 have previously been shown to be gC-, a syncytial mutant of HSV-2 (GP) was test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gF. It was found to be gF-, indicating that gF is not essential for replication of HSV-2 in cell culture, just as gC is not essential for replication of HSV-1. This resul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gF- and gC- phenotypes are related in the same, as yet undefined, way to the expression of a syncytial marker. A proposal to change the name of HSV-2 gF to gC (gC-2)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离子转运蛋白在维持细胞内pH稳态、离子动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钠离子转运体和钾离子转运体在嗜盐耐盐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其"保钾排钠"机制是微生物抗盐胁迫的两大策略之一。近年来,嗜盐耐盐微生物中许多新型钠、钾离子转运体被陆续发现,如RDD蛋白、UPF0118蛋白、DUF蛋白和KimA蛋白等;Fe3+、Mg2+等其他金属离子的转运蛋白也被证实可通过影响微生物胞内相容性溶质的合成起到渗透调节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嗜盐耐盐微生物中抗盐胁迫相关的各类离子转运蛋白,分析其分子结构和工作机理,并对这些蛋白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继续发现新的离子转运蛋白,探究抗盐胁迫相关离子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机理,解析各转运系统的协同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将进一步加深对嗜盐耐盐微生物抗盐胁迫调控的认识,并为盐碱地农作物的改良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Brian B. Spear 《Chromosoma》1980,77(2):193-202
The DNA in the macronucleus of the protozoan Oxytricha, unlike like that of typical eukaryotes, exists as short, gene-sized molecules. Within the macronucleus the rRNA genes are contained in molecules 7,380 nucleotide pairs in length. This rDNA has been substanially purified by selective denaturation of non-ribosomal DNA followed by Sl nuclease digestion. Results from restriction nuclease digestion and rRNA:DNA hybridization show that the rDNA is a linear, non-palindromic molecule which contains one gene each for the 19s and 25s rRNAs. A total of less than 600 base pairs of DNA lies between the 19s and 25s genes or at the 3 end of the 25s gene. The non-coding portion of the ribosomal DNA is almost entirely limited to an approximately 1,400 base pair region at the 5 end of the molecule.  相似文献   
5.
Neonatal rats injected with either thyroxine (T4) or vehicle (NaOH) on postnatal Days 1, 2, and 3 were given classical-conditioning pairings of an odor with footshock when 7, 9, or 11 days of age. In accor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cceleration of other indices of maturation following the T4 treatment, 24-hr retention of the conditioned odor aversion was substantially enhanced among the 11 day-old rats given the earlier T4 treatment. This effect was marginally significant among 9-day olds but not among 7-day olds.  相似文献   
6.
7.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 3, CS3)是细胞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其活性调节着生物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本研究旨在从苹果全基因组中鉴定CS3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苹果CS3基因的潜在功能提供理论基础。利用BLASTp基于GDR数据库鉴定苹果CS3家族成员,通过Pfam、SMART、MEGA5.0、clustalx.exe、ExPASy Proteomics Server、MEGAX、SOPMA、MEME和WoLF PSORT等软件分析CS3蛋白序列基本信息、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构域组成、系统进化关系以及染色体定位情况。利用酸含量的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技术检测苹果6个CS3的组织表达和诱导表达特性。苹果CS3基因家族包含6个成员,这些CS3蛋白包括473−608个不等的氨基酸残基,等电点分布在7.21−8.82。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3蛋白分别定位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系统进化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各亚家族基因数量分别为2个。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CS3基因分布在苹果不同的染色体上。蛋白二级结构以a-螺旋为主,其次是无规则卷曲,b-转角所占比例最小。筛选的6个家族成员在不同苹果组织中均有表达,整体表达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MdCS3.4相对表达含量最高,MdCS3.6次之,其他家族成员相对表达量依次为MdCS3.3>MdCS3.2>MdCS3.1>MdCS3.5。qRT-PCR结果显示,MdCS3.1MdCS3.3基因在酸含量较低的‘成纪1号’果肉中相对表达量最高,酸含量较高的‘艾斯达’果肉中MdCS3.2MdCS3.3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因此,本研究对不同苹果品种中CS3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在苹果果实酸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S3基因在不同苹果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为后续研究苹果品质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辛星  马子龙  覃伟权 《昆虫学报》2010,53(6):626-633
对寄生蜂交配行为的了解将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为探讨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的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用水溶性黑色素和液体石蜡分别涂抹该蜂复眼和触角后观察其交配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复眼和触角的超微结构,分析雌、雄蜂触角感器的分布与数量差异。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雄蜂的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雌蜂复眼作用不显著。在椰心叶甲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过程中,雄蜂触角柄节部位起主要作用,其次是棒节部位,再次是鞭节的索亚节部位,而雌蜂触角鞭节索亚节部位起主要作用,然后是棒节部位,最后是柄节部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触角上共有8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主要感器,雌、雄蜂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触角大小不同及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9.
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在蓝藻细胞中已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O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在通过构建同源重组载体、自然转化和多次继代筛选后,对转化子进行了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基因已成功地插入到ndhO基因的保守区域,并完全破坏了ndhO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获得了ndhO基因缺失的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NdhO亚基对NDH-1复合体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等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