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5篇
  免费   1064篇
  国内免费   3772篇
  11291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2年   7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离子转运蛋白在维持细胞内pH稳态、离子动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钠离子转运体和钾离子转运体在嗜盐耐盐微生物中广泛存在,其"保钾排钠"机制是微生物抗盐胁迫的两大策略之一。近年来,嗜盐耐盐微生物中许多新型钠、钾离子转运体被陆续发现,如RDD蛋白、UPF0118蛋白、DUF蛋白和KimA蛋白等;Fe3+、Mg2+等其他金属离子的转运蛋白也被证实可通过影响微生物胞内相容性溶质的合成起到渗透调节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嗜盐耐盐微生物中抗盐胁迫相关的各类离子转运蛋白,分析其分子结构和工作机理,并对这些蛋白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继续发现新的离子转运蛋白,探究抗盐胁迫相关离子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机理,解析各转运系统的协同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将进一步加深对嗜盐耐盐微生物抗盐胁迫调控的认识,并为盐碱地农作物的改良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Quarreling Geneticists and a Diplomat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J. F. Crow 《Genetics》1995,140(2):421-426
  相似文献   
6.
北京东灵山区景观类型空间邻接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马克明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00,20(5):748-752
景观由斑块实间镶嵌而成。如何从错综复杂的斑块镶嵌中发现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景观格局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类型空间邻接关系的研究,借鉴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个景观类型的空间邻接特征明显差异,可依紧密邻接的类型数目和程度分为3类;决定景观类型邻接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邻接类型的数目;采用作者提出的以景观类型空间邻接长度替代群落学数据的群落分类方  相似文献   
7.
8.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 3, CS3)是细胞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其活性调节着生物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本研究旨在从苹果全基因组中鉴定CS3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苹果CS3基因的潜在功能提供理论基础。利用BLASTp基于GDR数据库鉴定苹果CS3家族成员,通过Pfam、SMART、MEGA5.0、clustalx.exe、ExPASy Proteomics Server、MEGAX、SOPMA、MEME和WoLF PSORT等软件分析CS3蛋白序列基本信息、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构域组成、系统进化关系以及染色体定位情况。利用酸含量的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技术检测苹果6个CS3的组织表达和诱导表达特性。苹果CS3基因家族包含6个成员,这些CS3蛋白包括473−608个不等的氨基酸残基,等电点分布在7.21−8.82。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3蛋白分别定位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系统进化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各亚家族基因数量分别为2个。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CS3基因分布在苹果不同的染色体上。蛋白二级结构以a-螺旋为主,其次是无规则卷曲,b-转角所占比例最小。筛选的6个家族成员在不同苹果组织中均有表达,整体表达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MdCS3.4相对表达含量最高,MdCS3.6次之,其他家族成员相对表达量依次为MdCS3.3>MdCS3.2>MdCS3.1>MdCS3.5。qRT-PCR结果显示,MdCS3.1MdCS3.3基因在酸含量较低的‘成纪1号’果肉中相对表达量最高,酸含量较高的‘艾斯达’果肉中MdCS3.2MdCS3.3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因此,本研究对不同苹果品种中CS3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在苹果果实酸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S3基因在不同苹果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为后续研究苹果品质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辛星  马子龙  覃伟权 《昆虫学报》2010,53(6):626-633
对寄生蜂交配行为的了解将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为探讨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的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用水溶性黑色素和液体石蜡分别涂抹该蜂复眼和触角后观察其交配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复眼和触角的超微结构,分析雌、雄蜂触角感器的分布与数量差异。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雄蜂的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雌蜂复眼作用不显著。在椰心叶甲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过程中,雄蜂触角柄节部位起主要作用,其次是棒节部位,再次是鞭节的索亚节部位,而雌蜂触角鞭节索亚节部位起主要作用,然后是棒节部位,最后是柄节部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触角上共有8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主要感器,雌、雄蜂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触角大小不同及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0.
Synopsis Catch records from the Hawai'i Cooperative Shark Research and Control Program, which operated in Hawai'i from 1967–1969, were examined and data on the Galapagos shark,Carcharhinus galapagensis were analyzed. A total of 304 Galapagos sharks was caught, predominantly with longlines. More female sharks were caught than males, and the catch was skewed geographically. On the island of O'ahu the highest catch rates occurred along the north and south coasts. High catch rates also occurred near points of land, where longshore currents converge. Average depth of capture was greater for juveniles (45.1 m) and mature males (60.2 m), than for subadults (38.8 m) and mature female sharks (34.2 m). Males appear to reach maturity between 205 and 239 cm total length, and females between 215 and 245 cm. Litter size ranged from 4 to 16 pups, with an average of 8.7. In Hawaiian waters Galapagos sharks are born at just over 80 cm total length. Mating and parturition apparently occur early in the year, and gest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about 12 months. Stomach contents consisted mainly of teleosts and benthic prey, and ontogenetic changes in diet occurred as sharks increased in size. Sharks consumed a smaller proportion of teleosts and more elasmobranchs with increasing size. Dietary diversity also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ize of sha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