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48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溶磷性大豆根瘤内生菌的筛选、抗性及系统发育和促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大豆根瘤进行内生菌分离纯化、溶磷性筛选试验。根据能否产生溶磷圈及溶磷圈直径(D)、菌落直径(d)和D/d值大小确定菌株溶磷能力,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平板筛选法对筛选菌株进行耐盐性、耐酸碱、重金属等抗性测定,并对筛选菌株进行理化特性、16S r DNA、rec 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分离纯化的324株内生菌中筛选出36株具有溶磷特性,其中20株有较强溶磷性。菌株DD291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452 mg/L),发酵液p H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最大降幅达2.92。大部分溶磷性内生菌具有较强耐盐碱性,对Pb2+、Cr6+和Cu2+有较高耐受性,对Ni2+和Hg2+抗性较弱。结合细胞形态、生理生化、16S r DNA、rec 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确定为Bacillus cereus,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E.cloacae和Pseudomonas putida。部分溶磷菌株对大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RCA1、PTEN、Rb、C-myc、C-myb蛋白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0例乳腺癌、20例不典型增生和30例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中BRCA1、PTEN、Rb、C-myc、C-myb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BRCA1、PTEN、Rb、C-myc、C-myb蛋白表达与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中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RCA1蛋白失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在年龄<50岁和ER(雌激素受体)阴性时BRCA1蛋白失表达率增高.PTEN蛋白的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失表达有关(P<0.05).Rb蛋白在乳腺癌Ⅲ级中失表达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myc蛋白的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有关(P<0.05).C-myb蛋白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 BRCA1、PTEN、Rb、C-myc、C-myb蛋白异常表达均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PTEN、C-myc、C-myb 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33例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研究中24例有1.5至30年的肝病史。最近一次确诊为肝硬化者或无肿瘤者到首次发现肿瘤的时间为3至98天,平均27.3天,其中一例仅隔3天再查就发现肝左叶有多发性低回声肿瘤,最大肿瘤为64×65mm;首次发现肿瘤到第二次复查的时间为15至158天,平均49.4天,肿瘤平均增大约1.5倍,从单个发展至多个。本文就上述原发性肝癌发展的超声诊断跟踪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铅铬胁迫对小麦的毒害效应以及对幼苗脯氨酸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铅铬溶液处理小麦,研究铅铬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铅铬单一及复合胁迫均使得小麦种子萌发率降低,幼苗株高、根长降低,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减少。铅铬处理1 d后,各处理组小麦体内的脯氨酸含量较对照都有升高,尤其是复合胁迫下100mg/L Pb+100 mg/L Cr处理组,其小麦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升高了32.81%。铅铬处理3、5和7 d后,100 mg/L Cr、50 mg/L Cr、200mg/L Pb+100 mg/L Cr、100 mg/L Pb+100 mg/L Cr这4个处理组的小麦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升高,其它各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铅铬胁迫抑制了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使得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升高,因此建议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监测植物铅铬胁迫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因为与世隔绝,岛屿生态和文化都十分脆弱,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经受着比其它地方更加强烈的冲击,其命运的抉择也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取40只SD雄性大鼠分糖尿病组28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28只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STZ65mg.Kg-1,建模成功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各取糖尿病组7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摘取大鼠眼球,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Ang-1、VEGF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的染色均为阴性,Ang-1在1、2、3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内核层及散在血管旁周细胞及Mǔller细胞中呈阳性表达,4周时呈阴性染色反应,Ang-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9.5%,2周阳性率约为59.7%,3周阳性率约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19.0%。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8.6%,2周阳性率约为54.3%,3周阳性率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42%。结论:Ang-1、VEGF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形成中起到重要...  相似文献   
7.
重组腺伴随病毒载体表达人白细胞介素1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2(IL-12)具有广谱抗肿瘤、抗感染的作用,是由两个亚单位40kD(p40)和35kD(p35)通过二硫键构成的杂合体,有可能通过分别表达亚单位的方式来表达有功能活性的IL-12.该实验尝试利用重组腺伴随病毒(rAAV)载体进行人IL-12(hIL-12)双亚基共表达,将hIL-12的两个亚基分别克隆到AAV载体质粒pSNAV中,构建成pSNAV-IL12-p35和pSNAV-IL12-p40质粒,经转染、G418筛选后建立了rAAV载体细胞株.采用先前建立的rAAV的生产方法,获得了rAAV-IL12-p35和rAAV-IL12-p40,在体外将两种rAAV共同感染BHK-21细胞,48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进行免疫学和生物学活性检测.经ELISA检测,产生的hIL-12 p70的含量为10.185pg/ml;在体外促进IFN-γ分泌实验中,加入hIL-12的PBMC分泌的IFN-γ含量为37.2mg/ml.实验结果说明:采用两个AAV载体分别表达亚单位的方法可以表达具有功能活性的hIL-12,为IL-12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化石燃料的挖掘和燃烧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与化石燃料相比,微藻被认为是一种更有前途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它具有生长速度快、含油量高、不占用耕地的特点.尽管微藻被认为是生产第三代生物燃料的最佳生产者之一,但单独培养微藻容易污染且采收成本高,与化石燃料和传统可再生能源相比缺乏竞争力.利用微藻与其他微生物共培养能够实现自絮...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微生物都可以引起腹腔感染,文中尝试利用尿液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感染.通过在大鼠腹腔内分别注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建立3种模型,收集感染后0、12、36、72h的尿液,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对尿蛋白进行分析.与感染前相比,在大肠杆菌腹腔注射模型中共鉴定到69个差异蛋白,在金黄色...  相似文献   
10.
1 脱氧 D 木酮糖 5 磷酸合酶(DXS)是甲基 D 赤藓醇 4 磷酸(MEP)途径中控制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的第一个限速酶。该研究对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DfDXS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qRT PCR技术分析其在外源激素、干旱、盐胁迫、高温及低温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旨在探究DfDXS基因在香鳞毛蕨萜类生物合成及抗逆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香鳞毛蕨抗逆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 DfDXS1基因全长2 139 bp,编码712个氨基酸,而DfDXS2全长2 160 bp,编码719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转酮醇酶保守域,包含焦磷酸硫胺素结合位点和转酮醇酶结构域;DfDXS氨基酸序列与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和银杏(Ginkgo biloba)的DXS等关系较近。(2)水杨酸(SA)处理下,DfD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脱落酸(ABA)抑制DfDXS的表达;DfDXS1/2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乙烯利(Eth)抑制DfDXS的表达,但DfDXS1处理3 h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3)聚乙二醇(PEG)、高温和低温均诱导DfDXS1上调表达。研究推测,香鳞毛蕨DXS基因在萜类物质合成与逆境胁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