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6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234篇 |
专业分类
9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通过PCR和RT-PCR在DNA和RNA水平上筛选鉴定了DTX31基因对应的T-DNA插入突变体,对其表型变化进行了观察.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检测了DTX31基因在拟南芥不同器官及环境胁迫响应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DTX31基因在根中表达最高,而在茎、叶、叶柄、花中的表达则较弱;盐和赤霉素使DTX31基因的表达迅速升高,盐胁迫2 h后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峰,GA处理1 h时就达到最高峰,热激使DTX31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明显.因此,推测该基因可能是盐和GA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如皋市中医院2021年6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DN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AGEs、NGAL、MCP-1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Scr、BUN、UACR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CRP、TNF-α、IL-1β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MDA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NGAL、AGEs、MCP-1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可有效减轻DN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血清AGEs、NGAL、MCP-1水平。 相似文献
3.
4.
以采自广西金秀县的绞股蓝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休眠原因、休眠类型及其破眠方法进行了研究,为绞股蓝种子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绞股蓝新采收成熟种子的生活力达91%,在10℃~35℃恒温和15℃/25℃变温中的发芽率均低于10%,新种子的生活力极显著大于发芽率,具有显著的休眠现象。(2)绞股蓝种皮不限制吸水,胚分化发育完全,离体胚发芽率为(78.0±4.8)%,且能够长成正常幼苗,说明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无休眠现象。(3)绞股蓝完整种子及其粉碎种子的水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率、苗高及根长均有抑制作用,随水提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均显著增强,且粉碎种子的抑制作用较强;当粉碎种子的水提液浓度为5%时白菜种子萌发率、苗高、根长分别为18.0%、0.1cm、0.1cm,分别显著低于对照77.1%、97.3%、95.8%,说明绞股蓝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存在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是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4)GA3和6-BA不能促进绞股蓝种子萌发,低温层积对绞股蓝种子休眠的解除具有促进作用;绞股蓝种子的休眠属于生理休眠类型,休眠水平属于中间型。(5)低温干藏能够打破绞股蓝种子休眠,是绞股蓝种子破除休眠及种子保存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6.
朱砂叶螨对三种杀螨剂的抗性选育与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评价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对3种杀螨剂的抗性风险,在实验室抗性品系选育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北碚种群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3种杀螨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3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抗性发展的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分别单一连续汰选16代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达26.54和4.51倍,对哒螨灵表现为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为1.16倍);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472,0.1519和0.0160。在室内选择条件下,杀死率为50%~90%时,要获得10倍抗性,甲氰菊酯仅需要13~6代,阿维菌素需要约21~10代;哒螨灵需要约197~89代;在田间选择,三种药剂都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抗性筛选16代结果表明,抗性风险较高的是菊酯类的甲氰菊酯,其次是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杂环类的哒螨灵抗性风险较小。试验结果可为朱砂叶螨抗性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壳聚糖护创敷料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烧伤科(本院)自2014年1月-2018年9月就诊的8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紫草油覆盖创面)与研究组(40例,给予壳聚糖护创敷料覆盖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度、瘢痕生长及不同时期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18.45±4.64)及瘢痕生长评分(3.23±1.12)均低于对照组(22.45±5.23、5.34±1.23),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7 d、14 d、21 d研究组的创面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7 d、14 d研究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壳聚糖护创敷料用于烧伤创面患者治疗中,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菌,减少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从而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PEG模拟水分亏缺对春小麦红芒麦和绵阳11号胚芽伸长过程中生长、膨压、渗透势、水势和渗透调节能力与ATP含量、能荷变化及能量代谢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能荷,改变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比率,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增加了幼苗的吸水能力,从而使其在一定的ATP能量水平上维持缓慢生长;抗旱品种红芒麦在水分亏缺下成苗速率较快,能保持一定的ATP能量水平和能荷值,渗透调节和吸水能力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9.
为挖掘辣木(Moranga oleifera)优良种质资源,对30个优良单株家系的叶片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叶形外,辣木不同家系间的叶柄和叶片颜色、复叶数、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复叶数与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叶长、叶宽、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柄和叶片颜色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最主要的叶片性状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辣木家系可分为3大类,叶片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叶柄和叶片颜色、复叶数、复叶柄长度和直径、复叶间距、叶长、叶宽将为直观区分辣木家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seudomonas putida DLL-1是一株甲基对硫磷(MP)高效降解菌株,同时对MP具有趋化性。cheA基因是菌株趋化信号转导过程中负责编码组氨酸激酶的基因,为了研究菌株趋化性在农药原位降解中的作用,通过基因打靶的方式使P.putida DLL-1染色体上单拷贝的cheA基因失活,成功地获得了MP的趋化突变株P.putida DAK,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生长能力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土壤盆钵试验(MP浓度为50mg/kg),发现在灭菌与未灭菌土壤中趋化突变株对MP的降解能力低于原始出发菌株DLL-1约20%~30%,说明菌株DLL-1趋化性的丧失会减慢其对农药的降解,趋化性在农药的原位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