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lling技术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宁  杨泽 《生命的化学》2004,24(6):516-517
Tilling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检测点突变的新方法,由于该技术通量高、实验成本低、高效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研究中.随着Tilling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遗传学领域中,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发现基因多态性和大规模筛查基因突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蒲连美  南楠  杨泽  金泽宁 《遗传》2012,34(3):315-325
为了探讨北京汉族人群小泛素样修饰蛋白4(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4, SUMO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关系, 文章采用病例对照设计, 选取404例T2DM患者(T2DM组)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500例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熔解曲线(PCR-HRM)技术结合测序验证法, 检测SUMO4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7025、rs237024及rs600739)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比较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在各基因型间的分布, 并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①rs237025的G等位基因在T2DM组出现的频率更高(0.334 vs. 0.282, P =0.017); GA基因型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AA基因型携带者的1.563倍(P=0.001; OR, 1.563; 95% CI, 1.189-2.053); 在显性模型(GG+GA vs. AA)分析中, G等位基因携带者(GG+GA)患T2DM的风险是AA基因型携带者的1.525倍(P =0.002; OR, 1.525; 95% CI, 1.169-1.989)。而rs237024和rs600739多态性未发现与T2DM的易感性相关(P >0.05)。②在T2DM组, rs237025的G等位基因携带者、rs237024的TT基因型携带者及rs600739的GG基因携带者具有较高的HbA1c水平, 但各基因型携带者之间HbA1c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③单倍型AAC、AGC及GGT与T2DM的易感性正相关(OR>1); 而单倍型AAT、GAC与T2DM的易感性负相关(OR<1)。据此得出结论:rs237025多态性与北京汉族人群T2DM的易感性相关, rs237024和rs600739多态性可能与T2DM的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赵承孝  杨泽 《遗传》2015,37(1):17-24
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 protein,bHLH)家族成员Twist2对间质细胞系的发生和发育起转录调节作用,经直接或间接机制发挥分子开关功能,从而激活或抑制靶基因。Twist2能直接结合DNA上 E-box保守序列,招募共激活物或抑制剂;能与E蛋白调节因子发生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干扰激活或抑制功能。Twist2无义突变导致Setleis综合征。对Twist2的早期研究多集中在骨骼发育,随后在多种肿瘤中发现其有表达差异,研究表明Twist2在肿瘤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wist2参与了多条通路的调控,其调控作用的发挥受到时空表达、磷酸化、二聚化和细胞定位的调节,在机体的正常发育、体内平衡和疾病发生机制中研究Twist2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Twist2在成骨分化、肿瘤形成和EMT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便帮助了解Twist2的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在疾病的诊断、发展、以及治疗等方面的转化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LO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是一种病因复杂、由遗传因素和环境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老年期疾病。服用非甾类抗炎类药物能延缓或防止LOAD的发病说明炎症反应可能参与LOAD病理 ,肿瘤坏死因子 (TNF)是炎症反应中主要的细胞因子 ,并且能增加 β 淀粉样肽 (Aβ)的产生说明其可能是LOAD的易感基因。α2 巨球蛋白 (A2M)是一种血清蛋白酶抑制剂 ,它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LRP)主要的配体 ,并且能与Aβ结合并介导其降解和清除 ,说明它可能是另一个LOAD的易感基因。在 6 7名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人和 14 2名正常对照中比较了载脂蛋白E基因 (APOE)、TNF启动子区 (- 30 8A G)多态和A2M一 5bp核苷酸缺失 (I D)多态 (A2M 2 )与LOA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 ,APOEε4等位基因在AD病人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1 6 6 ,P <0 0 1) ,而TNF(- 30 8A G)多态和A2M缺失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LOAD病人组和对照组中都无显著差别 (P >0 1)。按年龄和APOEε4等位基因分组同样无相关性 ,说明TNF 30 8A G位点的多态与A2M缺失不是中国人群的晚发性老年痴呆的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郑陈光  覃靖  杜娟  陈科  陈赤  田晓先  相蕾  孙亮  杨泽 《遗传》2009,31(3):261-264
为了探讨中国南宁地区唐氏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布及其特点,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1994年以来的500例疑似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DS)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130例确诊为DS患者。其中, 单纯型21-三体为86.15%(112/130); 易位型为8.46%(11/130); 嵌合型为5.39%(7/130)。在单纯型21-三体中性别比为女∶男=1∶1.8; 93.08% 的唐氏综合征患儿由年轻母亲(<35岁)所生, 另有6.92% 由高龄产妇所生。结果表明, 南宁地区86% 以上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是单纯型21-三体, 男性唐氏综合征患儿明显高于女性患儿。  相似文献   
6.
赵帆  杨泽 《遗传》2014,36(5):420-430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是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观遗传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DNA异常甲基化(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是前列腺癌最具特征的表观遗传改变, 它能够导致基因组不稳定, 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 在前列腺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 DNA甲基化作为前列腺癌表观遗传研究的一个热点, 为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文章根据前列腺癌的DNA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前列腺癌形成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并且讨论了它们在前列腺癌临床转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覃靖  郑陈光  杜娟  陈科  田晓先  相蕾  孙亮  杨泽 《遗传》2009,31(2):142-146
为了探讨异常染色体核型在临床生育不良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生育结局的关系, 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 经G显带, 对 5 774例临床生育不良者做了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检查出异常核型550 例。其中三体核型 255 例占 46.36%, 相互易位 91 例占 16.55%, 染色体倒位 85 例占 15.45%, 染色体缺失 81 例占 14.73%, 罗伯逊易位21例占3.82%, 短臂增加7例占1.27%, 大丫6例占1.09%, 随体异常4例占0.73%。其中 32 例为首次报道的新核型。其临床结局有流产、不育、先天畸形等。结果表明携带异常核型染色体, 可能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核辅激活因子PGC-1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亮  金锋  王沥  杨泽 《遗传》2005,27(2):302-30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 PGC-1)通过结合下游转录因子广泛参与线粒体生物合成、肝糖异生等重要代谢通路调节,对于维持生物体能量动态平衡有重要生理意义。文章着重综述了基于PGC-1基因及蛋白结构基础的分子对接、组蛋白乙酰化、RNA加工等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了其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家系的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来自于黑龙江地区120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19例正常对照的LEPR基因Gln223Arg(668 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LEPR基因Gln223Arg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整体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34,df=2);除AG基因型(x2=4.550,P〈0.01)外,其余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黑龙江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有关,LEPR基因可能为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日益加剧的氮沉降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草原生态系统近90%的碳储存在土壤中, 明确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氮添加的响应对评估大气氮沉降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土壤碳库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关于草原土壤呼吸对氮沉降响应的理解多是基于短期(<5年)和低频(每年1-2次)氮添加实验研究, 而关于长期氮添加和不同施氮频率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尚缺乏实验证据。该研究基于2008年建立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长期氮添加实验平台, 包括6个氮添加水平和2个施氮频率处理, 通过连续两年(2018-2019年)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测定, 发现: 1)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总呼吸速率(Rs), 且Rs下降程度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土壤异养呼吸速率(Rh)的显著下降是Rs下降的主要原因。2)不同氮添加频率并未显著影响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氮添加处理的响应。3)长期氮添加造成的土壤酸化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并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真菌/细菌比), 进而导致土壤呼吸及其异养组分呈现显著的负响应。以上结果表明, 长期(>10年)氮添加对土壤地下碳循环过程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特别是异养呼吸组分的下降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 有助于土壤碳库稳定性的维持。同时, 随着氮添加处理时间的延长, 不同施氮频率影响效应的差异减弱, 表明目前长期的低频氮添加实验监测数据可以为评估自然生态系统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