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2篇 |
免费 | 46篇 |
国内免费 | 98篇 |
专业分类
4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生物化学教科書或参考書,它的优点如著者在其序中所指出的,可归納为以下几点: 1.以普通生理学的观点对生物体的化学进行了一般的論述,这样可以使讀者对生物化学有着更全面的認識。 2.重点突出。着重指出蛋白質在活体中的作用的中心地位而加以广泛的討論,其他在碳水化合物、脂类化合物等的动态代謝方面,以及生物氧化作用等方面也着重地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2.
3.
鹰嘴豆种质资源对Ascochyta rabiei的抗性评价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 个鹰嘴豆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Ascochyta rabiei菌悬液室内外人工接种,评价不同鹰嘴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同时利用RAPD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采用NTSYSpc 2.10t软件对分子标记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的统计分析并建立各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探讨不同鹰嘴豆品系对A.rabiei抗性与遗传多态性间的关系。通过室内和田间鹰嘴豆抗A.rabiei鉴定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25个鹰嘴豆供试品系中,“系选 03”和“216”品系均表现出稳定抗性特性;北园春品系表现出稳定中抗特性。通过RAPD多态性引物对这25 个供试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9 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有67 条,多态性比例达51.94%,遗传相似系数为0.3731-0.9254。结合抗病性和遗传多态性,经方差分析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鹰嘴豆品系对A.rabiei的抗性强弱与其遗传相似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短毛柽柳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短毛柽柳中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差异,研究黄酮化合物保存的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在正交优先的最佳条件(料液比为1∶15,超声处理时间为40min,乙醇浓度为45%,超声温度50℃,提取3次)下提取不同部位总黄酮,并测定不同条件下其吸光度的变化。结果:柽柳花、叶、茎中总黄酮得率分别为24.585mg/g、25.623mg/g、41.726mg/g,柽柳中提取的黄酮溶液在光照、高温、高浓度蔗糖溶液和Na+存在条件下不稳定;pH 4~7条件下较稳定;氧化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结论:柽柳茎中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部位。柽柳黄酮保存时应避免接触碳水化合物和盐离子,在避光、常温、中性条件下保存。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形态及其形态发生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勤奋崔金明 黄小俊林伟谭冬艳 徐洁薇杨艺峰 张景强张欣 李晖郑焕英 陈秋霞鄢心革 郑夔万卓越 黄吉城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3,35(6):587-591
将SARS患者的咽拭子感染VeroE6细胞 ,用电子显微技术等对SARS病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新分离到的病毒粒子没带囊膜时直径大多约 5 0nm ,带有囊膜的直径约 10 0nm。通过RT PCR等证明 ,该病毒是新的冠状病毒。这些病毒可与SARS康复患者的血清呈强烈的阳性反应 ,表明此新的冠状病毒是引起SARS的主要病原。文中还对病毒的发生机制和细胞中的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用不同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G1和G2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提高汉瘫病毒囊膜糖蛋白G1和G2的表达水平,利用两种不同的表达载体pKK223-3和pGEX-4T-1构建G1和G2的表达质粒,其中PGEX-4T-1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诱导所构建的G1和G2表达质粒表达G1和G2,用表达的G1和G2免疫小白鼠诱导产生的抗汉瘫病毒特异性的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摘度无明显差别,从而说明表达载体对汉瘫病毒G1和G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影响不大,表达水平都较低。同时,利用PGEX-4T-1构建G1和G2的部分多肽的表达质粒,但表达水平较完整的G1和G2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莽人、僜人、珞巴族与门巴族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2006—2007年在云南、西藏调查了中国莽人、僜人、珞巴族、门巴族体重、身高、上臂收缩围、小腿围、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位皮褶、肩胛下位皮褶、髂前上棘位皮褶和腓肠肌位皮褶10项指标值,计算了4个族群的Heath-Carter法体型值。研究结果显示: 1)在南方族群中, 莽人身矮体轻, 身体细瘦, 皮脂菲薄, 肌肉不发达。僜人身矮体轻, 身体细瘦, 男性肌肉较发达, 皮脂厚度中等。女性肌肉发达, 皮脂厚。珞巴族与门巴族均身材高, 体重大, 身体粗壮, 皮脂厚, 肌肉发达。2)门巴族男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 莽人、僜人、珞巴族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僜人、珞巴族、门巴族女性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 莽人女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莽人、僜人、珞巴族男性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体型特征, 门巴族男性具有北亚类型族群体型特征。莽人女性具有南亚类型族群的体型特征, 僜人、珞巴族、门巴族女性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体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用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处理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检测了不同处理对细胞活性、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其水解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可以提高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能量代谢水平,促进透明质酸和弹性蛋白的表达;此外,白雪茶提取物还可以促进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和下调弹性蛋白酶的mRNA表达水平;两者共同作用时影响更显著。以上研究表明,冰川水和白雪茶提取物有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作用机制与两者可增强成纤维细胞活力,提高外基质成分的表达水平并抑制部分成分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对大鼠缺血心肌VEGF、bFG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9只,建立心肌梗死(AMI)模型,术后24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n=13)、对照组(n=13),另设假手术组(n=8)。药物组给予三七皂苷R1水溶液(2.5 mg·kg-1·d-1)腹腔注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药4周。于实验终点处死大鼠,心肌组织取材,Ⅷ因子染色计数微血管数(MVC)及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心肌VEGF、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药物组及对照组MVC、MVD均高于假手术组,且药物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缺血心肌药物组及对照组VEGF、bFGF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药物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皂苷R1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再生同时可上调缺血心肌VEGF、bFGF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