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1篇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一直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地下根系入手来探讨混生群落植物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少见报道。该文以荒漠草原区(灵武)、典型荒漠区(张掖)和极端荒漠区(酒泉) 3个不同生境条件下单生与混生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其垂直根系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 探讨了两种植物根系分布对混生及荒漠环境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同一生境条件下, 混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单生, 说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后其根系相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互惠, 促进了植株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不同生境条件下, 同一生长方式的红砂根系分布深度均大于珍珠猪毛菜, 且根系消弱系数也普遍高于珍珠猪毛菜, 说明二者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占据不同生态位, 红砂表现为深根性, 根系位于土壤深层, 珍珠猪毛菜表现为浅根性, 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随着荒漠环境胁迫增强, 单生和混生红砂与珍珠猪毛菜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呈现出极端荒漠区>典型荒漠区>草原荒漠区的规律, 且生境越干旱, 混生群落根系分离越明显; 单生与混生红砂根系消弱系数也逐渐增大, 在极端干旱区达到最大值, 珍珠猪毛菜变化不大, 表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根系生态位分离随荒漠环境胁迫增强而加大, 验证了环境胁迫梯度假说。可见“地上聚生, 地下分离”的混生方式可能是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的生长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符合国际化的临床前实验标准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 EAMG)动物模型。方法参照文献报道的方法并改进后,从电鳐电器官提取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蛋白纯品,并采用SDS凝胶电泳蛋白定性鉴定及BCA法蛋白定量;用纯化的蛋白主动免疫C57BL/6小鼠,共免疫3次(分别于第1天、第30天、第60天),进行EAMG小鼠临床评分、体重、血清AchR抗体含量、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等综合评价。结果 EAMG模型组与佐剂组比较,自第三周开始发病,平均临床评分显著上升(P<0.01);发病小鼠体重显著减轻(P<0.01);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血清AchR抗体含量明显增加(P<0.01);肌电图重复电刺激实验阳性。结论从黑斑双鳍电鳐的电器官提取、纯化AchR蛋白成功诱导C57BL/6 EAMG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重症肌无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5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大武、柯曲、达卡三个居群均为2n=2x=22=2sm 20m;吉卡居群为2n=2x=22=20m 2M;松潘居群为2n=2x=22=2sm 18m 2M。大武,柯曲和吉卡居群核型类型属于1A型,达卡和松潘居群属于2A型。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居群在核型上存在一定分化,这可能是由不同的生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矮缩病毒昆明分离物抗血清制备及免疫捕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 S,R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害,最早由日本报道,随后在东南亚等国以及我国的福建、云南等南方稻区普遍发生,云南主要发生于中部及南部地区[1].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出现白斑,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在暴发流行年份可以引起水稻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对照表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缓释片和抗血小板凝集剂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NIHSS评分及血尿酸与胆红素水平更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推测可能与降低血尿酸与胆红素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中部两种荒漠植物根系构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西走廊中部,采用挖掘法挖取红砂和白刺根系,应用拓扑学与分形理论分析了根系构型的特征.结果表明: 2种荒漠植物根系的拓扑指数均较小,根系分支模式均近似为叉状分支结构.红砂和白刺根系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分别为(1.18±0.04)和(1.36±0.06);分形维数、分形丰度与根系平均连接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2种荒漠植物根系的平均连接长度均较大,以扩大植物的有效营养空间,从而适应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2种荒漠植物根系分支前的横截面积等于根系分支后的横截面积之和,验证了Leonardo da Vinci法则.对17个根系构型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根系拓扑指数、根系连接数量、逐步分支率和根系直径4个根系构型参数能很好地表示2种荒漠植物根系构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转查耳酮合酶基因矮牵牛共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查耳酮合酶是花色素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 将查耳酮合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 A, chsA)导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后, 转基因植株的外源与内源chsA基因一起发生共抑制, 导致花色改变. 将β-葡糖苷酸酶基因(uidA)连在chsA基因下游形成融合基因, 通过土壤农杆菌介导的途径转化矮牵牛. 利用GUS组织染色检测到共抑制的发生具有发育特异性, 在花组织发育时期开始发生, 发生的起始需要内源基因与外源基因的相互作用. RNA原位杂交实验表明, 共抑制的发生没有组织特异性, 且初步表明共抑制发生后, RNA可能是在细胞质中发生降解的.  相似文献   
8.
从白粉藤(Cissus repens Lank)地上部分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和8个三萜,其中一个木脂素是新化合物,它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碱水解的方法鉴定为:(+)-异落叶松树脂醇-9′-(2-对-香豆酰)-O-β-D-吡喃木糖苷(1)。其余化合物分别是:(+)-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木糖苷(2),(+)-Lyoniside(3),(—)-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木糖苷(4),(7′R,8′S)-4′-hydroxy-3′,5-dimethoxy-7,8′-dihydrobenzofuran-1-propanolneolignan-9′-O-β-D-xylopyranoside(5),木栓酮(6),表木栓醇(7),蒲公英赛醇乙酸酯(8),熊果酸(9),2α-羟基乌索酸(10),积雪草酸(11),Niga-ichigoside F1(12),羽扇豆醇(13)。这些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1植物名称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又名鸡爪大黄. 2材料类别无菌种子苗.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无激素培养基.前期分化培养基:(2)MS 2,4-D 1 mg·L-1(单位下同) KT 1 ZT 0.5 6-BA 0.5.后期分化培养基:(3)MS 2,4-D 1 KT 2 ZT 0.5 6-BA 1.以上3种培养基均附加CH 300、肌醇200、3%蔗糖、5 g·L-1琼脂粉.生根培养基:(4)MS NAA 1 3%蔗糖;(5)1/2MS NAA 1 3%蔗糖;(6)1/2MS NAA0.5 1.5%蔗糖;(7)1/2MS NAA 0.5 3%蔗糖;(8)1/2MS NAA 1 1.5%蔗糖.pH 5.8.培养温度为(25±1)℃,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度为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2 h·-1.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敲除对雨蛙素诱导的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三组,Control组和AP-Model组为野生型C57 BL/6小鼠,LPL ko组为LPL基因敲除C57 BL/6小鼠;Control组小鼠正常饲养,AP-Model和LPL ko组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模型,比较三组小鼠死亡率、胰腺和肺病理损伤以及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含量。结果:急性胰腺炎建立48 h后,Control组、AP-Model组和LPL ko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0 %、20 %和40 %。与Control组相比,AP-Model组和LPL ko组小鼠急性胰腺炎诱导24和48 h后的胰腺和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胰腺和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AMY、MDA、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AP-Model组相比,LPL ko组小鼠急性胰腺炎诱导24和48 h后的胰腺和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胰腺和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AMY、MDA、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LPL基因敲除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肺损伤更严重,其机制可能与LPL基因敲除引起更强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