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5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 SSH) 成功地构建了双肌臀与非双肌臀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的消减 cDNA 文库,获得有效克隆 686 个. 对整个文库测序分析,共获得 587 条有效序列. 利用 BLAST 在线软件与 GenBank、 GenBank EST 和 Tigr Porcine EST 等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其中有 11 个未知新序列,可能代表“双肌臀”大白猪肌肉组织特异表达的新基因. 对文库中所包含的兰尼啶受体基因 (RYR1)、钙依赖性蛋白激酶 基因 (CAMK2)、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7 基因 (IGFBP7),以及 695号、 882号和480号3个新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显示: RYR1、 CAMK2 及 IGFBP7 基因在双肌臀猪肌肉组织 RNA 池中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非双肌臀猪肌肉组织 RNA 池中表达量的 1.87、 1.90 和 1.85 倍; 695 号、 882 号和 480 号 3 个新的 ESTs 在双肌臀猪肌肉组织 RNA 池中的表达量为非双肌臀猪肌肉组织 RNA 池中表达量的 1.48、 1.44 和 1.78 倍. 这提示我们,上述基因的上调表达很可能与猪双肌臀性状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研究该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香猪肌肉组织cDNA文库,并在文库中随机挑选克隆进行测序的方法,获得了131个香猪肌肉EST序列.在这131个EST序列所代表的109个单一克隆中,有99个为人类及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3个为已知的猪的ESTs,7个为未知ESTs.对这10个已知、未知ESTs进行开放阅读框预测并进行B1ast分析,没有找到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对上述EST所对应的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除去27.27%的EST未能分类外,克隆到的EST大多来自与基因/蛋白的表达调控相关的基因(占45.46%).来自具有其他功能的基因的EST依次是细胞代谢占10.10%、细胞结构/迁移占10.10%、细胞/机体防御占5.05%和细胞信号/传导占2.02%.没有发现和细胞分裂相关的已知功能基因.本研究结果为中国地方品种香猪提供了第一个骨骼肌的基因表达谱,为今后寻找猪肌肉生长和肉用品质的候选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不可吸收线加强缝合髌骨内侧关节囊对术后髌骨倾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2例随访资料齐全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不可吸收线加强缝合内侧关节囊,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加强缝合组,普通组12例,加强缝合组10例。通过患者手术前后的X线片测量髋膝踝角(HKA)、Insall-Salviti指数(ISR)、髌骨倾斜角(PTA),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HKA、ISR、PTA以及KSS评分等指标。结果:普通组患者KSS评分、ROM、HKA,术后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ROM在术后末次随访时改善更为显著;PTA术后较术前增大(P0.05);ISR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加强缝合组患者KSS评分、ROM,在术后1个月时无明显提升(P0.05),但在术后末次随访时提升明显(P0.05)。PTA术后较术前减小(P0.05)。HKA、ISR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在术后1个月还是术后末次随访时,加强缝合组PTA都小于普通组(P0.05)。结论:在使用内侧髌旁入路的TKA中,使用不可吸收线加强缝合内侧关节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术后髌骨的倾斜,提升髌骨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藏猪繁殖性状多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轩  强巴央宗  王强  凌遥  辜雪冬  吴克亮  张浩 《遗传》2010,32(5):480-485
藏猪是我国特有的高原型地方猪种, 具有适应高海拔恶劣气候环境、抗病、耐粗、肉质鲜美等特点, 但繁殖力低。文章以促卵泡素b亚基(FSHb)、雌激素受体(ESR)、促乳素受体(PRLR)和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等基因作为繁殖性状主要候选基因, 测定76头藏猪的基因型, 分析单基因和多基因合并对繁殖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说明, 在藏猪群体中, FSHb、ESR和PRLR基因不同基因型繁殖性状差异显著, 优良基因型分别为BB、BB和AA。藏猪RBP4基因只有2种基因型, 对繁殖性状影响不显著。FSHb-ESR-PRLR基因的合并优良基因型为BB-BB-AA, 多基因聚合效应高于单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华中型20个猪品种27个微卫星DNA标记的研究数据, 应用Weitzman方法, 即通过估计总体遗传多样性、期望多样性、品种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边际遗传多样性、保种潜力等指标, 评估华中型20个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并通过构建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最大似然树, 图示化展示20个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相互关系。20个华中型猪品种的总体遗传多样性是11,707, 期望多样性占总的遗传多样性的66.96%, 金华猪、皖南花猪、嵊县花猪和乐平猪是对总体遗传多样性贡献最大的4个品种, 其贡献率分别是8.90%、7.46%、7.40%和7.04%, 保种潜力最大的4个品种分别是金华猪、嵊县花猪、杭猪和大花白猪。根据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 大致可将华中型猪分为3类: 大围子猪、沙子岭猪、宁乡猪等分布于湖南、湖北的品种为一类; 南城猪、嵊县花猪与杭猪聚成另一类; 金华猪与皖南花猪单独聚成一类。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华中型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的最大化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本文也对Weitzman方法在应用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