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3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包永德  朱辉 《生理学报》1996,48(6):587-589
爪蟾卵母细胞经注射鲫鱼视网总RNA后,可表达大量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现,一个特定序列的寡核苷酸能专一地抑制该通道的表达。由于我们设计与合成的该片段与果蝇、小鼠中已克隆的钾通道中编码N端的一个多肽的mRNA完全互补,因此推测:鲫鱼视网膜中的K这个区域与其它物种的K通道有高度同源性,这为克隆该基因和研究它的功能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氟化物对桑蚕幼虫中肠ATP酶活性影响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玉银  包焕盛 《昆虫学报》1996,39(3):333-336
氟化物对桑蚕幼虫中肠ATP酶活性影响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陈玉银,包焕盛,吴玉澄(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N)桑蚕Bombyxmori(L.)氟中毒导致蚕茧严重减产是目前蚕业界最为关切的问题,有关桑蚕幼虫氟中毒的机理研究也从各方面展开[11]。已知桑蚕氟...  相似文献   
3.
化学损伤纹状体和Meynert氏基底核后原癌基因蛋白c-Fos在大鼠脑、丘脑下部及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舒斯云,包新民,李胜修,张运周,江凌晓(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广州510282)c-Fos是一种原癌基因蛋白,合成后存在于神...  相似文献   
4.
<正> 消灭杂草,战胜草害,一直是农牧业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牧场草原的杂草为害更为严重。利用昆虫除草,在国际上还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美国从五十年代以来开始对牧业杂草的生防引起重视,杂草生防科研项目显著增加,并已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例如为害草场的克拉马思草(Klamath Weed)又名黑点叶金丝桃Hypericum Perforatum是一种对牲畜有毒的杂草;曾为害美国西部1,800多万亩草场,对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生物学报》1990,29(1):127-127
前言1980年9—10月,笔者随北疆队,在沙湾县马纳斯河剖面,对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地质调查,并系统地采集了孢粉样品,仅在西山窑组分析出保存完好的孢粉化石(有12块样品含孢粉),对每块样品都进行了孢粉统计。这一孢粉组合的研究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以及与我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进行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城市河流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以流溪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16年前、后汛期及枯水期流溪河14个断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数据(4门8纲22目52科94属103种),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首次对亚热带地区河流进行健康评价。经筛选(32个候选指标),流溪河B-IBI体系由5个核心指标(总生物量,敏感类群个体%,EPT、摇蚊和耐污类群单元数)组成,评价标准为:健康3.24,亚健康3.24—2.43,一般2.43—1.62,差1.62—0.81,极差0.81,评价结果为:健康位点数占14.3%、亚健康50.0%、一般21.4%、差14.3%、无极差。总体上,B-IBI值反映流溪河上游健康状况较好,以EPT分类单元数和敏感类群个体%贡献最高,下游健康状况恶化,以耐污类群单元数贡献最高。此外,上游支流健康状况要优于上游干流,而下游则情况相反。相关性分析显示,B-IBI值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氨氮、总氮和总磷呈显著负相关(P0.05),反映流溪河当前健康水平受水体污染影响严重。核心指标与环境因子间CCA分析显示,前2主轴对环境因子解释度达68.1%,且对上、下游及干、支流有明显的梯度划分,说明所建B-IBI在流溪河有较高适用性。对比不同温度带研究结果发现,B-IBI体系受人为干扰和水体污染影响更加明显,体现其评价功能不受地理区域影响。  相似文献   
7.
养殖美洲鲥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各周年生长阶段的养殖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体长、体重的测量与分析,研究了工厂化养殖美洲鲥的周年生长特性。养殖美洲鲥雌雄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均呈幂函数增长相关,其方程分别为,雌:W=0.8062×10~(-5) L~(3.1113)(n=122,R~2=0.997 5,P0.01);雄:W=1.0047×10~(-5) L~(3.0574)(n=125,R~2=0.997 5,P0.01),b均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雌雄鱼生长均可分快速生长期(0~+龄)、稳定生长期(1~+龄)、生长衰老期(2~+龄)三个时期,雌鱼生长快于雄鱼。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雌:Lt=467.92(1﹣e~(-0.5748(t+0.1710))),Wt=1637.72(1﹣e~(-0.5748(t+0.1710)))~(3.1113);雄:Lt=389.21(1﹣e~(-0.7374(t+0.1975))),Wt=834.08(1﹣e~(-0.7374(t+0.7189)))~(3.0574)。雌雄鱼体重生长拐点分别位于1.517 8 a和1.224 7 a,属性成熟拐点,拐点前生长较快;拐点后,特别是性成熟后(2龄),2~+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同时,2龄鱼繁殖季节过后会出现大量死亡。建议商业化工厂化养殖美洲鲥以2龄前上市为宜。  相似文献   
8.
白背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白背飞虱迁入的大气动力背景,为其灾变预警奠定气象学基础,根据2003年全国69个植保站提供的白背飞虱虫情资料,在ArcGIS9.0支持下对该年我国白背飞虱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地学分析。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和由PCVSAT系统接收的气象数据对2个典型的白背飞虱南、北迁降落过程的大气背景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客观分析,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等压面上气压场的配置及其随时空的演变是控制和影响白背飞虱迁入的最重要的大气环流因素。(2)850hPa高度上的偏南气流有利于白背飞虱种群的北迁,925hPa等压面上的偏北气流有利于其南迁,这两个高度上风场的气旋式风向切变区有利于白背飞虱的起飞迁出,反气旋式切变区有利于其迁入降落。(3)降水对白背飞虱的降落有着十分重要的动力胁迫作用,但其在北迁降落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南迁。(4)垂直气流场中强下沉气流可迫使白背飞虱大量降落,表明气流胁迫是风载迁飞性害虫灾变性迁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大气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SDE-GC-MS法分析三种虫生真菌菌丝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的方法分析了蝉拟青霉、拟细羽束梗孢、根足被毛孢菌丝的挥发性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44、28和19种化合物,它们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烷烃类、酯类和醛类。成分比较发现,3种虫生真菌挥发性物质中有3种主要共有成分,分别为丁羟基甲苯、1-辛烯-3-醇、苯乙醛。除共有成分外,它们各自都有大量特有成分,其中蝉拟青霉主要有5-甲基-2-呋喃-乙酸酯、反式-2,4-癸二烯醛、长叶烯等;拟细羽束梗孢主要有5-羟基-2-癸烯酸-δ-内酯、2,4-二甲基-恶唑、苯酚、β-榄香烯等;根足被毛孢主要有3,4,5-三甲基-苯甲醛、1,3-二甲基-3,4,5,6-四氢化-2(1H)嘧啶、顺式-2-羟基-1-(羟甲基)-9-十八碳一烯酸乙酯。  相似文献   
10.
绿茶抗氧化剂成分抑制突变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及茶叶中抗氧化剂成份具有明显的抑制AFB_1及Bap诱导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作用。这种抗氧化剂成份还可以抑制AFB_1和Bap诱导的V79细胞基因正向突变,以及AFB_1诱导的V79细胞SCE和染色体畸变。本实验结果提示,绿茶中抗氧化剂成份可能对AFB_1及Bap的致癌性具有抑制作用。本文就茶叶抗氧化剂抑制突变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