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鼩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鼩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鼩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鼩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鼩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Ju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Ju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Ju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了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Ju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树鼩免疫细胞体外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 ,这严重阻碍了HIV 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 ,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 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 ,为了探讨树是否可以感染HIV 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 5种HIV 1病毒株 ,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的淋巴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 ;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 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检测。用RT 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 ,用PCR法未能发现树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 ,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 1的树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 ;而感染HIV 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 1,可能的原因是树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 1受体 (CD4)和辅助受体 (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
树qu实验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林  米竹青 《病毒学报》1991,7(2):137-141
  相似文献   

5.
6.
7.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抗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AZT)抗药株经体外感染C8166淋巴细胞在高浓度AZT条件下筛选获得,并暂命名为HIV─1─R株。该抗药株与HTLV─ⅢB株相比,在同一感染复数(M01)病毒量感染C8166细胞,经不同浓度的AZT处理后,其复制的病毒量和对AZT的敏感性有显著的差异,抗药株感染C8166细胞,加AZT处理后,分离细胞DNA作PCR扩增后分析,特异性病毒的DNA量比敏感株高100倍以上,显示其抗药性作用点在病毒逆转录DNA前。  相似文献   

8.
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简称AIDS)主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研究的最新进展揭示了膜糖蛋白gp120与其受体和中和抗体复合物晶体结...  相似文献   

9.
10.
树鼩实验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3株基孔肯雅病毒人工感染成年树鼩,进行了病毒血症、抗体动态变化、内脏组织病理改变和病毒在宿主体内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树鼩能产生2~6天的病毒血症。血凝抑制(Hi)抗体第6天产生,第30~50天达高峰:中和(NT)抗体在第10天产生,第30~40天达高峰,二者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补体结合(CF)抗体第14天产生,第40~50天为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第8~12天能在其脑、肺、肝、脾和肾等组织查到病毒,经病理检查这些内脏组织呈炎性改变和出血倾向,表明该病毒能侵袭树鼩各主要脏器。试验认为树鼩对基孔肯雅病毒敏感。  相似文献   

11.
Gag和Env蛋白是人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HIV1)的结构蛋白,是HIV1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主要抗原。本实验通过多次亚克隆,将env基因以正确的三联密码读框插入gag基因的下游,制备了HIV1gagenv嵌合基因,并将嵌合基因分别置于痘苗病毒p75启动子和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ATI)启动子的下游,经过同源重组和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获得了2株重组痘苗病毒。免疫荧光试验和酶免疫试验证明,两株重组痘苗病毒均能正确地表达HIV1gagenv嵌合基因。动物实验表明,gagenv嵌合基因重组痘苗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IV特异性抗体。这些结果为艾滋病颗粒化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正> 有免疫缺陷一病毒感染病人的临床征状证明r-IFN的产生降低。1FN浓度与有丝分裂原诱导的母细胞化密切相关。高级的血清新蝶呤水平和CD4/CD8比例的降低与。r-IFN水平的降低有关。r-IFN水平明显升高的病人组中,其Len7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有所增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的淋巴细胞降低对抗原和有丝分裂原的免疫干扰素(r-IFN)应答有所降低。52名血友病人和其他13名AIDS尚危人群,其异常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一名国内感染的艾滋病人分离人免疫缺陷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永森  徐克沂 《病毒学报》1994,10(3):216-220
从一名国内感染的艾滋病人采血,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首先与正常的PMCs共培养,4周后检测其HIV-1p24抗原达到峰值。用此时的细胞及其上清分别感染Jurkat-tat,CEM,MT4细胞,可很快地在这三株细胞中检测到HIV生长。HIV在Jurkat-tat细胞中生长情况最好。同时用病人血清直接感染Jurkat-tat和MT4细胞,4周后检测其细胞上清HIV-1P24抗原为阳性,但OD值很低。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树qu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王应祥 《动物学研究》1987,8(3):213-230
  相似文献   

18.
熊猴实验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宪民  陈杰 《病毒学报》1990,6(1):19-26
  相似文献   

19.
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胚肺二倍体细胞(EIAV-DELDC)为实验体系,以细胞中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及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为观察指标,检测了叠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Ribavirin,病毒唑)、磷羧基甲酸钠(PFA)和苏拉明等4种已知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药物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FA、AZTTP(三磷酸AZT)和苏拉明均能抑制病毒相关抗原的表达,AZT虽无此作用,但能抑制细胞内逆转录酶活性。用~3H-TMP掺入法比较了PFA、AZTTP、苏拉明对体外无细胞系EIAV逆转录酶粗提物和HIV-1基因工程产物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两种逆转录酶对苏拉明的敏感性相近,而HIV-1逆转录酶对PFA和AZTTP的敏感性较EIAV者高约100倍。又以无细胞系中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法,检测了12种中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其中小柴胡汤对EIAV和HIV-1逆转录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IC_(50)为717μg/ml和700μg/ml(生药浓度)。小柴胡汤对两种病毒感染细胞中抗原的表达和HIV引起细胞病变都有抑制作用,对HIV-1的抑制比EIAV强。这些结果表明,EIAV-DELDC体系可考虑作为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20.
余传霖 《微生物与感染》1997,20(2):14-16,30
本文介绍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中有关中和抗体研究的新近进展,包括中和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如中和表位的种类和表达,HIV中和反应的机制等。地HIV-1gp120和gp41分子的研究结果资料,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文中尚提出了HIV感染预防疫苗研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