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大多数分子生物学实验都代表一种集体平均的测量,所记录的都是复杂系统中大量分子的行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能够对单分子观察、探测、操纵并研究其动态与构象变化。从单分子研究可得到新的信息,这些信息隐藏在集体测量之中,或已被平均掉。这一领域代表着本世纪结构生物学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鱼类性别控制对于提高鱼类的养殖效益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价值.因为许多鱼类雌雄个体之间的经济性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生长率、个体大小等),大多数鱼类性成熟后生长速度会减慢,自然生殖活动还带来生长的停滞,体组织可食部分减少. 相似文献
5.
6.
7.
我国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1前言1888年美国加州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控制严重为害果园的吹绵断取得极大成功,并轰动国际昆虫学领域,由此开创了传统生物防治科学的新纪元,宣告一门新学科的诞生。自此100多年来的发展,生物防治无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成为具有较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方法学的学科。1919年,Smith正式提出“通过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菌的引入增殖和散放来压制另一种害虫”的传统生物防治概念[1]。DeBach(1948)从应用生态学观点出发将其引深为“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或病原菌使另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保持在比缺乏无敌时的平均密度更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用来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脏功能支持的技术方法.非生物人工肝在已经广泛应用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生物人工肝(BAL)以分离的哺乳动物肝细胞构成的生物反应器为解毒系统,可有效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和合成功能,并可预防肝性脑病、肝昏迷和脑水肿.可作为肝移植前的过渡辅助,同时改善患者自身肝脏的功能以利于其功能的恢复.本文主要对生物人工肝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生物人工肝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面临寻找理想肝细胞来源,长期维持肝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进一步优化反应器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中依赖烟酰胺类辅酶(NAD+或NADP+)的脱氢酶是氧化还原酶中最重要的一类,基于此类酶的生物传感器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发展迅速。构建这类传感器需要两项关键技术,即氧化型辅酶在电极表面的再生和辅酶固定化。本文介绍了辅酶电化学再生的主要方法、辅酶固定化的常见手段,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11(3):283-289
近年来历史生物地理学的进展主要是隔离分化学派的进展。对隔离分化学派的几个分支学派,特别是分支生物地理学和泛生物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方面的进展作了简要回顾和介绍。最近十年来分子手段广泛应用于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快速崛起是历史生物地理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对本学科的发展做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近几年来,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及微生物传感器等发展较为成熟,而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从核酸杂交的原理出发介绍了DNA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举例说明了电化学、光学和声学等几种典型的DNA生物传感器,指出了其固有的优缺点,肯定了DNA传感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15.
齐翔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4,21(1):1-1
神经网络理论模型及应用方法研究获重要进展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边缘交叉科学和技术领域,在我国又获重大研究进展,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神经网络理论模型及应用方法研究》经过科研人员的三年努力,已经按计...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 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不断升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 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地面调查方法为主, 重点关注物种或样地水平, 但无法满足景观尺度、区域尺度以及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评估需求。遥感作为获取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另一种手段, 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发展迅速, 其覆盖广、序列性以及可重复性等特点使之在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制图以及评估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收集整理, 从观测手段、研究尺度、观测对象和生物多样性关注点等方面综述了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重点分析不同遥感平台的技术优势和局限性, 并探讨了未来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应用趋势。遥感平台按观测高度可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 能够获取样地-景观-区域-洲际-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星载平台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应用最多, 航空遥感的应用研究偏少主要受飞行成本限制。近地面遥感作为一个新兴平台, 能够直接观测到物种的个体, 获取生物多样性关注的物种和种群信息, 是未来遥感在生物多样性应用中的发展方向。虽然遥感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随着传感器发展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完善, 遥感能更好地从多个尺度、全方位地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评估。 相似文献
20.
受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的推动,也由于神经器件研究的需要,探索大脑思维机制的启发,人工控制生物神经网络形成的方法近年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下面综述体外控制生物神经网络形成的几种方法,并对它们的特点作适当评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