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萤叶甲亚科中柱萤叶甲属鞘翅具黑色刻点的种类进行研究,共记述4种,我国已记录3种,其中1种为新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柱萤叶甲属研究报告之二,报道了前胸背板黑色的五新种:阿波柱萤叶甲Gallerucida apurvella sp.nov.,黑龙江柱萤叶甲G.heilongjiangana sp.nov.,双刻柱萤叶甲G.nothornata sp.nov.,褐足柱萤叶甲G.postifusca sp.nov.,及凹头柱萤叶甲G.solenocephala sp.nov.。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萤叶甲属的研究(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萤叶甲属Meristata为Chapuis 1875年所建立,是东洋区分布的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藏两省,中名以其体大型而得。目前全世界已知11种,中国有9种。本文对本属征进行了重新厘订,并对中国种类做了系统的研究及记述,它们是褐大萤叶甲Meristatadohrni (Baly), 长大萤叶甲Meristata elongata (Jacoby), 黑斑大萤叶甲Meristatafallax (Harold), 黑胸大萤叶甲Meristata fraternalis fraternalis (Baly),黑胸大萤叶甲云南亚种Meristata fraternalis yunnanensis (Laboissiere),象牙大萤叶甲Meristata pulunini (Bryant), 四带大萤叶甲Meristata quadrifasciata(Hope), 六斑大萤叶甲Meristata sexmaculata (Kollar et Redtenbacher),黄腹大萤叶甲Meristata spilota (Hope)。亦对Meristata fraternalis yunnanensis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根据其鞘翅斑点及其雄性生殖器形状将原Meristatayunnanensis 降为Meristata fraternalis 的亚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阿波萤叶甲属的属征作了补充描述,并了采自我国武陵山区的二新种,头阿波萤叶甲及天平山阿波萤叶甲。 相似文献
6.
窝额萤叶甲属Fleutiauxia是以东洋区分布为主的属,中名以其额区凹洼而得。本属种类以为害桑树较多,为害大豆、胡枝子等也有记载或报道。目前全世界已知11种,我国已掌握9种。本文是本属中国种类小志,其中有1新组合种和4个新种,新种模式标本除注明外,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阿波萤叶甲属Aplosonyx的属征作了补充描记,并记述了采自我国武陵山区的二新种,黑头阿波萤叶甲A.nigricepssp.nov.及天平山阿波萤叶甲A.tianpingshanensissp.nov.。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采自武陵山区萤叶甲亚科额凹萤叶甲属Sermyloides一新种:王氏额凹萤叶甲S.wangi sp.nov.。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萤叶甲亚科区系研究的一部分,记述了3新种及中国3新纪录种,它们分别为:云南萤叶甲Galeruca yunnana Yang etLi,sp.nov.、毛殊角萤叶Agetocera similis Chen,sp.nov.、黄胸摹萤叶甲Munina flavida Yang et Yao,sp.nov.以及罗氏阿波萤叶甲Aplosonyx robinsoni(Jacoby,19 相似文献
12.
13.
日萤叶甲属的中国种类(鞘翅目:叶甲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萤叶甲属Japonitata Strand,又称日本萤叶甲属,隶籍于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它分布于东亚地区,以前在我国仅知三种,本文共记述12种,其中9种是前所未知的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记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982-000年对广西十万大山大瑶山地区考察所采取获叶甲亚科该所标本馆馆藏中甲亚科标本及文献记载,共20属35种,其中包括1中国新记录Pseudolina Jacoby、1新种Gonioctena(Brachyphytodecta)oculata sp.nov.、2中国新记录种Pseudolina indica Jacoby,Paropsides bouveri Chen。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小萤叶甲属部分种类的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比较,探讨小萤叶甲属昆虫进化与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几种分类地位模糊的昆虫进行分析和归类。测定了我国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 birmanica Jacoby和褐背小萤叶甲Galerucella grisescens Joannis以及小猿叶甲Phaedon brassicae Baly线粒体COⅠ基因720 bp序列,并调用GenBank中小萤叶甲属等其他8种昆虫的同源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了分析。并以小猿叶甲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论法(BI)建立这些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小萤叶甲属昆虫COⅠ基因A+T含量平均为71.8%,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氨基酸的变异率为18.3%; 小萤叶甲属与外群之间的遗传距离(0.169~0.198)远远大于属内种间的距离(0.001~0.134)。依据分子系统树结果我们推测小萤叶甲属昆虫的进化与寄主植物之间有着显著的关系,在传统分类学上曾隶属于其他属的几种昆虫与小萤叶甲昆虫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记述中国叶甲亚科1新属:玉龙叶甲属Yulongedon gen.nov.,包括2新种:靓玉龙叶甲Y.formosus sp.nov.,宝藏神玉龙叶甲Y.jambhalai sp.nov.。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我国异额萤叶甲属Macrima已知种作了总结,共9种,其中双裂异额萤叶甲Macrimabifida sp.nov.为新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萤叶甲新种记述(鞘翅目:叶甲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我国萤叶甲亚科新种,计Cneoranidea属1种,Paleosepharia属12种。其中Cn.coryli为害榛树,P.quetcicola为害柞树,其他种类寄主不明。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榛克萤叶甲Cneoranidea coryli,新种 淡黄色;触角黑色,有时黑褐,基部2节光亮,黑褐色,其余各节昏暗;胫节、跗节和腿节端部黑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采自于四川西部的角伪叶甲属CerogriaBorchmann1909一新亚属及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畸角伪叶甲亚属Aeschrocera,新亚属该亚属的触角(图2~5)基节强烈地呈球状膨大,除第7和9节强烈呈锯齿状膨大外,第4~6节也明显呈锯齿状膨大,第8和10节中部呈尖锐的角状突出,端节也向一侧扩宽;阳基侧突强烈地叶状扩宽。这些特征易与其它亚属区别。模式种;褐胸畸角伪叶甲Cerogria(Aeschrocera)brunneocolis,sp.nov.1.褐胸畸角伪叶甲Cerogria(Aeschrocera)brunneocolis,新种(图1~5)该种触角端节腹面常形,端节直;前胸背板褐色;额侧突基瘤间的分界沟不清楚。正模,西康日地,1939—Ⅸ—1。副模1,1♀,同正模;3,3♀♀,西康康定,1939—Ⅷ—9(3),1939—Ⅷ—18(1♀),1939—Ⅷ—28(1♀),1931—Ⅷ—28(1♀);1,西康丹巴,1939—Ⅹ—3;1,西康榆林宫,1939—Ⅸ—7;1,西康瓦斯井,1939—Ⅸ—2;1♀,西康旋牛,1939—Ⅹ—6,周尧采。2.钩畸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