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黑云杉蚜Cinara piceae Panzer属同翅目,大蚜科,长足大蚜属。分布于四川省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高山针叶林区。我们于1980年在丹巴地区进行人工林病虫普查时发现该虫。黑云杉蚜为害云杉属的鳞皮云杉Picea aurantiaca var. retroflexa(Mast.)C.T.Kuan和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的幼树。 丹巴地区海拨2,500—3,800米处的云杉人工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单株虫口密度在千头以上,平均有虫株率达43.%。成、若蚜群集云杉主干四周为害,寄主被害后,生长势普遍减弱,年高生长下降51.7%。1981至1983年,我们对 相似文献
3.
4.
5.
葡萄根瘤蚜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烟台所做调查, 发现葡萄在苗期感染根瘤蚜后生长缓慢、后期结实率低。此种葡萄虽然可以活到60年以上, 但每株平均产量还不到半公斤, 死后植株全重比健株少1/3以上。 葡萄根瘤蚜在我国主要靠苗木传播, 两年中共检查了三个葡萄品种的插条1,200支, 并在罩笼下接种有翅蚜, 从未发现过虫卵。因此认为插条是不带虫的。在园内扩散方面, 叶瘿型幼蚜的随风扩散能力较强, 根疣型的幼蚜也可以在土中扩散。有翅蚜数量少, 后代存活机会更少, 在扩散上似乎起不到作用。 葡萄根瘤蚜在烟台一年发生8代, 主要以一龄若虫越冬, 在根部也发现过少数的越冬卵。每年4月中旬开始发育, 5月中旬开始产卵, 由此至7月上旬为繁殖盛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因土壤温湿度均高, 虫数显著下降, 9月中旬到10月上旬又出现第二次高峰, 11月上旬后陆续越冬。 根据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线索, 初步认为葡萄根瘤蚜在我国主要以无性方式进行繁殖。在根上过冬的少数虫卵很可能就是两性生殖的残余。特别值得注意的即有翅型(若虫)可以同时产生有性型和根瘤型两种卵。这种现象是苏联学者未曾报导过的。 相似文献
6.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granarium Kirby)是安徽淮北麦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常普遍发生,局部为害,有些年份为害很重。为了解麦长管蚜在皖北麦区的为害程度和消长规律,作者于1961—1963年进行了有关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63-1965年我们在江苏海安地区对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 Koch)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苜蓿蚜的为害性 苜蓿蚜除为害蚕豆外,还为害苜蓿、苕子、豇豆、扁豆、花生和洋槐等。它集中在嫩头、花序上吸收汁液,常造成生长停滞、植株矮小、花易脱落、结荚少而籽粒轻。被害重的成为“龙头”),甚致整株枯死。据测定,单枝有虫70头的比38头的平均减少结荚21%。龙头枝比健全枝平均减少结荚59%,每荚减少0.23粒、百粒重减少17.6%,总的产量损失70.64%。 二、主要习性 1.耐寒性:据1965年1月11日大田观察,在 相似文献
8.
金川雪梨名闻全国,国际市场亦有崇高声誉。但自1973年遭黄粉蚜Aphanostigmajakusuiense(Kishida)毁灭性为害后,梨果严重减产,品质变坏不耐贮藏,外贸被迫停止,内销不受欢迎,迫切需要防治。 梨黄粉蚜的资料极少,仅1929年日本田边中一对其形态学有过较详研究,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等都有不少问题。 1974、1975和1978年,我所对黄粉蚜生物学作了观察,报道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红毛羽毛蚜蝇Pararctophila oberthueri Herve室内饲养,对红毛羽毛蚜蝇幼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幼期每世代历期为25~30天,卵的孵化时间为2.52天,幼虫期为18.25天,蛹的羽化时间8.45天,幼期历期的长短受食物及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针层孔属(Phellinus)的21种,其中新种2个:丁香针层孔(P.syringeus Zeng sp.nov.);硬盖针层孔(P.scleropilcatus Zeng sp.nov.);国内新纪录种3个(并一种为新组合):黄肉针层孔[P.rhabarbarinus(Berk.)Cunningh.];厚黑针层孔[P.euerhartii(Ell.&Gall)Ames];粗糙针层孔[P.rudis(Berk.)Zeng comb.nov.]。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蚜科梯管蚜属研究并记二新种(同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中国梯管蚜属Brachysiphoniella Takahashi,1921及该属2新良禾梯管蚜Brachysiphoniella graminivora,sp.nov.,芹梯管蚜Brachysiphoniella apiaca,sp.nov。,并给出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农大 《昆虫学报》1975,(2):197-200
过去,我们这里是在棉花苗期棉蚜为害严重。近年来,“伏蚜”(指伏天的棉蚜)猖獗,为中期棉花生长带来了严重威胁。为寻其消长规律,更好地控制“伏蚜”为害,我校在河南省农科院的主持下,在新乡地革委气象台农业气象试验站的配合下,开展了“伏蚜”消长规律的初步观察和研究工作。 整个观察研究工作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的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由一个以贫下中农学员为主体的研究班子完成的。研究实践的全过程有力地批驳了林彪、孔老二散布的“上智下愚”、“天才论”等反动的唯心史观,回击了“教育质量降低了”的反动谬论。 观察方法系统观察自6月10日开始,于每日8时、14时、20时在观察地块测量温、湿度。6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在园林害虫天敌普查中从蚧虫内饲养出的我国黄蚜小蜂属Aphytis Howard两新种。模式标本存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1、樟雪蚧黄蚜小蜂Aphytis chionaspis Ren,新种(图1—8) 雌:长0.75—1.05毫米。体黄色。头部复眼紫红色。触角柄节淡黄色,鞭节微暗色。头、胸、腹部刚毛淡褐色。小盾片后端缘中部黑褐色。胸部腹板暗色、叉状纵干黑褐色。翅透明,前翅翅基片下方一短的横条骨片褐色。缘脉与亚缘脉连接处之下方暗色,后缘褶淡褐色。前足跗节暗色;中、后足胫节、跗节暗色;后足腿节腹缘淡色。产卵管淡褐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