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样方法,对南岳境内的野生篦子三尖杉株群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1 500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23种,隶属于69科99属,群落优势科不明显,种类主要集中在单种的科属内。植物生活型谱以小高位芽为主的木本植物占优势,叶的生活期以夏绿叶为主,常绿叶次之,群落外貌较整齐,冠面颜色黄绿色,结构层次明显,群落中乔木种类稀少,个体数较多,优势种为毛竹,灌木层的种类和个体数最多,优势种为篦子三尖杉等。该群落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有13个分布区类型,温带性成分占52.53%,热带性成分占38.38%,说明该群落植物属具有较强的温带性质,并表现出该区域植物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该群落多样性指数不高,各层次的丰富度格局为灌木层草本层藤本层乔木层,多样性格局、均匀度格局和生态优势度局均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有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煜  胡玉熹  林金星  王献溥   《广西植物》1997,17(3):249-254
本文综述了我国特有植物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Mast.)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外部形态特征、苗端、幼茎、叶、树皮、木材的内部结构、生殖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化学成分、地理分布和分类地位等,最后初步分析了篦子三尖杉的濒危机制,并提出了几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篦子三尖杉的胚胎学研究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成熟花粉包含两个细胞,花粉管在精原细胞产生后 经历了一年的休眠期; 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两个体积不等的精子; 雌配子体游离核经12次分裂后形成细胞壁; 窄长的颈卵器单个顶生;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类核仁状体; 受精时,雌雄核在分裂中期完全融合; 原胚游离核在16核时产生细胞壁; 原胚具冠细胞; 无裂生多胚现象; 成熟胚 二枚子叶。总之,蓖子三尖杉与本属其它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精原细胞分裂前细胞中心细 胞质浓缩成星状放射区域; 苗端早在胚成熟前分化形成明显的突起,以及成熟胚的子叶极为发达等等。因此,作者赞同将蓖子三尖杉在本属中另立一组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从广东产的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t Mast.)中分离出三种生物碱: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schelhammera alkaloid B。其中,三尖杉酯碱在1毫克/公升的剂量下,对小鼠肉瘤 S_(180)的抑制率为42.3%。临床试用,对急性非淋巴型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我国的篦子三尖杉资源比较丰富,抗癌有效成份三尖杉酯碱的得率较高,达1.3/万,是生产三尖杉酯碱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5.
杜鹃花的种子繁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6.
盐肤木种子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家德  丘风波   《广西植物》1994,14(1):85-89
本文对盐肤木种子的理化处理、种子质量、贮藏方法、发芽温度、播种时期、深度及其他的繁殖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报道,为提高盐肤木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及培育强壮的幼苗提供了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途经柴达木盆地中部戈壁荒漠的100多公里路段,风沙灾害多次造成停运、脱线事故。近年来,在铁路两侧建起纵深200米的方格碎石障、方格草障和防风栅栏,引种了36种沙生植物。目前,这段铁路沿线两侧植被覆盖率达12%,大大提高了防风固沙能力,使铁路安全路输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红花桉种子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花桉 ( Eucalyptusficifolia.F.Muell.)的种子发芽与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为黑色类型的发芽势最高 ,为 4 8% ;发芽率为 75% ,种子的质量最好。播种时间最好在 4~ 5月份 ;播种采用种子基部直立向下插入基质中 ,然后覆盖土 0 .5cm的方法可提高出苗率。它生长最快的时间是在 7~ 8月份。培育红花桉最好的基质配方是 :腐叶土∶砂∶红土∶滇池草炭 =1∶ 1∶ 1∶ 1。  相似文献   

9.
我国应用外科手术引流黑熊胆汁,发展很快,至1990年,在东北和西南十余省已有近30家生产合格的熊胆粉,当前如何充分利用存栏黑熊进行繁殖和引流胆汁是个重要问题。以人工引流黑熊胆汁生产熊胆粉计算,用1头人工笼养黑熊引流胆汁,其年产量相当于在野外猎杀45—50头黑熊的取胆量,利用人工笼养黑熊引流胆汁的短期经济效益是好的。但是,从黑  相似文献   

10.
<正>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系新生代第三纪上新世以前残遗的植物。自然布分区较为狭窄,残存个体少,生长缓慢,兽害严重,有趋于灭迹之危。为扩大银杉资源,前人作些银杉的种子繁殖工作,但播种的数量较少,发芽率低,甚至不发芽。我们于1978年开始进行种子繁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种子繁殖及其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锋  蒋汉明  江新能   《广西植物》1990,10(3):261-267
本文报道罗汉果种子繁殖及其栽培研究的结果,为罗汉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实生苗栽培,提供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 ,世界上第 1只人工饲养的普氏原羚“玲玲”,8月 6日成功产下第 1胎幼仔 ,经过近 1个月的精心呵护 ,取名为“陶陶”的幼仔生长发育良好。普氏原羚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世界极度濒危级动物 ,目前仅生存在青海湖环湖地区 ,数量不足 2 0 0只。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研究与发展中心李迪强博士说 :“普氏原羚的人工饲养和繁育非常不易 ,如果能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建立人工种群 ,对这个物种的保护将很有意义。”普氏原羚人工繁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西康玉兰为落叶小乔木,属于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其分布范围狭窄,处于渐危状态。1987年在贵州省水城县境内首次发现有零星分布,分布面积约24平方千米,共计500余株。 西康玉兰树形美观,花大、洁白而清香,花期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庭园绿化和美化的优良树种。但目前有关西康玉兰种子育苗的研究末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人工饲养海豹繁殖初步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豹(Phoca vitulina Linnaeus)生活在北冰洋和太平洋北部,为海生哺乳动物,每年冬春季洄游到我国渤海一带寻食和产仔。海豹肉可食,皮可制革和做防潮雨具,雄性生殖器是做名贵中药材“海狗肾”的原料。 我馆自解放后就在海水池里饲养海豹,当初海水池在室内,大小为3×1.5×0.6米。海豹在夏季每因温度增高而染病死亡。1953—1955年先后养活两只雄性海豹,为观察方便编为1、2号,1号于1969年送给  相似文献   

15.
河蟹,即中华绒螯蟹,是我国传统的水产珍品,畅销于国内外。为满足人民生活和出口的需要,长江水产研究所等曾试用人工海水繁殖河蟹的研究。这些照片是滁县乌衣渔场在省农林局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开展试验的情况。他们已成功地试验了三批河蟹二万二千余只。  相似文献   

16.
高原鼠兔实验繁殖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栖鼠兔属动物的饲养繁殖和实验动物化研究始自Colorado Pika(Dice,1927),而后Ochotona hyperborea yescenis(芳贺良一,1958)、O.princeps(Underhill,1962)、O.rufescensrufescens(Puget,1969)和O.dauriru)(徐植岚等,1982)分别被研究,其中O.r.rufescens在法、美和日等国成为新型实验动物广泛地应用于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为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17.
园林新秀岭南山竹子及其种子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为藤黄科常绿乔木,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常见于湿润的山林中。其主干通直,侧枝平展,树形美观,适于作华南等地的园林绿化树种。岭南山竹子的果实近球形,8月下旬成熟,黄色,果味酸甜可食,食后往往有黄色树脂粘着在牙齿上,故又名“黄牙果”。它的树皮和果实可供药用,有消炎止痛、收敛生机之效;种子含油量高,可制肥皂或提炼润滑油;木材优良,可制家具和工艺品。因此,该树种具有一定的引种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罗益群 《生物学通报》2011,46(11):52-54
介绍了铁树育种中的花粉采集、花粉低温保存、人工辅助授粉的一些操作方法.以及用种子繁殖铁树成功的实例,为铁树有性生殖生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包埋体细胞胚胎作人造种子的努力至今尚未实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包埋的胚种植在土壤时萌发率较低的缘故,印度药用和芳香族植物研究中心(CIMAP)的J.Mathur等人获得了一种体外包埋的新方法,这似乎对植物的商品微繁殖有直接的实用性。 CIMAP研究小组的代替包埋体细胞胚的方法是,用藻酸钙珠包囊苗项端和中轴的枝芽。把该方法应用于缬草(一种日益减少的药用植物)枝芽,有98%的包裹芽在体外发育成株。将其种植在温室条件下的蛭石中,有64%成株。  相似文献   

20.
朱太平  马彦卿   《广西植物》1987,(4):347-349
本文对三尖杉科(属)中的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植物中所含抗白血病的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与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作了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