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膜阴道成形术后人工阴道微生态的状况,探讨人工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1例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的患者,在术后2~3周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同期30例正常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早期人工阴道已经有微生物生长,但普遍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状况,微生态失衡的发生率为100%。结论 (1)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早期已经建立阴道微生态系统。(2)腹膜阴道成型术后人工阴道的微生态失衡发生率明显增高;与正常女性相比有更高的微生态失衡比例;(3)评价术后人工阴道微生态状况对建立人工阴道的微生态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状混合痔由于痔核大而多,甚至相连成环无法分界,致术中处理难度较大.为提高手术疗效,保持肛门自然解剖状态及肛门肛管功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水肿疼痛、肛门狭窄、尿潴留、术后瘢痕形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我科自2000~2007年采用外剥内扎皮桥整形加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经腹膜内造瘘与经腹膜外造瘘的对比分析及造口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肛管直肠下段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27例,根据造瘘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72例予以经腹膜外造瘘,对照组55例予经腹膜内造口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排便功能,来评价两种造瘘方法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均降低,术后排便功能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较经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的术中情况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减少,能够较好的控便和排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人工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性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回访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同时检查患者的人工阴道物理功能及阴道壁组织活检。结果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人工阴道具有正常阴道的组织学特点,物理功能良好。54例患者中阴道菌群密集度为Ⅱ~Ⅲ级者48例,占88.9%;菌群多样性为Ⅱ~Ⅲ级者39例,占72.2%;优势菌为革兰阳性大杆菌者15例,占27.8%;pH≤4.5者31例,占57.4%。无病原菌感染。术后时间≥2年的23例患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14例(60.9%),异常者占9例(39.1%)。术后时间2年的31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例(35.5%),异常者20例(64.5%)。菌群异常主要包括:菌群抑制(包括未见到任何细菌)、革兰阳性短杆菌(12.3%)、革兰阳性球菌(31.5%)、革兰阴性短杆菌(9.6%)。结论 (1)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在阴道成形术后不同程度存在菌群失调表现。表现为pH值升高,阴道内菌群多样性欠佳,正常优势菌群存在比例低。(2)手术后时间是影响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的重要因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人工阴道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逐渐增加。(3)评价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状况,对预防与治疗术后人工阴道感染、促进人工阴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人工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探讨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性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回访的患者,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同时检查患者的人工阴道物理功能及阴道壁组织活检。结果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人工阴道具有正常阴道的组织学特点,物理功能良好。54例患者中阴道菌群密集度为Ⅱ-Ⅲ级者48例,占88.9%;菌群多样性为Ⅱ-Ⅲ级者39例,占72.2%;优势菌为革兰阳性大杆菌者15例,占27.8%;pH≤4.5者31例,占57.4%。无病原菌感染。术后时间≥2年的23例患者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14例(60.9%),异常者占9例(39.1%)。术后时间〈2年的31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11例(35.5%),异常者20例(64.5%)。菌群异常主要包括:菌群抑制(包括未见到任何细菌)、革兰阳性短杆菌(12.3%)、革兰阳性球菌(31.5%)、革兰阴性短杆菌(9.6%)。结论 (1)先天性无阴道的患者在阴道成形术后不同程度存在菌群失调表现。表现为pH值升高,阴道内菌群多样性欠佳,正常优势菌群存在比例低。(2)手术后时间是影响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的重要因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人工阴道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逐渐增加。(3)评价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状况,对预防与治疗术后人工阴道感染、促进人工阴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VD)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19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资料。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2例中度狭窄,17例重度狭窄。同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1例采用补片成形。18例术中采用TCD及MVD监测下完成,1例未采用超声监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率。术前脑缺血症状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均未发现过度灌注的并发症。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MVD及TCD监测对于显微手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启才  谢崇  倪周勇 《蛇志》2001,13(2):32-34
目的 观察、总结和分析全胃切除后Lahey术式与Nadrowsdi推荐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医师直接随访复查6个月至1年的全胃切除后饮食量、体力恢复、后遗症及并发症等项目,然后评定疗效。结果 Lahey术式34例中,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狭窄4例,腹壁剖开、腹腔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35.3%;Nadrowski推荐术式18例中仅吻合口瘘1例,经1周治疗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5.5%,两者差异显著(P<0.05)。Lahey术式正常饮食量22例,体力恢复19例,反流性食管炎24例,营养不良18例,腹泻7例;Nadrowski推荐术式正常饮食量16例,体力恢复15例,营养不良1例,无反流性食管炎和腹泻病例,两者除体力恢复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Nadrowski推荐式术优于Lahey术式。Nadrowski推荐术式是本世纪初以来所介绍的最有营养前途而操作简单的一种替代胃手术。  相似文献   

8.
黄敏  曾耀和 《蛇志》2004,16(2):46-47
由于肛门直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使肛门直肠术后放置药物与固定敷料困难,局部抗炎止痛处理一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近2年来,我们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以下简称SD—Ag)治疗肛门直肠手术患者150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双套管肛管处理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以及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为两组,A组286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同时经肛门放置多侧孔粗胶管于吻合口上方作为肛门减压管)、B组314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通过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并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2.45%)显著的低于B组(5.73%)(p0.05),A组患者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吻合口瘘二次手术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600例患者中,一共有25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数据分析显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其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BMI≥25 kg/m~2、术后采用新辅助化疗(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本研究表明采用双套管肛管处理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有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超重及术后应用辅助化疗是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采用Lichtenstein 修补术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 13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 例。一组患者采用Lichtenstein 修补术进行治疗,另外一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 隙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1 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腹膜前间隙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术后住院 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时间略短于Lichtenstein 组,平均术中出血量略少于Lichtenstein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前间 隙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 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Lichtenstein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开 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和Lichtenstein 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但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1 年内复发 率更低,临床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对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H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混合痔治疗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PPH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肛门功能评分、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的VAS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的VA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控便失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术(SI)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狭窄(VAOS)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SI治疗的VAOS患者83例纳入本次研究。剔除1例手术失败及1例死亡患者的病例后,对剩余81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SR,将其分成ISR组28例和无ISR组53例。随访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发生ISR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血管狭窄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83例VAOS患者接受SI术式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98.80%(82/83)。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动脉痉挛,另有1例患者在术后7 d由于继发脑出血而死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82%(4/83)。ISR组的高脂血症、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椎动脉的狭窄部位为双侧、支架类型为裸支架的比例分别高于无ISR组(均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显示,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狭窄率、狭窄血管长度、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末流速(EDV)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发生ISR影响因素包含高脂血症和支架类型为裸支架,以及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和并发双侧椎动脉的狭窄(P<0.05)。结论:SI术式治疗的VAOS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术后ISR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高脂血症和支架类型为裸支架,以及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和并发双侧椎动脉的狭窄,临床上应引起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麻醉疗效,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VD)应用的价值,以及适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适合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脑卒中中心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所进行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19名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资料。患者临床症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颈动脉狭窄程度2例中度狭窄,17例重度狭窄。所有手术操作均全麻下在显微镜下操作。1例采用补片成形。18例术中采用TCD及MVD监测下完成,1例未采用超声监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死亡率。术前脑缺血症状术后患者均有恢复。未发现过度灌注的并发症。麻醉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多普勒超声MVD及TCD监测下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全身麻醉下行CEA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患者33例,分析患者术前CT、MRI图像及术后病理结果,旨在探讨不同类型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3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为高分化脂肪肉瘤19例,去分化脂肪肉瘤7例,黏液性脂肪肉瘤7例;不同病理分型脂肪肉瘤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脂肪肉瘤其CT密度同皮下脂肪,CT值-10~-110 Hu,肿瘤内可见不规则增厚的间隔;去分化脂肪肉瘤部分区域呈脂肪密度(CT值-70~30 Hu),部分区域呈软组织肿块(CT值为30~50 Hu);黏液性脂肪肉瘤CT密度接近水,增强扫描时肿块呈网状、片状、延迟强化,CT值20~40 Hu;高分化脂肪肉瘤MRI信号同皮下脂肪;黏液性脂肪肉瘤MRI呈长T1,长T2信号,与水相似;CT和MRI诊断腹膜后间隙脂肪瘤准确率分别为69.70%和73.33%,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出初步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有所差异;CT和MRI术前诊断腹膜后间隙脂肪肉瘤准确性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V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VC手术的患者128例进行研究,其中接受腹膜后高位结扎术者45例,纳入腹膜后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者39例,纳入腹腔镜组;接受显微手术者44例,纳入显微手术组,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各组的睾丸体积、性激素水平,随访1年,记录各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微手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少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P0.05)。术前、术后3个月各组左侧、右侧睾丸体积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组睾酮(T)水平高于术前,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显微手术组T水平高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FSH、LH水平低于腹膜后组与腹腔镜组(P0.05)。与腹膜后组、腹腔镜组相比,显微手术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案治疗VC均可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显微术式可明显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好,费用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腹膜后腹腔镜手术起步阶段和相对成熟阶段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提高应用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起步阶段腹膜后腹腔镜手术65例患者,及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相对成熟阶段腹膜后腹腔镜手术1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起步阶段:中转开放手术5例,术后发热及切口延迟愈合7例;相对成熟阶段:中转开放手术4例,术后发热及切口延迟愈合6例,无大血管破裂、腹腔内脏器损伤、死亡等并发症。在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及肾上腺手术中,成熟阶段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比例、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起步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技术适于治疗上尿路及肾上腺疾病,具有患者创伤小、安全、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早期起步阶段适合选择简单术式,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可逐步开展复杂的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对老年进展期胃癌临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ALB)、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疲劳指数。结果:观察组在术后CRP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疲劳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血清清蛋白(ALB)、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减轻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改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的同时,利用股薄肌肛门成形,以取得肛门节制力,避免了腹壁人工肛门。方法: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将结肠拉至会阴部并将已从右大腿游离好的股薄肌环绕一周并固定于右坐骨结节。肌肉、肠管间断缝合后肠管断端与会阴部皮肤间断缝合。结果:12例术后三个月肛门功能Ⅰ级(排便如常人);3例功能为Ⅱ级;2例Ⅲ级;1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R3手术),手术彻底,不影响生存期。利用股薄肌移植,于原肛门处形成一有节制力的新肛门,尽管手术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住拉出肠管血循良好、环绕的股薄肌又不致过紧造成远端肠管坏死,而导致手术失败,则不仅保证了患的生存期,又在原位形成一个有节制力的肛门,应是值得提倡、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的同时,利用股薄肌肛门成形,以取得肛门节制力,避免了腹壁人工肛门。方法: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将结肠拉至会阴部并将已从右大腿游离好的股薄肌环绕一周并固定于右坐骨结节。肌肉、肠管间断缝合后肠管断端与会阴部皮肤间断缝合。结果:12例术后三个月肛门功能I级(排便如常人);3例功能为II级;2例III级;1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R3手术),手术彻底,不影响生存期。利用股薄肌移植,于原肛门处形成一有节制力的新肛门,尽管手术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住拉出肠管血循良好、环绕的股薄肌又不致过紧造成远端肠管坏死,而导致手术失败,则不仅保证了患者的生存期,又在原位形成一个有节制力的肛门,应是值得提倡、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PPH与Milligan-Morgan术式治疗Ⅲ~Ⅳ期环状痔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Ⅲ~Ⅳ期环状痔的最佳术式。方法:选择Ⅲ~Ⅳ期环状痔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PPH组和Milligan-Morgan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PPH术式和Milligan-Morgan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PH组优于Milligan-Morgan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肛门水肿和吻合口感染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首选PPH术式治疗Ⅲ~Ⅳ期环状痔患者,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