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乐树茎次生木质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Hem sl.)茎次生木质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为:(1)散孔材,有较明显的生长轮;(2)导管分子多为单穿孔板,少数为梯形复穿孔板,具螺纹加厚;(3)管胞、纤维-管胞和韧型木纤维同时存在,后两者有的具分隔;(4)木薄壁组织以轮界分布为主;(5)木射线多为大型异形射线,属异形IIB型;(6)缺乏侵填体、树脂道及分泌细胞。对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的系统位置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毛青藤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青藤茎顶端的原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行生细胞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原形成层和基本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分化形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随着茎的继续发育,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由束中形成层产生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分子,而束间形成层仅产生薄壁组织细胞形成宽的射线。在原生韧皮部筛管分化成熟的过程中,韧应部外方仍保留1—2层原形成层细胞,以后,它们分裂为多层纤维原始细胞,在次生结构形成时,这些细胞的细胞壁加厚,形成初生初皮纤维。茎始终未产生用皮。  相似文献   

3.
红皮云杉茎的解剖结构与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静  翁玉辉 《植物研究》1994,14(4):448-452
1992年7-8月定时固定红皮云杉插条基部材料于FAA液中,石蜡制片法室内解剖研究不定根的发生。结果表明:红皮云杉插条诱发根原基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愈伤组织生根型,在愈伤组织的再生形成层处,或茎的维管形成层诱发根原基;另一种是非愈伤组织生根型,在插条切口处的维管形成层、皮层或初生木质部与次生木质部间的薄壁组织较深的部位,直接产生纵向不定根原始体,有的在距离切口0.1-0.5cm以上茎的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与木射线的交界处及叶隙等薄壁组织产生径向不定根。不同个体间产生的不定根数量及发育的早晚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栽培太子参块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栽培太子参纺锤状块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栽培太子参的块根是由其不定根发育而成。太子参不定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阶段,类似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发育。其特点是初生结构的皮层细胞大,仅3 ~4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多为三原型,少数为二原型、四原型与五原型。次生结构中次生木质部约占根面积80 %,主要为薄壁组织细胞,导管呈稀疏的放射状分布其中。由不定根发育成块根过程中,根据从根头至根尾不同距离的各组成部分的面积及细胞层数分析,从上向下其维管形成层活动强度不同,从而根的直径大小不同,使根发育成上粗下细的纺锤状肉质块根。高碘酸-Schiff反应显示,在成熟的块根中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和次生木质部射线间的木薄壁组织细胞内富含淀粉粒,在有些木薄壁组织细胞中还含有草酸钙簇晶。  相似文献   

5.
中国木兰科香木莲和合果含笑木材解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木兰科的香木莲(Mangliaia aromatica Dandy)和合果含笑[Parami-chelia baillonii(Piene)]及其与邻近属的木材解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香木莲导管无螺纹加厚,无油脂细胞,无傍管薄壁组织,轴向木薄壁组织仅宽2—3列细胞,单列木射线多而高,多列射线主要为 Kribs 异形Ⅱ_A 型等特征都落入木莲属导管无螺纹,多列射线异形Ⅱ_A 型,无油细胞,轴向木薄壁组织2—6列等特征的幅度之内。合果含笑的单列木射线稀少至无,导管有螺纹加厚,有油细胞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石蜡永久制片和光学显微摄像的方法对美登木(Maytenus confertiflorus)根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美登木根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维管组织构成;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 其中木栓层由5~6 列长形细胞组成; 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所占根径的比例达46%, 其薄壁细胞中内含物较丰富, 次生木质部中分布有导管和木射线及少量木薄壁组织; 在美登木木栓层和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菌丝片段、膨大的菌丝、菌丝团及分生孢子; 内生真菌只在一定区域的皮层和次生韧皮部细胞中分布。  相似文献   

7.
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茎次生木质部由导管分子、分隔木纤维、纤维管胞及维管管胞等组成。其为环孔材,射线属异形Ⅱ射线。导管分子的穿孔板为单穿孔板,根据穿孔板的位置、数量,导管分子具有5种形态.即:一端只有1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螺纹增厚;一端具2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螺纹增厚;两端各具1个单穿孔板,且侧壁具螺纹增厚;两端各具1个单穿孔板,且侧壁具孔纹增厚;具3个单穿孔板的导管分子.其中2个穿孔位于一端,1个穿孔位于另一端,具孔纹增厚。  相似文献   

8.
运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白花前胡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及其分泌道的分布特征,以明确营养器官内分泌结构的分布规律,为揭示白花前胡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提供解剖学依据。结果表明,(1)白花前胡成长根从外到内由周皮、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而且中柱鞘薄壁组织不同于一般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茎从外到内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叶为异面叶结构。(2)白花前胡根、茎及叶中均有分泌道存在,分泌道在根中分布于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韧皮部中,茎中分布于皮层和髓中,叶中分布于维管束上下两侧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和比较了杨柳科2属7种植物次生韧皮部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杨属和柳属植物在次生初皮部解剖上有某些共同特征:次生韧皮部具有明显分层现象;韧皮纤维和含晶细胞与筛管分子、伴胞和韧皮薄壁组织细胞是切向带相间排列;筛管分子均为复筛板,端壁倾斜平均含有7-8个筛域。(2)两属植物在射线和晶体类型上有明显区别:柳属植物次生韧皮部无石细胞;杨属植物不具功能韧皮部中含有石细胞。(3)两属植物均有一些较为原始的韧皮部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美登木根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石蜡永久制片和光学显微摄像的方法对美登木(Maytenus confertiflorus)根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登木根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维管组织构成;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其中木栓层由5~6列长形细胞组成;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所占根径的比例达46%,其薄壁细胞中内含物较丰富,次生木质部中分布有导管和木射线及少量木薄壁组织;在美登木木栓层和次生韧皮部中分布有菌丝片段、膨大的菌丝、菌丝团及分生孢子;内生真菌只在一定区域的皮层和次生韧皮部细胞中分布.  相似文献   

11.
刘东华  高信曾 《植物研究》1994,14(3):306-312
本文研究和比较了杨柳科2属7种植物次生韧皮部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杨属和柳属植物在次生韧皮部解剖上有某些共同特征:次生韧皮部具有明显分层现象;韧皮纤维和含晶细胞与筛管分子,伴胞和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呈切向带相间排列;筛管分子均为复筛板,端壁倾斜平均含量有7-8个筛域。2两属植物在射线和晶体类型上有明显区别:柳属植物次生韧皮部无石细胞;杨属植物不具功能韧皮中含有石细胞。3两属植物均有一些较为原始的韧皮剖  相似文献   

12.
对东北雷公藤苇次生木质部结构及其与卫矛科其它属进行比较研究,为东北雷公藤生药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东北雷公藤茎次生木质部早晚材导管分子大小差异极大.为环孔材;导管分子穿孔板均为单穿孔板;异型Ⅱ-b射线;纤维管胞具螺纹增厚;具分隔木纤维。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根、茎、横走茎及叶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生物碱在苦豆子各营养器官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测定.苦豆子根、茎及横走茎的初生生长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的发育规律一致,但在次生生长时,部分维管形成层细胞平周分裂只形成薄壁组织,从而将次生维管组织也分离成束.茎与横走茎的功能及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在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叶是等面叶,上下表皮内都有栅栏组织的分布,其组织分化和发育过程与双子叶植物叶的发育规律一致.在茎、横走茎及叶主脉中,韧皮部的外侧都包围有纤维束,其来源都是原生韧皮部.应用硅钨酸、碘化铋钾及I-KI溶液进行沉淀反应,测定出生物总碱在苦豆子根、茎、横走茎及叶的薄壁组织细胞中均存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早三叠世的Scalaroxylon及其演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产于内蒙古下三叠统老龙头组木化石梯纹木属的一个新种ScalaroxylonjalaidqienseZhangetZhengsp.nov.及一个新联合种S.multiforium(ZhengetZhang)ZhangetZhengcomb.nov.。Scalaroxylon原产于德国上三叠统考依波层,当前报道的产自内蒙古的新材料是该类型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该属以次生木质部为代表,生长轮不存在,它的主要特征是管胞径向壁纹孔全为梯纹纹孔;木射线1至多列,异形;射线细胞的水平壁无孔,端壁通常具孔,弦向壁多数具孔。根据次生木质部管胞的纹孔类型和木射线构造特征对该属在植物系统演化上的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它代表了种子蕨类到苏铁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连香树木材解剖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连香树木材特征较为原始,具导管和管胞,导管端壁斜、梯状穿孔板、具有超出穿孔板的三生螺旋加厚,管胞为原始的梯纹管胞,木纤维壁上具裂隙状纹孔,木薄壁组织离管型,星散状分布,木射线异型。  相似文献   

16.
水松的次生韧皮部解剖及其系统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松茎次生韧皮部的主要特征为:韧皮部由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组成。轴向系统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蛋白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径向系统由韧皮射线组成。在横切面上,轴向系统的各组成分子以单层切向带交替有规律的排列,其排列顺序为:筛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韧皮纤维-筛胞。筛胞的径向壁上嵌埋有草酸钙结晶,韧皮纤维仅一种类型,韧皮射线同型、单列。根据水松茎次生韧皮部的解剖研究,并与杉科其它各属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我们认为:水松属与水杉属和落羽杉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秦岭木姜子油细胞的分布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组织透明法和石蜡制片法研究秦岭木姜子各器官内油细胞的结果表明:其根、茎、叶和果实内部有油细胞分布。但它们在大小、数量上存在差异:根的皮层和茎的次生木质部射线中的油细胞体积最小,直径16 ̄25μm,且数量较少;果实果肉中的油细胞体积最大,直径约70μm,数量也最多:根的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茎的皮层和髓以及叶肉组织中的油细胞大小和数量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直径约40μm。油细胞多数为单个散在,呈球形或  相似文献   

18.
对开蕨属次生维管组织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安根  汪矛 《植物研究》1989,9(4):87-89
本文对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根的次生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其次生维管组织系由比较进化的,含单穿孔、具螺纹加厚的孔纹导管的次生木质部与比较原始的、含延伸细胞的次生韧皮部构成。  相似文献   

19.
肖玲 《西北植物学报》1994,14(3):189-192
拐枣肉质膨大果序梗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前期为初生生长时期,内部结构类似一般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中期为维管形成层活动时期,产生了不同其茎的次生木质部,由成片木质化的厚壁纤维细胞、一定量的木射线及星散在其中极少数的导管组成;后期为异常分生组织活动时期,初生木质部木薄壁组织及邻近少量髓细胞及邻近少量髓细胞转化为异常分生组织,向外产生切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经扩大的切向伸长,使原导管  相似文献   

20.
三尖杉属植物茎次生韧皮部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作者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比较观察了三尖杉属Cephalotaxus 4种及1栽培变 种茎次生韧皮部的结构,主要结果为:(1)属内各种茎次生韧皮部的结构比较一致。横切面筛胞与薄壁组织细胞呈单层切向带交替排列; 厚壁组织切向带的径向宽为1—4个细胞,带间 距离较宽。(2)根据韧皮纤维的类型,石细胞数量多少或缺如,可作本属分种鉴定特征; 也为 属内分组提供了佐证。(3)本属茎次生韧皮部中有些薄壁组织细胞的内切向壁中嵌埋有草酸钙结晶。这有别于松柏类其它各科,也是自然分类的一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