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项研究工作于1986年5—9月植物生长季节内,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用钴纸法测定了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的蒸腾日进程和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量,在测定时记录了气温、湿度等有关气象资料,以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随植物种和所处的物候期而变化,植物生长早期蒸腾强度较低,进入生殖阶段,蒸腾强度明显提高。2.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蒸腾强度日进程呈明显的单峰型曲线,在中午或午后出现峰值,没有午休现象。这同气孔一直开着有关,是矮嵩草草甸植物蒸腾的特征之一。 3.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表明,有植被覆盖的地段的蒸腾—蒸发量较裸地的蒸发量为高。  相似文献   

2.
蒙古栎群落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福臣  杨国亭 《植物研究》1993,13(3):302-306
本文用ZHT型数字式蒸腾仪对蒙古栎群落及其种群,进行了连续的时间及空间梯度测定与分析,得出了蒙古栎群落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蒸腾强度的日变化规律,并从蒸腾生理角度提出了各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说明了蒸腾强度是反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宁夏阿拉善头道湖荒漠地区沙地植物群落的水分状况。通过对三个植物群落中十三种植物的蒸腾强度、绿色部分产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定位研究,得出下列结论: 1.植物蒸腾强度的大小和日进程的规律与植物的形态、生态特征有密切关系。典型旱生植物蒸腾强度很大,日进程变化剧烈,多构成双峰或多峰曲线;肉质旱生植物蒸腾强度最小,日进程变化平缓,多构成单峰曲线;中生植物蒸腾强度中等,日进程变化不甚急剧,多构成单峰或双峰曲线;广中生植物蒸腾强度最大,日进程与中生植物相类似。蒸腾强度的季节变化还受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2.各植物群落和各种植物的蒸腾耗水量不同,这与植物的蒸腾量和绿色部分产量的多寡有关,但主要决定于绿色部分产量的大小。蒸腾耗水量还受土壤湿度、降雨量的影响。 3.从半固定沙地上植物的水分状况看,蒸腾耗水量所支出的水分与土壤湿度所能供给植物利用的水分是平衡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在温室中水培至三叶期,以薄层标记、贴根法转移至~(32)P标记土上培育,并在不同蒸腾强度下进行生长。根据Sinha等的方法测定根AFS的~(32)p量。结果表明,蒸腾强度和介质磷浓度对玉米根内总磷浓度有明显影响,其中根AFS~(32)P强度变化尤为突出。光密度计扫描自显影图像的结果说明,由于蒸腾强度不同影响~(32)P吸收,显示出玉米根际微区磷素分布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桥山林区油松人工林蒸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桥山林区油松蒸腾强度的日变化过程以及影响油松蒸腾强度的因子,并计算了生长季节油松人工林的蒸腾量。结果表明:油松蒸腾强度日变化主要随气温及空气相对湿度而异,呈单峰和双峰曲线两种类型。气温是影响油松蒸腾强度的主导因子。生长季节油松人工林的蒸腾量占当地同期降雨的86.2%。是土壤水分的主要输出项目。  相似文献   

6.
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基本上是蒸发的物理过程,因此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它也是受植物体本身结构特点影响的生理过程。对植物的蒸腾强度测定,有利于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是一种主要生长于石灰岩地区的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植物。其生长地的土壤浅薄,而基岩本身又易透水,故石灰岩地区蓄水保水能力较差,土壤常较干燥,测定千里香植物的蒸腾强度,有利于了解石灰岩地区植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能否发生冬季“生理干旱”伤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内蒙古东部半干旱地区分别测定了春、秋两季栽植的樟子松苗越冬期间针叶含水量和蒸腾强度的变化,测定了针叶的致死临界含水量并在室内模拟了生理干旱伤害症状以探讨发生冬季生理干旱伤害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秋植苗针叶含水量1月份就已降到初始致死含水量以下而春植苗针叶含水量始终显著高于初始致死含水量并顺利越冬.含水量与蒸腾强度的对比表明甚至在冻土期内,针叶仍有某种水分补充来源.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针叶伤害症状和秋植苗野外伤害症状一致.结论认为该地区已正常成活的春季造林苗不大可能发生冬季生理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8.
本项实验是在湖南省会同县广坪林区高车头进行的。根据四年的观测的资料,应用数量化方法对杉木蒸腾强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水分和叶子含水量等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气温是影响杉木蒸腾的主要因子。并应用多因子观测资料建立了预测杉木蒸腾强度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1.一年中季节的变化是影响叶蒸腾强度,叶含水量与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蒸腾量在一年中以夏季为最大,冬季最小,但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生态条件其蒸腾量均有差异。2.土壤与叶含水量与叶蒸腾作用有密切关系,叶与土壤含水量越高,其蒸腾强度也越大,相反则反之。  相似文献   

10.
实践和科学证明,灌溉是在果园管理措施制度中很重要的农业技术。在我国的南部和东南部,果树的产量直接和灌溉有关。所有的果树的主要种类——苹果、梨、榅桲、李子、酸樱桃、甜樱桃、杏都属于对水分要求高的植物。根据文献上现有的材料,如果蒸腾强度是每小时、每一平方米叶面积耗水25克,则10年生的苹果树,一小时即蒸发2.5公升多水。根据我们的研究确定,由於土壤中温度状况的不同,蒸腾强度有极大改变。在水分供应充分时,植物消耗到蒸腾上夫的水分达到一平方米叶面积每小时4O克;而在水分不足时则只有10—11克。  相似文献   

11.
作者利用Betula pubescens,马铃薯及粮谷类作物,在不同经纬度地区上测定了植物叶子水分在一昼夜中的变化情形,发现它们的变化不大。作者也利用水耕法种植大麦和燕麦,定期的放置它们到1—2℃的冷水浴中,测定了它们的蒸腾强度,发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热扩散方法测定树木蒸腾的潜在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蒸腾作为植被蒸散的主要分量,是植物水分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测定方法的研究备受关注.热扩散方法是测量树木蒸腾的最优方法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应用热扩散方法测定的单株树木蒸腾量以及扩展到林分尺度蒸腾耗水量均相对准确,但在测定过程以及测定值与蒸腾真实值之间存在着潜在误差.本文综述了热扩散方法在树干液流通量密度测定以及从温差测定点到单株、从单株到林分尺度扩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误差,展望了我国开展热扩散方法潜在误差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并提出了解决其潜在测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植物的蒸騰强度,借以及时了解植物的水分代謝和矿质盐在体內运轉速度以及叶面体温状况,对植物生理生态、地植物工作者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用来测定植物蒸腾强度的方法有离体快速称重法、吸收法、氯化鈷紙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手續繁杂、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氚水(3H2O)作为示踪剂,测定杨树(69杨)叶、茎及整株等器官的蒸腾生态边界层厚度并探索植物的蒸腾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杨树嫩叶的叶面蒸腾率大于叶背蒸腾率;叶缘区蒸腾率大于中脉间蒸腾率。幼苗单叶器官的蒸腾生态边界层厚度为5-6cm.全株苗木的蒸腾边界层厚度为24cm.  相似文献   

15.
柽柳属植物水分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对柽柳属13种植物的水分状况(总含水量、水势、水饱和亏缺、持水力和蒸腾强度的季节性变化)测定对比的结果认为,在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可以选用多枝柽柳、多花柽柳、甘蒙柽柳和山川柽柳进行固沙造林较为适盘。  相似文献   

16.
在半干旱区连续2年监测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的树干液流、气象因子和土壤体积含水量,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人工林冠层蒸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层蒸腾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即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016年、2017年日蒸腾量分别为1.58 mm/d和1.71 mm/d,生长季蒸腾总量分别为241.30 mm和260.97 mm。在日尺度下,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层蒸腾主要环境因子;月尺度下,气温、风速、降水和土壤水分是冠层蒸腾的主要影响因子;冠层蒸腾与降水、大气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由日尺度下的负相关到月尺度的正相关,相关性增强。总体来看,随时间尺度由小到大,气温、风速、大气相对湿度、降水、土壤水分对冠层蒸腾的影响作用增大,而太阳辐射强度、饱和水汽压差的作用减弱;在未来增温增雨趋势下,研究区生长季将延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冠层蒸腾量可能会加大。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主要都是从上壤中获取的。由于矿质元素首先要溶解在水中呈离子状态才能被植物吸收,很容易使人们联想到它是随蒸腾流与水分一起进入植物体的,以为蒸腾越强烈,矿质元素吸收得也就越多,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实验证明遮阴植物蒸腾强度减弱,矿质元素的吸收不但未减少,反而增多。离体根在无蒸腾的情况下,同样能吸收矿质元素。可见植物吸收矿质元素与吸收水分之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关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分布的机理,是植物生理学中长期探讨和争论的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至今仍处于推理和假说阶段,现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高寒矮嵩草草甸6种植物叶片气孔的分布、密度和开闭日变化规律与蒸腾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植物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而矮嵩草的气孔集中分布在下表皮,羊茅的气孔集中分布在上表皮。同一植物类群中,叶片气孔密度大者,植物蒸腾强度也相对较高。气孔日变化是在日出后,随气温和大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在9时和午后3时气孔几乎全部张开,然后逐渐关闭。植物蒸腾强度随气孔开闭而发生变化,矮嵩草的蒸腾强度在11时左右达到峰值;垂穗披碱草和美丽风毛菊是在午后1时达到峰值,植物没有“午睡” 现象。  相似文献   

19.
林植芳   《广西植物》1984,(3):265-268
<正> 目前国内各地所用的光合作用测定装置一般只能作短期的实验,且所表示的光温条件只代表叶室的气温及叶室外的光照强度,也难以调控进出叶室的气体中水蒸汽压及CO_2浓度的恒定。为此,本文介绍作者在美国犹他大学生物系Dr.Ehleringer实验室工作时所用的可对连体叶片作精密的光合、呼吸及蒸腾强度等动态测定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调控叶温、叶片的光照强度、水蒸气压亏缺及叶室中的CO_2浓度、并测定CO_2及水分交换情况。实验结果给出所用实验条件及光合、蒸腾、细胞间CO_2浓度及气孔对水蒸气及CO_2的导度等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以金荞麦、火炭母和水杉为材料,利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敏感植物对HF暴露的生理反应。在熏气过程中,对供试植物叶片进行了气孔阻抗、蒸腾强度、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发现,火炭母的气孔阻抗高于金荞麦,而且即便是同一种火炭母,但红叶火炭母的气孔阻抗又高于绿叶火炭母。另外,不同植物对HF敏感性上的差异同样反应在电导率比值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上。敏感植物的电导率比值均较高。作者认为,确当的选择和测定有关的生理指标是大气污染生物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