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支系统学评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分支分类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有关问题。全文包括7方面的内容:(1)分支分类学说 的哲学原理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哲学;(2)分支分析的三个基本原则是近裔共性原则、严格单系 原则及简约性原则;(3)分支分析的工作步骤包括:单系类群的确立、性状分析、分支分析运算、分支图与分类系统的建立及分支图与性状再分析;(4)本文讨论厂分支分类学派、表型分类学派与演化 分类学派;(5)由于板块构造理论及分支分析的兴起,生物地理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传统的演化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及替代生物地理学争鸣的局面;(6)由于杂交导致性状矛盾,因 此可以由分支分析识别杂种;(7)由科学理论的三条标准来看,分支系统学属于严格意义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分支分类的一种计算方法——最大同步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本文讨论数量分支分类,提出一种构造演化树的实际计算方法,称为最大同步法。桔梗科6个种的数据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并对这种方法做简单的评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综合近年来禾本科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对当前禾本科研究的4个热点进行讨论:1.禾本科内不同阶元系统的种系发育研究方法,有传统的、实验的、历史的、分支的4种分析方法;2.性系统的演化,涉及自交亲和繁育方式的优势、偏离正常性比的发育模式、性别决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3个方面;3.花序演化的形态学、遗传学、发育形态学研究;4.禾本科的起源时间。总的看来,不同性状的数据比较和不同研究方法的综合已构成现代禾本科系统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建立一个反映植物系统发育历史的分类是禾本科系统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木兰科植物的分支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李捷 《云南植物研究》1997,19(4):342-346
本文以形态学为依据,参考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木兰科研下系统的演化关系,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在分支分析中,番荔枝科原始的紫玉盘属被和在群。主要根据外类群比较原则,化石原则和一般演化规律,确定了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共选取27个性状,采用PAUP3.1.1和Henning86v.1.5分别在Macintoch和IBM微机上运行,以前才以启发法搜索,后者以BB命令运算,经严格一致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生物演化的数学模型”一文的续篇文章,概要如下:1)讨论最近共同祖先运算的性质;2)引进基本演化集的概念和基本演化集存在性公理;3)给出假设分类单位和导出演化集的严格定义;4)引入保持演化关系概念并讨论分支分类问题的解;5)证明分支分类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上述结果有助于为分支分类问题奠定数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史立群 《化石》1997,(3):28-30
分支系统学简介史立群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也有人译为分支分类学、支序学等等),是推测生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方法。象其他方法一样,它有着一套自身的假设、程式和局限性。它于1950年由德国昆虫学家和分类学家W.Hennig首次提出并兴...  相似文献   

7.
分支分类学的一种计算方法——最小平行进化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是“分支分类的一种计算方法—最大同步法”一文的姐妹篇。两种方法运算过程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乃是最小平行进化法利用平行进化的概念,首先确立两个分支单位相结合时产生平行进化 的步数,即平行进化系数的计算公式,对所有待结合分支单位间计算平行进化系数。然后根据俭约性 原理,要获得最俭约演化树谱图,应该尽可能减少平行进化,也就是说在选择结合的分支单位时, 选择平行进化系数最小者优先结合。于是建立起一种新的分支分类运算方法。两种方法的思路完全不 同,从原理上讲对某些数据,最小平行进化法优于最大同步法,但后者运算量较大。如果将两种思路 兼顾,可以得出由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而产生平行同步综合法.桔梗科6个种的数据作为例子进行运算说明。  相似文献   

8.
伞形科作为被子植物中非常重要的类群,一直以来都是分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分类学家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合理,且能够反映各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分类系统。东亚分支(East-Asia Clade)正是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构建伞形科新的分类系统过程中命名的分支之一。该分支在地理空间上以东亚为主体,集中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区域。在东亚地区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背景下,目前该分支的范围并未准确界定,分支内部复杂的演化关系也尚未解决。东亚分支系统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将给芹亚科大系统框架的构建带来新的认识。该文结合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回顾了东亚分支提出的历史背景,东亚分支的建立及其在芹亚科中的系统位置,以及东亚分支各属的界定及其系统关系。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分支现有约16个属,在芹亚科系统树上与Komarovieae构成姐妹群关系;除了Heptaptera、Keraymonia和膜苞芹属外,其余各属均不构成单系,部分属(如滇芎属、茴芹属和瘤果芹属等)的模式种落入芹亚科别的分支。此外,该文还对研究东亚分支的意义以及该分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指明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桦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本文对桦木科植物的研究历史作了详细的总结。在钻研文献的基础上,补充了部分系统学资料,使得花序、花、芬粉、叶表皮等各类性状能够在属间进行比较。根据外类群比较、和谐性分析等原则确定了性的演化极性,利用最大同步法和最小平行演化法对桦木科植物进行了分支分析。对各属的现代分布和地史分布作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桦木科植物的分布中心、起源地、起源的时间和散布途径。作者试图回到遥远的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从描绘  相似文献   

10.
黄运平 《生物学通报》1993,28(11):4-5,17
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随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们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植物分类学这一被认为古老的描述性学科也在不断改变自己。它广泛吸收并采纳了诸如细胞遗传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生物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思想、方法和资料,因此出现了许多分支  相似文献   

11.
裸藻类植物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裸藻类的33个属级分类单位,以及它们的35个性状,利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性状的演化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性状间的极性关系进行了和谐性分析,使性状间极性关系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然后建立了分支分析的数据矩阵。应用徐克学建立的“演化极端结合法”进行微机运算.得简约系数远小于1(o.2159)的分支谱系图。根据分支诺系图对裸藻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井与已有的关于裸藻类分类系统和演化假设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按照裸藻类的亲缘关系及单系原则,对裸藻类的分类等级进行了划分,初步提出了建立1门1纲5目的分类系统。按照在分支谱系中的演化地位,认为裸藻属的5个亚属,明显地都应是独立的属。同时对裸藻类的共生起源与演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紫金牛属的分支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60个形态学性状,对中国广义报春花科(Primulaceae s.l.)紫金牛属(Ardisia)90个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运用分支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最简约性分析得到了100个同等简约树。50%多数规则一致树的分支结构与以前建立的紫金牛亚属划分系统基本一致。外类群酸藤子属、铁仔属、密花树属聚在分支树的最基部,紫金牛属为一单系类群。形态分支树的一致性指数和保持性指数和各分支内部支持率均较低,只在种与变种或亚种之间获得较高的支持率。高木亚属、腋序亚属、短序亚属、顶序亚属处于分支树较为基部的位置,推测这四个亚属的类群在紫金牛属中较为原始;圆齿亚属和锯齿亚属共同组成一大支,二者亲缘关系紧密,推测这两个亚属为该属中最为进化的类群。结合形态学对属内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讨论和推测了一些性状的演化趋势,以期为分类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概述了当前分支系统学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包括性状的选取、性状状态和极性的确定、数据矩阵的分析计算、结果分支图的处理、分支图可靠性的评价及分支图的应用。本同时以华东地区樟科山胡椒属Lindera12个种的分支系统学研究为例,讨论了用形态性状进行分支系统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揭示了一些分支系统学与传统的系统学在应用性状推导进化关系上的不同点。对这12个种的分支系统学研究得出了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独活属的分支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运用分支分析方法研究了16种独活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最简约性分析的分支与界限法Branch—and—Bound(bandh)的严格一致树(thestrict consensus cladogram)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 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 method(UPGMA)对其进行分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支持将独活属分为4个组,即多裂叶组Sect.Millefolia、多毛组Sect.Villosa、多管组Sect.Plurivittata、独活组Sect.Heracleum。《中国植物志》中少管组Sect.Wendia的法落海Heracleum apaense没有独立成组,它的系统位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PAUP软件分析中的不同处理方法,探讨了中国独活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及其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修订版Treatise双壳纲卷首卷即将正式出版,其分类系统的纲要已提前公开发表。在古生物学家、现代生物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顺利地实现了化石和现生双壳类分类系统的初步融合,与1969版的形态分类相比,整个分类系统已经面目全非。为此,有必要全面介绍其分类方法和原则,介绍新分类系统带来的种种重大变化。新分类系统将进化学派的系统发育概念与分支系统分析方法的合理内核有机结合,发挥后者在方法论方面的优势,摒弃其系统发育即分岐演化的错误概念和某些不合理的分类学原则,如拒绝接受并系群和姐妹群必须具有相同级序等;充分发挥林奈系统的长处并加以改进,形成由共同衍征主导同时也考虑前进演化的林奈式级序体系,准分支系统分类方法由此形成。新方法兼顾分支发生和进化级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注重恢复可能的祖-裔关系;主要根据系统树但借鉴分支图方法来确定级序格架,将级序与系统树的分枝点对应,即与衍征的分歧时间对应,使级序的划分不再主观任意;一般将姐妹分类单元置于同一级序,必要时将并系群与其后裔类群置于同一级序,而姐妹群则可能被置于不同的级序。采用近亲单元和准近亲单元分别作为无级序的单系群和并系群的标识,解决了将化石分类群融入现代生物分类系统的技术难题,可简化并有效地保持分类系统的稳定性。新方法使双壳纲完成从形态分类向准分支系统分类的转变,这代表着分类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而林奈式级序体系则为林奈系统今后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分支分类学中和谐性概念与和谐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和谐性是分支分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本文给出一个和谐性的数学定义,称为Kexue和谐性。并在Kexue和谐性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新的和谐性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在分支分类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分支分类方法──最大同步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可以获得接近最优分类的演化图;而且演算简单,易于计算机程序化,这无疑对系统学和分类学研究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此法也没有打破现代分支系统中采用最简约原理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僵局,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系数到达最大值时,该方法也常常产生多个分支系统树。本文以睡莲目十个属的数据为例子,对最大同步法在植物分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克服此法局限性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类群及其亲缘关系,探讨植物演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近年来,由于植物化学成分分离、分析方法的改进和技术设备的革新,更多类群的化学成分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从而为化学分类学提供了许多新证据,同时,由于经典分类学家观念的更新,吸取了相关学科的成果,对传统的分类方法和  相似文献   

19.
分支系统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支系统学简介樊晋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杭州310013),关键词分支系统学,分支分类,系统发育1950年诞生的分支系统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探索生物系统发育的有效工具之一。分支系统学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数值分支系统...  相似文献   

20.
达尔文进化论为生物分类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探讨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30—40年代分类学界首先形成了进化分类学(Evolutionary Taxonomy);50年代初形成了另一分类学理论:数值分类学(NunericalTaxonomy);到了60年代分类学领域中又出现了另一新理论:分支分类学(CladisticTaxonomy),或称系统发育系统学(Phylogenetic systematics),分(?)分类学的出现随即在分类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