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地开放式栽培香菇技术是通过人的行为给香菇创造一个接近野生的自然环境,使香菇在这种自然生态环境中生长发育。长出的香菇子实体菌盖厚、纯香、味浓、花菇率高,是生产优质香菇的最佳途径。1陆地开放式栽培香菇的优点1.1栽培地域广阔只要生态环境适宜,栽培面积可自行确定。农田、林下、院落、房前屋后,只要土壤肥沃就可以大量种植。一个农民在管理自家作物的基础上,可以间种香菇2-3亩1.2可与粮食作物和林果间种在不影响粮食作物和水果产量的情况下,既能生产出优质香菇,又能达到一地双收、增产、增收的目的。如在玉米地里种植香…  相似文献   

2.
用提取金丝桃素后的贯叶金丝桃残渣和锯木屑作培养基分别栽培香菇 ,比较了由两种培养基栽培香菇的生物学效率、香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结果表明 :用贯叶金丝桃残渣栽培的香菇有较高的生物学效率、其香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力亦高 ,说明贯叶金丝桃残渣适合栽培香菇 ,为栽培香菇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香菇又叫香蕈、冬菇,是著名食药用菌,是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我国南方一些省份,从“砍花”栽培香菇技术到袋料栽培已有800多年历史。就香菇栽培气候条件而言,我国北方更适宜人工栽培优质香菇。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急需筛选出适合东北寒地栽培的香菇菌株。1材料...  相似文献   

4.
香菇系统分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是一种引起木材腐朽的担子真菌,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在世界六大商业蘑菇生产中,香菇产量名列第二或第三位。香菇的学名争论由来已久,目前面临两种学名选择,其一是Lentinulaedodes(Berk...  相似文献   

5.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9):2114-2114
正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产于北半球温带与亚热带地区的一种腐生真菌,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1]。但香菇属中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菇类,在福建、浙江等香菇主产区,因夏季温度较高,能够高温出菇的香菇品种少,导致夏季鲜香菇供应不足。目前可用于夏季香菇栽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海拔500 m以上的高山上栽培;二是利用林下或山沟出菇、覆土栽培出菇等。但这两种栽培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香菇高温栽培的问  相似文献   

6.
高寒地区豆秸裁培香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在世界菇类产量中居第 2位 ,是仅次于双孢菇的食用蕈菌 ,香菇的人工栽培 ,也是我国最早 ,距今已有 80 0多年的历史。 80年代后逐渐以袋料栽培为主 ,所用原料以阔叶木屑、棉籽壳居多 ,寒地利用粉碎豆秸栽培香菇的报道甚少。黑龙江省龙门农场地处北纬 48 5°~49 0 2° ,东经 1 2 6°~ 1 2 7° ,海拔 42 5米 ,年平均气温 - 0 9℃ ,属我省第四积温带 ,是大豆主产区之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木屑代料香菇生产已迅速发展起来 ,但林木资源的紧缺制约了香菇产业的发展 ,而这里每年大量的豆秸作为废弃物在地里堆放燃烧 ,不但是一种浪费 ,还…  相似文献   

7.
谭琦 《生命世界》2023,(7):40-42
<正>中国是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香菇以其优良的菌类蛋白对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栽培香菇是我国很多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香菇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支撑产业。传统的香菇栽培模式为段木栽培:适时砍伐适于种菇的树木,将其适当干燥后锯成段木,将人工培养的纯菌丝接种到段木上,然后将其集中堆放、适当遮阳、调温调湿、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香菇营养成分丰富,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香菇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而且国际市场价格昂贵,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生产业。但香菇栽培,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菇房或室内菌砖栽培、塑料袋栽培、箱式栽培等方法。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9.
用ITS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别香菇生产用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通过选用香菇生产中存在名称争议或者名称相近或者同一名称但长期在不同地区栽培的12株香菇生产菌株,以及用于种水平对比的豹皮香菇Lentinuslepideus和虎皮香菇Lentinustigrinus的4个菌株,共16个菌株作为供试材料,进行ITS和ISSR遗传分析,并用RAPD技术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证明,不同种的ITS长度存在差异,再次证明ITS可以有效区别种之间的菌株;在ISSR的菌株水平分析中,香菇种内材料拥有两个共同的条带,与其他两种菌株的带型图谱有着明显差异,其中5对材料的带型图谱极为相近。RAPD验证结果与上述结果相近。由此可见,结合ITS与ISSR技术是可以用作香菇生产菌株鉴别的,这为ITS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推广应用于香菇生产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别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据我国历史记载,早在七百多年前,我国已开始栽培香菇。最早栽培香菇的地方是浙江庆元、龙泉县。近几百年来,由于浙江缺乏适合培植香菇的林木资源,不少菇农在福建、江西、  相似文献   

11.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 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am,长度多为l(10--200nm 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ran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x100--300a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 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一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12.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nm,长度多为100—200nm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nm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100—300n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13.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在我国已有七、八百年的栽培历史,历来都是采用自然传播的老法生产,产量和质量不稳定。1965年开始改用纯菌种人工接种,产量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菌种和接种技术都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理想的香菇生产菌  相似文献   

14.
香菇历来用段木法生产,要耗费大量木材,且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1979年开始,用多种代用料在室内栽培香菇,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菌株:7402。2.培养材料:杂树锯末、玉米芯粉、玉米杆粉、橡碗粉、松树锯末。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北方地区开放式栽培香菇,基本生产模式是春季发菌,夏秋季出菇。笔者从九五年开始采用简便易行的开放式栽培技术,千秋季栽培,冬春季出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生物学效率达到80%,广大菇农的经济效益提高一倍以上,深受菇农欢迎,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菌种选择菌种选择是否得当,是栽培成功的关键。香菇菌种分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型。温型不同,生长周期也不同。温型高,生长周期短;温型低,生长周期长。要想使栽培快在三个月左右时间出菇,必须选择高温型或中高温型菌种。几年来经过28个香菇品种比较,我们选出了Ld…  相似文献   

16.
香菇栽培配料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香菇(Lentinusedodes)栽培料常规配方基础上,设计了添加1.2%盐酸取代常规配方中1%蔗糖的新工艺。经测定,两种栽培料灭菌后还原糖与总糖浓度、发菌周期与子实体产量基本一致。新配方栽培料灭菌后pH降至5.6,亦是香菇菌丝生长最适pH值。新配方工艺在山东省淄博市石马等生产单位应用,可降低生产成本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不同壳斗科树种木材栽培香菇产量及其主要营养成分差异,以江西大岗山地区9种主要壳斗科树种为材料,对其干部木材基本密度、含水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碳、总酚含量及其培育香菇产量、蛋白质、多糖和脂肪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分析。不同壳斗科树种木材基本密度、木材含水率、全氮、全钾、有机碳、C/N、总酚质量分数、香菇总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木姜叶柯培育香菇总产量最高,为170.58 g/kg,苦槠培育香菇蛋白质含量最丰富,达2.65mg/g。壳斗科树种香菇日均产量趋势随时间推移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细叶青冈和木姜叶柯在其第3次产香菇峰期时产量最高,而其他树种在第1潮菇时产量最高。香菇总产量与木材含水率和总酚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木材基本密度与香菇蛋白质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香菇蛋白质质量分数与总产量显著负相关,多糖质量分数与脂肪质量分数极显著正相关。钩锥和白栎木材适宜作为香菇丰产栽培基质,在香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代料栽培香菇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适用于玉米秸秆为基质的香菇菌种,以利用玉米秸秆代料栽培香菇。以4株香菇菌株937、808、辽香1号、辽香6号为试验菌株,通过玉米秸秆代料栽培的对比试验,根据试验中菌丝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优质菇率的结果,确定辽香6号为适合辽宁省岫岩地区玉米代料栽培香菇的菌种,其生物转化率达86%以上,优质菇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露地栽培香菇充分利用野外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来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所产香菇个大、肉厚、柄短、干物质多,商品质量接近木段栽培的香菇,高于室(棚)内栽培的香菇。辽宁北部地区多为平原地形,年平均气温7.6℃,平均降水量666.7mm,年大风口数27.9d。针对这样的气候条件,97年进行了香菇露地栽培技术的研究。1栽培技术1.1栽培品种“辽香8号”菌种属中低温品种,引自辽宁省食用菌开发中心。1.2栽培季节当地温在5℃以上时即可进行栽培,一般3月中、下旬。地温达到要求后,播种时间越早越好。早播种,由f气温较低,不易感染杂…  相似文献   

20.
缩短香菇栽培周期并增加子实体产量,是香菇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1980年开始,我们用废纸做材料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菌株:香菇(Lentinus edodes)7402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2.材料:没有印油的废纸。木屑、甘蔗渣为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