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人工晶状体植入(IOL)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9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小儿眼科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影响因素。病例组患儿均进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术后病例组患儿均随访3年,比较术后1、2、3年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变化量。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先天性白内障发病与性别、孕期先兆流产、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亢或甲减、贫血无关(P>0.05)。先天性白内障发病与胎龄、出生体重、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孕前2个月或孕期是否存在感染、缺血缺氧脑病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 g、有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孕前2个月或孕期存在感染是导致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同一时间点比较,<2岁组术后眼轴长度增长量、屈光度变化大于2~6岁组和7~12岁组,且2~6岁组大于7~12岁组(P<0.05)。结论: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 g、有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孕前2个月或孕期存在感染是导致先天性白内障发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接受IOL治疗后,IOL对患儿眼球发育影响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总结西安市2010-2015年 0-5岁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寻找高危人群。通过随访研究获取HBV感染儿童疾病转归及乙肝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乙肝监测系统完善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10-2015年的0-5岁儿童乙肝患者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分析;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检测母亲及儿童的外周血HBV病毒学情况,获得母亲感染状况和患儿转归。结果:6年间,西安市0-5岁儿童共上报乙肝病例175例,年均HBV感染率为6.05/10万,2013年最高,为9.73/10万,以散发为主;0-1岁为高发年龄段,男童发病多于女童;未央区、雁塔区为高发地区。截止2016年8月,随访HBV感染学龄前儿童139例,仅17例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检检测,失访率高达87.7%,17例HBV感染儿童中HBsAg慢性化高达88.2%,其中14例(82.3%)母亲为HBsAg阳性者。结论:西安市0-5岁儿童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为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与宫内感染/母婴传播有关。0-5岁HBV感染儿童转归结局不良,建议加强HBV宫内阻断,并对高危新生儿进行乙肝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8月至2021年01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并确诊为GDM的孕妇,按照是否服用燕麦β-葡聚糖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医学营养治疗,观察组为自愿服用燕麦β-葡聚糖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空腹血糖变化以及胰岛素需求量、孕期BMI增加量、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平均空腹血糖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治疗4周时P>0.05,治疗8周后P<0.05;观察组患者孕期BMI增加量(4.56±2.00 Kg/m2)显著低于对照组(5.34±2.21 Kg/m2,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64.62 %)低于对照组(70.77 %),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胰岛素需求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母婴不良围产期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燕麦β-葡聚糖可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孕期体重增长的同时不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无改善作用,不会产生除已知结局之外的其他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影响因素,并探讨HDCP对妊娠结局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HDCP患者为HDCP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产检的健康孕产妇1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孕产妇的生命质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DCP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指数≥28 kg/m2、焦虑/抑郁、高血压家族史为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孕期规律补充钙剂为HDCP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与对照组比较,HDCP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比例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HDCP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降低,躯体疼痛评分增加(P<0.05)。结论:HDCP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病会对患者妊娠结局和生命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临床应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肾结石患病情况,并分析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肾结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饮食习惯等,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08名肾结石患者年龄18~75岁,45~55岁所占比例最高,占34.04%,其次是35~44岁,占25.53%,55~64岁,占17.02%。单因素分析显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与吸烟指数、饮酒指数、饮食习惯、每日饮水量、直系亲属肾结石史、尿路感染史、BMI有关(P<0.05),与文化程度、月收入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是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于45~55岁,且该地区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BMI>24 kg/m2,可作为防治肾结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01月到2022年01月与我院就诊的1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分娩时的年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娩时年龄满35周岁为高龄产妇组(98例),分娩时年龄为20~34周岁为适龄组(100例)。比较适龄孕妇和高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和新生儿住院时间,对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出院转归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适龄孕妇相比,高龄孕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更高(P<0.05),新生儿住院时间明显更长(P<0.05)。对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产检检查、分娩方式、是否使用催产素、分娩时麻醉方式和脐带情况与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无关(P>0.05),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妊娠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状况、孕次、产次、羊水情况与高龄孕妇新生儿体重相关(P<0.05)。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孕次、产次、羊水情况是影响高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新生儿出院转归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次、开奶时间、喂养方式和有无接受治疗与新生儿出院转归无相关性(P>0.05),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窒息史、有无伴发疾病与新生儿转归相关(P<0.05)。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窒息史、有无伴发病是影响新生儿出院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孕次、产次、羊水情况是影响高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新生儿出院转归受到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窒息史、有无伴发病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儿童抽动障碍发病情况,对其进行研究,了解抽动障碍发病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来源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新华医院中医科就诊的抽动障碍儿童122例,发放问卷调查患儿的一般资料、家族史、既往史、母孕史、发病情况包括发病年龄、就诊年龄、病程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患儿中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10岁以前,为总发病儿童的93.4%,4~6岁的占45.9%,7~9岁的占39.3%。就诊年龄中6岁的占27.9%,6~8岁占39.3%,9~11岁占24.6%。病程6月的占13.1%,6~12月的占27.9%,1~2年的占19.7%,≥2年的占39.3%。其中36.1%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OR1,P0.05);29.5%在生产中有轻度窒息(OR1,P0.05);11.5%有流产史(OR1,P0.05);13.1%有家族抽动障碍史(OR1,P(0.05);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生产中轻度窒息、家族抽动障碍史是抽动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抽动障碍发病年龄较早,其起病可能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生产中轻度窒息、家族抽动障碍史是抽动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调查太原市杏花岭区白癜风患者临床流行病学情况,并分析患病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太原市杏花岭区辖10个街道符合条件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共抽取1440例,实际完成调查研究1428例,应答率为99.17%。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收集资料。根据是否患有白癜风将研究对象分为白癜风组(n=31)和无白癜风组(n=139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太原市杏花岭区白癜风患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1428例居民中,共诊断出31例患有白癜风,患病率为2.17%。31例白癜风患者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占54.84%;年龄21~40岁区间患病率最高,占29.04%;未婚的白癜风患者偏多,占45.17%;文化程度为初高中的白癜风发生率偏高,占41.94%;职业为学生的白癜风发生率偏高,占32.27%。单因素分析显示:太原市杏花岭区白癜风的患病与白癜风家族史、精神因素、暴晒史、饮酒史、吸烟史、经常接触化学物质、饮食规律、蔬果摄入量、饮食合理、皮肤病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白癜风家族史、皮肤病史、经常接触化学物质、暴晒史、精神因素是白癜风发病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而饮食合理、蔬果摄入量大、饮食规律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太原市杏花岭区白癜风发生率较高,饮酒史、白癜风家族史、皮肤病史、经常接触化学物质、暴晒史、精神因素是白癜风发病的潜在独立危险因素,而饮食合理、蔬果摄入量大、饮食规律则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检测2011-2021年期间住院患儿血清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分析并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定性检测患儿血清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及季节的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总感染率为4.3%,每年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感染率高,性别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年龄段上,从2011-2014年及2020年,RSV感染率主要集中在0-8岁之间,随着年龄增长,住院患儿几乎没有感染RSV。从2015-2019年,0-13岁基本上每个年龄里都有RSV的感染;在2021年,RSV感染率主要是1-3岁。在每年的四季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各不相同,一般在冬季感染率较高,依次是春季、秋季和夏季,各个季节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起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是引起儿童哮喘的重要原因,并且可加重哮喘的症状,掌握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了解儿童感染特点,有利于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分析2013~2017年黑龙江省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情况,为提高全省居民的防病治病意识及加强居民的健康生活理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及数理统计方法对2013~2017年全省居民疾病发病死亡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全省居民死亡性别比例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死亡年龄比例70岁以上最高,死因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疾病中,以脑血管病、急性心梗、冠心病死亡率较高。结论: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重点防治可能有助于减少本省疾病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4+/CD8+比值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组(67例)和轻症组(85例),另选择72例无神经系统损伤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根据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5级,89例)与预后不良组(1~3级,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PEWS测评和VEEG检查,检测血清NSE水平,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重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及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PEWS、VEEG重度异常比例、血清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4+/CD8+比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惊厥、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是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D4+/CD8+比值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PEWS、VEEG 及血清NSE、CD4+/CD8+比值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59,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高PEWS、VEEG重度异常、血清NSE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联合以上四项指标辅助预测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维生素A(VA)、维生素E(VE)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相关性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诊治的318例RRI患儿,同期选择28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VA、VE表达情况,并分析儿童RR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RRI组VA及VE水平低于对照组,VA及VE缺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患儿VA及VE水平高于3~6岁组且高于>6岁组(P<0.05)。对照组和RRI组性别、出生时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RI组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率低于对照组,偏食、过敏体质、抗生素滥用、人均居住面积<13 m2、母亲文化高中及以下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偏食、过敏体质、被动吸烟、抗生素滥用、人均居住面积<13 m2是R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VA、VE、自然分娩、母乳喂养、母亲文化程度是RRI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RRI儿童VA、VE水平较低,且RRI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临床应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对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患龋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患龋病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玄武区6所幼儿园,共抽取792名3~5岁儿童,实际完成调查788人,响应率99.49%。记录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情况,根据有无龋病发生分为龋病组(n=361)和无龋病组(n=427)。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观察龋病发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的影响。结果:788例3~5岁儿童中,检查出存在龋病361人,发病率为45.81%。单因素分析显示,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与年龄、喂养方式、糖摄入频次、睡前食用甜点、刷牙次数、开始刷牙年龄、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5岁、喂养方式为全母乳、糖摄入频次为≥2次/d、睡前食用甜点是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较高是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无龋病组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均大于龋病组(P<0.05)。龋病组的能量、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维生素C、叶酸低于无龋病组(P<0.05)。结论:南京市玄武区3~5岁儿童龋病的发病率较高,龋病对生长发育和营养素摄入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年龄、喂养方式、糖摄入频次、睡前食用甜点、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均是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了解南充市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确诊的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2014-2016年儿童手足口病的病例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该市儿童手足口病疫情、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结果:2014-2016年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共报告儿童手足口病8068例,其中重症病例426例,占5.28%。全年均有手足口病发生,4~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2014年峰值明显高于2015年、2016年,重症手足口病时间分布和发病高峰期与以上相同。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均有手足口病发生,阆中市重症病例比例均高于其他辖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重症病例构成比较高,不同性别患儿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1~3岁儿童,不同年龄段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在散居儿童和农村儿童,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家庭住址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在3~6天时间间隔的就诊患儿,不同就诊时间间隔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为1-3岁、散居、家庭住址为农村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为1-3岁、散居、家庭住址为农村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应在流动人口集中、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防治的认知,对于1-3岁儿童应作为疾病重点防控对象,提高家长疾病防控意识,以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生存质量、睡眠质量现状,探讨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症儿童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生存质量简易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儿童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情况、睡眠质量。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儿童生存质量简易量表的主观标准评分、客观标准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评分、客观支持评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睡困难、睡眠不安、间断睡眠、夜惊、夜间尿床、打鼾、梦呓、梦游、张口呼吸、夜间磨牙、睡眠出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梦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中存在睡眠障碍的46例,无睡眠障碍的5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睡眠障碍组父母关系差、家族精神病史、新生儿窒息史、出生体重<2500 g比例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关系差、有家族精神疾病史、有新生儿期窒息史、出生体重<2500 g是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生存质量、社会支持情况较差,睡眠障碍发生率也较高,父母关系差、有家族精神疾病史、有新生儿期窒息史、出生体重<2500 g是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5岁以下哮喘儿童与血清特异性过敏原(specific IgE,sIgE)的分布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对 2019 年1月至 2019 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62例哮喘患儿和49例喘息患儿的行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对比分析5岁以下哮喘和喘息儿童过敏原分布情况及与哮喘的发病关系。结果:户尘螨、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蒿草、葎草、桤杨柳山毛榉橡胡桃、烟曲霉、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吸入过敏原和花生黄豆、腰果开心果榛子杏仁核桃、虾蟹、桃苹果芒果荔枝草莓食物过敏原这12类过敏原在哮喘组与喘息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哮喘发病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尘螨、猫毛皮屑、坚果类、霉菌、水果类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户尘螨、猫毛皮屑和虾蟹是男性哮喘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念珠菌点青霉分枝孢霉交链孢霉黑曲霉是女性哮喘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特异性(sIgE)过敏原在哮喘与喘息患儿中分布不同,同时发现过敏原在哮喘患儿中存在性别差异,故对哮喘患儿进行过敏性检测可以作为回避过敏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分析2018-2022年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集的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病例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时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86例小儿沙门氏菌感染患儿年龄分布,1~3岁构成比最高,占37.63%,>6岁构成比最低,占1.61%。2018年发病33例,2019年发病19例,2020年发病39例,2021年发病44例,2022年发病51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一年四季均有沙门氏菌感染病例,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分别占43.55%、30.11%。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分别占90.32%、74.73%和63.98%。血清型B群最高,为118例,占63.44%。通过对分离出的191株沙门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只有3株(1.57%)对所检测抗菌药物均不耐药,耐3类或3类以上的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有157株(82.20%),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替坦耐药率均为100%。不同年份沙门氏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3岁儿童是主要群体,夏季和秋季是发病的高峰季节,主要血清型是B群,儿童感染后以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及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产后进行随访观察,调查患者的糖代谢转归情况。根据患者的糖代谢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糖代谢正常组(64例)和糖代谢异常组(5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检测数据等进行统计比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19例GDM患者中产后12周内糖代谢异常患者55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46.22%。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患者占比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产后每天运动时间少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BMI≥25 kg/m2、糖尿病家族史、产后每天运动时间<1 h是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GDM患者产后有较高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尽早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调查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知信行情况,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7月~2020年7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家长知信行情况采用《哮喘患儿家长知信行问卷》调查。患儿近4周的病情控制水平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中的相关标准进行确定,病情控制水平包括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将良好控制、部分控制的患儿纳为哮喘控制组,将未控制的患儿纳为哮喘未控制组。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量表调查患儿及其家长的信息,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支气管哮喘儿童家长知信行情况不容乐观。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率为38.06%(187/49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与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个人过敏史、家长受教育程度、哮喘家族史、是否坚持长期用药、是否定期复诊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是否坚持长期用药、是否定期复诊均是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中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水平一般,且支气管哮喘儿童家长知信行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个人过敏史等均是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影响因素,临床中应结合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或治疗,以期实现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I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访结局分成预后不良组59例及预后良好组41例。比较两组Ang-2、LTBP2、CXCL14水平、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以及一般资料,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Ang-2、LTBP2、CXCL14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P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g-2、LTBP2、CXCL14对IP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Ang-2、LTBP2、CXCL14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VC1)、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体积分数(FiO2)均低于预后良好组,而吸烟史、肺动脉高压人数占比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PF患者Ang-2、LTBP2、CXCL14水平均和FVC1、DLCO%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VC1、DLCO%、PaO2/FiO2、吸烟史、肺动脉高压以及血清Ang-2、LTBP2、CXCL14水平是IP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2、LTBP2、CXCL14三项联合检测预测IP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IPF患者血清Ang-2、LTBP2、CXCL14水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