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箱暂养石斑鱼体表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网箱暂养石斑鱼(Epinephelus)易患烂皮病,本文研究其烂皮病发病季节,鱼体表(包括健康鱼和病鱼)和网箱海水总菌数的变化,并发现均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气单胞菌(Aeromonas)为优势菌。由此,作者对网箱暂养石斑鱼烂皮病的起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三条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2.
石斑鱼(Epinephelus)主要产于广东、广西和福建沿海一带,为珍贵的出口水产资源。近年来,由于钓捕过度,资源已日渐枯竭,供不应求。因此,有必要大力开展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石斑鱼。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石斑鱼易患鱼病,即使在出口前的网箱暂养阶段,鱼病也相当严重,因鱼病死亡的一般占总鱼数的10~20%,最高可达90%以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目的就是研究石斑鱼的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军曹鱼淋巴囊肿病毒主衣壳蛋白基因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亦称海鲡,是我国南方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网箱养殖对象。2005年8月,广东省海水网箱养殖的军曹鱼首次暴发类似的淋巴囊肿病,病鱼的口唇、鳃、鳍、尾及体表等处,可看到大小不一的单个或成群的肿瘤,个别网箱的感染率在80%以上,死亡率近30%。病鱼形象丑陋,严重影响其市场价值,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s disease)发现于1874年,1965年正式确认该病病原为淋巴囊肿病毒[1],现已知可感染9目34科140种以上鱼类。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陆续在养殖石斑鱼、鲈鱼、牙鲆中发现淋巴囊肿病[2-5],随后对其病原…  相似文献   

4.
试验从患烂皮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中筛选出3种致病性菌株BS1、BS2和BS3, 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 鉴定上述3株菌均为蜡样芽孢杆菌。同时观察人工感染棘胸蛙的组织病理切片, 发现经病原菌感染的棘胸蛙肝、肺、舌和肌肉的损伤较严重, 表现出明显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 且在肺部组织内发现嗜碱性包涵体。药敏试验表明, 在所试的7种抗生素中, 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度敏感, 对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中度敏感, 对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产生抗药性。实验初步探究了棘胸蛙烂皮病的发病机理, 为棘胸蛙烂皮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活性氧在海带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带是我国大型经济海藻养殖的主要对象 ,养殖历史长 ,用途广泛。海带人工育苗是发展我国海带养殖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海带病烂 (烂柄病 ) ,尤其在育苗期 ,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研究指出 ,海带的病烂与褐藻酸降解菌的大量繁殖有关[1- 3 ] 。褐藻酸降解菌是海带藻体上主要附生细菌 ,正常情况下并不引起病烂 ,但若养殖环境恶化 ,如过于密植、损伤、温度过高等 ,使海带的抵抗力下降 ,细菌易于侵入并大量繁殖而导致病害。本文以褐藻酸降解菌为病原细菌 ,研究海带活性氧的产生及其在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以期为揭示海带活性…  相似文献   

6.
鱼源溶藻弧菌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溃烂病是我国海水养殖及南方养殖斜带石斑鱼的常见严重病害之一。通过对患病的斜带石斑鱼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检测其耐药性和控制石斑鱼在海水养殖中溃烂病的爆发和流行奠定基础。本文目的是研究斜带石斑鱼相关的病原菌的特性。【方法】从患病斜带石斑鱼肾脏、肝脏病灶组织,分离纯化得到病原菌,进行纯化培养、人工感染和回归感染、ATB细菌自动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菌体常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测定。【结果】确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两株典型菌株经人工感染和回归感染均显示自然发病症状。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抗菌药物中,对青霉素等3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而对氯霉素等5类抗菌药物敏感。器官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肝细胞、肾小管细胞等变性、坏死,病变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且呈变质性炎症。溶藻弧菌对机体的主要器官造成严重病理损伤。【结论】生理生化等结果均证实分离菌株是溶藻弧菌,而且产生多重耐药情况较为普遍,未来应加强对养殖海水中病原耐药性和斜带石斑鱼病原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南海鱼虱,引起的石斑鱼鱼虱病病理变化的研究结果。南海鱼虱对青石斑鱼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桡足幼体期对寄主组织的大量摄食,导致鳃部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寄主的生理功能受损害而引起病变。患病鱼的红细胞数、血清钠、钾、钙、血糖、尿素氮、胆固醇,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含量与健康鱼比较,仅见红细胞数减少和血清钙的增加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场1965年4月间养殖的大批中小牛蛙中发生烂皮病。发病率达70—80%,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这是我场养蛙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疾病。这种病刚开始时,在蛙的头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花纹,接着表皮层脱落,便开始腐烂。露出背肌,以后便扩展到躯干,以至整个背部。患病初期,眼睛瞳孔出现粒状突起,初  相似文献   

9.
Pseudomonas sp.引起欧洲鳗Li烂鳃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L.)]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危害严重,其中烂鳃病周年发生且发病率高。欧洲鳗烂鳃病常与寄生虫病、真菌病并发,因而给治疗带来了困难。鳗鲡烂鳃病病原主要有柱状屈桡杆菌、噬纤维菌等[1-3]。本文报告由 Pseudomonas sp.引起的欧洲鳗鲡烂鳃病。1材料与方法1.1病原菌分离取无寄生虫与真菌感染,鳃丝溃烂的濒死病鳗,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体表三遍,解剖取出鳃,经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后,捣烂鳃丝,接种环取样于普通平板培养基划线,30℃培养24h后,挑取形…  相似文献   

10.
广西驯养蛇类腐皮病病因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膜清广西驯养蛇类腐皮病的发生原因。方法 连续二年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养蛇场蛇类腐皮病发生、流行病学及其病原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 5种驯养蛇腐皮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7.82%和9.65%,主要发生于夏季;主要病原为变形杆菌属、普鲁威登斯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的细菌以及绦虫;生物环境的改变等应激因素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结论 蛇类腐皮病是驯养 类夏季的一个主要问题,它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 是多个病因导致的一个临床病征。  相似文献   

11.
体重对斜带石斑鱼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能量学是研究能量在鱼体内转换的学科,其核心问题之一是能量收支各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其各种因子(如温度[1—5]、盐度[6]、体重[7—11]、性别[12]、摄食水平[13—18]、饵料种类[19,20]等)的影响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鱼类能量学研究起步较早,迄今已经初步建立了多种鱼类的能量收支模式[21,22];国内在该领域较系统的研究起始于90年代初[23—25],主要局限于淡水鱼类,近年来又对海水鱼类进行了大量研究[26]。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俗称青斑,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是广东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斜带石斑鱼分布于西太平洋的硫球群岛、澳大利亚以及贝劳和菲济群岛的东部,常栖息于大陆沿岸和大岛屿,但在河口和离岸100m深的水域中也可发现[27]。通过本项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海洋暖水性中下层鱼类的能量学特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与驯养实验用斜带石斑鱼,采自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实验用斜带石斑鱼经淡水浸泡10min后,置于室内容积0·5t桶内驯养,待摄食和生长趋于正常后,开始实验。驯化时间为30d。实验于2006年10—11月在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进行。1...  相似文献   

12.
麦冬是一种广为使用的中药材,烂薯病是麦冬的严重病害。我们于1973年首次在麦冬烂薯中分离观察到一种杆状病毒粒子,并对其病毒形态、感染试验、媒介昆虫等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麦冬烂薯病病毒病因的研究结果。材料和方法1.病毒的分离及粗提:分离及粗提病毒的材料,系采自广西麦冬病区北流麦冬病株的叶、根、薯。对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9种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秋芬  刘楚吾  郭昱嵩  刘丽  吴勇 《遗传》2007,29(7):837-843
利用实验室克隆的13个青石斑鱼微卫星分子标记, 对中国南海海域9种石斑鱼(青石斑鱼、蜂巢石斑鱼、鲑点石斑鱼、黑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3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了84个等位基因, 9种石斑鱼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分别在2.69~5.38、0.1976~0.4267、0.4615~0.6239、0.3510~0.4754和0.1097~0.2836之间变动, 说明9种石斑鱼的遗传多样性都处于中等水平。用NJ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9种石斑鱼分为3个支系: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为第1支; 青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七带石斑鱼为第2支系; 蜂巢石斑鱼、黑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为第3支系, 该支系与第2支系的关系较近。本研究支持将宽额鲈(鞍带石斑鱼)归入石斑鱼属。  相似文献   

14.
从细胞色素b部分序列探讨石斑鱼属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斑鱼的分类在学术界尚存在很多争议。本文采用PCR技术,测定了分布于中国的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aes)、青石斑鱼(E.awoara)、六带石斑鱼(E.sexfasciatus)、褐石斑鱼(E.brunneus),长棘石斑鱼(E.longispinis),吻斑石斑鱼(E.spilotoceps),巨石斑鱼(E.tauvina)以及石斑鱼亚科侧牙鲈属的侧牙鲈(Variola louti)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402bp的序列,结合GenBank提供的7种中国无记录的石斑鱼:青铜石斑鱼(E.aeneus)、海丰石斑鱼(E.haifensis)、犬牙石斑鱼(E.caninus)、东大西洋石斑鱼(E.marginatus)、白斑石斑鱼(E.multinotatus)、德氏石斑鱼(E.drummondhayi)、淡点石斑鱼(E.labriformis),把这14种石斑鱼作为内群,对他们的序列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同为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的侧牙鲈属(Variola)的侧牙鲈作外群,分别用MP法、NJ法对内、外群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14种石斑鱼402bp的mtDNA Cytb部分序列的碱基组成上,A+T的含量为53.6%高于G+C含量(46.4%),序列中转换颠换比为4.78,没有突变饱和;(2)青石斑鱼与六带石斑鱼、点带石斑鱼与巨石斑鱼、长棘石斑鱼与吻斑石斑鱼分别聚在一起,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3)系统树中,大西洋与太平洋种类各枝交替汇合,表明石斑鱼的Cytb序列有严格的保守性,也可能是协同进化的结果;(4)揭示在良种选配或遗传管理时,避免居于同枝的石斑鱼混交,将大西洋种类与太平洋种类杂交可能是遗传改良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白皮病鱼的患部组织,镜检观察到了堆聚群集的粘细菌。用从愚部组织分离到的B76-7-1等8株粘细菌的菌悬液分剐浸养或浸洗夏花鱼种,试验鱼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病症。这些菌株的人工感染是成功的。我们认为B76-7-1等8株粘细菌强株是自皮病的致病菌。B76-7-1菌株在分类上属于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防冶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的药物及方法原则上可用于白皮病的防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是报导1972年从患细菌性烂鳃的草鱼和其他色的鳃上分离到的病原粘细菌。通过多次人工感染(包括再分离和再感染),证明G4菌株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草、鳙、鲢、草鳙杂种、团头鲂、鲤等色的烂鳃病。对G4菌株的菌体、子实体、小孢子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和试验;根据其特征,定名为色害粘球菌——新种(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 & Ko,sp.nov)。较详细地观察了G4菌株在胰胨液体培养中的群集习性,“柱子”形成、繁殖散发和衰老死亡的全过程。认为“柱子”形成是G4菌株,也可能是所有色类寄生粘细菌所共有的一种运动、繁殖的表现形式,它是不会转化为真正的子实体的。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很大的鱼病之一。其病原菌分离的成功,对有效地防治该病,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丰富了研究鱼类寄生粘细菌的学术内容。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地高辛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分别检测病毒RNA2和衣壳蛋白在患病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稚鱼中分布。地高辛检测结果表明病毒RNA2主要分布在脑、脊髓、视网膜和鳃上;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和地高辛检测结果一致, 表明病毒靶器官主要也是脑、脊髓、视网膜和鳃。肠道中几乎检测不到阳性信号, 可能不是病毒的靶器官。因此可以推测神经坏死病毒感染赤点石斑鱼的主要途径是鳃, 而不是肠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报导1972年从患细菌性烂鳃的草鱼和其他鱼的鳃上分离到的病原粘细菌。通过多次人工感染(包括再分离和再感染),证明G4菌株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草、鳙、鲢、草鳙杂种、团头鲂、鲤等鱼的烂鳃病。对G4菌株的菌体、子实体、小孢子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和试验;根据其特征,定名为鱼害粘球菌——新种(Myxococcus piscicola Lu,Nie Ko,sp.nov.)。较详细地观察了G4菌株在胰胨液体培养中的群集习性,“柱子”形成、繁殖散发和衰老死亡的全过程。认为“柱子”形成是G4菌株,也可能是所有鱼类寄生粘细菌所共有的一种运动、繁殖的表现形式,它是不会转化为真正的子实体的。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很大的鱼病之一。其病原菌分离的成功,对有效地防治该病,控制该病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丰富了研究鱼类寄生粘细菌的学术内容。    相似文献   

19.
蛇腐皮病的病原特性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驯养珍稀蛇类腐皮病病原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并对疾病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探索。方法:对蛇类腐皮病的5种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感试验,小白鼠接种试验、本动物回归试验,常用消毒剂的体外杀菌试验,以及对蛇场采场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药敏试验表明:除绿脓杆菌外,其它蛇类腐皮病病原菌均对头孢唑啉有高度的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10株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小白鼠接种试验表明:接种后24h内,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腐败假单胞杆菌对小白鼠致死率为100%(各为4/4),雷极普鲁威登斯菌致死率为25%(1/4),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死率为0%(0/4);本动物回归试验表明:5种主要病原菌在皮肤创口接种后20天内,均可诱发腐皮病,从皮肤化脓灶及尾血均分别分离到接种菌;常用消毒剂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百毒杀、来苏儿、新洁尔灭对10株细菌的杀菌率均在99.9%以上,特别是百毒杀低浓度下杀菌效果尤为明显;蛇场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蛇腐皮病发病率由20%减少到10%以下,死亡率由10%减少到5%以下。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明,蛇腐皮病的主要病原是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腐败假单胞菌、协极普鲁威登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病原菌的抗药性均比较强,仅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有广泛的敏感性,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为治疗蛇腐皮病的首选药物。百毒杀、来苏儿、新洁尔可作为防治蛇腐皮病的消毒剂。此外还需要采用取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蛇腐皮病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羊肚菌(Morel)烂柄病的发生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健康羊肚菌根际土、烂柄病发病子实体根际土及相同环境下未栽培羊肚菌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序样品共获得344 163条序列,归为7个真菌门。各样品真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未栽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栽培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烂柄病发生后土壤真菌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烂柄病根际优势真菌类群为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木霉属(Trichoderma)、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枝顶孢属(Acremonium)、Paratritirachium、Zopfiella、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柄孢壳属(Podospora)。烂柄病的发生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促进了根际真菌的繁殖。为了解羊肚菌烂柄病的发生、传播机理及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