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人胃癌细胞系中FHIT基因mRNA的表达状况及构建pcDNA3.1-FI-IIT真核表达载体.方法:RT-PCR法检测三种不同类型人胃癌细胞系中FHIT基因mRNA的表达,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FHIT,通过酶切法、PCR扩增法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后,用脂质体转染至FHIT基因mR.NA阴性表达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经G418筛选后RT-PCR鉴定.结果:FHIT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中呈阳性表达,在MGC-803、MKN-45细胞系中呈阴性表达.FHIT基因cDNA正确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栽体pcDNA3.1中,并成功转染FHIT基因mRNA阴性表达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结论:FHIT基因在不同类型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各异.成功构建pcDNA3.1-FHIT,并转染到FHIT基因mRNA阴性表达人胃癌细胞系MKN-45,使其唧T基因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G-protein 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GPBAR1/TGR5)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芯片中TGR5表达情况;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系中TGR5表达水平;小干扰RNA处理AGS、MKN-45胃癌细胞后构建TGR5敲减细胞系,慢病毒载体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构建TGR5过表达细胞系;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检测TGR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GR5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Tanswell实验检测TGR5对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锌脂蛋白转录因子(Snail)、E盒结合锌指蛋白(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在AGS、MKN-45及SGC-7901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TGR5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胃癌组织TGR5高表达率(41.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9.5%),伴肠化生癌旁组织TGR5高表达率(50%)显著高于不伴肠化生的癌旁组织(0%),胃癌组织TGR5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TGR5在正常人胃上皮永生化细胞株GES-1及各胃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TGR5表达敲低的AGS和MKN-45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凋亡率显著升高、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过表达TGR5的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克隆形成能力提高、凋亡率明显减低、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升高。此外,TGR5过表达显著上调了间质细胞标志物β-catenin、Snail、ZEB1的表达水平。结论:TGR5能够增强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并抑制细胞凋亡。TGR5可能通过EMT途径介导胃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lcyclin binding protein/Siah-1-interacting protein, CacyBP/SIP)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T分期胃癌组织中CacyBP/SI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CacyBP/SIP水平;MKN-45细胞转染si-CacyBP/SIP与Ad-CacyBP/SIP后,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和p-ERK1/2、p-AKT水平。结果 CacyBP/SIP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高表达;胃癌组织中CacyBP/SIP表达水平与T分期呈正相关;敲减CacyBP/SIP抑制MKN-45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和MMP-2、MMP-9、p-ERK1/2、p-AKT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CacyBP/SIP促进MKN-45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和MMP-2、MMP-9、p-ERK1/2、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CacyBP/SIP对胃癌转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其上调MMP-2、MMP-9、p-ERK1/2、p-AK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去甲基化酶JARID1D在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与机制,以期为前列腺癌的转移防治提供新的预测指标及治疗靶点。方法 选择前列腺癌细胞系22RV1和DU145转染慢病毒,以敲低JARID1D的表达,获得细胞系sh-JARID1D,并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22RV1和DU145细胞中JARID1D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JARID1D低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sh-JARID1D细胞系建立体内实验转移模型,观察敲低JARID1D表达后体内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的变化。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JARID1D对转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JARID1D低表达的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增强(22RV1细胞系P<0.01,DU145细胞系P<0.001);体内实验显示JARID1D低表达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体内转移潜能(22RV1转移模型P<0.01,DU145转移模型P<0.01)。进一步实验表明降低JARID1D表达,...  相似文献   

5.
TGIF (TG-interacting factor) 是 TGF- β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分子, 而 TGF-β早期抑制肿瘤生长,晚期促进肿瘤浸润与转移,但 TGIF 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 将 TGIF 基因稳定转染胃癌细胞株 SGC-7901 ,采用 MTT 法、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术和裸鼠成瘤试验探讨 TGIF 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裸鼠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s, MMP) MMP2 、 MMP9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u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的表达,通过 ELISA 和明胶酶谱试验分别分析 TGIF 转染细胞上清液中 VEGF 和活性 MMP2 与 MMP9 的含量变化 . TGIF 对 SGC-7901 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分布和克隆形成率无影响 . TGIF 转染细胞接种裸鼠后无癌栓形成,但对照组有癌栓形成,且其瘤组织 MMP9 和 VEGF 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但 MMP2 在 3 组间的表达无差别 . TGIF 基因转染细胞、 PcDNA3.1 转染细胞和 SGC-7901 细胞上清液中 VEGF 的浓度分别为 (635 ± 20.3) ng/L 、 (780±25.4) ng/L 和 (791±23.9) ng/L , TGIF 转染细胞 VEGF 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 (P <0.01) , TGIF 转染细胞上清液中活性 MMP9 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 尽管 TGIF 能部分拮抗 TGF-β1 介导的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但它并不能使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恶化,相反 TGIF 通过下调 VEGF 和 MMP9 的表达降低胃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能力 .  相似文献   

6.
反义封闭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 (pp-GalNAc-T2)的基因表达, 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有影响.在对几株肿瘤细胞的pp-GalNAc-T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后, 以高表达pp-GalNAc-T2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总RNA为模板, 利用RT-PCR方法扩增两段不同长度pp-GalNAc-T2基因片段, 构建反义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 通过G418筛选, 建立一系列旨在封闭胃癌细胞SGC7901 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克隆.通过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RNA表达后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以及TGF-β1、MMP2表达水平的变化. 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后, 胃癌细胞SGC7901 pp-GalNAc-T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细胞分裂增殖减慢, 表明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增殖有影响.结果还显示, 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使TGF-β1、MMP2基因在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增加, 提示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能对胃癌细胞SGC7901浸润转移产生影响.以上结果表明, pp-GalNAc-T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 并可能与肿瘤的增殖及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解析比较蛋白质组学筛出的差异蛋白Annexin1的生物学功能,证实其是否在肝癌转移复发中发挥作用. 分别以RT-PCR、蛋白质印迹及细胞免疫化学对差异蛋白Annexin1在转移潜能不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再验证,然后构建Annexin1反义表达质粒,转染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通过对MHCC97H细胞的运动、侵袭、凋亡、生长周期、MMPs分泌、克隆形成等系列检测,观察目的蛋白表达降低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特别是转移特性的影响. 验证结果均证实Annexin1在有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MHCC97L、MHCC97H中呈高表达. 转染Annexin1反义重组表达质粒后,MHCC97H细胞中Annexin1的表达被成功抑制. 依据MHCC97H/pcDNA3.1(+) AS Annexin1,MHCC97H/ pcDNA3.1(+),MHCC97H的检测排序,转染反义重组质粒后的MHCC97H细胞穿过上室底膜的细胞数 (运动实验) 分别为:11.13±3.31,18.88±2.03,21.86±3.38;穿过人工基底膜细胞数 (侵袭实验) 分别是:16.43±2.23,16.40±1.57,16.86±1.52;细胞平均集落形成率 (克隆形成实验) 分别为:(14.33±0.46)%,(19.35±0.49)%,(20.25±0.35)%;MHCC97H细胞凋亡比例 (FCM分析) 依次为22.2%,6.44%,6.97%;细胞周期各时相的比例依次为:G0-G1期79.5%/76.34%/80.5%,S期13.26%/14.4%/9.69% ,G2-M期7.25%/9.26%/9.81%;细胞培养上清MMP9的定量结果依次为:26.37 μg/L,28.00 μg/L,31.90 μg/L;MMP2定量结果依次为29.46 μg/L,26.37 μg/L,26.53 μg/L. 明胶酶谱分析细胞培养上清显示,转染Annexin1反义重组表达质粒的MHCC97H细胞分泌的MMP9活性与对照比变化不明显. 综合上述结果发现,转染Annexin1反义表达质粒MHCC97H细胞运动能力及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凋亡细胞的比例增加,而侵袭潜能,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分泌MMP2、MMP9的量均变化不明显. 提示,差异蛋白Annexin1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细胞运动在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ginsenoside-Rg5 (Rg5) 对胃癌细胞周期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ginsenoside-Rg3 (Rg3)和Rg5 (10、20、30、40、50 μmol/L) 处理人正常胃粘膜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株AGS、MKN-45 24 h,每个浓度设3个复孔。通过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分析迁移和免疫印迹法及ELISA法检测相关蛋白。结果:CCK8 实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3和Rg5 对GES-1细胞无毒副作用,但可以抑制胃癌细胞AGS和MKN-45的增值。且Rg5抗胃癌细胞的活性强于Rg3。 20 μmol/L Rg5诱导MKN-45细胞发生S期阻滞通过降低CyclinA1/CDK2/PCNA 的表达和升高P21CIPI蛋白表达。Rg5还可以抑制MKN-45癌细胞的迁移通过降低MMP2和MMP9的表达。WB结果显示Rg5抑制胃癌增殖及迁移主要是通过抑制Notch1蛋白的表达从而调控其下游的周期及侵袭相关蛋白。结论:Rg5抗胃癌细胞活性高于Rg3且通过调控Notch1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胃癌细胞分泌的胃泌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探讨胃泌素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本文构建靶向胃泌素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 转染胃癌细胞AGS, 成功获得沉默胃泌素基因的稳转胃癌细胞株AGS/Gas-siRNA. 用MTT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细胞伤愈实验、Transwell实验及ELISA检测沉默胃泌素基因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 结果显示: 与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比较, 沉默胃泌素基因的细胞, 其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迁移和侵袭到Transwell下室的细胞数分别降低了31.6 %和34 %. 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VEGF含量也低于对照细胞. 结果提示,沉默胃泌素基因的胃癌细胞,通过降低MMP 2和VEGF分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这可能是胃泌素促进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RARβ在胃癌细胞生长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 RARβ受体介导全反式视黄酸 ( ATRA)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 ,用 Northern印迹测定 RARβ m RNA表达水平 ,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含有 RARβ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MKN- 45细胞并稳定表达 ,MTT和软琼脂集落形成等实验测定细胞生长速率和生长状态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活性 ( CAT)测定视黄酸应答元件βRARE的转录活性以及 AP- 1 ( activator protein- 1 )活性 .RARβ在 ATRA敏感细胞株 MGC80 - 3、BGC- 82 3和 SGC- 790 1中表达 ,而在 ATRA抗性细胞株 MKN- 45中不表达 .当 RARβ基因转染 MKN- 45细胞时 ,细胞变为 ATRA敏感 ,由此导致ATRA抑制 MKN- 45细胞生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 .ATRA可以加强诱导 MGC80 - 3、BGC- 82 3和SGC- 790 1细胞βRARE的转录活性 ,但对 MKN- 45细胞影响不大 ,不能抑制细胞 AP- 1活性 .当RARβ基因转染 MKN- 45细胞后 ,ATRA则能够诱导细胞 βRARE的转录活性 ,并抑制细胞的 AP-1活性 .RARβ表达与 ATRA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密切相关 .ATRA诱导 βRARE转录活性和抑制AP- 1活性可能是其调控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LIT2基因对结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LIT2在各种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小干扰RNA转染技术,在低转移细胞系RKO中沉默SLIT2基因表达,并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其干扰效率。采用质粒转染技术,在高转移细胞系LOVO中上调SLIT2基因表达后,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SLIT2表达变化对结肠癌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LIT2在高转移细胞系LOVO和HCT116中表达明显低于低转移细胞系RKO和HT-29。在低转移细胞系RKO中敲减SLIT2后,Transwell结果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P0.05)。在高转移细胞系LOVO中过表达SLIT2后,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和迁移能力则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的表达与结肠癌细胞的迁移潜能相关,体外实验表明SLIT2可抑制结肠癌细胞系LOVO、RKO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 miR-125b在前列腺癌高低转移潜能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高转移细胞株1E8细胞的运动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realtime PCR法检测前列腺癌高低转移潜能配对细胞系中 miR-125b的表达差异.通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1E8细胞及转染 miR-125b 抑制剂及其阴性对照后该细胞运动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高转移潜能1E8细胞中miR-125b表达水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2B4细胞;下调miR-125b会减弱1E8细胞的运动转移能力.结论 miR-125b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运动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Mi R-935调控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浸润与Notch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40例正常人胃粘膜组织与40例胃印戒细胞癌的Notch1表达情况,并分析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Notch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进展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Mi R-935转染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系,检测Notch1的表达情况,其后采用Mi R-935抑制剂处理,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正常人胃粘膜组织中Notch1表达呈阴性,而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Notch1表达呈阳性;Notch1的表达与胃印戒细胞癌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转染Mi R-935的SGC7901细胞Notch1表达明显上调,采用Mi R-935抑制剂处理后,Notch1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Mi R-935可能通过调控Notch1的表达调控胃癌的扩增和浸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DLC-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DLC-1 shRNA(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序列克隆到质粒pGCsi-U6/Neo载体,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构建的DLC-1 shRNA表达质粒转入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LoVo细胞中DLC-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转移实验观察LoVo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表达DLC-1分子.所构建质粒表达载体能有效地干扰LoVo细胞DLC-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转移实验结果显示,转染后LoVo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表达DLC-1基因,应用RNAi技术可特异性降低其表达.DLC-1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芩甙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MTT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黄芩甙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Boya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细胞MMP2、TIMP2表达,免疫组化测定VEGF表达。结果黄芩甙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力及运动能力明显下降,且呈量效关系(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黄芩甙处理组细胞形态较圆,伪足数目较少;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MMP2/TIMP2比值下降;VEGF表达减少。结论黄芩甙能抑制肝癌BEL-7402增殖、侵袭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抑制细胞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VEGF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该文探讨了人β防御素-2(hBD2)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hBD2转染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TGF-β1、p-Smad2/3、Smad2/3、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法检测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EdU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增殖能力与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转染真核表达载体pCMV-hBD2的SGC7901细胞, hBD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GC7901和转染pCMV-Blank的SGC7901细胞。SGC7901-hBD2细胞中TGF-β1、p-Smad2/3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GC7901和SGC7901-Blank细胞,而Smad2/3表达水平不变。同时,其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均受到抑制,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该实验结果表明, hBD2可能通过下调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SGC7901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ito-fusion 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5对肝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灶组织中MFN1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时是否伴有MFN1表达的改变。2).采用si 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下调肝癌细胞中MFN1的表达后,提高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2、MMP7及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肝癌转移灶组织中MFN1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组织(P0.05)。2).下调MFN1表达后,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MMP7的表达显著增加,而MMP1、MMP2与MMP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在肝癌转移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可能通过激活MMP7表达,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L-form,H.pylori-L型)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力影响,探讨H.pylori-L型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与H.pylori-L型按1:50、1:200和1:500的不同比例共培养24 h,进行以下实验:(1)应用具有聚碳酸酯和重建基底膜的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模型,观察与H.pylori-L型作用后胃癌BGC-823细胞的侵袭能力;(2)应用Western-blotting实验测定胃癌BGC-823细胞OPN和MMP2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1)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随着胃癌BGC-823细胞与H.pylo-ri-L型细菌的浓度比例增大,胃癌BGC-823细胞穿透重建基底膜的数量逐渐增多,穿透重建基底膜的胃癌细胞数量在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8,P0.01);(2)Western-blotting实验发现,随着胃癌BGC-823细胞与H.pylori-L型比例增大,胃癌BGC-823细胞中OPN和MMP2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呈细菌浓度依赖性。结论 H.pylori-L型感染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细菌浓度依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了胃癌细胞OPN、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该文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癌症易感性候选物11(CASC11)对胃癌(G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体外培养正常人胃黏膜细胞系(GES-1)和人GC细胞系(MKN-45、KATOⅢ、MKN7和HGC-27),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细胞中CASC11、miR-498(micro RNA-498)和LIN28B m RNA的表达情况。将MKN7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si-NC组、si-CASC11组、si-CASC11+anti-NC组、si-CASC11+anti-miR-498组,使用Lipofectamine3000转染试剂将si-CASC11、si-NC、miR-498 inhibitor、inhibitor-NC转染到细胞中。转染后, RTq PCR检测细胞中CASC11、miR-498、LIN28B mRNA的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LIN28B蛋白的表达情况,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和RNA免疫...  相似文献   

20.
TMSG-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MSG-1是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转移相关基因, 它在高转移肿瘤细胞系和有转移的肿瘤组织中表达下降. 以高转移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1E8为受体细胞, 通过基因转染技术观察了TMSG-1基因表达对细胞V-ATPase活性、细胞内pH值和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 同时利用GFP对TMSG-1细胞内定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V-ATPase在PC-3M-1E8细胞系, 转染空载体和转染反义TMSG-1细胞系的活性无明显差异. 在转染正义TMSG-1的细胞系中, V-ATPase的活性比PC-3M-1E8细胞系, 转染空载体和转染反义TMSG-1细胞系均有明显增高(P < 0.001). 利用pH敏感性荧光探针BCECF测定细胞内的pH值, 结果显示转染正义TMSG-1组的pHi值有明显提高. 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表明, 转染正义TMSG-1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 < 0.01), BCL2的表达显著下降. TMSG-1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分析表明, TMSG-1是一个跨膜蛋白, 定位于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质膜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 前列腺癌细胞系中TMSG-1的上调可以提高细胞V-ATPase的活性, 增加细胞内的pH值, 同时TMSG-1的上调还可抑制BCL2的表达, 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