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修国  张天宇 《菌物系统》2007,26(4):477-483
报道匍柄霉属的四个新种:播娘蒿匍柄霉Stemphylium descurainiae、绣球匍柄霉Stemphylium hydrangeae、豌豆匍柄霉Stemphylium pisi和塔形匍柄霉Stemphylium turriforme。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2.
张修国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7,26(4):477-483
报道匍柄霉属的四个新种:播娘蒿匍柄霉Stemphylium descurainiae、绣球匍柄霉Stemphylium hydrangeae、豌豆匍柄霉Stemphylium pisi和塔形匍柄霉Stemphylium turriforme。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3.
张修国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2,21(3):324-326
来自山东泰安和安徽合肥匍柄霉属的两个新种分别命名为棉匍柄霉Stemphylium gossypii和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 lactucae.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4.
报道匍柄霉属的一新种亚小球匍柄霉Stemphyliumsubglobuliferum和四个中国新记录,小球匍柄霉、蔷薇匍柄霉、名张匍柄霉和番茄匍柄霉。新种除形态学研究外,分析了其与本属和其它相关属种的ITS和gpd(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序列的系统学关系,为新种的确立提供了分子证据。新种的模式标本(HSAUPIII00140)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中国匍柄霉研究Ⅱ一新种及四个中国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峰  张修国  王勇  王汉忠 《菌物学报》2005,24(3):322-329
报道匍柄霉属的一新种亚小球匍柄霉Stemphyliums subglobuliferum和四个中国新记录,小球匍柄霉、蔷薇匍柄霉、名张匍柄霉和番茄匍柄霉。新种除形态学研究外,分析了其与本属和其它相关属种的ITS和gpd(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序列的系统学关系,为新种的确立提供了分子证据。新种的模式标本(HSAUPⅢ0140)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来自山东泰安和安徽合肥匍柄霉属的两个新种分别命名为棉匍柄霉Stemphylium gossypii和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 lactucae。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7.
来自山东泰安和安徽合肥匍柄霉属的两个新种分别命名为棉匍柄霉Stemphylium gossypii和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 lactucae。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8.
9.
报道采自浙江温州落葵Basella rubra上的匍柄霉属Stemphylium一新种,落葵匍柄霉Stemphylium basellae。文中提供了新种的病症及形态图片、拉丁文简介、形态描述及讨论。研究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0.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2000,19(4):441-444
本文报告了伞形科植物上三个柄锈菌属新种,它们是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 Kitagawa上的辽藁本柄锈菌Puccinia ligustici-jeholensis J.Y. Zhuang & S.X. Wei ,波棱滇芎Physospermopsis obtusiuscula (C.B. Clarke) Norman上的滇芎柄锈菌 Puccinia physospermopsis J.Y. Zhuang & S.X. Wei和蛇床 Cnidium monnieri (L.) Cusson上的天山柄锈菌 Puccinia tianshanica J.Y.Zhuang & S.X. Wei。对它们作了拉丁文描述并附简要讨论。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1.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系统》2000,19(4):441-444
本文报告了伞形科植物上三个柄锈菌属新种,它们是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Kitagawa上的辽藁本柄锈菌Puccdinia ligustici-jeholensis J.Y.Zhuang&S.X.Wei,波棱滇芎Physospermipsis obtusiuscula(C.B.Clarke)Nirman上的滇芎柄锈菌Puccinia physospermopsis  相似文献   

12.
菠菜Spinacia oleracea在中国是一种被广泛种植的蔬菜,2009年秋天,在甘肃省兰州市郊区观察到由匍柄霉引起的菠菜叶斑病,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致病性试验及分子测序,其病原菌鉴定为一新种,菠菜匍柄霉Stemphylium spinaciae B.J. Li, Y.F. Zhou & Y.L. Guo sp. nov.  相似文献   

13.
匍柄霉属(Stemphylium)是重要无性丝孢真菌类群,多数种菌难以诱导产生适宜形态学分类研究的分生孢子。以新西兰匍柄霉(Stemphylium eturmiunum)为材料,经适宜培养后(PDA培养基,25℃培养3~4 d),将双玻片斜插入生长适量菌丝的平板,延续培养3~4周后,进行玻片制作和显微描述,结果发现双玻片插片诱导培养处理后,匍柄霉种菌易产生充分发育的产孢细胞、产孢梗及适量的无性分生孢子。该技术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诱导产生的缺陷,适宜于匍柄霉及其近似属若干难以产生无性分类特征的分类研究,为系统开展该类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徐佳  王燕春 《菌物学报》2020,39(2):312-322
桔梗匍柄霉叶斑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害,病原菌为桔梗匍柄霉Stemphylium platycodontis。为了更好地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本研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为该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产孢温度;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4,而最适合产孢的pH值为8;24h黑暗处理,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都最有利;PCA培养基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而桔梗汁液培养基对病原菌产孢最有利;可溶性淀粉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而蔗糖最利于病原菌产孢;乙酰铵对病原菌生长及产孢都最有利;26.8μg/mL氟硅唑对桔梗匍柄霉的抑制效果最好,毒力持效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拟盘梗霉属(Bremiella G.W.Wilson)霜霉,全世界已报道2个种。本文报道寄生于我国菊科植物上的1个新种及2个新组合。新种是寄生于茼蒿上的Bremiella multiformis Tao et Y.Qin sp.nov.。新组合是欧茼蒿上的Bremiella chrysanthemi-coronarii(Sawada)Tao comb.nov。及黄花蒿上的Bremiella artemisiae-annuae(Ling et M. C.Tai)Tao comb.nov.。对新种作了汉文及拉丁文描述,并附有形态图,还讨论了新种和新组合与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了解落葵上一种新病害的发病规律,文中对其病原菌落葵匍柄霉(Stemphylium basellae)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的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钾,菌丝在15~35℃范围内适宜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 H 5.0,黑暗条件更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在落葵煎汁培养基上产孢最多,产孢最适碳氮源、最适温度、最适p H和光照条件与菌丝相同。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条件分别为45℃处理15 min和43℃处理15 min。  相似文献   

17.
范黎  刘波 《菌物学报》2005,24(2):159-161
本文报道柄灰包属的两个新种,滴孢柄灰包T. lacrimisporum和糙丝柄灰包T. verrucicapillitium。文中提供了拉丁文描述、英文描述并附图。滴孢柄灰包的主要特征是外包被由菌丝和沙粒所组成,内包被茶褐色,顶孔流苏状至裂片状,菌柄具一菌托,担孢子泪滴状,光镜和电镜下均平滑。糙丝柄灰包的主要特征是外包被由菌丝和沙粒所组成,顶孔圆形、整齐,口围黑灰色,菌柄具球形或鳞茎状的菌丝垫,孢丝隔处膨大,担孢子球圆形,光镜下具疣突和近棱状的突起,电镜下呈由数个柱状物组成的突起或长短不定的棱脊,顶端平截,常相互连接,但不呈网状。模式标本保存于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原新疆八一农学院)真菌标本室(HMAAC)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8.
李滨 《菌物学报》1989,8(Z1):199-216
本文报告了中国寄生于伞形科植物上的柄锈菌19种,其中4种为中国新记录。它们是托马斯柄锈(Puccinia thomasii),贝加尔柄锈(Puccinia baikalensis),阿丽索娃柄锈(Puccinia alisovae)和山芹柄锈(Puccinia oreoselini),每个种均有形态描述并附图,有些种并附加简要讨论。由于缺少标本而未能研究的种仅在附录中列出文献、寄主和产地。  相似文献   

19.
李滨 《菌物学报》1988,7(Z1):149-177
蓼科植物((Polygonaceae)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其中有粮食作物,著名中药,蜜源植物,观赏植物以及其它经济植物.柄锈菌(Puccinia)是蓼科植物的重要的病原真菌.本文对我国寄生于蓼科植物的柄锈菌进行了分类研究. 在中国首先报告蓼科植物柄锈的是日本人三宅市郎(1914).我国真菌学家从30年代起分别描述或记载过各种蓼科植物的柄锈,并发表过一些中国特有的新种. 本文作者重新研究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收藏的全部蓼科植物柄锈的标本以及近年来采集的未定名标本.共鉴定标本262号,得柄锈30种,包括5个新种:汶川柄锈(Pucinia wencuanensis),雾灵柄锈(P. wulingensis),南迩巴瓦柄锈(P.namjagbarwana),太白柄锈(P. taibaiana),掌叶大黄柄锈(P. rhei palmati),和五个国内新记录种:装饰柄锈(P, ornata),岩手山柄锈(P. iwateyamensis),山蓼柄锈(P. oxyriae),赫尔顿柄锈(P.hultenii),箭叶蓼柄锈(P.polygoni-sieboldii).寄主植物包括蓼科8属47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