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龄草鱼肠炎病发病机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患肠炎病的二龄草鱼病鱼和正常草鱼的肠道及血液中的产气单胞菌(Aeromonas)的数量和毒力的比较,病鱼肠道、血液和其他内脏中的产气单胞菌所出现比率的调查,不同水温对该菌致病力的影响和用菌体提取液接种鱼体,以及用鲎试剂(鲎变形细胞溶解物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TAL”)对病鱼和正常鱼体内的内毒素进行测定等一系列的试验和观察,从而推断出二龄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
草鱼肠炎病病原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245-246
草鱼肠炎病是草鱼中流行广、危害大的一种鱼病。自1953年以来,为了有效地控制此病,对防治方法及其病原进行了研究。1958年从病鱼中分离到一种肠型点状产气杆菌(Aeromonas punctata f.intestinalis),通过对健康鱼腹腔注射感染,获得了阳性结果,因而被定为草鱼肠炎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对健康草鱼肠道菌、患肺炎病草鱼肠道菌进行菌群分析,发现正常草鱼肠道中有气单胞菌(Aeromonas)、哈夫尼亚菌(Hafni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等多种菌,肠炎病鱼肠道中一般仅有气单胞菌的单一菌群。拮抗试验表明哈夫尼亚菌与气单胞菌之间有一定的拮抗性。回归试验表明哈夫尼亚菌无致病性,3种气单胞菌有致病性。微生态治疗试验表明哈夫尼亚菌对患肠炎病的草鱼肠道有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4.
嗜水产气单胞菌诱导的草鱼免疫球蛋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取草鱼经嗜水产气单胞菌疫苗免疫,获免疫血清分两组,一组样品经饮和硫酸铵分级沉淀,秀析和电泳分析,另一组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及电泳分析,各分离样品经特异性集活性测定,发现沉淀分离组样品中抗体凝集活性最强的主要为35%饱和硫酸铵沉淀的组分,而柱层析分离组样品的凝集抗体主要集中在第一个洗脱蜂里。在电泳图谱中,各免疫组均比对照组增加了一条大分子B带,分子量为309kD左右,后者经变性电泳分离表现为两条区带,相对分子量分别为52kD和26KD。因而推测它们是单体IgG解离的重链和经链,而聚集在B带的是IgG的聚合形式IgM。 相似文献
5.
6.
7.
8.
布氏杆菌病人类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布氏杆菌属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的传染病,称布氏杆菌病。以羊牛猪顺序多发,其他动物也有感染,以患病羊对人威胁最大。布氏杆菌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也传染给人。病畜为传染源,人患病主要由畜传染,人患病,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易发生误诊,一般医院初诊误诊率在25%以上。凡有与易感动物或其产品接触史者,在发生类似布氏杆菌病表现时, 相似文献
9.
草鱼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草鱼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受抗原刺激后其中和抗体的变化。15℃培养条件下中和抗体上升缓慢,9周内滴度低于1:8;20℃时,3周后抗体可上升到1:256,最高达1:5270,而在25℃时,1周中和抗体即达到1:570,最高可达1:20000以上。并探索了从草鱼血清中提纯抗体的条件,研究其抗体的特性。草鱼血清中的抗体为大分子蛋白,容易解离为抗原性相同,分子量近似于人IgG的较小分子,含有较多的二硫键,具有类似IgM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0.
11.
鱼病蛭弧菌的微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次以鲫鱼出血性腹水病病原菌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为宿主菌。从自然界分离获得6株噬菌蛭弧菌菌株,它们具有噬菌蛭弧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这6株蛭弧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 ̄28℃,pH7.2,有溶菌性,能裂解多种鱼类病原菌。其中对蛭弧菌Bds-4菌株在实验条件下对病原菌的自然净化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说明蛭弧菌是精养鱼糖水体中某些致病菌的自然净化的重要生物因素之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重组点状产气单胞菌脯氨酰内肽酶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特异性底物和多态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点状产气单胞菌脯氨酰内肽酶(简称apPEP)催化性质的研究表明,apPEP在4~32℃比较稳定,最适催化温度为34℃;在pH6~10比较稳定,最适pH为8.4;apPEP的比活力为67.6u/mg。对Z-Gly-Pro-βNA底物的酶解常数Km为0.03mmol/L。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和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pPEP不受PMSF、TLCK、TPCK、胰 相似文献
15.
16.
草鱼、鲢和瓦氏黄颡鱼幼鱼感应流速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1±1℃水温下,使用自行制作的鱼类游泳行为测试槽,采用流速递增的方法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长9.64±3.12 cm,体重20.97±16.71 g)、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长10.60±3.45 cm,体重24.37±18.61 g)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体长11.54±1.46 cm,体重20.98±6.94 g)幼鱼个体的感应流速.结果表明:草鱼、鲢和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感应流速分别是(8.21±0.68)、(6.74±0.84)和(33.11±3.06) cm·s-1,相对感应流速分别是(0.91±0.22)、(0.67±0.15)和(2.9±0.29) BL·s-1;鲢和草鱼幼鱼的感应流速差异不显著(P>0.05),但瓦氏黄颡鱼比草鱼和鲢幼鱼感应流速大近4倍,差异显著(P<0.05);因此,草鱼和鲢幼鱼较瓦氏黄颡鱼幼鱼对流速的感应更敏感.本实验结果可为设计鱼道、确定拖网速度等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Zui Fujimoto Kengo Usui Yukari Kondo Kazumasa Yasui Keiichi Kawai Tohru Suzuki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F, Structural Biology Communications》2005,61(2):255-257
Xylanases catalyze the hydrolysis of β‐1,4‐glycosidic linkages within the xylan backbone. XynX is a xylanase from Aeromonas punctata ME‐1 and belongs to 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10. While most xylanases show endo‐type catalytic activities, XynX shows exo‐like catalytic activities, selectively producing xylobiose from birchwood xylan. In this study, XynX was crystallized by the hanging‐drop vapour‐diffusion method. The crystals belonged to the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unit‐cell parameters a = 79.0, b = 88.6, c = 93.2 Å, and diffracted to beyond 1.8 Å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18.
病毒诱导草鱼产生干扰素活性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了病毒诱导前后草鱼外周血中干扰素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病毒诱导的草鱼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干扰素抗毒活性,25℃水温下诱导3天,其活性达到高峰,在草鱼细胞中的效价可达11.08±0.58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