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蝴蝶兰的生物学特性及科学栽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必慧 《生物学通报》2002,37(12):52-52
蝴蝶兰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台湾省 ,是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著名盆栽植物。蝴蝶兰一般在早春开花 ,且枝叶繁茂 ,花朵硕大 ,颜色艳丽 ,形态独特 ,花期长久 ,结构精巧、奇特 ,故深受广大栽培者的欢迎和喜爱 ,是目前室内绿化、美化的新型观赏花卉。除此 ,蝴蝶兰还是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极好材料。1 蝴蝶兰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蝴蝶兰 ,为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多年生腐生草本 ,耐荫性极强。茎基部肥厚 ,有气生根 ,而且生长特别旺盛 ;根簇生 ,肉质 ,圆柱形 ;单叶、对生 ,常排成 2列 ,叶广椭圆形 ,长 2 0~ 2 6 cm,宽 8~ …  相似文献   

2.
丝瓜的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种常用蔬菜和传统中药,长期以来,丝瓜在我国南北各地被广泛种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丝瓜蕴含的独特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和利用,介绍了丝瓜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和利用途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香豆子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香豆子的栽培管理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对于发展香豆子的生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虽然香豆子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但各地都是小面积栽培,其管理水平很不一致,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的经验还很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总结提高。这里只就各地的一些点滴经验汇总一下,起着交流的作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毛叶芋兰一般每年仅从地下块茎或根状茎顶端长出一片新叶,地下部分有真菌共生,地上部生活期短,平均为169天。花芽5月中旬出土,6月中旬果熟,花果期约30天。毛叶芋兰通常生长于以漫射光为主,或短时直射光,土壤潮湿疏松,透水性良好,pH4.4 ̄6.5的灌木林下。栽培时,应根据毛叶芋兰生境条件选择植地,并注意防水积水和虫害。  相似文献   

5.
竹节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多年的系统观察认为,竹节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从种子到种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一般需3-4年;种子发芽需经过胚后熟和上胚轴休眠两个过程,室温湿沙贮藏和冬季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是解决竹节参种子发芽难的有效措施;竹节参芽的分化是从上年秋开始,越冬前芽苞内茎、叶、花分化已基本完成。因此加强后期管理,特别是越冬管理,对下年竹节参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性繁殖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时间在10月以前,用粗根茎切段能增加产量,加快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6.
沙地植物柄扁桃的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研究发现柄扁桃具有典型旱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同时,在生理特征上也与旱生环境相适应。因此,在沙区引种栽培柄扁桃是可行的。柄扁桃的繁殖主要采用播种法,利用沙藏催芽法处理种子,树苗当年可出圃造林。沙地造林采用植前造林法,将株高40—100cm的健壮苗在春季栽植于平缓的沙地、沙丘迎风坡下部或丘间地等风蚀轻、水分条件好的沙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肃东、南部不同粒色(分浅灰和红褐两类)的苏子地方品种播期、播深、控制日照长度试验和详细观察,化验分析,研究了苏子的幼苗习性,成株期习性,开花结果与感光习性,及种子形态、油分含量、油中各种脂肪酸含量。基本弄清了与苏子栽培育种有关的性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异地栽培试验研究了蛇床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为蛇床子药材的生产、收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芽萌发、叶展开、枝梢及叶生长、开花及幼果生长与果实成熟等定期观测结果,探索了其规律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孙军德  熊书堂  王萍 《菌物研究》2009,7(3):148-152
对采自沈阳棋盘山的蛹虫草SN3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物学特性上蛹虫草SN3菌株与人工栽培常用的SN1和E3菌株基本一致,其在培养皿生长过程中菌丝的变化及在不同光照、温度、碳源、氮源、pH值时其生长状况与SN1和E3菌株差别不显著;而瓶栽时,其子实体产量及经济性状都优于SN1和E3菌株,其产量分别比SN1和E3菌株高4.9%和17.4%;其草的平均长度大于SN1和E3菌株,而且其子实体头部大,子囊壳丰富,颜色橘黄,出草整齐均匀,这是该菌株的最大特点和优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值得开发和推广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1.
太子参脱病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法、热处理结合茎尖法、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组培苗进行了脱病毒研究. 经生物检测、 ELISA法和电镜检测表明, 热处理结合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好,脱毒率高达 100%;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和茎尖分生组织法脱毒率分别为 79.64%和74.29%.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脱病毒效果不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太子参的脱病毒繁育程序,其中复壮培养基中PP333的最适浓度为0.5~1.0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 0.3 mg·L-1 NAA.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分析了6个品种太子参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并运用相似关系R-链连接法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划分了类群,探讨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酶学水平的表型证实了宣参老品种是原生种,其它类群有一定程度分化,但都与宣参老品种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四大种植主产区(安徽、江苏、福建、贵州)的栽培品及河南的野生品,共13个批次太子参甲醇提取物,获得不同产地太子参栽培品的FTIR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的计算,同时结合(共有峰率,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FTIR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太子参FTIR指纹图谱能够区分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差异,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能够为产区间和产区内太子参品质差异提供参考,两种分析方法结合可为该药材的质量分析、评价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子参细胞悬浮培养及其皂苷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子参的幼叶为外植体,诱导培养获得太子参愈伤组织,并通过细胞悬浮培养获取皂苷.结果表明:用MS+BA 0.2 mg L^-1+2,4-D 1.0 mg L^-1+KT 1.0 mgL^-1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繁殖速度快、生长均匀一致的悬浮细胞.由细胞悬浮培养获得的太子参皂苷的HPLC色谱峰值与常规种植及组培苗的相同,但纯度较好.细胞悬浮培养约30 d时,每克干重细胞的培养液内可提取总皂苷量为2.13-2.92 mg,略低于大田常规种植所收获的每克干重太子参块根内的总皂苷含量(3.6-4.3 mg),与组培苗收获的太子参块根内的总皂苷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太子参的 HPLC指纹图谱分析条件,为太子参药材内在质量评价积累数据.方法:应用RP-HPLC法;Cosmosil C18分析柱;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in;检测波长203 nm;分析时间60 min.结果:建立太子参药材指纹图谱,特征共有峰有15个.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太子参的HPLC的指纹图谱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源太子参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15个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1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6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7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56.9%。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5个太子参种源分为4类;地理分布越近,太子参种源间的遗传差异越小。来源于安徽宣城的太子参种源遗传变异明显,辽宁凤城的野生太子参与山东地区的太子参栽培种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江苏各地太子参种源的亲缘关系则较远,这些种源均可作为育种材料。自然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太子参的遗传变异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三种不同萃取方式对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粗提物抗氧化、美白、保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BTS和DPPH自由基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抑制率分析中,以水萃方式所得粗提物的抑制效果最佳,优于醇萃取及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美白功效方面,B16细胞黑色素含量抑制率以醇萃物最佳,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则以水萃物最佳。进一步萃取太子参粗多糖体分析其保湿及吸湿效果,结果显示太子参粗多糖体具有良好的保湿及吸湿功效,其效果与透明质酸相近,应用于皮肤水分散失率评估,也具有显著的预防功效。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区太子参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高速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太子参四大种植主产区(安徽、江苏、福建、贵州)的栽培品及河南的野生品,共13个批次太子参药材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氨基酸含量基本顺序为:精氨酸(Arg)>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脯氨酸(Pro),其中安徽宣城产太子参样品(S2)的16种氨基酸总含量和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以上述4种主要氨基酸作为指标,探讨了不同产区太子参药材的内在品质。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氨基酸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氨基酸含量分析可体现样品产区间和产区内的差异性,可区别野生品与栽培品。这些结果为发展太子参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福建产太子参氨基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日立L8800全自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从福建柘荣产太子参中检出18种氨基酸,全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77.7g.kg-1,其中精氨酸(Arg)高达20.8 g.kg-1;此外,还发现太子参中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质量分数高达16.5 g.kg-1。采用RT-HPLC(柱前衍生-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检测质量分数为20.5 mg.kg-1,验证了HPCEC(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柱后衍生法)氨基酸自动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太子参茎尖为外植体,采用超低温去除病毒方法,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了芽增殖诱导、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诱导的适合条件,以期形成太子参规模化育苗技术。结果表明:超低温处理1 h后,太子参脱毒率可达90%以上;规模化组培育苗最适宜配方为初代培养基为改良MS+2.5 mg/L 6-BA+0.5 mg/L IAA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1.2 mg/L KT+0.5 mg/L NAA,壮苗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0.2 mg/L KT+1.5 mg/L DA-6+10%蛋白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