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5年1月,《Nature》这一国际性科学周刊将出版第1期《Nature Medicine》。该月刊将衔接全球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之间出现的空白。《Nature Medicine》将发表3~5年内的专利管理、全球范围的专题新闻以及关键研究领域的综合评论文章等医学研究动态。《Nature Medicine》是第一  相似文献   

2.
提起锥石类,大家也许会想到它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自从基得连1937年的工作以后,大多数古生物学家都持这种观点,国内有关的教科书也采用这种分类。其实,自上世纪初首次发现锥石化石以来,关于它的分类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罗德尼·费尔德曼和洛伦·巴布科克最近的研究表明,锥石的外骨骼构造与已知的其它化石和现生各门类动物都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评威尔逊《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大书,书名是《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创立了所谓“社会生物学”这门新的学科,近三年多来在美英等西方国家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当这本书还在印刷中的时候,美国的《科学》杂志1975年第一期(1月10日)和第二期(1月17日)就在“研究消息”一栏中连续作了这门新学科内容的介绍。这本书一出版,美国最大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评论性文章,郡就失去了灵魂。我认为这话是很对的。其实,一份杂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国一些杂志设有评述、评析、评介、书评等各种栏目,这都会起着舆论导向作用和批评作用,对于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是极为有益的。但无可讳言,我国的科学评论,总的说,开展得还是差的,甚至是很差的。就以本刊而论,我们增设“评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样因子超家族(chemokine-likefactorsuperfamily,CKLFSF)是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的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家族。该家族包括9个基因,即:趋化因子样因子(chemokine-likefactor,CKLF)和趋化因子样因子超家族成员1-8(chemokine-likefactorsuperfamilymember1-8,CKLFSF1-8,又名CMTM1-8)。研究显示,CKLF1对人白细胞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并能够刺激小鼠骨骼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增殖,在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的生理和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CKLF2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细胞凋亡。该文介绍CKLFSF的结构、分布、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一个新的养分效应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分效应研究中,多采用二次抛物线模型,从容(1991)在米氏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抛物线模型,这两种模型都是对称性模型,也即是把养分正负效应的速率视为相同,而大多数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养分效应普遍现象的非对称性模型,两个应用实例表明新模型较之原来的模型无论在拟合度(残差平方和)还是在生物学意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印度V.Sasisekharan,N.Pattabiraman和Goutam Gupta提出了一个新的DNA结构模型(载Proc.Natl.Acad.sci.USA,1978.75,(9):4092—4096.),称之为Space-filling(corey-Pauling-Koltun)模型。根据这一模型,DNA不是双螺旋结构,而是一对多核苷酸链按照Watson-Crick碱基配对原则边对边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全草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对元宝草三氯甲烷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共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HMQC、HMBC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2,6-二羟基-4,3’,5’-三甲氧基二苯甲酮(1)、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2)、山奈酚(3)、木犀草素(4)、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5)、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前,采用传统分类学方法或通过详细研究标本的生理结构来描述,命名和分类所收集标本的生物学家越来越少。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基因技术的成熟,分类学领域也逐渐转向了分子水平。传统的分类学技能随着年长分类学专家的退休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0.
作物的改良,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广义地说,它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都受到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普遍重视。近几年来,由于DNA重组技术的日趋成熟,细胞杂交、培养技术的飞速进步,为作物遗传育种提供了有用的株系和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是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新技术已为远缘杂交,甚至为超越动植物界限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原生质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植物细胞在生理、病理或逆境条件下可发生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本文详细描述了植物PCD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生理功能及其研究意义,并把这些方面与动物PCD做了比较。另外,虽然植物PCD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还是对其可能的信号传导机制、遗传调控以及PCD的起源与进化作了探讨,并提出了植物PCD的研究战略。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态和生化特征:目前,植物PCD的研究主要还集中于形态和生化方面的描述。各种条件下的植物PCD在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或多或少地与动物细胞凋亡存在差异,并不符合动物细胞凋亡定义的全部内容。并且不同植物PCD类型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尽管如此,动植物PCD在形态和生化方面还是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无炎症反应、DNA的特异片段化以及核酸内切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升高在植物中也依然是区别PCD与细胞坏死(necrosis)的形态和生化依据。2.分子水平上,植物PCD也涉及到许多信号分子和特定基因参与调控的信号传导途径。但到目前为止,已分离的与植物PCD直接相关的基因只有ACD2、Dad1等少数几个.尽管己证明一些信号分子如活性氧种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s)、Ca2 、植物激素等参与了植物PCD的信号传导,而对其信号传导途径及机制还一无所知。不过,这些信号分子及几个相关基因的分离将有助于阐明植物PCD的信号传导机制。并且,从已有的证据看来,参与PCD的基因以及一些信号分子在动植物中具有相当的保守性,因此推测动植物PCD可能存在共同的基因调控规律及信号传导机制。近来,在HR以及发育过程中的PCD中检测到有类似caspase的蛋白酶的参与。这些证据表明,PCD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为PCD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3.植物PCD的生理功能也与动物的相似。在植物的生殖、发育,生长、衰老以及植物抗病、抗逆等整个生命过程中,PCD担负着与细胞增殖同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植物PCD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4.纵观各方面的证据可以推测,PCD起源于原核生物,并随着生物的进化而进化。在生物进化树的分支上,已发现不同类型的PCD形式。结论:许多内因或外因都能打破植物的体内平衡,最终导致细胞分化、增殖、静止或死亡。纵观各种生,病理及逆境胁迫下的植物PCD可以看出,虽然它们之间有着较大的不同,并且都与动物细胞凋亡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些共同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应该便可以做为PCD的定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对微生物生长时期的认识一般分为4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死亡期。实际上,这种划分不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全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死亡期之后存在一个完全不同意义的时期——长期稳定期。这个时期可能与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更加相似。微生物细胞通过突变得以生存,并在选择中形成稳定期生长优势表型,深入研究微生物长期稳定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Parthanatos是发生在中风、帕金森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疾病中的一种细胞死亡。该死亡是由兴奋性中毒引起的DNA损伤,进一步导致PARP-1激活而引发的细胞死亡,又称为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目前关于Parthanatos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说法还不统一。文章就Parthanatos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鬼针草中一个新的查耳酮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鬼针草BidenspilosaL .地上部分的丙酮提取物中 ,分离鉴定了 1 8个化合物 ,其中包括一个新的查耳酮甙类化合物 (α,3,2′,4′ tetrahydroxy 2′ O β D glucopyranosylchalcone,2 )。其它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tein (1 ) ,okanin 4 methylether 3′ O β glucoside (3) ,sulfuretin (4) ,6 ,7,3′,4′ tetrahydroxyaurone (5) ,海生菊苷 (maritimein ,6) ,(Z ) 6 O (6″ acetyl β D glucopyr anosyl) 6 ,7,3′,4′ tetrahydroxy aurone (7) ,(Z ) 6 O (4″,6″ diacetyl β D glucopyranosyl) 6 ,7,3′,4′ tetrahydroxy aurone (8) ,(Z ) 6 O (3″,4″,6″ triacetyl β D glucopyranosyl) 6 ,7,3′,4′ tetrahydroxy aurone (9) ,木犀草素 (luteolin ,1 0 ) ,槲皮素 (quercetin,1 1 ) ,异槲皮苷 (iso quercitrin,1 2 ) ,芦丁 (rutin,1 3) ,黄芪苷 (astragalin,1 4 ) ,quercetin 3,4′ dimethylether 7 O rutinoside (1 5) ,反式丁烯二酸 (1 6) ,2 β D glucopyranosyloxy 1 hydroxy trideca 3 ,5,7,9,1 1 pentayne (1 7)和 3 β D glucopyranosyloxy 1 hydroxy 6 (E ) tetradecene 8,1 0 ,1 2 triyne (1 8)。  相似文献   

15.
钙离子(Ca^2+)是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第二信使分子。当第一信使激活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离子通道后,可引起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从而导致发生一系列的下游反应。然而,最近Vizard等发现了Ca^2+的一种新功能——作为第一信使调节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一个细胞粘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基因组克隆的核苷酸顺序。这段顺序编码259个氨基酸,并含有一基因5’端非编码区结构。非编码区结构特点及氨基酸顺序表明这是一个新的肌动蛋白基因。基因组中约有15个内切酶消化所得的片段含有与此克隆同源的顺序。  相似文献   

17.
一个新的生物界──古细菌界一类称为古细菌的有机体,与其他细菌(真细菌)一样不具有明确的细胞核,过去被一起归之于原核生物,以与有核的真核生物相区分。1977年,美国伊斯诺斯大学进化学家卡尔·伍斯发现,古细菌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都颇有差别,在分类学上似可单...  相似文献   

18.
19.
臭牡丹中一个新的过氧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四川眉山地区产的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地上部分分离到一个新的过氧化物,命名为bungeinA。其结构通过各项波谱分析得到鉴定,这是首次从马莰草得桐属植物中分到的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荔枝草全草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该文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MCI、硅胶和反相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HR-ESI-MS、NMR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荔枝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ethoxy-eudebeiolide B(1)、salplebeone D(2)、salplebeone A(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