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王文兴 《人类学学报》1993,12(2):129-129
1992年6月初,抚松县文物管理局,在对县城东南仙人洞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最后鬣狗、野猪和鹿等哺乳动物化石。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调查,又获得些动物化石和几件刮削器、砍砸器等石制品。石制品为石英斑岩和玄武岩等。打片采用锤击法,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依石器尺寸看,大者为16.1cm、小者为12.3cm,从此看来,这一地点的石器,属于大工具类型,它是目前东北地区20多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很少见的大石器工具。  相似文献   

2.
沂源上崖洞石制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了1981年在山东省沂源县上崖洞发现的石制品,并仿制了有关类型的石器,进行切削、刮和钻孔试验,然后用电镜和体视显微镜(OLYMPUS SZH-151)观察其使用微痕。通过实验标本和上崖洞的石器二者对比观察和分析,认为本文所记述的石器主要用于切割和钻孔。根据洞内地层堆积,可以确定上岩洞石制品的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3.
周振宇  郇勇  刘薇  董杰 《人类学学报》2016,35(3):407-417
石料是石器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石料本身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古人类的原料利用方式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石器打制方法、器物组合、甚至石器工业面貌。长期以来,旧石器考古学界对于石料力学性能的判断多基于简单的岩石矿物硬度和结构特征,实际上岩石的力学性能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其硬度和结构的范畴。本文使用力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测试,了解不同原料的力学性能,并将其与遗址出土石制品进行比较研究,尝试探讨岩石本身力学性能与石制品面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苯酚或对羟基联苯对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辅基进行化学修饰,将修饰后的血红素与脱辅基血红蛋白进行重组得到新的血红蛋白。以光吸收扫描分析修饰血红素和重组血红蛋白,证明新的重组血红蛋白构建成功。酶活力测定表明,修饰血红素得到的重组血红蛋白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比天然血红蛋白的酶活力高,用对羟基联苯修饰血红素得到的重组血红蛋白的酶活提高明显,约是天然血红蛋白的1.6倍。  相似文献   

5.
翟少冬 《人类学学报》2015,34(2):192-201
本文主要介绍了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其中,过程部分主要介绍了磨制石器的复制。结果部分主要是通过实验考察了陶寺遗址磨制石器生产所需的几种工艺,以及这些工艺的操作所需的工具、时间等因素。文章认为,陶寺遗址磨制石器的制作过程简单,一般只需打片和磨两个步骤。磨比较简单易操作,只是比较耗费时间;而打片相对于打制石器来讲,要简单很多。因此,陶寺遗址磨制石器的制作工艺总体来讲比较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6.
血常规是最简便最直接的化验方法之一,它可以透露给我们很多信息,通过阅读血常规化验单,可以基本确定受检者是否患有血液病,可能是何种血液病,需要进一步进行哪种检查。血常规化验单中项目繁多,在一些项目后可能会出现上升或下降的箭头,很多人会对这些不正常的项目产生疑惑甚至恐惧。虽然白血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血常规的变化,但是造成血常规化验异常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剧烈活动、感冒、怀孕及一些药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学会简单阅读血常规。  相似文献   

7.
科技日报社和人民日报社联合评选出“1996年世界10大科技新闻”,其中3项与生物学有关的新闻是:科学家绘制出迄今最完整的人类基因图谱3月,多国科学家小组宣布绘制出一个迄今最完整的人类基因图谱。该图谱有助于开发多种疾病诊断试剂和治疗方法。一些与遗传基因有关的常见病,如糖尿病、牛皮癣、精神病和心血管病等的诊治都将从这个图谱获益。中国发掘的世界最大古人类石器制造场得到确认内蒙古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卧龙山北坡。经过20多年的发掘、整理,面积达170万m’的内蒙古大窑文化遗址被确认为目前已知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  相似文献   

8.
石器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记录者,在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的探讨是考古学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石器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从器物形态出发,进行类型学的研究,针对石器具体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对磨制石器的研究尤为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原地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和实验考古的方法,对石器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加工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石镰的主要功能是收割禾本科植物;石刀主要用于加工禾本科植物、木材和兽骨等;石斧的功能主要是加工木材,另外还可能承担加工兽皮和兽骨的工作;石锛的主要功能与木作有关;石凿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其加工对象主要是木材;石铲的功能以掘土为主。微痕分析的结果使我们对贾湖聚落磨制石器的功能有了客观的认识,可以看出石器的功能并不单一,广泛存在着"一器多用"的现象。本研究从石器使用的角度,揭示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行为特点,同时也为研究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造肉热潮的兴起,血红素作为其呈色物质也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血红素是一种含Fe2+的卟啉类化合物,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唯一前体物,在生物体中分别通过粪卟啉依赖性、原卟啉依赖性和西罗血红素依赖性三个途径合成,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补铁剂和着色剂。与化学合成法和生物提取法相比,微生物合成法具有操作方便、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血红素生产方法。介绍血红素的合成途径,总结微生物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唯一前体物合成血红素的最新进展,并简要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石器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记录者,在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的探讨是考古学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石器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从器物形态出发,进行类型学的研究,针对石器具体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对磨制石器的研究尤为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原地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和实验考古的方法,对石器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加工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石镰的主要功能是收割禾本科植物;石刀主要用于加工禾本科植物、木材和兽骨等;石斧的功能主要是加工木材,另外还可能承担加工兽皮和兽骨的工作;石锛的主要功能与木作有关;石凿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其加工对象主要是木材;石铲的功能以掘土为主。微痕分析的结果使我们对贾湖聚落磨制石器的功能有了客观的认识,可以看出石器的功能并不单一,广泛存在着"一器多用"的现象。本研究从石器使用的角度,揭示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行为特点,同时也为研究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1.
血红素氧合酶HugZ是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利用宿主血红素作为铁源的关键蛋白.HugZ的His245残基侧链咪唑基与血红素中心铁配位结合,是酶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HugZ突变体H245A、H249A和H245A/H249A基因,并将突变体蛋白表达纯化.通过X射线晶体学途径解析了突变体H245A与血红素复合物的2.55Å分辨率晶体结构.结构解析表明,HugZ的His249残基侧链咪唑基团与血红素的铁原子结合,从而补偿了His245侧链缺失.这种结构特征在已知血红素氧合酶中未曾发现.Val238 ψ平面的可翻转和Gly239的柔性是His249能与血红素配位结合的关键原因,二者的共同作用改变了C端肽链的走向,使Val238与His249之间的柔性回折与α1螺旋的相互作用发生解离,并向远离血红素的方向伸展.HugZ蛋白与血红素结合的光谱实验证明HugZ柔性C端上的组氨酸残基有利于HugZ与血红素的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含多个组氨酸残基柔性C端的存在有利于血红素氧合酶HugZ结合和分解血红素.  相似文献   

12.
许昌灵井遗址2005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占扬 《人类学学报》2007,26(2):138-154
本文是灵井遗址2005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成果。文化遗物埋藏于上、下两套湖相沉积层内。在90m2范围内,共出土石制品2 452件,动物化石(包括人工骨器)约3 000件。石制品采用大石英岩和小脉石英砾石为原料,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打片和加工采用锤击法,少量采用砸击法。石器毛坯多为断片和断块,多数器型不规则,但也有一些精致加工的小石器。脉石英石器以刮削器为主,还有尖状器、雕刻器、钻器等。石英岩石器以砍砸器为主,兼有手镐和石球。两种石料石器类型形成互补。由于脉石英质石料占主导,石器总体以小型为主。灵井石器工业具有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特点,部分砾石制作的砍砸器等反映了南方主工业的因素。从地层、遗物和古环境判断,2005年出土的石制品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上下地层关系分析,本地区不存在中石器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3.
革兰氏阴性菌血红素载体蛋白Hemophore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红素作为宿主体内最丰富的铁离子来源,是致病菌营养竞争的主要目标,尤其对于血红素自身合成途径部分丧失的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血红素转运系统由血红素载体蛋白(Hemophore)、外膜血红素受体、TonB-ExbB-ExbD复合物、ABC转运体等组成。Hemophore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或分泌到胞外环境中的一种蛋白。它能从宿主血红素结合蛋白中捕获血红素并将其传递给外膜受体。目前,在不同革兰氏阴性菌中已发现3种类型的Hemophore,分别是HasA、HxuA和HmuY型。本文将详细描述这3种Hemophore捕获血红素及与外膜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他细菌血红素载体蛋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旧石器材料数量众多,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在世界旧石器考古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类型学在解读与提取石器所包含的人类技术行为信息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中国旧石器时代的一些石制品的形态和组合与欧洲和近东常常难以直接对比,对器物的分类定名也存在交流上的困难.由法国学者开创发展起来的史前石器技术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形态特征的同时,通过关注支配石器工业生产体系的技术机制和逻辑规则,对深入细致地探讨史前人类的认知特征和技术行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也能为石器工业甚至跨地域文化之间的比较提供基础.本文对贵州观音洞遗址的石核标本为例进行了技术分析,说明其在研究中国旧石器材料上的可行性,特别是信息提取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埋藏实验是伴随曙石器之争而形成的一种辨别石制品真伪的重要途径。玉米洞遗址是重庆巫山县近年来新发现的以石灰岩石器著称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该遗址出土的石灰岩石器因其原料劣质、埋藏环境复杂、加工程度浅而在人工性质的认定上存在一些争议。本文根据玉米洞遗址的地层堆积成因而设计了踩踏实验和滚动实验两种形式,对石灰岩石器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标本在人与动物踩踏和滚动作用下发生改变的情况和规律,进而对比出土石制品面貌,为石制品人工属性的认定提供依据和参考,重新审视石灰岩石器。  相似文献   

16.
贺存定 《人类学学报》2017,36(4):499-511
埋藏实验是伴随曙石器之争而形成的一种辨别石制品真伪的重要途径。玉米洞遗址是重庆巫山县近年来新发现的以石灰岩石器著称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该遗址出土的石灰岩石器因其原料劣质、埋藏环境复杂、加工程度浅而在人工性质的认定上存在一些争议。本文根据玉米洞遗址的地层堆积成因而设计了踩踏实验和滚动实验两种形式,对石灰岩石器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实验标本在人与动物踩踏和滚动作用下发生改变的情况和规律,进而对比出土石制品面貌,为石制品人工属性的认定提供依据和参考,重新审视石灰岩石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巫山玉米洞遗址为例,对石灰岩石器进行复制与使用功效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些石灰岩在石器打制层面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石灰岩石器在常规的砍砸、切割、挖掘等行为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功能实用性和效率。通过实验标本与遗址出土石器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应存在优选天然毛坯直接使用而形成的“使用石器”,类型主要集中在砍砸器和手镐等重型工具,但二次加工的石器比“使用石器”更为有效耐用;有尖类石器在作用于硬性对象或结构不稳定、受力不均时容易产生残损,与出土有尖类石器较高的残损率相吻合;把手修理在石器使用过程中显得非常必要,为遗址出土石器普遍存在把手修理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深涌黄地峒遗址是香港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初步调查、试掘后认为,这是一处打制石器加工场,其范围之大(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50m)和石制品密度之高(试掘10m2,出土及采集石器3261件)实属罕见。出土石器种类比较丰富,旧石器加工技术大部分在此都能见到。该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对了解和解决岭南以及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问题将有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生物磁学》2011,(5):I0003-I0003
据美国媒体报道,英国《自然-医学》杂志3月6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欧洲一些国家的研究者们能够用化验孕妇血液的方法来判断其体内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这种新方法比现有的化验方式更加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工人们在排干沼泽地时,发现了剑齿象化石、龟壳和石器。还有一只用厚厚的橡树枝杈削制的飞去来器。采用放射性碳素分析法得知这是在一万年前制作的。根据其形状来判断,出土的飞去来器与大洋洲人的捕猎工具很相象。科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