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地高辛标记重组质粒PTA71中所含的小麦rRNA基因作为探针,与EcoRI酶切的黄鳝核基因组总DNA经Southern杂交,呈现2条带,片段长度分别为12.8kb和4.6kb。再运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及杂交后多重带显带技术,定位rRNA基因于黄鳝二价染色体3q12-q24和7q14-q26两个区间,其分布位点与硝酸银染色法结果相符。此外,还讨论了在黄鳝二价体上开展基因定位研究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2.
人类基因组17q11—q12:癌基因与抗癌基因富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基因组17q11-q12含有许多与癌发生有关的基因,因此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本仅就该区域的基因克隆、基因组制图以及这些基因与癌发生的关系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C1q受体(PQR)纯品的分子量为67000,沉降系数2.4S,有链内二硫键。每个血小板约含有4×10^3个PQR分子,其对C1q的亲和常数为3.5×10^7M^_。PQR与C1q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饱和性和可逆性。PQR是不同于血小板胶原受体的膜受体分子,但可与胶原发生交叉反应。单体C1q抑制胶原或免疫复合物(IC)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而多聚C1q则能激活血小板的这些功能。PQR…  相似文献   

4.
猪C1q由猪血清通过PEG沉淀优球蛋白、低离子强度透析沉淀、IgG-Sepharose48亲和层析、SephadexG-200凝胶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每300ml血清可制得9.8mgC1q,产率为46.7%。纯化的猪C1q在SDS-PAGE上显示出三条染色带,分别在29、26、22kD处,薄层扫描结果表明纯度达91%;纯化的C1q保持了较高活性,终浓度为4μg/ml时仍可使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出现明显的凝集现象。猪C1q-ELISA结果表明,动物C1q代替人C1q应用于临床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李奎  余其兴 《遗传学报》1995,22(2):97-102
以地高辛标记重组质粒PTA71中所含的小麦rRNA基因作为探针,与EcoRI酶切的黄鳝核基因组点DNA经Southern杂交,呈现2条带,片段长度分别为12.8kb和4.6kb。再运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及杂交一多重带显带技术,定位rRNA基因于黄鳝二价染色体3q12-q24和7q14-q26两个区间,其分布位点与硝酸银染法结果相符。此外,还讨论了在黄鳝二价体上开展基因定位研究的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6.
一个定位在7q32染色体区域的鼻咽癌负相关ES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宁  谭国林 《遗传学报》1999,26(4):301-308
为了分离和克隆定位于7q32染色体区域的与鼻咽癌发病有关的抑瘤基因,检测了鼻咽癌活检组织及配对外周血标本中7q32微卫星DN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发现在7q32区域存在30%左右的杂合性丢失,从Internet中查询到定位于7q32区域的所有不同EST,对其中20个EST进行分析,RT-PCR和Northern杂交发现,AA070437,EST在鼻咽癌细胞株HNE1中表达微弱,而在正常鼻咽上皮原代  相似文献   

7.
毛细胞白血病经常与5q13.3断裂位点相关联,该断裂位点区域及位于这一区域的重要基因有待研究。我们探索了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即DNA纤维FISH)检测该断裂位点的可行性。实验选用含有断裂位点区域的两个基因组克隆及位于断裂位上是的两个cos质粒探针与带有结构性到位(5)(p13.1q13.3)的线性DNA共杂交(DNA来自HCL患者的细胞系)。实验证明该断裂位点将探针信号一分为二。根据这些结果描绘出断裂位点区域图。研究表明,DNA纤维FISH方法是绘制高精度物理图谱和检出遗传重排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8.
人类第五染色体5q13.3带区一新基因的分子克隆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第五染色体5q13.3带区是毛发样白血病、refactory白血病、骨髓增生不良综合征、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共同畸变区域,表明该区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同恶性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克隆这些有关基因并进一步鉴定,对于阐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理,进而应用于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报道位于该区域的一个新基因的cDNA克隆及在人体不同组织表达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9.
9种新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现9种新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分别为:46,XX,t(2;10)(q33;q11);46,XY,t(10;12)(q26;q22);46,XY,t(6;15)(p23;q23);46,XY,t(1;6)(p36;q21);46,XY,t(1;19)(p32;p13);46,XY,t(16;18)(q22;q21);46,XY,inv(1)(p36q25);46,XY,t(13;17)(q12;q25);46,XY,t(15;21)(q26;q11)。异常核型是导致自然流产和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人类染色体8q24.1带特异性微小卫星DNA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磊 《遗传学报》1997,24(1):1-6
本研究运用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技术获得的8q24.1带特异性探针池,构建了该区带的pUC19文库,从中筛选出48个含CA重复顺序的微小卫星DNA的克隆,已完成12个克隆的序列分析,发现了一个世界上至今未曾报道过的、在正常人群中已检出11个等位片段的、杂合度在中国汉族人群和美国盎格鲁撤克逊族人群中分别达0.84和0.83的高度多态的微小卫星DNA(编号:D8S7F),经PCR检测人鼠杂种细胞系列,证实其来源于人8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一例罕见的复杂易位携带者的染色体绘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俊江  夏家辉 《遗传学报》1996,23(4):255-260
本文报道了一例罕见的复杂易位男性携带者,结婚8年,其妻连续7次流产、死胎和出生早夭的畸型儿。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技术构建的人类7号和8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地对其进行了染色体绘画研究,分析确定其核型为:46,XY,-7,-8,-9,+der(7)、t(7;9)(q2200;p24),+der(8)invins(8;7)(q2100;q31.2q2200),+der(9)t(9;7)(p24;q31.2).ishder(7)t(7;9)(wcp7+),der(8)invins(8;7)(wcp7+,wcp8+),der(9)t(9;7)(wcp7+)。染色体绘画技术为研究染色体异常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本文并对携带者复杂易位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夏家辉  禹宽平 《遗传学报》1999,26(6):591-597
将鼠二甲基甘氨脱氨酶样基因(imethylglycinedehydrogenase-likegene)的部分 编码序列对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与其显著相似的1个人EST(GenBankH28856)(330bp)。此EST与9q34上的2个gDNA的文库中载体臂上上两端的引物PCR,在所得cDNA上再设计引物与cDNA文库载体臂上引物PCR,最终在肝cDNA文库获得1个完整编码区的cDN  相似文献   

13.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骤。仅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而采用本方法确定患者的核型实际为46,XX,t(1;5,12)(1pter→1q23::12q22→12qter,5qter→5p11::1q25→1qter;12pter→12q22::1q23→1q25:5p11→5pter)。结果表明,新建立的G显带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能更有效地检测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  相似文献   

14.
黄鳝二价体上Px基因E3外显子特异引物原位DNA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鱼类中首次应用地高辛标记的特异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将Px基因E3外显子定位于黄鳝粗线期8号二价体的8q15~q26区间和l号二价体的lq32~q37区间,证实了异种生物基因探针和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用于基因定位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群体融合对选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群体融合对选择有效性的影响⒚显性完全且选择不利于纯合子 aa 时,当群体中隐性基因的频率 0≤q< 1/3,群体融合导致选择有效性增加;而当 1/3< q≤1 时,融合使选择有效性减小⒚无显性即选择不利于 Aa 和 aa 时,群体融合导致选择有效性减小⒚超显性即选择有利于杂合子 Aa 而不利于纯合子 A A 和 aa 时,当 0≤q< 1/2,融合导致选择有效性增加;当 1/2< q≤1,融合导致选择有效性减小⒚  相似文献   

16.
应用低温同步法与秋水酰胺处理,对人体乳腺癌细胞系Bcap-37和MCF-7的中期及早中期细胞进行G-显带分析。研究表明,Bcap-37细胞染色体众数为63,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17条;MCF-7细胞染色体众数为56,可识别其结构的标记染色体13条。结合文献报道以及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中最常涉及到第1、3、5、7、11、13和17号染色体结构及数目的异常,染色体断裂点1p11(1q11)、1p13、3p21、3q11、5q11、6q13、6q23、7q22、11p13和11p15也经常涉及;它们可能与癌相关基因的激活和抗癌基因的丢失有关,从而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浩杰  崔英霞 《遗传学报》1996,23(5):338-342
建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标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分析患者复杂的染色体易位,原位杂交前,用甲醛固定G显带标本,是获得良好显带和荧光杂交效果的关键步聚,仅用常细胞遗学方法分析,显示一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核型为46,XX,t(1;5;12)(1pter→1q25::12q24→12qter;5qter→5q11::1q25→1qter;12pter→12q24;:5p11→5pter)而采用本方  相似文献   

18.
珊瑚树叶片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脉冲调制荧光仪观测了珊瑚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化学猝灭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后发现:在晴天,qE及慢弛豫组分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升高,中午达最高值,之后随光强的减弱而下降,阴天时,这两个指标的日变化不明显。在不同季节,相同日时间和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瑚叶片的qE和qE-slow,两个指标在冬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在短时间内改变强光下的叶片周围的温度,叶片的qE和qe-SKOW在高温和低温下均高于适温下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周汝滨  李永全 《遗传》1998,20(5):33-35
本文对来我室咨询的135例无精症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异常核型38例,其中47,XXY,t(6;9)(p21;q22)为世界首报核型。本文对异常核型与无精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四种无尾两栖动物的核型和银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二种角蟾和二种树蛙的核型和银染NOR:无量出角蟾:2n=26(24+2SM),5+8,SC和Ag-NORs位于6q^per沙坪角蟾:2n=26(16M+8SM+2ST),5+8,SC位于1q^per,但Ag-NORs有二对,分别是lq^per和2q^per;黑蹼树蛙:2n=26(24M+2SM),5+8,SC和Ag-NORs在lp^inter;背条跳树蛙;2n=16(12M+4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