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仙境榧子脚观香榧绿色游罗仲春我国特产树种香榧(Torreyagrandis),属于红豆杉科榧树属,系第三纪孑遗植物。它于4月中、下旬开花,次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子成熟。从开花至种子成熟,跨两个年度,历时17—18个月之久。因此,在5—9月间于同...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双子叶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台湾榕(桑科)、短齿楼梯草(荨麻科)、贯叶马兜铃(马兜铃科)、唐古特扁桃(蔷薇科)、短梗稠李(蔷薇科)、长序稠李(蔷薇科)、纤细石斑木(蔷薇科)、蒙古绣线菊(蔷薇科)、细柄罗伞(紫金牛科)、台湾山矾(山矾科)、华流苏(木犀科)、三叶白蜡树(木犀科)、滇素馨(木犀科)、紫花醉鱼草(马钱科)、蒙古白前(萝藦科)、长叶微孔草(紫草科)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的精神,对这16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及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屈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屈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共计50科108属15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4科8属13种;被子植物45科99属143种,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比较贫乏。保护区内植物科的组成以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单种科23科76属,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科数的46.00%;寡种科22科31属,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科数的44.00%。以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卫矛科(Celastraceae)、榆科(Ulmaceae)和松科(Pinaceae)为优势科。在科级水平上,划分为9个分布区和2个变型,科以世界广布科和北温带分布占优势,温带科(42.00%)高于热带科(24.00%);在属级水平上,划分为12个分布区和6个变型,温带属(75.93%)明显高于热带属(9.26%),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研究屈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特征,为保护该区生物多样性和开展相关植...  相似文献   

4.
云南临沧中寨晚中新世邦卖组植物群总计37科59属71种(含37新种)。其中,蕨类植物仅有1科1属1种(新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34科55属6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2科53属65种(含35新种)和单子叶植物2科2属2种];另有分类位置不明的果实1属1种(新种)。这个植物群属于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龙底自然保护区油料植物组成与资源特点。结果表明:(1)油料植物107科281属477种,其中精油植物131种,樟科(7属27种)、芸香科(6属21种)、唇形科(11属17种)等11个科为优势科,以木本植物为主,占73.38%。(2)以种子种皮为主要含油部位的植物占71.47%,植物含油量>20.0%的有211种,>50.0%的43种;油脂脂肪酸含量>70.0%的有7科11种,亚油酸含量>70.0%的有12科20种。(3)在精油植物中,57种植物含精油量>1.0%,13种>4.0%。龙底自然保护区内油料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富油植物资源种类较多,是油料植物富集之地,具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红豆杉及其近缘植物中紫杉醇与同系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云南3种红豆杉科植物、3种三尖杉科植物和1种罗汉松科植物不同部位的抗癌活性成分紫杉醇(taxol)及其同系物巴卡亭Ⅲ(baccatinⅢ)和赛法罗马宁(cephalomannine)的存在和含量,为合理开发并保护我国的有关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鹏英  杨婵  罗建 《植物研究》2022,42(6):921-929
为了合理保护利用南峰地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及标本,对该地区有毒植物的科属、生活型、毒性、有毒部位以及毒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峰地区包括野生有毒植物242种,隶属于77科167属,其中优势科是天南星科(Ar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豆科(Fabaceae)和菊科(Compositae);有毒草本植物共计138种,是占比最多的生活型;有毒部位中全株或全草有毒的最多,共有109种;在毒性方面,只有3种剧毒植物和5种大毒植物,小毒植物有50种,中毒植物最多,有184种;有毒蜜源植物有19种,以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和毛茛科占优势;毒理作用方面,大多是神经系统中毒。南峰地区有毒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但目前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较少,要加强有毒植物认识与保护,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尚勇亚洲象的食物组成与取食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进  邓晓保  张玲  白智林 《生态学报》2006,26(2):309-316
于1998—2000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的自然生境中,通过对亚洲象取食植物调查和粪便分析,了解亚洲象的食物组成与取食习性。结果显示,野外跟踪调查共记录有106种植物被亚洲象所取食。其中有83种出现在象的粪便中,这些种类分别属于:禾本科8种(10.0%)、桑科7种(9.9%)、蝶形花科4种(8.4%)、五加科3种(6.6%)、葡萄科3种(5.7%)、夹竹桃科3种(4.6%)、芭蕉科1种(4.2%)、姜科3种(3.7%)、紫金牛科3种(3.6%)、蔷薇科3种(3.6%)、大戟科5种(3.3%)、榆科2种(3.O%)、含羞草科4种(2.9%)13个植物科。根据食物中所占的比率,桑科的榕属(Ficus)、禾本科的竹类(Bambusoideae)、小果野芭蕉(Musa acuminate)和莠竹(Microstegium ciliatum)是亚洲象的主要食物资源。在觅食过程中,亚洲象取食包括乔木、藤本灌木和草本等各种生活型的植物,其中先锋种所占比率(59%)高于后续种;选择性啃食枝条的植物种类(77种)高于牧草式取食的种类(6种)。亚洲象取食植物种类的月变化与月平均温度和月降雨量成负相关,旱季取食植物种类高于雨季。本研究对制定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策略,以及解决保护区周边日趋恶化的人象矛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英文版《中国植物志(夹竹桃科)》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滔  陈锡沐   《广西植物》1997,17(4):299-305
本文将中文版的《中国植物志·第63卷(夹竹桃科)》(1977)与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第16卷(夹竹桃科)》(1995)进行对照比较,报道了两专著中植物分类群学名和分类位置的变动以及收载种类的增减等情况,以资正确鉴定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英文版?中国植物志(萝摩科)?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中文版的《中国植物志.第63卷(萝摩科)》(1977)与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第16卷(萝摩科)》(1995)进行对照比较,报道了两专著中植物分类群学名和分类位置的变动以及收载种类的增减等情况,以资正确鉴定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秦岭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152科,815属,2184种,对该地区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裸子植物5科,15属,30种,单子叶植物23科,169属,390种;双子叶植物124科,631属,1764种。(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种类多,有15个分布类型及19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64.17%,具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3)本地区植物古老、残遗、原始成分多,反映了该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性质。(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41属。国家级保护植物32种,分析结果认为本地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生于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上的两个链格孢新种,即盐肤木生链格孢(Alternar。rholcolaT.Y.ZhangetJ.Z.Zhang)和陕西链格孢(A.shaanxiensisT.Y.ZhangetJ.Z.Zhang);生于天南星科(Aiaceae)植物上的两个新种,即海芋链格孢(A.alocasiaeTYZhapetM.X.Gao)和独角莲链格孢(A.typhoniiT.Y.ZhangetJ.Z.Zhang),及生于五加科(Aialiaceas)植物上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常春藤链格孢[A.hederae(Aim.&Cam.)P.Joly]。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3.
福建地处亚热带,其维管植物多样性已经有过广泛的研究,但其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却鲜为人知。在本研究中,作者基于先前的苔藓植物文献报道和近期的野外工作以及对华东师范大学标本馆部分馆藏标本的研究结果,编写了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最新名录。福建共有苔类植物41科79属351种,角苔类植物1科4属6种。本研究新增福建苔类新记录82种。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区系主要由细鳞苔科(94种),耳叶苔科(32种),羽苔科(25种),扁萼苔科(23种)和指叶苔科(21种)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的大科组成。除种数较多的属以外,63个属的种数不足5种,其中包括33个单种属。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区系地理分布主要以东亚、热带亚洲和北温带成分为主。福建特有种仅Solenostoma parviperianthum一种。与台湾相比,尽管两地植物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福建在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以及特有成分上都还远不及台湾丰富。  相似文献   

14.
贵州因独特的山地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同时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对有毒植物的利用极具民族特色。为加强有毒植物识别,有效规避毒害风险,更好地开发利用有毒植物资源,通过文献收集和野外调研贵州境内有毒维管植物,对其科属种资源分布、生活型组成、毒性特征、利用价值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经调查后发现,贵州有毒维管植物有523种,隶属于113科336属,其中优势科为豆科(Fabaceae)、菊科(Asteraceae)、夹竹桃科(Apocyn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天南星科(Araceae),优势属为杜鹃属(Rhododendron)、大戟属(Euphorbia)、茄属(Solanum)、天南星属(Arisaema)。生活型以草本植物最多,占48.56%,灌木次之。在黔南和黔西南有毒物种分布较丰富;有毒部位以全株有毒为主,占42.48%;毒性成分以苷类为主,占43.40%;以消化系统急性中毒症状为主,占65.97%。药用植物以全株药用为主,占41.49%;功能主治用于骨伤科最多,占42.26%。利用价值有45种可食用、...  相似文献   

15.
福建地处亚热带,其维管植物多样性已经有过广泛的研究,但其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却鲜为人知。在本研究中,作者基于先前的苔藓植物文献报道和近期的野外工作以及对华东师范大学标本馆部分馆藏标本的研究结果,编写了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最新名录。福建共有苔类植物41科79属351种,角苔类植物1科4属6种。本研究新增福建苔类新记录82种。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区系主要由细鳞苔科(94种),耳叶苔科(32种),羽苔科(25种),扁萼苔科(23种)和指叶苔科(21种)等一些热带和亚热带的大科组成。除种数较多的属以外,63个属的种数不足5种,其中包括33个单种属。福建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区系地理分布主要以东亚、热带亚洲和北温带成分为主。福建特有种仅Solenostoma parviperianthum一种。与台湾相比,尽管两地植物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福建在苔类和角苔类植物的多样性以及特有成分上都还远不及台湾丰富。  相似文献   

16.
湖南八角科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祁   《广西植物》1998,18(2):139-145
湖南八角科植物有10种1亚种,分布于44个县,多生长于海拔600~1600m的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本文依据湖南八角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结合地理分布、植物区系、地理、气候和土壤资料,经分析和推论得知:(1)湖南八角科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它们与毗邻省区的种类关系密切。(2)在湖南省内,大多数种类呈地理替代分布。(3)湖南八角科植物区系表现为多种区系成分的过度与汇集,即华中—华东—华南—滇黔桂四个区系成分的交汇、混杂和过度。(4)新生代的冰期和间冰期、湖南的地形和土壤、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是影响湖南八角科植物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5)湖南八角科植物的多数种类是从湖南西南以外地区迁移扩散而来,一些次生种类是在本省周边地区和周边省区分化形成。(6)湘西南地区是湖南八角科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现代分化中心和现代原始类群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内伶仃岛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广东内伶仃岛的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考察、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7科367属551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25属38种,种子植物107科342属513种,12种为广东新记录;(2)种子植物区系的表征科主要有:樟科、茜草科、夹竹桃科,番茄枝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芸香科、葡萄科、五加科、紫金牛科、荨麻科、防己科、天南星科、棕榈科等;(3)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及东亚分砷;(3)通过与邻近地区植物区 的比较,发现内伶仃岛与香港植物区系相似性最高,与古田、古兜山的相似性次之,而与南昆山的相似性较低,它们均属于华夏植物区系界的华南省。  相似文献   

18.
甘肃盐碱土植物VA菌根真菌侵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甘肃盐碱土中植物的VA菌根真菌共生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科17种植物中,除碱蓬(Suaeda glauca Beg.)外均被菌根真菌侵染,占94.1%;盐碱土中孢子密度较高,表明甘肃盐碱土生态系统中植物对菌根真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菌根真菌在盐碱土中产孢能力较强;所调查植物的VA菌根结构类型Arum型占68.75%,Pris型占31.25%;菌根结构类型与宿主植物类型有关,禾本科(Poaceae)和鸢尾科(Iridaceae)植物为P型菌根,百合科(Liliaceae)、胡颓子科(Elaeagnaceae)等其它科植物均为A型菌根;土壤类型影响了宿主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根际土的孢子密度,相同宿主植物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特有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山东省特有植物的区系组成、地理分布和特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绘制了特有植物分布图。76种特有植物隶属于32科53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8属12种,被子植物27科45属64种。这些特有植物多为新特有种而缺乏古特有种。特有植物的区系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区系成分不算丰富;(二)地理分布极不均衡,有四个明显的特有现象中心,即昆嵛山,泰山、崂山和蒙山;(三)地理成分复杂。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林云  毕海燕  李超  云映霞 《植物研究》2019,39(2):310-320
对我国11个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原白中模式标本引证的排印错误做了更正:砚山锥栗(壳斗科)原白中错误地将模式标本引证为王启无84116,实际应为王启无84416,前者属于菊科植物Inuna helianthus-aquatica C.Y.Wu ex Ling。长果柯(壳斗科)原白中错误地将模式标本引证为K.M.Feng 13012,实际应为K.M.Feng 13102,前者属于冬青科植物Ilex triflora Bl.。福建红小麻(荨麻科)原白中错误地将主模式标本引证为C.J.Chen&Z.Y.Li 109,实际应为C.J.Chen&Z.Y.Li 103,前者属于荨麻科植物Oreocnide frutescens(Thunb.)Miq.。少毛全缘叶紫麻(荨麻科)原白中错误地将主模式标本引证为N.K.Chun 44099,实际应为N.K.Chun 44033,前者属于杜鹃花科植物Lyonia ovalifolia(Wallich)Drude var.rubrovenia(Merr.)Judd.。甘南铁线莲(毛茛科)原白中错误地将主模式标本引证为Baishuijiang Exped.4490,实际应为Baishuijiang Exped.4990,前者属于卫矛科植物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矮粗距翠雀花(毛茛科)原白中错误地将模式标本引证为Sichuan Veg.Exped.3137,实际应为Sichuan Veg.Exped.3173,前者属于龙胆科植物Gentiana conduplicata T.N.Ho。镇康黄芪(豆科)原白中错误地将主模式标本引证为T.T.Yu 17255,实际应为T.T.Yu 17225,前者属于莎草科植物Scirpus lushanensis Ohwi。宽翼棘豆(豆科)原白中错误地将模式标本引证为Qinghai-Xizang Comp.Exped.9484,实际应为Qinghai-Xizang Comp.Exped.9485,前者属于石竹科植物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肾瓣黄芪(豆科)原白中错误地将模式标本引证为Qinghai-Xizang Comp.Exped.3650,实际应为Qinghai-Xizang Comp.Exped.3605,前者属于麻黄科植物Ephedra gerardiana Wall.ex Mey.。湖南长柄槭(槭树科)原白中错误地将模式标本引证为李泽棠2944,实际应为李泽棠2994,前者属于杜鹃花科植物Pieris formosa D.Don。峨眉勾儿茶(鼠李科)原白中错误地将模式标本引证为杨光辉54729,实际应为杨光辉54723,前者属于山茱萸科植物Helwingia chinensis Batal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