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兔防御素(MCP—1)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兔脾脏细胞中分离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兔巨嗜细胞阳离子多肽(MCP-1)cDNA,插入经EcoR I和Xba I双酶切的pUCD19中,构建了党生质粒pUCDEF,进行了限制性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在扩增出的cDNA288个碱基中,在前片段中有一个碱基与发表的兔MCP-1 cDNA序列不同,即第157位碱基由G变为A,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苏氨酸。该cDNA全  相似文献   

2.
将质粒pBX-MT上的小鼠MT-ⅠcDNA片段切下作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删除该片段的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BS-SK中,经DNA序列测定后证明其克隆序列正确.再将MT-ⅠcDNA编码序列插入到转移载体pBacPAK8的BamHⅠ和EcoRⅠ位点之间,通过磷酸钙/DNA共转染方法将其导入昆虫细胞Sf9中,以Westernblot和DotEIA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表达量为1mg/L  相似文献   

3.
由含有BHBV-1(BovineHerpesVirus-1)前早期基因的基因组片段亚克隆BICPO(BHV-1InfectedCellProteinO)的DNA序列至表达载体pSVK3,构建质粒pSV2.9。将该质粒与pBLTR-Luc共转染小牛肺细胞,检测转染细胞裂解物的荧光素酶活性,BICPO的表达产物可以显著地激活BIVLTR启动子控制下的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根据pSV2.9与含有BIVLTR不同区段缺失的质粒pD-319-Luc、pD-115-Luc、pD-52-Luc共转染小牛肺细胞的实验结果,推测BIVLTR-319位上游区的DNA序列影响BICPO基因产物对BIVLTR表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质粒PBX-MT上的小鼠MT-ⅠcDNA片段切下作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删除该片段的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BS-SK中,经DNA序列测定后证明其克隆序列正确,再将MT-ⅠcDNA编码序列插入到转移载体pBacPAK8的BamHⅠ和EcoRⅠ位点之间,通过磷酸钙/DNA共转染方法将其导入昆虫细胞Sf9中,以Western blot和DotEIA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表达量为1mg=  相似文献   

5.
应用RT-PCR方法,从新生大鼠脑组织总RNA扩增大鼠FMR1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克降至pUC18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获得从终止密码子起共1681bp的编码序列,尚缺少约200bp的5‘序列。所克隆的这部分大鼠FMR1cDNA,不含有对应于人FMR1基因的外显子12及外显子17第一和第三剪接受点之间的序列,提示大鼠FMR1基因也有选择剪接表达。  相似文献   

6.
制备CVB3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DNA疫苗时,采用RT-PCR从CVB感染的HeLa细胞中扩增VP1、VP2、2A和3D基因,重组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构建pcDNA3/VP2、pcDNA3/VP1、pcDNA3/2A和pcDNA3/3D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下实扩增的序列并将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真核细胞COS-7,用RT-PCR检测mRNA的转录,用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4种重组质粒酶切出相应大小的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CVB3相应序列,Western-blot证实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成功构建CVB3结构与非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DNA疫苗,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RT-PCR技术分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cDNA,将长为2605bp的cDNA插入质粒pJN6,并经全序列测定证实,该序列与已报道序列相比,存在两个变异碱基,即第754位C→T,和1654位的G→A,这两个变异碱基并不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利用LDL受体基因cDNA中的ClaⅠ片段作为探针,检测到LDL受体基因上外显子8的StuⅠ位点是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位点。所克隆的cDNA含有可译框架的全部密码,因此可作为基因表达材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RT-PCR方法,从新生大鼠脑组织总RNA扩增大鼠FMR1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克降至pUC18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获得从终止密码子起共1681bp的编码序列,尚缺少约200bp的5′序列.所克隆的这部分大鼠FMR1cDNA,不含有对应于人FMR1基因的外显子12及外显子17第一和第三剪接受点之间的序列,提示大鼠FMR1基因也有选择剪接表达.同源性分析显示,大鼠FMR1与小鼠FMR1基因的同源性为97.7%,与人FMR1基因的同源性为94.9%;与小鼠FMRP(FM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与人FMRP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以大鼠FMR1cDNA片段为探针检测到大鼠不同组织中FMR1基因的选择剪接表达.上述结果为以大鼠为动物模型深入研究FMR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产物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编码人BMP2cDNA基因插入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1,与修饰的家蚕核形多角体病毒Bm-BacPAKDNA共转染家蚕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含有在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下的BMP2cDNA基因的重组病毒Bm-BacPAK-BMP2。用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幼虫,第五天BMP2表达率最高,每毫升蚕血淋巴中约10μg表达产物;表达产物在在体内被加工成C-端16kD片段,以二硫键连结成分子量为30kD的同源二聚体;经纯化获得90%以上纯度的成熟BMP2,与骨基质胶原结合后植入大鼠皮下,7天后在局部诱导生成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10.
LDL受体基因cDNA的RT—PCR分离,克隆及其在RFL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分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cDNA,将长为2605bp的cDNA插入质粒pJN6,并经全序列测定证实,该序列与已报道序列相比,存在两个变异碱基,即第754位C→T,和1654位的G→A,这两个变异碱基并不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利用LDL受体基因cDNA中的ClaI片段的作为探针,检测到LDL受体基因上外显子8的StuI位点是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位点,所克隆的cDNA含有可译框架的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已发表的序列,分别在鸡贫血病毒(CAV)环形基因组DNA(全长2.3kb)的EcoRI位点和BamHI位点的两侧选择适当序列合成两对引物,用PCR技术,从斑点杂交检测到病毒核酸的CAV感染的MDCCRP1细胞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包含EcoRI和BamHI分割开的病毒基因组两部分(1.5kb和0.8kb)约1.5kb和约1.25kb的两个片段。再将其中相应序列拼接克隆进pUC18载体,获得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DNA片段的克隆质粒pCAV2.4。酶切分析表明,该质粒具有预期的BamHI位点、PstI位点、HindⅢ位点,而预期的EcoRI位点消失。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的两端序列分析表明,质粒pCAV2.4是包含CAV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插入DNA片段序列中的EcoRI位点序列发生了一个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12.
汉坦病毒陈株S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坦病毒陈株感染的VeroE6细胞裂解液中提取病毒RNA,经逆转录PCR获得病毒S基因编码区约1.3kbcDNA片段,克隆该片段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与汉坦病毒76118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二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GSTNP融合蛋白。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分子约72kD左右。Westernbloting和ELISA试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与多株抗汉坦病毒核蛋白的McAb发生反应,其抗原表位及McAb反应谱与76118株相比存在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PCR扩增和克隆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从GA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的成纤维细胞(GEF)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DV糖蛋白D(gD)抗原基因片段的约1300bp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的产物于EcoRI和Kpnl位点克隆到pUC18质粒载体中,在以digoxigenin(dig)标记的gDPCR产物作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初步筛选到阳性重组质粒克隆,再根据酶切分析筛选到含MDVgD基因的重组质粒p18MgD。将p18MgD质粒DNA用dig标记后,在Southernblot中,该探针能识别MDV基因组DNA的BamHI-A克隆中的A片段DNA。酶切位点分析表明,该gD克隆也和已发表的MDV的RBIB株gD一样,不含有EcoRⅠ、HindⅢ、PstⅠ、SmaⅠ、pvuⅡ等酶切位点。证明该重组质粒是MDVgD克隆。  相似文献   

14.
蚕豆叶绿体atpE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叶绿体的atpE和atpB基因在叶绿体DNA KpnI酶切的第九条(约4.0kb)片段上,此片段被克隆到载体pUC18中,构成重组质粒pUK1。用玉米叶绿体atpE基因作探针对pUK1的ClaI、EcoRI等的酶切产物进行杂交,确定了蚕豆叶绿体的atpE在ClaI酶切的约0.9kb的片段上。根据pBulescript KS(+)DNA多聚接头F引物和R引物测序,得到ε亚基基因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内蒙古地区流行的犬细小病毒病病犬的肠溶物中分离提纯犬细小病毒(CPV)。提取病毒基因组DNA,并以此DNA为模板,采用人工合成的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BamHI、SacI双酶切后,克隆于pUC19质粒的BamHI/SacI位点。重组质粒pUCVP2经PCR鉴定、限制酶切分析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犬细小病毒内蒙株(CPV-IM)VP2基因的全长克隆,VP2基因全长1755nt,  相似文献   

16.
将大鼠酰胺化酶的信号肽及前导肽编码序列引入昆虫核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构建PABChGRF(Gly)、PABCIGFI融合基因的昆虫细胞分泌表达质粒pBacPAG2、pBacPAI,并与经修饰的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PAK6线性化DNA共转染秋粘虫细胞Sf21,通过同源重组、筛选和鉴定,得到它们的重组病毒BacPAG、BacPAI。将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PABChGRF(Gly)和PABCIGFI均得到有效外泌表达,表达产物通过IgGSepharose柱可获得快速纯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湖北地区一宫颈癌患者癌组织DNA中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基因,并在pUC18载体中克隆。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确认了含HPV16E7重组克隆质粒,命名pHPV16E7─HB。DNA序列分析表明,HPV16E7─HB基因全长294bp(与报道的标准株基因长度相同),但其核苷酸顺序中有两处发生了C→T突变,即第43位密码子CAA变为TAA,第76位CGT变为TGT;前者使谷氨酰胺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即无义奕变(nonsensemutation)。这种突变发生在294个碱基的DNA扩增产物之中,不像是PCR本身的错配,而很可能是湖北株与标准株之间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担子菌灰树花的菌丝体中提取总RNA,并纯化出mRNA,m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经PCR扩增海藻糖合酶(Tsase)基因,获得一长约2.2kb的片段,把该片段连接一pGEM-T-easy vector上进行测序,其全长共2199bp。随后将此片段以正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HindⅢ+Xbal位点构建pUB,再把海藻糖合酶基因以正向插入载体pUB的BamH  相似文献   

19.
抗旱基因HDCS1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克隆了二棱大麦第3组LEAcDNA,抗旱基因HDCS1的基因上,将其连接于pB1121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了HDCS1的植物表达载体pBHC,并进行了PCR和酶切鉴定,为进行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抗真菌蛋白Rs—AF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抗真菌蛋白Rs-AFP1和Rs-AFP2全长cDNA插入表达质粒pET-22b/NcoI+SacI位点,构建成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1和pRAF2.将不含信号肽编码序列的Rs-AFP1和Rs-AFP2cDNA分别插入pET-22b/Ncol+Sacl和pET-22b/Ndel+SacI位点,构建成不含信号肽序列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3、pRAF4和非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RAF5和pRAF6.将构建的上述各种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挑菌落培养,IPTG诱导,使Rs-AFPs基因得到表达,并用体外抑菌试验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结果表明,各种表达载体的表达产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pRAF3和pRAF4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