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利用激光微束,并选用适当的功率密度可将小冰麦异附加系花粉细胞染色体切割成2~3个片段,这个技术的建立为激光微束应用于染色体片段DNA微克隆及基因定位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光钳的原理及其在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将光钳和激光微束系统联合使用可以进行显微操作。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机械接触並且绝对无菌。光钳和微束系统可用来切割染色体,收集染色体片段,融合细胞以及改变细胞和细胞器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黄力全  田文忠  李良材  梁宏 《遗传》1991,13(1):37-37
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是植物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之一。用激光微束技术转化动物细胞已经取得了成功,并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最近又证明激光微束可穿透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将pBR322DNA导入植物细胞和细胞器。本实验在利用激光微束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水稻培养细胞上进行了探索。 所用外源DNA是pBI121质粒,该质粒带有CaMV35启动子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用  相似文献   

4.
发刊词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一大批新兴学科相继涌现,激光生物学正是在这个大潮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它是激光技术向生物学渗透,是激光医学、激光育种等应用学科的基础。它一经诞生,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利用激光研究生命物质运动,已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用激光微束技术实现了切割染色体、核仁组织者的定位、遗传缺失和动物卵细胞融合,诱发微核仁形成;用激光微束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和水稻细胞以及向蚕卵细胞注入外源基因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可以预见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中将会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分支——激光生物工程,它的作用将与酶工程媲美。  相似文献   

5.
激光微束与光钳系统周志康(重庆京渝激光生物研究所重庆400039)本文报导了由我所设计的激光微束与光钳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本系统由脉冲调Q倍频YAG激光和连续YAG倍频激光器组成,前者用于微束,后者用于光钳。微束的主要参数激光波长1.06um、0.53...  相似文献   

6.
激光微束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遗传操作技术。该技术利用激光方向性好、光色单一和亮度高等独一无二的特点,把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引入显微镜并聚焦成很小的光点(直径小于1μm)。这种直径很小但功能密度很高的激光束照射细胞后,在细胞膜的表面引起可修复性的微损伤,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因此激光微束可用于诱导基因转移、染色体切割、细胞核打孔以及细胞融合等与基因导入有关的遗传操作。激光微束技术使得对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精细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的显微外科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朱延彬  马俊富 《激光生物学报》1994,3(3):516-519,528
本广简介了我们研制成功的两种激光微束系统的设计特点,文中并综述了激光微束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10.08 kJ/m2.d辐射剂量的UV-B辐照处理"晋麦8号"冬小麦种子,待根尖生长至1 cm~2cm长时,对小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率以及各类异常分裂现象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异常分裂的细胞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增强的UV-B辐照能抑制小麦细胞有丝分裂的发生频率,并可诱导小麦根尖细胞产生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包括单桥、双桥和三桥染色体)、不均等分裂以及微核染色体等畸变现象.另外,在增强UV-B辐射处理后的细胞中还深入研究了新型的异常分裂现象-分束分裂,表现为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产生三束、四束、六束和七束等染色体束,且均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分别为0.073%、0.153%、0.053%和0.060%.而在对照组小麦细胞中没有发现分束分裂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与CK组相比,分束分裂细胞中.微管蛋白的组成和微管骨架的形态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因此,推测分束分裂现象的发生可能与增强UV-B辐射导致细胞骨架微管系统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激光的生物效应出发,简要阐述了激光微束与光钳系统的出现历程及其装置构造,系统分析了其作用原理,并介绍了其作为一新技术,在外源基因导入,体外辅助受精,细菌融合和显微操作染色体与生物大分子等方面的应用状况,同时对其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刘小青 《激光生物学报》1997,6(1):1021-1023
在埃及胡子鲶和苏氏芒鲶两种鱼受精卵上,用脉冲YAG激光微束打孔技术,成功地导入了外源指示剂和用激光微束打过孔的受精卵孵化出了仔鱼,为今后激光微束打孔植入外源基因和针类转基因研究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1.
激光微束诱导pSV—β质粒导入Hela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用一套Nd:YAG紫外激光微束系统研究基因转移。我们以pSV-β质粒(β-半乳糖甙酶基因)作为报道基因,利用外激光微束将其导入Hela细胞中,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到质粒在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在最佳的激光辐照条件下,Hela细胞的导入表达成功率在80%以上。本工作是国内首次报道激光微束诱导外源基因进入动物细胞中获得表达,为激光微束技术在动、植物细胞高效率导入外源DNA的研究中摸索到一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用一套Nd:YAG紫外激光微束系统研究基因转移。我们以pSV-β质粒(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报道基因,利用紫外激光微束将其导入Hela细胞中,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到质粒在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在最佳的激光辎照条件下,Hela细胞的导入表达成功率在80%以上。本工作是国内首次报道激光微束诱导外源基因进入动物细胞中并获得表达,为激光微束技术在动、植物细胞高效率导入外源DNA的研究中摸索到一套经验,也将有力地促进这一技术在细胞工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微束激光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叙述了激光微速穿刺法导入外源DNA的基本原理及其有关影响因素等。利用该转化方法,现已成功地获得了多种动植物细胞外源基因的转化。实验证明,激光微束穿刺转化技术简便有效、重复性好、靶体选择性强,对靶体无损伤等优点。随着转化技术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光镊技术的渗透和结合,激光微束转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激光照射能否诱发遗传物质的变异,国内外尚无定论,须要进一步研究。 1969年S.Fine等用红宝石激光照射多种植物,认为没有诱变效应,而1976年C.Zorn等报道激光UV段的微束照射,确能引起染色质畸变。M.W.Bern等(1976)也报道激光照射活细胞染色体,发现有双光子效应。 在国内,中山大学遗传组(1976)、安徽农学院徐厚镕(1982)的报道与毛炎麟(1978)、蒋同庆(1980)的结果也互相矛盾。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束激光穿刺法将抗真菌基因导入棉花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棉花感受态萌动种胚作为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双价基因导入棉花,所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B IBGC携带有筛选标记npt-Ⅱ(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激光转化处理的种胚经卡那霉素筛选,已经获得抗性小植株。研究了微束激光转化法用于棉花感受态萌动胚转化预培养的时间、高渗液对材料的处理等。研究表明:用微束激光转化处理种胚是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转化方法,用该法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感受态萌动胚,避开植株离体再生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激光微束在植物外源基因转化上的最新进展,激光微束转化法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alaberration CA)试验和微核 (micronucleus)试验两种方法对低强度He Ne激光辐照育龄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 14.31J cm2 (辐照 5′)、2 8.6 2J cm2 (辐照 10′) ,5 7.2 4J cm2(辐照 2 0′) ,114.5 2J cm2 (辐照 40′)。照射血样后 ,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其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激光照射及空白对照组 ,血样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 4.2 9‰、3.96‰、3.81、3.5 9‰和 4.19‰ ,X2 检验无显著意义 (P >0 .0 5 )。阳性对照丝裂霉素MMC处理的血样淋巴细胞CA率平均为 14.41‰ ,明显高于激光照射和空白对照组 ,X2 检验有显著差异(P <0 .0 1)。微核试验检测结果 ,微核染色体分别为 1.0 2‰ ,1.17‰ ,1.18‰ ,1.31‰和 1.19‰对照 ,经统计分析激光照射各组与对照组微核率均在 2‰以下 (P >0 .0 5 ) ,属正常人体微核范围内。结果显示两组试验监测诱变均具有一致性。证明He Ne激光辐照人体细胞对染色体无致畸效应。且表明He Ne激光在治疗范围内应用安全、有效、不会对不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激光在农业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激光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概况,如激光生物学刺激效应、激光诱变育种,激光辐照离体质粒DNA、激光微束转基因技术等,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激光微束在染色体微切割和微分离、分子细胞生物学、去除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王兰岚  周奕华 《激光生物学报》1994,3(4):562-563,571
一种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新方法──激光微束穿刺法王兰岚,周奕华,宋桂英,陈正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北京,100101)关键词转基因植物;转化作用;激光微束穿刺法ANEWWAYOFFOREIGNGENETRANSFORMATIONOFPLANT—L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