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铀是核燃料的必需元素。发展核能离不开核燃料,在具有开采价值的铀矿中,铀所含能量与地球上石油资源的能量相当。海水中铀的蕴藏总量可达40亿吨,但其浓度只有3—3.3ppb;另外,某些矿  相似文献   

2.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2):269-269
铀(L3O8)是核燃料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污染源之一。铀矿开采之后排放的残留物也是重要污染源。这些核废料排泄于环境,如水域、土壤和大气之中,必然危及生态和人类健康研究发现,某些微生物有清除这类放射性铀污染物的能力,并实现回收。1)一种地质细菌,如Geobacter sulfurreducens可制成细菌制剂用于清除地下铀等放射性金属污染物,研究认为,这类细菌在金属和碳的全球循环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5):860-860
核燃料铀的生物治理与回收在本刊〔2005,21(2):369〕曾作过报道,这里再做些补充。放射性核聚变燃料如铀、氘等若发生泄漏而不能及时得到治理,则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使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因战争和核事故而造成核污染的事件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其危害几年甚至几  相似文献   

4.
丙烯酰胺的微生物生产 丙烯酰胺(Acrylamide,CH=CHCONH)合成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或其共聚物,很有实用价值,可用作土壤改良剂、絮凝剂、黏合剂、造纸工业的纸张增强剂以及用于涂料等等,作为一种吸附剂可用于核燃料生产,如吸附海水中所含的铀(UO).  相似文献   

5.
一、内照射剂量的估计 (一)铀裂变产物中的主要危害元素铀裂变产物是多元素的混合体,对生物的危害是各种元素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必定有的是主要的,起着主要的作用,其余的则处于次要的地位。确定铀裂变产物中危害元素的主次,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此元素在铀裂变产物中的百分含量; (2)此元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 (3)此元素所释放射线的性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6.
矿石的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有用金属的一种新工艺。由于这种方法适于贫矿石、表外矿石及采空区矿石中的铜和铀的浸出,在矿冶工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仅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对由铜铀共生矿细菌浸出铜、铀的主要问题如细菌培养条件、影响浸出的重要因素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CF—Ⅰ细菌富集溶液中铀。对铀的最大富集量达360mg/g 干菌以上,在较短时间内可吸附溶液中98%的铀;pH、细胞生长状态、细胞膜表面电位等对其富集铀作用影响较大,pb~(2+)等重金属离子能干扰细胞对铀的富集。电镜及能谱结果表明,富集的铀绝大郭分以四价态存在于 CF-Ⅰ细胞膜表面。  相似文献   

8.
从退役铀矿区土壤中筛选获得耐铀促生菌株,为铀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提供优良菌种资源,以解决退役铀矿区污染治理问题。梯度稀释某退役铀矿区污染土壤,涂布含铀培养基,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耐铀性能菌株B2。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在铀胁迫下的生长曲线和培养基铀含量,分析其耐铀能力和铀吸附或吸收能力。通过平板法测定其固氮、解磷、产纤维素酶、合成铁载体能力。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其产吲哚乙酸(3-indole acetic acid, IAA)能力及产量。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实验,验证该菌株的促生能力。综合形态观察结果、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序列的进化分析,确定菌株B2为微枝形杆菌属细菌(Microvirga makkahensis sp.),在铀浓度为0-400 mg/L时,其生长曲线符合S型生长曲线模型,当铀浓度达到600 mg/L后生长受抑制,其对培养基中的铀无吸附或吸收作用。菌株B2具有固氮、解磷、产纤维素酶、合成铁载体和产IAA的促生特性,培养48 h后IAA产量可达到24.39μg/...  相似文献   

9.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3,19(3):300-300
丙烯酰胺 (Acrylamide)是在工业系统应用较广的化工产品 ,如用作黏着剂在石油开采方面能提高石油开采率 ;作增强剂用于造纸工业 ;作吸附剂用于海水铀吸附 ,回收铀 ;以及聚丙烯酰胺作高性能的吸水剂或改良剂 ,在农业上用于改良土壤 ,保水抗旱等等。因此 ,国内外通过化学途径和微生物途径大力开发这类化工产品 ,已进入工业化生产。然而 ,对其有害的一面往往被忽视。已经证实 ,饮用水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可以破坏人体神经系统 ,并可导致阳痿、瘫痪和各种癌症。近来 ,从瑞典传来一个引起人们非常关注的信息 ,某些碳水化合物的烧烤…  相似文献   

10.
氧的毒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需氧生物比厌氧生物的生活方式进步得多。葡萄糖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比酵解成乳酸所产生的能量高15倍之多。一切需氧生物必须依赖氧才能获得能量和维持生命,然而氧的浓度只要稍高于空气中的氧含量就会有毒于生命。在某些场合甚至完全生长在普通空气中,氧对机体也会产生有害作用。这个矛盾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同时,水下和高山作业、临床上高压氧舱的利用、尤其是辐射损伤、免疫、药理、毒理、癌症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对氧中毒研究其有实  相似文献   

11.
拥挤胁迫对史氏鲟稚鱼血浆溶菌酶活性和补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主要依赖先天性免疫反应或称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来保护自己,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似乎比某些高等脊椎动物更有潜力,因此探讨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必要的。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的应激反应,急性胁迫结果是打乱代谢平衡,使用于生长的能量转移到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理转变中,慢性胁迫更是会使能量耗竭。鱼类处于慢性胁迫时常表现出免疫抑制,尽管其机理尚未完全揭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土著细菌菌群(柠檬酸杆菌属51.58%、不动杆菌属25.49%、黄金杆菌属12.82%、肠杆菌属8.5%)对铀的去除效果及机理。[方法]考察温度、p H、U(Ⅵ)初始浓度对细菌菌群除铀影响,通过死活细菌菌群对比试验分析吸附还原所占比例,并通过SEM-EDS、FTIR和XRD分析除U(Ⅵ)机理。[结果]在p H为7.0、30℃、U(Ⅵ)初始浓度为9.6 mg/L时细菌菌群对铀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均达到96%以上;死活细菌对比试验发现细菌菌群对铀不仅有吸附作用还有还原作用。SEM-EDS显示除铀后细胞周围出现大量片状物质,新出现的U峰占细胞重量比的28.10%。FTIR结果显示细菌菌群细胞中氨基、羟基、羧基、酰胺和磷酸根基团在除铀过程中占主要作用。XRD显示说明细菌菌群对铀具有一定的矿化作用。[结论]从铀尾矿中选育出的细菌菌群具有协同作用,对铀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主要为以吸附和还原为主矿化作用为辅的生物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本报道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与郧县人颅骨同层的9个哺乳动物牙釉质化石年龄的结果。其平均值为58.1±9.3万年,对被测样检验了其对铀的封闭性,采用指数函数拟合与铀早期加入模型计算年龄,讨论了测年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4.
分子内分子伴侣--Pro肽在蛋白质折叠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体内,许多蛋白质,如很多胞外蛋白酶、某些多肽激素等都以含前导肽的前体形式合成,前导肽在蛋白质折叠中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为了与一般意义上的分子伴侣相区别,人们将对蛋白质折叠有帮助的前导肽称为分子内分子伴侣,分子内分子伴侣帮助蛋白质在折叠过程中克服高的能量障碍,某些蛋白质的分子内分子伴侣甚至促进其在氧化性折叠中二硫键的正确配对。  相似文献   

15.
贫铀矿石细菌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山的酸性矿水中分离出亚铁氧化细菌O-D菌株,属于氧化铁硫杆菌(Thiobaeillusferrooxidans)。靠细菌的生物氧化作用,可以浸出某些含黄铁矿的贫铀矿石中的铀(矿物主要为铀黑、铀钙云母及沥青铀矿)。品位为0.01 7%,粒度--30毫米的含铀矿石,用pH1.5的细菌-Fe,(SO4),溶液柱浸或堆积浸出,经40天后浸出率可达50%以上,而用-10毫米粒度的矿石,则浸出率达60%以上。与2%H2SO4溶液浸出相比较,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达到同样的提取率,但细菌法酸耗只有0.08%,可节省90%以上的硫酸。浸出液中的铀和钼离子在一定浓度下抑制细菌的生长及亚铁的氧化。通过菌种选育,可以得到耐铀1000毫克/升,耐铝200毫克/升的菌株。  相似文献   

16.
随着核能的大力推广与应用,放射性含铀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为防止水体中放射性核素迁移扩散,含铀放射性废水的有效处理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前沿的生物处理方法具有高效、价廉的优势,对于含铀废水的治理前景乐观。综述了近几年生物法处理含铀废水的进展,评述了生物法处理含铀废水的主要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提出生物技术处理含铀废水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植物对土壤中铀的吸收与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工业发展导致重金属铀排放和扩散,并造成了地表土壤的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如何修复铀污染土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廉、安全和环保的特点成为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新选择。寻找理想的铀富集植物是这一技术的基础和关键。该文通过实验模拟铀污染的土壤(土壤中铀的浓度为100 mg.kg–1),进行一次和二次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后,从4个方面对植物修复铀污染土壤效果进行评估,即富集铀的浓度、生物提取量、生物富集系数(BFS)和转运系数(TFS)。实验结果表明:第1次修复时,四季香油麦菜(Lactuca dolichophylla)地上部富集铀的浓度为1.67×103 mg.kg–1,生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3;第2次修复时,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富集铀的浓度与第1次修复相比变化不大,而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和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富集铀的浓度与第1次修复相比均减少4–8倍;施加土壤改良剂鸡粪肥、海藻肥和柠檬酸后发现海藻肥和柠檬酸能够增强植物对铀污染土壤的修复;对两次修复土壤中铀的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次修复时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铀的含量降低,造成第2次修复的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2,3-二磷酸甘油酸代谢和生理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是哺乳动物类包括人类RBC中糖酵解代谢旁路的重要中间产物,是红细胞(RBC)中一种储存能量的物质,其含量变化常受机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该代谢物主要功能之一是降低Hb和氧的结合力,使氧解离曲线右移。在多种生理或病理条件下,RBC中2,3-DPG含量常发生变化,以适应机体需氧代谢。在贮存血液中增添某些物质,可以维持RBC活力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2,3-二磷酸甘油酸 (2,3-DPG) 是哺乳动物类包括人类RBC中糖酵解代谢旁路的重要中间产物,是红细胞(RBC)中一种储存能量的物质,其含量变化常受机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该代谢物主要功能之一是降低Hb和氧的结合力,使氧解离曲线右移。在多种生理或病理条件下,RBC中2,3-DPG含量常发生变化,以适应机体需氧代谢。在贮存血液中增添某些物质,可以维持RBC活力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琥珀酸是连接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呼吸链的重要中间产物,同时也是某些肠道共生菌的重要代谢产物。线粒体和肠道菌来源的琥珀酸均可进入机体循环系统,导致该有机酸水平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产生波动。尽管长期以来琥珀酸被认为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危险信号分子,但其还在能量稳态调节中显示多效作用。琥珀酸的多效性除与其来源有关外,还与其作用途径密切相关。本文从琥珀酸的来源、参与能量稳态调节的途径及其与代谢紊乱性疾病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以期为全面了解琥珀酸的功能及靶向琥珀酸途径进行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