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邦颖 《昆虫学报》1981,(1):111-112
一、引言 昆虫的卵除大小差异而外,形状繁多,卵壳的表面结构更是多种多样。这就为鉴别昆虫卵,研究卵壳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依据(D(?)ring 1955,Hinton 1970)。 Hinton(1969,1970)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昆虫卵,做了大量工作。笔者近年也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若干种类的昆虫卵壳结构特征。本文报道桃小食心虫和稻绿蝽卵壳的扫描电镜观察。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苹果、枣、梨、山楂等果实的重要害虫之一。卵多产于果实萼洼部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演化的历史进程中.昆虫的成熟卵母细胞获得了由滤泡细胞分泌的卵壳蛋白凝聚固化而成的卵壳所包被起来.卵壳具有保护性等多种生理功能(夏邦颖1982)。在卵壳上有受精孔和和气孔分布,在鳞翅目等昆虫卵壳上的受精孔周围。有受精孔区花饰特征.这种结构对卵在受精时有聚拢精子游向受精孔的作用.昆虫学家们利用卵的受精孔区花饰特征作为昆虫卵分类的依据(D(o|¨)hing 1955,Hinton1970,Downey 1980.1981夏邦颖1980)。笔者在近年的研究工作中注意到昆虫卵由受精孔向卵内延伸的结构——受精孔管.曾在扫描电镜首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卵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昆虫卵壳的表面结构,内部结构,生化特性和卵壳的形成过程,昆虫卵壳表面大多具有受精孔区花饰特征和有气孔分布,依昆虫种类而异,对昆虫卵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卵壳中的无机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维系卵壳的结构力和卵壳蛋白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并阐述昆虫卵壳的形成过程。提出了研究昆虫卵壳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卵     
昆虫具有强大的繁殖力。大多数昆虫行两性生殖。但有的昆虫如吹绵介壳虫是雌雄同体,可以自体受精。蜜蜂等能进行孤雌生殖。瘿蚊科昆虫在幼虫期卵巢即已成熟,可进行幼体生殖。膜翅目的小蜂科和小茧蜂可进行多胚生殖。又如双翅目的舌蝇和虱蝇是行胎生生殖。昆虫卵富含卵黄,其中含有蛋白质、脂类、糖元以及微量蜕皮激素,沉积于细胞质中,在卵的外面包被着由滤泡细胞分泌的卵黄膜和卵壳蛋白凝聚固化而成的卵壳。昆虫卵的大小差异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卵形成的生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应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日本血吸虫卵形成的过程,并进行了硫脲化合物对虫卵形成影响的实验。 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系统是由发生卵细胞的卵巢和发生卵黄细胞的卵黄腺这两个腺体及其连接管道所组成。连接管道包括输卵管、卵黄管和卵-卵黄会合管,分别将卵细胞和卵黄细胞运送至卵形成部位——卵模及其周围的梅氏腺,在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虫卵,再通过子官将此新形成的虫卵送经生殖孔而排出。 一个完整的虫卵系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及约20个卵黄细胞以及包在它们外面的一种硬化蛋白质的卵壳所构成。卵细胞含有丰富的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芳香族氨基酸、磷酸酶和若干糖原。卵黄细胞含有许多脂类物质,其细胞质中的卵黄颗粒球是制造卵壳的原料,含有蛋白质、酚类物质和酸酶,它们是卵壳的前身物。卵壳形成的化学性质可能是酚类物质受酚酶的氧化作用变成醌,再与邻近的蛋白质结合成醌鞣蛋白,而成为一种硬化的卵壳物质。 日本血吸虫卵形成部位系在雌虫体中段的卵模及梅氏腺区域。卵模腔内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所构成,它是一种顶浆分泌腺细胞,含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和芳香族氨基酸蛋白质。在形态上可分为静止相和分泌相,它的分泌机能呈现周期性并似与卵模腔内卵壳的形成有节奏地相配合。在卵模周围分布着一种单细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卵在动物组织内的发育和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了日本血吸虫卵在小白鼠、家兔组织内发育和演变的情况。 自然地死亡的虫卵,或因宿主组织反应以及某些药物作用引起死亡的虫卵。其形态上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卵壳增厚,表面粗糙不平,胚膜不清楚,卵内的胚胎或幼虫萎缩成块状或结构模糊呈网状。但大部分颗粒性虫卵虽死亡已久,其卵壳始终很薄,部分胚膜清楚,色泽金黄,然而卵内的结构紊乱,表现为颗粒大小不一,折光不均匀,有空隙。一般,虫卵死亡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越明显。但其变化的速度相当缓慢,宿主体内虫子死亡后,大部分虫卵可以逐渐被组织吸收,还有部分虫卵可在组织内保留相当长的时间。 介绍了一种鉴别组织内虫卵死活的吖啶橙萤光染色法:活虫卵发橙红色或红绿相嵌色彩的萤光,虫卵死亡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虫卵由橙黄色、黄绿色,继之转为发蓝色的萤光。此法虽需仪器设备,但方法敏感,对于科研工作是有价值的。 对某些虫卵的特点,吖啶橙萤光染色法的原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试论昆虫卵的分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 昆虫卵是重要的虫态,但对昆虫卵的分类鉴定研究,则远远落后于成虫分类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开展消灭害虫于卵期的研究工作,如在虫情予测予报中以卵数量为指标,调查各种卵的寄生蜂种类,利用赤眼蜂消灭多种害虫卵,以及在研制农药和激素杀卵剂等方面皆需要以昆虫卵分类鉴定作为依据。有鉴于此,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关于昆虫卵分类特征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供参考和讨论,抛砖引玉,以期促进昆虫卵分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赤眼蜂是赤眼蜂属昆虫的通称,体形微小,复眼都呈赤红色,故名。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赤眼蜂达六十多种,我国已知十几种,其中有些种类已应用于防治农林害虫,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农业上重要的益虫。下面着重介绍赤眼蜂的简易采集方法和稻田中几种常见赤眼蜂的识别。 (一)采集赤眼蜂是许多昆虫的卵寄生蜂,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能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24科151种昆虫的卵中,其中以鳞翅目寄主种类最多,约133种。同一种赤眼蜂可寄生于数十种寄主,同一种寄主又可能有数种赤眼蜂寄生。因此,采集赤眼蜂时,首先要了解其寄主范围和分布。如稻田中最常见的鳞翅目昆虫卵寄生蜂是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oponicum Ashmead),其次为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 Viggiani),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仅在松林附近的稻田内发现较多。采集时间应根据寄主昆虫的种类及其各代虫卵的寄生率而定。如稻螟赤眼蜂,据1977年  相似文献   

9.
昆虫卵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卵的形状和构造,在昆虫种类的识别和分类上有重要价值。过去这方面的资料不多。我们曾对鳞翅目昆虫的卵的制备作了一些工作,介绍如下。 一、材料收集和保存 多数昆虫卵的表面都有各种不同的刻纹和花斑,特别是精孔附近的花冠区更为复杂。收集材料必须保持卵面整齐清洁,最好是受过精并经过一段发育时间  相似文献   

10.
陈仕江  黄天福 《四川动物》1997,16(3):102-104
贡嘎蝠蛾卵呈椭圆形,在扫描电镜下卵壳表面分为一般卵壳区和受精孔区:一般卵壳区密布颗粒状突起;受精孔区位于卵端部,呈不规则梨形垫状,精孔开口于突起内侧凹陷上部。贡嘎蝠蛾在6月下旬—7月产卵,散产。在平均温度8-10℃、相对湿度80%-90%,卵的发育历期为50天左右,孵化率75%以上。卵常遭受霉菌和寄生蜂天敌危害。  相似文献   

11.
四种鹭卵壳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富民等,1996;张琳等,1997),其中鸡形目Galliformes种类最多,约占60%。浙江鹭类有过研究(朱曦等,1988;1994a;1994b;1996),卵壳结构未见报道。本文对鹭科4属4种鹭卵的卵壳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供鹭类分类和演化以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池鹭...  相似文献   

12.
储西平 《昆虫学报》1992,35(3):294-300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24种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科)卵壳的超微形态.描述了所研究种类卵的形态并编列了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受精孔形态是和卵壳花纹同等重要的分类特征.文中讨论了受精孔形态和卵表花纹在食蚜蝇卵分类中的重要性以及造成卵壳背、腹面花纹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卵寄生蜂繁殖利用的过去与现在 膜翅目中有十科昆虫,可寄生于各种昆虫的卵,但能作繁殖利用的种类为数不多。昆虫卵被寄生后,如正在发育的胚胎遭受到致命的影响,就引起胎死卵中,幼虫不能孵化。科学家们利用这一类物种间的斗争现象,将卵寄生蜂加以繁殖散放,以增加卵寄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器官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日本血吸虫成虫于851培养基中培养23天后,对其生殖器官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显示,雌虫卵巢内卵母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成熟卵黄细胞的卵黄小滴融合,脂质小滴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培养后期卵壳形成发生障碍,最终导致无活性、无卵壳的畸形卵形成。超微结构观察首次显示,体外初产期虫卵卵壳中有条带状低电子密度区和高电子密度区相间排列。  相似文献   

15.
产卵次序可对鸟类卵黄中的营养成分、卵壳色素以及卵壳厚度等产生影响。一些鸟类可通过产卵次序对不同卵的资源进行分配,从而实现繁殖成效的最大化。本研究对不同产卵次序下山麻雀(Passer cinnamomeus)的卵色、卵大小和卵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麻雀的卵重和卵大小随着产卵次序并无显著变化,卵色与卵的大小和重量均无显著相关性,但卵背景的色度随产卵次序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卵斑点密度则呈相反的变化。卵背景的色度随产卵次序下降可能是山麻雀有限的色素在卵中不均匀分配的结果,而卵斑点密度的增加则可能是对后期卵壳厚度变薄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16.
柞蚕卵壳的结构及其与赤眼蜂寄生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柞蚕是我国的一项特产,产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国劳动人民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饲养柞蚕,汉代用其茧作絮,到唐宋时利用柞蚕茧丝已相当盛行,所以柞蚕生产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蚕区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山东、河南、贵州等省。柞蚕丝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除供服饰外,还是多种工业用材,推进柞蚕生产对繁荣山区经济、提供工业原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柞蚕卵是比较大而坚硬的昆虫卵。文献报道昆虫卵的卵壳是由围绕着卵母细胞的滤泡细胞连续分泌出卵壳蛋白,沉积于卵母细胞外周而形成的(Kafatos 1976)。Paul 等人(1972)对柞蚕卵壳蛋白质的种类做了分析,Kawasaki 等人(1971)分析了柞蚕卵壳蛋白中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用502胶解剖昆虫卵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男 《昆虫知识》1994,31(4):216-216
昆虫研究工作者常要解剖昆虫卵,了解胚子的发育情况。常用的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煮,待卵壳软化后,再用吸管反复冲洗,使卵壳破碎,打出胚子。这种方法不仅麻烦,而且容易损坏胚子,不便观察。笔者在多年工作中,摸索到一种用502胶粘合解剖的新方法。解剖用品有502胶、载玻片、眼科手术刀和解剖镜。具体方法为:首先把载玻片洗净擦干,然后在其上均匀地涂上一薄层502胶,涂抹面积不要太大,以可估土20位左右卵为宜。接着把要解剖的卵(涡面朝上)迅速整齐地粘到载片上,约1~2分钟后,卵即被牢固地粘着。此时即可把载片置解剖镜下,用眼…  相似文献   

18.
狼蛛科(Lycosidae)是一类游猎性蜘蛛,极大多数种类不结网,在地表、植株间及水面上活动,有的还可顺着稻秆潜入水中,行动敏捷。有的种类,如拟环狼蛛,在农田中数量很多,个体较大,捕食量大,是一类重要的害虫天敌。这一科蜘蛛的主要特征是八个眼排列成三行(4,2,2):第一行眼较小;后两行眼为后眼列强烈后凹而成,前一对为后中眼,后一对为后侧眼,这两对眼较第一行眼(前列眼)大得多。卵产在卵囊内,卵囊由两个半球形或表面皿形的膜瓣缝合而成,系在母蛛腹部的后端。幼蛛孵出后,爬伏于母蛛腹背或整个腹部的周围,几天后始陆续离开母蛛而营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9.
双翅目(Diptera)芒角亚目(Aristocera)无缝组(Aschiza)的头蝇科(Pipunculidae)昆虫多为小型暗色种类,体短翅长,头球形或半球形,复眼红褐色,占据头的大部分,雄虫腹端向上左扭转弯向腹面,雌虫产卵器长而尖弯在腹下。 头蝇为同翅目叶蝉、飞虱等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常见于草原和农田,低飞徘徊寻找寄主若虫产卵。我国的头蝇曾记述30多种,都是南方种类,近年我们报道了一些北方的新种,内蒙古则缺乏调查。本文初次描记内蒙3新种及1中国新记录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作为胚胎发育的屏障,卵壳特征如卵壳厚度和气孔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研究了高寒草甸繁殖的7种代表性雀形目鸟类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小云雀(Alauda gulgula)、黄头鹡鸰(Motacilla citreol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粉红胸鹨(Anthus roseatus)、黄嘴朱顶雀(Carduelis flavirostris)、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的卵与卵壳特征,以探索在高寒缺氧环境下,不同科鸟类的适应性调节。结果发现,7种鸟类中,除小云雀和角百灵之外,其他鸟类的卵与卵壳特征均有显著的种间差异(除卵壳厚度和气孔直径之外);对7种鸟类卵壳厚度、气孔密度、卵体积、卵重之间的线性拟合显示,卵壳厚度、卵体积与气孔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卵壳厚度:P = 0.11,卵体积:P = 0.09),卵重、卵体积与卵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卵重:r2 = 0.46,P < 0.001;卵体积:r2 = 0.44,P < 0.001);对7种鸟类卵的数据与繁殖期雌鸟平均体重的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平均卵重、卵壳厚度的差异与雌鸟体重成正相关(卵重:r2 = 0.66,P = 0.03;卵壳厚度:r2 = 0.92,P < 0.01);对6种鸟类(缺乏粉红胸鹨窝卵数数据)卵的数据与孵卵相关变量的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卵壳厚度及气孔率与窝卵数成负相关(卵壳厚度:r2 = 0.64,P = 0.056;气孔率:r2 = 0.87,P < 0.01),6种鸟类(缺乏树麻雀巢杯指数数据)气孔率与巢杯指数或巢型无显著相关性(巢杯指数:P = 0.49,巢型:P = 0.435)。卵表面积和总气孔数解释了大部分气孔率差异(87%),卵重和气孔率与孵卵期无显著相关(P = 0.77),气孔率显著低于预期气孔率(P<0.001)。这些结果表明,种间的遗传性(如成鸟的形态、窝卵数等)决定了大部分卵与卵壳特性的差异,但是为适应高寒低氧的气候特征,不同种的鸟都具有相对厚的卵壳和低的气孔率特征,说明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卵的进化。另外,单纯的卵特性(卵体积和气孔率)并不能决定孵卵期的长短,亲鸟的孵卵行为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角百灵虽然离巢频率相对较高,但是孵卵期却相对较短,这可能与其较高的气孔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