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介绍其中主要的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杂果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饲用植物、花卉观赏植物、水土保持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13类资源植物,最后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广西拉沟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6科657属1078种(含变种、亚种),包括材用植物88种、药用植物358种、油脂植物36种、纤维植物70种、淀粉植物29种、杂果植物25种、芳香植物28种、栲胶植物39种、保健饮料植物12种、饲用植物49种、花卉观赏植物75种、水土保持植物23种、珍稀濒危植物43种等资源植物,保护植物资源迫切而重要,对此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征稿简则     
《广西植物》1982,(3):128-128
<正>《广西植物》是广西植物学会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合办的枪物学学术刊物。主主刊登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及地植牧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引种驯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城的试验研究论文、报告,同时亦适当选登一些帧牧学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共有维管植物167科538属1055种,其中已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资源植物715种,隶属于157科429属。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食用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牧草及饲料植物、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观赏植物、土农药植物、蜜源植物等14类,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以常见药用植物234种为例,根据植物资源可利用量估量法估量当地植物资源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其中46.2%的常见药用植物可利用量估量值在12以上,可供开发利用。文后提出红双林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征槁简则     
《广西植物》1988,(4):344-344
< 正>一、《广西植物》是广西植物研究所与广西植物学会合办的植物学的练台性学末刊物, 主要发表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 物引种驯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报告,同时适当选登一些植物学研 究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动向的介绍以及专项领域的综述和重要著作的评论,为了遣应生产  相似文献   

6.
征槁简则     
《广西植物》1988,(3):256-256
<正 > 一、《广西植物》是广西植物研究所与广西植物学会合办的植物学的练台性学末刊物,主要发表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及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引种驯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试验研究论文、报告,同时适当选登一些植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动向的介绍以及专项领域的综述和重要著作的评论,为了遣应生产  相似文献   

7.
福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68科635属1058种20亚种(或变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11类,即纤维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植物、油脂植物、淀粉植物、观赏植物、蜜源植物、树脂及胶用植物、色素植物、药用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本文还分析各属的区系成分,并对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植物医生》创刊于1985年,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南大学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植物医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综合性期刊。2019年起,本刊进行全新改版,以学术性为主,兼顾关键的创新应用技术。主要刊载植物生命运动与生长发育、植物健康保障与提高、植物病虫鼠害预防及医治等方面的论文。设置专题综述、植物病害与病理、植物虫害与生态、植物药剂与药理、植物草害与防除、植物保健与免疫、植物健康综合管理等栏目。  相似文献   

9.
大洪山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初步统计大洪山共有野生资源植物1137种,隶属于132科、529属。对大洪山的野生植物资源按其性质和用途分为观赏植物、能源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及糖类植物、芳香植物、鞣料植物、饲用植物、土农药植物、树脂及树胶植物,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文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分析了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与菌根共生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是反映其侵染植物情况的重要指标,影响侵染率的因素很多,但是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互作对AMF侵染率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本地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藜Chenopodium album为研究对象,设置入侵植物单种处理、本地植物单种处理、每种入侵植物分别与本地植物两两混种处理以及每种入侵植物同时与所有本地植物混种处理,观察测定不同处理下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根系丛枝、泡囊、菌丝及总侵染率,比较研究本地植物种类变化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根系AMF侵染率的影响,以及3种入侵菊科植物对本地植物AMF侵染率的影响规律是否一致。结果表明,与入侵植物单种相比,除豚草与藜、豚草同时与3种本地植物混种两个处理中,豚草根系的AMF菌丝及总侵染率显著增加外,其余所有处理中入侵植物总侵染率均无显著差异;与狗尾草或黄香草木犀单种相比,每种入侵植物同时与所有本地植物混种处理中,本地植物狗尾草和黄香草木犀根系上的AMF菌丝及总侵染率均显著降低,即随本地植物种类数目的增加,对本地植物根系的菌丝及总侵染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入侵植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