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价巢式PCR(nPCR)法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早期梅毒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经临床综合分析为一期梅毒的患者195例和同期就诊的120例非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nPCR法对棉拭子标本和血液标本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基因tpp47进行扩增检测,所有标本同时做暗视野镜检和Tp—ELISA血清学检测。结果:nPCR法共检测出阳性标本176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100%,明显高于暗视野镜检和Tp-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PCR法在早期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暗视野镜检和血清学检测的补充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口臭口腔微生物区系组成,为口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对需氧和厌氧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进行计数。结果非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1180±380)和厌氧细菌数量(680±100)分别低于口臭口腔好氧细菌数量(7200±800)和厌氧细菌数量(1252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口臭口腔以革兰阳性菌和杆菌占优势,非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低于口臭口腔真菌数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中没有检出放线菌。结论口臭患者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非口臭组,可以通过调整口腔微生态改善口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改变中的应用。方法取一般口腔溃疡患者和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唾液样本,分别使用涂片、革兰染色鉴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比较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革兰阴性球菌的数量要低于一般口腔溃疡患者(t=0.984 1,P=0.025 1),其他类型的细菌则没有明显改变。细菌计数发现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链球菌、韦荣球菌、奈瑟菌明显低于一般口腔溃疡患者(t=0.997 4,P=0.004 0;t=0.976 7,P=0.036 6;t=0.998 4,P=0.002 6)。实时荧光定量PCR则进一步证实这个结果。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应用于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的菌群变化,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口腔微生物群作为人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焦点。口腔微生物群种类繁多、组成复杂,涵盖了细菌、真菌、古细菌和病毒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比例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会影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的发生。同时口腔微生物也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肺炎、肿瘤和糖尿病等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认为,口腔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口腔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发生有协同促进作用。本文聚焦于口腔微生物群的组成相关研究、口腔微生物组的最新进展,并对其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和口腔细菌单独或共同作用于肺上皮细胞时,细菌黏附和侵入细胞的能力,探讨细菌间相互作用在呼吸道感染的最初阶段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培养法和抗生素保护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和口腔细菌单独或共同作用于肺上皮细胞时,细菌黏附和侵入肺上皮细胞的能力.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与口腔细菌共同作用于肺上皮细胞,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降低了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能力,却增强了其侵入能力;而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影响口腔细菌对肺上皮细胞的黏附,同时增强口腔细菌侵入肺上皮细胞的能力.结论 口腔细菌,尤其是牙周可疑致病菌主要通过增强铜绿假单胞菌对肺上皮细胞的侵入而影响呼吸道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6.
细菌中的螺菌、弧菌和部分杆菌具运动器官——鞭毛。能够运动是这些细菌的基本特性之一。欲观察细菌的运动性常采用暗视野和悬滴法,但因生活的细菌在普通显微镜下透明度较高,悬滴法又只能在高倍镜(40×)下观察,这些都给初学者带来困难。我们改用无毒的美兰染色后活体观察,效果较理想,现介绍如下: 材料为培养6—10小时的“7216”(苏云金芽孢杆  相似文献   

7.
临床标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优化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使其适合临床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需要。方法分别采用专用DNA提取液法、热裂解法、溶菌酶法、热裂解法与碱性裂解法组合改良法,对纯培养细菌和临床标本中细菌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专用DNA提取液法、溶菌酶法提取成功率为100%,热裂解法革兰阳性菌提取成功率为0%,革兰阴性菌成功率为100%,碱性裂解液法在NaOH浓度大于4 mmol时提取成功,临床标本在NaOH溶液超过20 mmol/L并含2%SDS时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成功率为100%。结论热裂解法与碱性裂解法组合改良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方便快速、简单实用,适用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40例腹部感染标本进行气相色谱法检测厌氧菌,并与培养法对照。结果证明,临床标本直接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与常规培养法比较,有速度快、精确度高、不受药物及细菌死亡的影响,标本用量少等优点,该法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病变区菌群变化。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入选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4天口腔病变中心区细菌检出率、构成比和数量。结果 患者术前病变区链球菌属的构成比(67.63%)和检出率(93.89%)最高,其次为葡萄球菌属、奈瑟菌属和普氏菌属。检出细菌数量为(4.06±0.42)~(5.49±0.53)CFU/cm2。患者术后病变区链球菌属的构成比(75.48%)和检出率(81.45%)最高,其次为普氏菌属、韦荣菌属、葡萄球菌属。检出细菌数量为(2.76±0.39)~(4.54±0.63)CFU/cm2。患者手术前后奈瑟菌属和梭杆菌属的检出率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数量和细菌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区各细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链球菌属的构成比和检出率最高,未检测出梭杆菌属和奈瑟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Sanger和Pyrosequencing测序法分析健康人口腔菌群组成。方法收集6例健康成人唾液、舌背、黏膜、龈上及龈下菌斑并构建16SrRNA基因文库,分别用Sanger和Pyrosequencing测序法分析。结果 Sanger测序所得已知的序列有5,794条(占6,535总序列数88.7%)、75个属,396个序列划分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占总OTUs的61.4%)。Pyrosequencing测序所得已知的序列有10,771条(占11,103总序列数97.0%)、66个属,322个OTUs(占总OTUs的68.0%)。Sanger和Pyrosequencing测序法所得口腔菌群在门、属的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种的水平分布差异显著。Sanger和Pyrosequencing测序法构建的口腔菌群文库均匀度值分别为0.016和0.007,说明Pyrosequencing分析口腔菌群物种数量分布比Sanger测序方法的文库均匀性稍差,但优势种更显著。结论 Pyrosequencing测序时所构建基因文库能代表口腔菌群的多样性且经济、省时,可以应用于口腔细菌物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益生菌对口腔菌群和宿主健康的调节作用已成为广泛研究的话题。已有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以竞争性地抑制口腔中致病细菌的黏附和定植,分泌抗菌物质以减少病原菌。本文综述了相关益生菌对变形链球菌这一公认的龋齿病原菌的作用,包括:(1)生物表面活性剂、细菌素、胞外多糖等益生菌代谢产物对变形链球菌牙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2)刺激宿主免疫反应,调节口腔菌群组成;(3)下调或阻断变形链球菌细胞中与黏附在牙齿表面形成生物膜相关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16S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青贮饲用高粱对30头肉牛瘤胃液细菌区系组成的影响.选择发育水平相近、膘体基本一致的西门塔尔与安格斯阉牛30头,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3头.在实验最后一天晨饲后3 h,采用瘤胃口腔导管法采集瘤胃液样品,对其细菌区系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表明:瘤胃液细菌区系中主要含有厚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牡丹根皮提取物对口腔细菌的作用效果,首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牡丹韧皮部丹皮酚,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丹皮酚的浓度,配制含不同丹皮酚浓度梯度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口腔细菌,37℃恒温过夜培养,通过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得出丹皮酚对口腔细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肠道致病菌中沙门菌与志贺菌的结果并分析总结。方法对江苏盛泽医院2010年到2014年就诊的腹泻患者4 662例的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所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5株,阳性率为1.82%;志贺菌阳性192株,阳性率为4.12%;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沙门菌阳性81株,阳性率为1.74%;志贺菌阳性184株,阳性率为3.9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常规细菌鉴定法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沙门菌与志贺菌结果可靠,检测时间短,更能满足临床诊断肠道疾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通用引物PCR检测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引物可一次性扩增18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和耐药菌株的DNA,扩增片段长度在220bp左右,18种特异性探针分别与18种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杂交结果显示探针都具有高度特异性;5种37例经法国梅里埃API细菌鉴定系统确定的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杂交鉴定,鉴定结果与分离株一致,表明设计的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及准确性。80例临床标本分别用法国梅里埃API细菌鉴定系统及PCR杂交法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5%)和(67.5%),表明PCR结合寡核苷酸杂交法比传统的生物学培养法更为灵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尿路感染患者尿中细菌L型培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的细菌(普通型和L型)检测,以确定L型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一般培养法和特殊(L型菌)培养法对临床标本检测。结果364份标本中一般培养法检出细菌112株,阳性率为30.8%,而特殊培养法共培养细菌及L型菌共162株,细菌总检出率为44.5%,其中单独检出L型菌50株。结论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演变成L型菌,增加临床标本中L型菌的培养可明显提高尿路感染的细菌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基牙牙周指数及牙菌斑细菌相对分布的动态变化,以深入了解RPDs 对口腔微生态系影响的机理及特点。方法 在预先规定的7 个观察期,按照文献检测基牙菌斑指数(PLI) 、龈炎指数(GI) 及牙龈出血指数(GBI) ;采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涂片检查法,检测基牙龈下菌斑细菌相对分布变化。结果 ①患者戴用RPDs 后短期内基牙PLI、GI、GBI均明显升高(P< 0.01) ,且在前6 个月内逐渐升高,6 个月之后则有所降低并趋于平稳;②戴用RPDs后牙菌斑细菌中球菌比例减小,而梭杆菌和螺旋体的比例升高。结论:戴用RPDs 会引起基牙PLI、GI、GBI升高及牙菌斑细菌中致病细菌如螺旋体、梭状杆菌比例增加。这对认识RPDs 对口腔微生态系影响的机制及临床防治RPDs 所致口腔病变具有有效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在接吻时,双方口腔中的细菌会随着唾液的接触而交换,不过在此之前,还没有人计算过这种细菌迁移究竟有多大的规模。而近期发表在《微生物组学》(Microbiom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估计,一次持续10秒的亲吻会造成大约8 000万口腔细菌的"迁徙"。这项研究还发现,每日亲吻超过9次的伴侣会分享相似的口腔菌群。当然,健康人口腔中的细菌大多是无害的,在没有其他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这样的"细菌交换"也不大可能导致疾病。我们的身上有着多达100万亿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对于我们的食物消化、营养物质的合成以及  相似文献   

19.
任凯  郭强  徐欣 《微生物学报》2021,61(8):2264-2277
链球菌是人类口腔中最为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在口腔微生态平衡的维持与致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口腔链球菌中的大多数可以进入感受态,在此生理状态下,细菌可摄取环境中的DNA并整合进入自身基因组从而获得新的遗传表型或特性。大量研究表明,口腔链球菌的感受态调控通路不是孤立的,与生物膜形成、细菌素产生、耐酸、氧应激、细胞自溶和耐药性等多个表型的调控存在紧密关系,研究这些不同表型间的相互影响对理解口腔菌群稳态及防治疾病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变异链球菌、格氏链球菌、血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4种典型的口腔链球菌为代表,对感受态与口腔链球菌多种表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鉴定幽门螺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利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对口腔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鉴定结果与临床常规鉴定方法相比较,评价其敏感度、特异度及重复性。结果通过48例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的鉴定结果与常规PCR鉴定方法的结果对比,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100%;最小能检测到102个拷贝数的重组质粒;批内重复试验和批间重复试验结果均与常规鉴定方法结果相符。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口腔幽门螺杆菌,特异度和敏感度高,重复性好,且快速、简便。该方法有望成为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