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栽培技术卜朝志,罗荣英(湖南省衡阳市林化产品站421001)银杏(GinkgobilobaL,)别名:白果、公孙树、鸭脚子。系银杏科(Ginkgoaceae)植物。银杏用途很广,浑身是宝,有“摇钱树”之美称。银杏核仁国内市场每吨售价2万元以上,银...  相似文献   

2.
银杏文献矛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阅读分析近500篇银杏文献后发现:在银杏(Ginkgobiloba)文献中有许多数据和说法等相矛盾的地方,分析了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红  刘熊 《Acta Botanica Sinica》1997,39(11):998-1002
通过免疫印鉴鉴定,证明银杏花粉中存在肌动蛋白。同时对银杏和玉米花粉肌动蛋白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银杏花粉肌动蛋白含量明显少于玉米花粉肌动蛋白含量。SDS-PAGE扫描图谱显示,银杏花粉肌动蛋白含量只有玉米花粉的1/6。两种花粉DNaseI活性抑制结果表明,银杏花粉肌动蛋白含量约为玉米花粉的1/7。  相似文献   

4.
银杏胚胎发育研究述评──兼论银杏系统发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银杏胚胎发育研究述评──兼论银杏系统发育邢世岩,孙霞(山东省林业学校泰安271000)AREVIEWONTHEEMBRYOLOGYOFGINKGOBOLOBAWITHADISCUSSIONONTHEPHYTOGENETICDEVELOPMENT¥Xi...  相似文献   

5.
中生代银杏类植物系统发育、分类和演化趋向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长期以来银杏类植物化石分类都依据营养叶形态为基础。由于叶形态的多型性和异源性,导致分类和系统发育解释的紊乱。根据对保存完好的繁殖器官(胚珠器官)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所作的银杏目分类表明中生代除了银杏和银杏科以外,至少还存在着3.5个已灭绝的科级单元。此方案把已知其繁殖器官的成员和仅仅根据营养器官建立起来的分类位置不明的属严格地区分开来,并注明各科的限定性特征和已知成员的地质地理分布。银杏目植物自古生代起源,至早中生代以后朝着不同的方向辐射,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并经历了错综复杂的演化过程,其总的演化趋向是退缩:叶片扁化、蹊化和融合;胚珠器官简化,胚珠增大、数目减少,珠柄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6.
银杏G86-1优良株系嫁接繁殖许成琼,李锋,韦霄,傅秀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GraftingpropagationofGinkgobilobaLl.Gui-86-1¥Xu-Cheng-Qiong;LiFeng;WeiXiaoandFuX...  相似文献   

7.
银杏种仁对小白鼠SOD的 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种仁对小白鼠SOD的影响张卫明,赵伯涛,王红(内贸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银杏(GinkgobilobaL.)的种仁在祖国医学中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作补虚扶衰之上品,临床广泛用于气血亏虚、心脾不足、肾亏和脑衰等疾病[1]。为探索银杏种仁对动物机...  相似文献   

8.
银杏结实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结实习性的观察夏春森,周萍,王露(江苏淮阴市果树研究所,淮阴223001)吴邦良(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14)关键词银杏,结实习性Observationonseed-sethabitofGindgobilobaL.¥XiaChun-Sen;Z...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杏的科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平 《生物学通报》1996,31(11):31-32
银杏素有种子植物的“活化石”之称,其古老性与独特性,使其在植物分类、进化与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我国是银杏的原生地和分布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银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娟 《生物技术》1995,5(2):44-45
银杏叶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前景李淑娟(哈尔滨医药集团进出口公司,哈尔滨)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baL.的叶,它作为药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然而对它进行药理和其它方面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尤其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更为迅速。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银杏内酯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银杏内酯研究概况钱骅,赵伯涛(内贸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银杏(GinkgobilobaL.)做为药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对其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则开始于60年代,现在药理实验已经表明,银杏叶中具生理活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忒、茁内酯、...  相似文献   

12.
唐辉  CRAIG Winter  覃湘 《广西植物》2008,28(4):495-499
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太平洋南部,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是目前为止南半球唯一一个将银杏作为产业来发展的国家。银杏在新西兰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南岛和北岛的各个城市和地区均栽植有银杏,但主要用作庭院、公园、街道绿化树种零星种植,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被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通过对新西兰的Auckland,Wellington,Hamilton,Hastings等主要城市的银杏种质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和定点观测,结果只发现有梅核类、佛指类、马铃类、园子类等四种类型。种核也较小,最大的为2.15g,最小的仅1.44g。本文主要报道了银杏在新西兰的栽培历史、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及发展现状等,以期为中新两国开展在银杏方面的合作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和受精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雄配子体发育和受精作用的研究现状张仲鸣(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CURRENTSTATUSONMALEGAMETOPHYTEANDFERTILIZATIONINGINKGOBILOBAZhangZhongming(Peking...  相似文献   

14.
从药用植物银杏的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0株内生真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归属于6目,8科,9属。表明银杏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在种群、数量及分布上具有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γ-射线辐射对银杏种子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贮藏于4℃下的广东南雄产银杏(Grinkgo biloba L.)种子为材料,去外种皮后用3000rad ^60Coγ-射线照射。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明显抑制银杏种子的呼吸速率,延缓种子萌发对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种仁中淀粉酶的活力,减缓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的速度,但对银杏种仁蛋白质、Vc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银杏内生真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2004—2005年春夏秋3季,在江西省九江地区4个地点分别采集健康的银杏(Ginkgo biloba)植株,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98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为6目、7科、22属。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季节差异、组织部位差异、年龄差异;优势菌群的组成与数量随采样地点、分离组织部位、不同生长时期内生真菌的不同而变化。与中国其他地区的银杏植株内生真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与地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现了内生真菌生态分布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显微镜下,对银杏(Ginkgo biloba L.)枝条营养贮藏蛋白质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在亚细胞水平的定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韧皮薄壁细胞的液泡内.银杏韧皮薄壁细胞内的营养贮藏蛋白质在细胞质内合成,由内质网膨大的槽库、质膜内折或高尔基体小泡发育形成贮藏蛋白质的液泡.液泡蛋白质主要以不定形块状、絮状或颗粒状形态存在.贮藏蛋白质在整个越冬期一直保持高含量,直到翌年春季萌芽时,贮藏蛋白质迅速转移再利用.随着新梢的生长,到了夏末秋初,又重新开始积累贮藏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银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薛万林,徐国发(如皋市东方天然物制品厂)银杏树为银杏科植物。拉丁名:GinkgobilobaL.又名公孙树,是我国的特产植物。银杏树有着奇特的生命力,能生长千年以上,逢春吐翠,金秋结实累累,民间称赞为“长春王”。古人为防病治病,采...  相似文献   

19.
PENG Fang-Ren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电子显微镜下,对银杏(GinkgobilobaL.)枝条营养贮藏蛋白质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在亚细胞水平的定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韧皮薄壁细胞的液泡内。银杏韧皮薄壁细胞内的营养贮藏蛋白质在细胞质内合成,由内质网膨大的槽库、质膜内折或高尔基体小泡发育形成贮藏蛋白质的液泡。液泡蛋白质主要以不定形块状、絮状或颗粒状形态存在。贮藏蛋白质在整个越冬期一直保持高含量,直到翌年春季萌芽时,贮藏蛋白质迅速转移再利用。随着新梢的生长,到了夏末秋初,又重新开始积累贮藏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以往细菌分类鉴定都是以表形特征为基础 ,近年来开始对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研究 ,把细菌分类从人为的分类体系向自然的分类体系推进了一步。最先采用的方法是DNAG Cmol%的测定。每种细菌都有其特定的G Cmol% ,而且其数值比较稳定 ,不受菌龄影响 ,也不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据经验 ,一个种内各菌株间的G Cmol%不应相差5 %以上 ,同一属不同种G Cmol%不应相差1 5 %以上。G Cmol%用于芽孢杆菌分类 ,揭示了芽孢杆菌遗传上的异源性 ,结合其他方法 ,芽孢杆菌分类已由原来的一个属 ,发展到现在的七个属。本实验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