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Cd-Cu复合胁迫(5 mg·L-1Cd-10 mg·L-1Cu;5 mg-L-1Cd-20 mg·L-1Cu;25 mg·L-1 Cd-10 mg·L-1Cu;25 mg·L-1Cd-20 mg·L-1Cu)条件下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叶片和根系对Cd和Cu的积累作用及黄菖蒲体内Cd和Cu迁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50 d的胁迫期内,黄菖蒲叶片和根系中的Cd和Cu含量分别随培养液中Cd和Cu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并随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基本呈增加的趋势,在胁迫末期明显提高.在不同浓度Cd-Cu复合胁迫条件下,黄菖蒲根系中的Cd和Cu积累量明显高于叶片.在Cd浓度不变的条件下,黄菖蒲叶片和根系中的Cd含量随培养液中Cu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在Cu浓度不变的条件下,黄菖蒲叶片中Cu含量随培养液中Cd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不同胁迫时间,黄菖蒲植株对Cd的迁移率不同,但培养液中Cd的浓度较高,黄菖蒲植株对Cd的迁移率也较高;黄菖蒲植株对Cu的迁移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基本上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在Cd-Cu复合胁迫条件下,Cu对黄菖蒲体内Cd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协同吸收作用,而Cd对Cu的吸收则有一定的拈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腺嘌呤对菠萝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腺嘌呤(adenine,Ad)作为基本培养基(MS)的添加成分,进行菠萝的快速繁殖.以不加Ad作对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d分别为1.0、2.0、3.0、4.0、5.0、6.0 mg·L-1对芽的分化及增殖均无显著促进作用.而在壮苗培养中,除Ad为1.0 mg·L-1外,其他各浓度均能极显著地提高幼苗的生长速率,而且在不同浓度间也出现了极显著差异.Ad在3.0~5.0 mg·L-1时,幼苗生长速率最快,可使出苗时间提前30 d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在连栋避雨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两周同一浓度赤霉素(GA3)与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CPPU)组合对葡萄果穗邻近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较为适合果穗邻近叶光响应曲线拟合.在25 mg·L-1GA3分别与5、10、15、20 mg·L-1CPPU组合处理下,葡萄果穗邻近叶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增加,胞间CO2浓度降低.25 mg·L-1GA3分别与5、10、15mg·L-1CPPU组合处理下,果实品质随着CPPU浓度的增加而提高.25 mg·L-1 GA3+20mg · L-1CPPU处理下,虽然果穗邻近叶的光合能力高于其他浓度处理,但果实品质相关指标较25 mg·L-1GA3+15 mg·L-1CPPU处理时低,表明适宜的CPPU浓度可以提高果实邻近叶的光合能力及果实品质,浓度过高反而使果实品质下降.花后两周较为合理的组合为25mg·L-1 GA3+15 mg·L-1CPPU.  相似文献   

4.
镉胁迫对狭叶香蒲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水培法研究了Cd胁迫对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d浓度在0.4和1.0 mg.L-1时,狭叶香蒲的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Cd浓度高于1.0 mg.L-1时,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当Cd浓度达1.5 mg.L-1时,狭叶香蒲的根系活力明显降低。随Cd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基本呈现低浓度时上升高浓度时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Cu单一处理及Cu与EGTA和丹皮酚磺酸钠(SPS)复合处理对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 Dan’)幼苗根长、根系中Cu和丹皮酚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Cu和SPS单一及复合处理对幼苗根系离体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5μmol·L-1Cu处理后凤丹幼苗根长和丹皮酚含量均略高于对照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经10、20和30 μmol·L-1 Cu处理后,幼苗根长和丹皮酚含量总体上均低于对照,且随Cu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降幅增大.与10 μmol·L-1Cu单一处理相比,10 μmol·L-1Cu- 10μmol·L-1EGTA和10 μmo1.L-1Cu-10 μmol·L-1 SPS复合处理均可以使根系中Cu含量显著降低、丹皮酚含量显著提高;其中,10μmol·L-1Cu-10 μmol·L-1EGTA处理组幼苗根系中Cu含量的降低幅度最大,而10 μmol·L-1 Cu-10 μmol·L-1SPS处理组幼苗根系中丹皮酚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经5、10和20μmol · L-1 Cu单一处理后丹凤根系离体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均降低,且随Cu浓度提高降低幅度增大;而经0.1、0.2、0.5和1.0μmol·L-1SPS单一处理总体上可使膜微囊H+-ATPase活性逐渐增加;与10 μmol·L-1Cu单一处理相比,10 μmol·L-1Cu与0.1、0.2和0.5 μmol·L-1SPS复合处理均可使膜微囊H+- ATPase活性提高,且H+-ATPase活性均呈现随SPS浓度提高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揭示:较高浓度Cu胁迫对凤丹幼苗根系生长及丹皮酚合成以及质膜和液泡膜微囊H+-ATPase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添加外源丹皮酚磺酸钠对Cu胁迫伤害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6.
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锌的特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水培和盆栽方法研究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锌的特征。在水培条件下,1μmol·L-1Zn处理,根系Zn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叶片和茎Zn含量在处理2d后达到最大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含量略有下降。500μmol·L-1Zn处理水平下,叶片和茎Zn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处理16d后基本上达到稳定,根系Zn含量在0~16d增加缓慢,但处理16d后急剧上升。当溶液Zn浓度为1~500μmol·L-1,叶片和茎Zn含量随营养液中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根系Zn含量增加缓慢;当溶液Zn≥1000μmol·L-1时,叶片和茎Zn含量急剧下降,而根系Zn含量迅速增加。盆栽条件下,当土壤Zn含量较低时时,土壤Zn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5月13日和7月21日收获的植株地上部的干物质量分别在400mg·kg-1(0.71g盆-1)和800mg·kg-1(1.45g盆-1)处理达到最大值。但当土壤Zn添加量≥1600mg·kg-1时,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土壤中Zn添加量的增加,东南景天地上部Zn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其生物量的变化一致。5月13日收获时,当土壤Zn添加量≤1600mg·kg-1,地上部Zn含量随着土壤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600mg·kg-1处理达到最大值,约为17000mg·kg-1(DW)。7月21日收获的结果显示,当土壤Zn添加量≤800mg·kg-1,地上部Zn含量随着土壤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为29000mg·kg-1(DW);但当土壤Zn添加量≥1200mg·kg-1时,地上部Zn含量反而随着土壤Zn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BG11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1~1.5 mg·L-1 IAA对微藻TH6(Oedocladium sp. )生长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微藻TH6的生长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浓度IAA对微藻TH6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0 mg·L-1 IAA对微藻TH6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至培养第33天,微藻TH6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了44.34%.在培养基中添加IAA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微藻TH6的总脂肪酸含量,当IAA 浓度为0.1、0.5、1.0和1.5 mg·L-1时,总脂肪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09、2.13、2.41和1.73倍.IAA对微藻TH6中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的影响作用不同.添加不同浓度IAA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软脂酸的含量,当IAA浓度为1.0 mg·L-1时,软脂酸的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28.62%;较高浓度的IAA(1.0和1.5 mg·L-1)能促进硬脂酸含量的提高, 低浓度IAA(0.1和0.5 mg·L-1)使硬脂酸含量降低;当IAA浓度为0.1~1.0 mg·L-1时,亚油酸含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IAA对油酸含量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含有1.0 mg·L-1 IAA的BG11液体培养基为微藻TH6的最佳液体培养基.在这一培养基中,微藻TH6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且微藻TH6生长量最大,可作为生物柴油资源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GA3、6-BA对金钗石斛生长发育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高分蘖期前用GA3和6-BA进行浸根处理,分析GA3和6-BA对金钗石斛生长发育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6-BA处理使金钗石斛SOD、POD活性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用0.5~1.0mg·L-1GA3和10 mg·L-16-BA处理可使金钗石斛的总生物碱含量分别增加6.7%~10.1%和3.4%;石斛碱的含量不受GA3和6-BA的影响.0.5~1.0 mg·L-1 GA3和10~50 mg·L-1 6-BA处理可使金钗石斛生物产量分别增加13.3%~30.7%和17.3%~40.0%,有效分蘖率提高63.2%~68.9%和63.1%~82.1%,GA3可显著促进茎的延长生长.内源IAA含量在5-8月份较高,其中以6月份含量最高(4.84 μg·g-1),1月份最低(2.97 μg·g-1);内源ABA含量在1月份达最高(0.61 μg·g-1).用含有1.0 mg·L-1 GA3和50 mg·L-1 6-BA的激素营养液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金钗石斛生物产量(比CK增产38%),而且总生物碱含量也增加5.6%.  相似文献   

9.
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根尖为材料,对染色体制片过程中根长(小于0.5 cm、0.5 ~ 1.0 cm、1.0~2.0 cm及大于2.0 cm)、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剂种类(2 mmol·L-1 8-羟基喹啉、2 mmol·L-1 8-羟基喹啉与质量浓度0.2g·L-1秋水仙素等体积混合液、质量浓度0.2g·L-1秋水仙素、饱和对二氯苯、质量浓度20或40 mg·L-1放线菌酮、质量浓度40mg·L-1放线菌酮与2 mmol·L-1 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及预处理时间(1.0~3.5 h)进行了比较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二倍体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根长度对分裂相的数量有显著影响;根长1.0~2.0 cm,分裂相相对较多,占细胞总数的64.75%.冰冻预处理22 ~ 23 h,能获得一定量的分裂相.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剂及预处理时间,分裂相的数量及染色体形态有明显差异;用质量浓度40 mg·L-1放线菌酮溶液处理3.5h,分裂相数量最多,但易导致染色体加倍;用质量浓度20mg·L-1放线菌酮预处理3.5h,染色体长且着丝点及随体清晰,且分裂相较多,占细胞总数的53.65%.因而,根长度以1.0 ~2.0 cm为宜,适宜的预处理方法为用质量浓度20 mg·L-1放线菌酮浸泡2.0~3.0 h.二倍体及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似,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的行为基本一致,但在四倍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异常分离及内源有丝分裂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沙田柚上胚轴离体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本培养基MS 6 BA 0 .5mg·L-1上 ,加入赤霉素后抑制芽的再生 ,而低浓度的PP333(1.0mg·L-1)、Ancymi dol (0 .2mg·L-1)与不同浓度的CCC (1.0~ 6 32mg·L-1)均可明显提高沙田柚上胚轴再生频率、单位外植体芽数和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黄奥丹  蓝增全  吴田 《广西植物》2017,37(6):749-756
以诺丽(Morinda citrifolia)叶片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两种离体再生模式:模式Ⅰ为先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不定根和不定芽;模式Ⅱ为直接培养生根后分化不定芽。结果表明:在模式Ⅰ中,诱导诺丽叶片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为MS+0.1 mg·L~(-1)6-BA+2.0mg·L~(-1)2,4-D;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再分化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的最优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4 mg·L~(-1) NAA或MS+2.0 mg·L~(-1)6-BA+0.4 mg·L~(-1) NAA,其中MS+1.0 mg·L~(-1)6-BA+0.4 mg·L~(-1) NAA生根时间最早为10 d左右,根系较发达,而MS+2.0 mg·L~(-1)6-BA+0.4 mg·L~(-1) NAA生根时间在15 d左右,根系发达。在模式Ⅱ中,诱导叶片直接生根长芽的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4 mg·L~(-1) NAA。将模式Ⅰ和模式Ⅱ中,完成诺丽叶片离体再生的苗切下后接种到MS+0.2 mg·L~(-1)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15 d左右分化出不定根,45 d获得完整植株。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改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多花兰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无机盐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光照条件对多花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原球茎增殖和分化、芽苗壮苗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建立多花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多花兰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6 MS十NAA0.5 mg·L-1+6-BA 2.0 mg· L-1+马铃薯泥50g·L-1+AC 1.0g·L-1,光照度为1.25μmol·m-2·s-1,萌发率63.6%;原球茎增殖继代培养基为1/4 MS+6-BA2.0 mg·L-1+NAA 0.5 mg· L1+AC 1 g·L-1+PE 200 g·L-1,繁殖倍数6.5倍/60 d,芽分化率60.2%;再生芽分化培养基为1/4 MS十6-BA2.0mg·L-1+NAA 0.2 mg· L-1+AC 1 g·L-1+PE 200g· L-1,繁殖倍数4.0倍/60 d,芽分化率85.0%;芽苗壮苗和生根培养基为1/6 MS+6-BA 3.0 mg·L-1+NAA 1.0 mg·L-1+AC 1 g·L-1+蔗糖20g·L-1 +PE 200 g·L-1和1/4 MS+6-BA 2.0 mg·L-1+NAA1.2 mg·L-1+AC1 g·L-1十蔗糖20g·L-1+PE200g· L-1,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90%.此技术可用于多花兰种苗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3.
甘薯叶柄原生质体有效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甘薯(Ipomoea batatas (L.)Lam.)‘元气’和‘白星’(‘White Star’)的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0.05 mg·L-1 2,4-D和0.5 mg·L-1 KT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3~4 d后细胞开始分裂。培养8~9周后,将直径达1~2 mm的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0.05~0.2 mg· L-1 2,4-D和0~0.5 mg·L-1 KT或添加0.5~2.0 mg ·L-1 NAA和1.0~3.0 mg·L-1 BAP 的MS固体增殖培养基上使其增殖。转移3~5周后,将愈伤组织再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或转移到添加2.0~3.0 mg·L-1 BAP的MS培养基上。当进一步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后,从愈伤组织或从愈伤组织形成的不定根上再生出植株。‘元气’植株再生率高达60.0 %,White Star高达43.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钼营养水平对甘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一年生的甘草移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蛭石的试验方法,共设置4个钼浓度水平,分别为0mg·L-1,0.52mg·L-1,5.2mg·L-1和10.4mg·L-1,其中0.52mg·L-1即正常Hoagland营养液中钼的浓度。每周向盆内浇灌营养液,以达到处理的目的。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以及植物生理学常规方法进行甘草叶片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采用电子天平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的甘草地上、根的鲜重和干重等。结果:结果表明,甘草的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随着钼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显著增加了甘草植株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指标以及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同样,钼营养显著增加了甘草株高、芦头直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其中,10.4mg·L-1钼处理时的甘草根鲜重和干重最大,与0 mg·L-1处理相比,分别显著增加了55.35%和38.08%。结论:钼不足会抑制甘草的各项生理功能,进而影响甘草的生长,而5.2mg·L-1和10.4mg·L-1的钼营养浓度可以促进一年生甘草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的增加,进而促进甘草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甘草药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白花天目地黄是天目地黄的一个优良变型,其资源稀少。本研究以白花天目地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MS+BA1.5mg·L-1+IBA0.5mg·L-1是诱导叶片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MS+BA2.0mg·L-1+NAA0.1mg·L-1培养基对不定芽分化的效果最好;不定芽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BA2.0mg·L-1+IBA0.2mg·L-1;其不定芽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5mg·L-1;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6.7%。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白花天目地黄的园林绿化及对地黄属药用方面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佛手山药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佛手山药块茎、叶片、茎段为外植体, 探讨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块茎培养以暗培养MS+6-BA1.0 mg·L-1+NAA0 1 mg·L-1效果较好;叶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0.5~1.0 mg·L-1+NAA2.0 mg·L-1, 暗培养;茎段培养都是光培养,无节茎段以MS+6-BA1.0 mg·L-1+NAA0.5 mg·L-1较好;带节茎段的初代培养则以MS+6-BA0.5~1.0 mg·L-1+NAA0.1 mg·L-1效果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1+NAA0.1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5 mg·L-1。  相似文献   

17.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植物学报》2008,25(3):337-343
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未成熟种子为试材, 探讨不同的接种量、基本培养基、糖浓度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对体细胞胚胎生长的影响, 建立稳定的香果树胚性细胞悬浮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悬浮培养条件下, 最适接种量为2%(鲜重); 较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MS; 蔗糖浓度为1%时容易使球形胚聚合体愈伤化, 浓度为3%和6%适合球形胚聚合体增殖, 浓度为9%则容易使球形胚聚合体褐化; 添加0.5 mg.L-16-BA 和0.5 mg.L-1 NAA的MS液体培养基, 当初始蔗糖浓度为3%, 然后逐步提高到6%则有利于香果树各个发育阶段的同步化; 子叶胚转到不含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固体培养基中可以长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18.
PP333对怀地黄试管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军  徐鑫  张晓丽  杜琳   《广西植物》2007,27(2):250-254
研究PP333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比色法和愈创木酚法探讨PP333对试管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P333均促进试管苗芽的萌发,使根系粗壮,根数增加,低浓度PP333(0.01、0.05mg·L-1)促进试管苗茎的伸长生长,高浓度(0.1、2mg·L-1)抑制茎、叶生长,PP333浓度为2mg·L-1时壮苗效果最佳。PP333处理使试管苗生长中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力提高。适宜浓度的PP333可以改变试管苗的生理特性,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途径, 建立了快速高效的茶条槭再生体系。成熟种子在MS+1.0 mg·L-1 6-BA的培养基中萌发, 以茎段作为外植体, 在WPM+0.002-0.01 mg·L-1 TDZ+0.1 mg·L-1 6-BA中培养3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诱导频率平均为98.0%。愈伤组织转入WPM+0.01 mg·L-1 TDZ+0.1 mg·L-1 6-BA培养基中得到再生芽, 分化频率为42.0%,平均每块愈伤产生再生芽10个左右。转到WPM+0.3 mg·L-1 IBA的培养基上的再生芽均可生根并长成完整植株, 小苗移栽成活率达到89.0%。实验还建立了愈伤组织中没食子酸的提取和HPLC检测方法。对深绿色愈伤组织连续培养2个继代后, 没食子酸含量达到2.8%。  相似文献   

20.
盐生植物海马齿离体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盐生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的离体再生体系,为其生物技术改良奠定基础。以海马齿叶片、茎和腋芽为外植体, 在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以及不定芽的分化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 最适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为叶片, 其次为幼嫩的茎段和腋芽。以叶片为外植体, 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2.0mg·L–12, 4-D + 0.5 mg·L–16-BA + 3%sucrose; 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 + 1.0 mg·L–1 2, 4-D + 0.2 mg·L–1 6-BA + 3% sucrose;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 + 3%sucrose + 0.1%AC。炼苗移栽后, 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