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承平 《Virologica Sinica》2001,16(4):363-363
杆状病毒由于被广泛用作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倍受重视。近年来证实某些杆状病毒对虾具有致病性 ,从而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对虾致病病毒是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whitespotsyndromvirus ,WSSV) ,在我国养殖对虾中广为流行 ,引致重大经济损失。不少文献将WSSV称作对虾白斑病杆状病毒 ,其实并不准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ICTV)在 1982年出版的第 4次病毒分类报告中将杆状病毒科 (Baculoviridae)分 4个亚群 :核多角体病毒亚群、颗粒体病毒亚群、C亚群及D亚群[1] 。第 5次病毒分…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乔木吴萸 新种 图1 Evodia arborescens D.D.Tao,sp.nov. Proxima E.leptae(Spreng.)Merr.,a qua differt habitu arboreo 30malto trunco circ.40cm diam.,foliis trifoliolatis cum peliolo 20—25cm longis,foliolis 9—16cm longis et 4—7cm latis,costis et nervis lateralibus supraprominentibus puberulis,seminibus majoribus 4mm longis,3mm crassis,subtriangularibus pallide castaneis plus minusve nitidis. 相似文献
7.
8.
中国桫椤科植物的分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记载了我国14种和2变种桫椤科植物及其分布。根据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背面 两侧的气囊体,叶轴的颜色,囊群盖以及孢子数目等性状,把它们安排在2属2亚属中,并讨论了各类群之间可能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天南星科分类系统的沿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南星科 Araceae是一个世界性的大科 ,计1 0 5属约 3 5 0 0余种 [1]。单子叶植物 ,与浮萍科组成 1个目。在中国植物志排在第 1 3卷 ,第 2分册 [2 ]。其分布区跨越从赤道带到寒温带的各个生态地带 ,散布于新旧世界的各大陆块 ,仅在一些海岛地区和南美大陆有较多空白点 [3 ] 。中国有 2 6属 2 0 0余种[4 ] ,种属数量都不多 ,但不少属如 Pinellia、Arisaema、Remasatia和 Colocasia等都是以中国为分化中心的。中国最早有关天南星科植物的记载 ,始于本草书籍。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菖蒲(Acorus calamus) ,虎掌 (Pinellia pedati… 相似文献
10.
皮金龟科Trogidae对分解动物尸体具有重要作用,全球已知3属320种。作者对其分类地位、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要总结;还就世界分类研究文献、分类系统和种类情况做了介绍,并对该科昆虫的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球蚜科分类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球蚜科是蚜虫类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多种林业害虫和检疫害虫,本文从形态特征、生活史、寄主植物、地理分布,进化起源等方面对世界及中国球蚜物种进行了综合论述.结果表明,球蚜科具有较多原始的特征,是蚜虫中较为古老的一类;球蚜具有包括异寄主全周期、异寄主不全周期、同寄主不全周期等复杂的生活周期,形成虫瘿是其主要的为害特征;球蚜科物种专性寄生在松科植物上,主要包括云杉属Picea、松属Pinus、落叶松属Larix、冷杉属Abies等属的植物,在蚜虫物种和寄主植物之间存在着平行演化的现象;球蚜的分布与寄主植物的分布相一致,主要是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高山.世界球蚜有8属59种,区系成分主要是新北区、古北区.中国球蚜科有6属20种,分布在黑龙江、云南、四川等地,主要是古北区成分.初步推测球蚜科可能首先在松属植物上起源.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采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已知包涵体蛋白N-末端序列的10种昆虫杆状病毒进行分类,其结果与Fitch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只是对各序列进行简单的类别划分,而且也表示了各类间相似的程度及在某一类内各序列间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食蚜蝇科的分类系统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食蚜蝇科的分类系统及其研究进展。林奈未能正确地区分出食蚜蝇类昆虫 ,将当时已知的大约 3 7种食蚜蝇归入家蝇属Musca中。Fabricius首次建立的食蚜蝇属Syrphus包括了当时已知的大部分食蚜蝇种类和一些非食蚜蝇种类 ,一些真正的食蚜蝇仍保留在家蝇属Musca及其它属中。MosesHarris是第 1位将食蚜蝇与双翅目其它类群分开的学者。Latreille首次建立食蚜蝇科Syrphiae。Fall啨n以“Syrphici”作为食蚜蝇科的科名 ,现代食蚜蝇科的名称“Syrphidae”由Leach提出。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食蚜蝇科隶属于双翅目的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无缝组Aschiza ,头蝇科Pipunculidae是其姊妹群 ,二者构成食蚜蝇总科Syrphiodea。在分类系统方面 ,Rondani首次将食蚜蝇科分为 5个亚科。Lioy第 1次依据幼虫摄食习性将食蚜蝇划分为 5个群 (group) ,并对Eristaliti群进行了再划分。Schiner依据径中横脉 (r m)的位置将食蚜蝇科分为 2个类群 ,将食蚜蝇科分为 8个亚科。Williston将食蚜蝇科划分为 3个亚科 ,包括1 4个族。Verrall在Schiner和Williston系统的基础上 ,提出分 7个亚科的分类系统 ,这一系统得到其后学者的认可和引用 ,如Efflatoun、Brunetti、Ferguson等。Bezzi也引用Verrall的系统 ,但以齿腿蚜蝇亚科Merodontinae取代 相似文献
20.
灵芝科的种类在中国很多,特别是在华南广大地区种类更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种类是珍贵的药材。同时,有些种类也危害木材和引起树木的病害。作者除过去巳报道中国灵芝59种和1变型外,本文又报道了5个新种。它们是大孔灵芝(Ganoderma magniporum Zhaoet Zhang),茶病灵芝(G.theaecolum Zhao),三角状树舌(G.triangulum Zhao et Xu),马蹄状树舌(G.ungulatum Zhao et Zhang),华南假芝(Amaurodcrma austrosinenxe Zhao et xu)。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