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各地大量应用枯饼和肥土堆制的“五四。六”菌肥,一般比等量饼土提高肥效二、三倍,即使在肥力较高的条件下,也比等量饼土提高肥效一倍左右。1972年,我们又探讨了在水稻上直接应用“五四○六”的方法。开展了“五四○六”干母剂粉拌种催芽、沾秧根和“五四○六”作面肥,以及中耕追肥等试验,在早稻生产上已有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我们在努力提高“五四○六”一级菌种质量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大胆革新了过去生产“五四○六”母剂所常用的原料,用麸皮代替饼粉,用既能蓄水又有疏松作用的煤渣作为部分填充料。这种培养基的配方为:3份(麦夫)皮、3份煤渣、4份肥土(简称3、3、4菌粉母剂)。经培养成的“3、3、4”菌粉母剂,孢子层厚,颗粒松  相似文献   

3.
“六氯苯”对於水稻杀虫力的良好作用,从各地水稻生产和试验中都得到证明;因为“六氯苯”含有一定量对植物有害的丁體,如据葉曉霞同志“六氯苯损害水稻幼根观察”的报告,幼苗期施用不当反致严重抑制水稻幼根的生长发育。 1956年我们试验发现,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秈、粳類型品种施用同量“六氯苯”也有不同反应,这对我们在研究“六氯苯”作为水稻内吸杀虫剂时从“六氯苯”与水稻生理的研究上提出了新的课题。试验是在1956年秋季本站试验埸地上进行,供试品种秈稻为“晚成”,粳稻为“背晚”,施药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按照2003年氮肥施用情况和农业专家对不同作物提出的推荐施肥量,设定了“氮肥施用现状”和“按推荐量施肥”两个情景,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的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4个农业区,分析了两种情景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同时根据我国生产氮肥的化石能源消耗以及施用氮肥的数据,采用国内以及IPCC提供的相关参数,计算了施用化肥导致的温室气体泄漏,并提出“有效固碳潜力”的概念作为评价固碳潜力有效性和固碳措施可行性的标准.我国农田土壤在两种情景下的固碳潜力分别为21.9和30.2 Tg C·a-1;但两种情景下生产和施用化学氮肥的温室气体泄漏量分别达到了72.9和91.4 Tg C·a-1,使两种情景下有效固碳潜力分别为-51.0和-61.1 Tg C·a-1;而“按推荐量施肥”还将增加10.1 Tg C·a-1的温室气体净排放.因此,施用氮肥在我国农田土壤不具备有效固碳潜力,作为固碳措施不可行.鉴于施用化肥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建议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以利于温室气体的减排.  相似文献   

5.
我厂自1970年建厂以来,先后培养“5406”菌种10万多支,生产再生母剂8万多斤,堆制菌肥400多万斤,施用面积1,800多亩,在农业生产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粮棉产量逐年上升。去年我们排除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和严重自然  相似文献   

6.
根瘤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由菌种、菌剂和应用方法三个环节构成。优良的菌种、优质的菌剂和适宜的施用方法三者的密切配合,是充分发挥根瘤菌一豆类植物共生固氮作用的根本保障。有了优良的菌种和优质的菌剂之后,应用方法又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探索花生根瘤菌的适宜施用方法,我们对几种施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香蕉园施用"环球"天然有机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田香蕉园施用“环球”天然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以施用“环球”天然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化肥,可提高单株产量13.6%-19.2%,并可促进果指增长、增粗,提高香蕉果肉淀粉含量;同时还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菌肥     
“五四○六”抗生菌肥可转化土壤中氮、磷,刺激作物生长,还有一定抑制病菌的作用。自生固氮菌和根瘤菌制剂也是菌肥,目前推广较多的是紫云英、苜蓿、苕子和花生根瘤菌肥。一个根瘤就象一个“地下  相似文献   

9.
“5406”菌肥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大干快上提供了一种肥源。但是,在生产、应用菌肥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例如:生产菌肥需用大量肥土;堆制菌肥要化一定劳力;造肥用肥要紧扣季节。尤其是在移栽水稻的大忙季节,往往都存在着劳力紧、农活忙的矛盾。因此,许多生产队往往来不及把饼肥做成菌肥就直接下了田(每亩80—100斤)。为了更好地提高饼肥的肥效和改革“5406”菌肥在  相似文献   

10.
正植物通常需要14种矿质元素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其中,氮元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元素,是蛋白质、核酸、磷脂以及叶绿素和植物激素等有机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元素,同时也是促进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生产上一般通过大量施用氮肥来促进农作物生长,从而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施用氮肥超过1.2亿吨,而我国消耗的氮肥量占世界氮肥总施用量的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与植物”是一本通俗的科学小册子,—般说来,它是完成了正如作者在一开頭的“告读者”中所说的愿望:“本(?)是通俗地叙述土壤形成过程与其最置要的性質;说明植物的活力、营养以及与土壤相互间的关系等问题,大部分则在叙述施用肥料作为改善植物营养与提高土壤肥力的最重要的方法。”“運用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浅顯的例子说明了土壤这  相似文献   

12.
我县是福建省主要花生产区之一。1974年我们开展了对花生根瘤菌剂和钼酸铵拌种的试验研究工作。三年来,根瘤菌剂应用推广的面积达五万余亩。1976年,我们进行了根瘤菌剂、钼酸铵单独施用与混合施用的对比试验。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表明:钼酸铵和根瘤菌剂混合施用与单独施用者相比可增产一成以上,同时省工而又简便易行。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施用对土壤环境潜在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用有机肥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重要方式, 有机肥在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和作物产量、改良作物根际生态环境、改善作物的营养品质及抑制病虫害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施用有机肥也会带来一定的土壤环境风险。对规模化养殖来源为主的有机肥施用带来的土壤环境的风险进行了综述。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入农田易出现烧苗、病虫害等问题, 对农田作物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的有机肥存在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残留的现象, 施入农田具有一定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的风险; 此外, 有机肥的不合理的施用还存在农田氮磷流失, 可能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的风险。通过分析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环境风险的影响, 为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借鉴, 在降低环境风险的同时达到培肥土壤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5406”菌肥生产中用饼粉作原料,但有些地区饼粉来源困难,以及高温、潮湿地区,饼粉极易发霉,如果消毒不很彻底,母剂也易发霉变质,影响菌肥生产。1960年以来,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初步解决了“5406”菌肥生产中的代料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中土法生产“九二○”用的菌种,由于生产队没有冰箱设备不易保存,尤其在夏季气温较高时,菌种更易发生退化,这样就给在基层生产队开展“九二○”的生产和实验带来了困难。据资料上记载生产“九二○”用的菌种系菌丝型,其保存方法不外有两种,一是在培养基上连续传代,二是矿物油保藏法,此两法都要把菌种放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至于“九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们从各种不同植物的根部和不同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不少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固氮菌,这些菌株要进一步筛选,并用到生产上去,筛选方法繁杂,周期也较长。最近我们进行复筛时,采用“一步法”,方法简单,周期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7.
沙田柚施用活化处理磷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沙田柚施用经多种活化剂活化处理磷矿粉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活化处理磷矿粉的柚树在各生育期的树叶片养分状况均比施用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的好,所以在各时期的农艺性状表现良好,产量较高,在适当时期补充中微量元素不仅可使沙田柚高产而且优质.研究结果显示,果树可直接和一年一次施用价格低廉价的磷矿粉,采用活化技术可使磷矿粉的肥效超过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从而可大幅度地降低果园的肥料和施肥用工费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可减少因施肥过量和磷肥生产而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8.
①会议代表在准阳县白楼公社参观小麦田施用“5406”菌肥及单施饼肥的大面积对比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订的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明确的规定中学生物教学是应该完成“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农业和卫生事业的成就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在自然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对农业上的实际工作有所准备。”的任务。这种面向生产,使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育方针,是我们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的特点。但是要完成这样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是不很容易的;因为我们知道,在现有从事生物教学的同志们中,出身于生物专科或农业学校的具有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的是不很多,如本刊1卷3期中“昆明市中等学校生物课程一般教学概况”中关于教师的质量方面所说的,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大量事实说明,当前正处于“信息爆炸”之中。认识这一形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推动当前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了。以下拟从“信息爆炸”的客观性、教学内容的网络化、教学方法的高效化和教学思想的现代化等四个方面来讨论“信息爆炸”与微生物学教学改革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