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DNA指纹图谱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选用S23随机引物,对乳酸菌基因组DNA进行RAPD随机扩增,获得能够区分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依据图谱DNA条带的多态性,对10株乳酸菌菌株进行分类与鉴定。结果 实验室保藏菌株LAP2、LAT、LAM、LAC和LAO之间的基因组DNA相似性达80%,亲缘关系最为相近,而LAB菌株与所有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 DNA指纹图谱技术与常规方法结合使用,将使乳酸菌的分类、鉴定更为准确、便捷。  相似文献   

2.
DNA指纹图谱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指纹图谱法是利用卫星DNA作探针,探测不同生物的卫星区,产生相应的DNA指纹图谱的杂交方法。它是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最新技术。短暂几年,该法得到迅速发展和完善,并在法医学、人类遗传学以及鸟类和其它哺乳类的遗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双歧杆菌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生理性细菌之一。双歧杆菌是能在健康人肠道内定植的益生菌 ,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该菌占总菌群的 92 %以上 ,现在已确认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1 ] 。双歧杆菌在健康成年人及长寿老人的胃肠道内是优势菌 ,当机体患病或衰老时肠道双歧杆菌较正常人少 [2 ] ,其数量随年龄变化呈动态变化趋势 ,并与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 ,因此引起了医学领域内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国内针对双歧杆菌曾多次召开微生态学术讨论会 ,在国际上 ,1990年在日本举行国际双歧杆菌专题讨论会 ,对双歧杆菌的生理、生化、分类、作…  相似文献   

4.
莲藕品种DNA指纹图谱的绘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RAPD技术对14个莲藕品种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用5个Operon引物和80个SBS的RAPD引物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来自SBS的RAPD-C13和RAPD-D15扩增出的8条多态性条带,绘制了14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在该图谱中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特异的DNA指纹。  相似文献   

5.
AFLP用于构建罗汉果DNA指纹图谱及其幼苗雌雄鉴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罗汉果(Sirait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 ex Lu et Z.Y.Zhang)的几个品种进行AFLP标记分析,从中筛选出2个引物组合,其中一个能够用于构建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另一个可以结合数量性状分析成功地鉴别罗汉果幼苗的雌雄。建立了一种可用于罗汉果幼苗雌雄鉴别的方法,并可为品种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应用DNA指纹图谱技术鉴定微生态制剂——整肠生菌株BL63516的方法,提高菌种鉴别水平。方法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方法,采用50条随机引物对7株地衣芽胞杆菌进行基因组DNA指纹图谱分析,选择多态性好、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的随机引物,对BL63516与其他地衣芽胞杆菌进行区分。结果发现选用引物$87或$88分别对7株地衣芽胞杆菌进行基因组DNA指纹图谱分析,BL63516菌株扩增的DNA片段的大小、数量均与其他地衣芽胞杆菌有明显差异。结论此方法具有可重复性,方便、快速和准确的优势,可用于微生态制剂整肠生菌株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SRFA法构建水稻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稻基因组DNA用PstⅠ酶切同时与人工接头连接后,使用选择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构建的水稻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JX17和ZYQ8间以及5种野生稻间均存在DNA多态性片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剑尾鱼是由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部公布的水生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水环境污染监测、细菌性疾病研究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对剑尾鱼选育系进行种质资源监测、区分选育系与非选育以及鉴定近交系纯度,本研究采用微卫星DNA进行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根据相关报道设计合成了50对微卫星引物,对几个剑尾鱼品系的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筛选品系间差异性引物;确立剑尾鱼核心引物,用EXCEL散点图绘制DNA指纹图谱模式图;并将数字化指纹数据输入珠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种质鉴定软件V1.0,形成剑尾鱼标准化指纹图谱鉴定数据库。结果共获得剑尾鱼品系间特异标记5个可用于剑尾鱼近交系鉴定,确立46个微卫星标记为核心引物,构建剑尾鱼选育系RR-B系、RW-H系和非选育的野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微卫星标记与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剑尾鱼3个品种间的品种鉴定、纯度检测及遗传监测。  相似文献   

9.
水稻基因组DNA用Psf I酶切同时与人工接头连接后,使用选择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构建的水稻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JXl7和ZYQ8问以及5种野生稻间均存在DNA多态性片段。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双亲判别与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房继明 《兽类学报》1994,14(1):63-68
在亲缘识别和婚配选择等动物行为学研究中,需要知道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分析以往的各种双亲判别方法,如蛋白电泳和血清学技术等,其中DNA指纹图谱法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这种方法已在许多种动物(狗、猫、小家鼠、家燕、蓠雀、天鹅等)和人的研究中得到应用。DNA指纹图谱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这样,两个动物的DNA 片断具有完全相同的碱基排序的情形从理论上讲其可能性极小,所以每个个体(除同卵双生子外)的DNA经提取、酶切、凝胶电泳、RNA或DNA探针杂交和放射性自显影后所形成的条带分布应该是有区别的、具有个体的特异性,这些条带就是DNA指纹图谱。动物个体DNA 指纹图谱中的每一条带,除了偶然发生的基因突变, 都可以从父母双方、或父方、或母方找到。据此,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DNA指纹图谱进行包括父方和母方亲代判别的方法,如条带比较法和相似性系数法。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东洞庭湖7个采样站点的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进行了RAPD指纹分析,并探讨了其DNA指纹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如下:(1)从8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11条引物共获得148条谱带,多态率为98.6%;所用引物在各站点可获得45—70条扩增谱带,平均为57.6条,其中Ⅳ站最少;(2)Ⅳ站的泥沙含量最高(75.5mg/L),其他各站在1.2—40.3mg/L;各站点间的pH值比较接近,都呈弱碱性;Ⅰ站的TN、TDN及TP含量最高,Ⅲ站的TDP最高,但各站点相差不大。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将7个站点划分为两大类———Ⅳ站作为单独的一类而明显有别于其他6个站点,这与洞庭湖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制约因子———泥沙含量的聚类结果是一致的。因此,研究表明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环境主要限制因子是密切相关的,这类资料的积累将为建立简易、有效的水资源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分析基因组DNA多态性的方法:未端标记限制性片段的基因组DNA指纹法。通过此方法对莫桑比胸非鲫核DNA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是一种简单,灵敏,稳定,可变换带复杂程度和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一种鉴定生物基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DNA指纹分析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方盛国  冯文和 《兽类学报》1996,16(3):166-170
以圈养大熊猫4个家系,13只个体的31份粪便,尿液以及甲醛固定的睾丸组织等作材料,输出血液,被毛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个体的血液,被毛,粪便,尿液,以及甲醛固定的睾丸组织材料的DNA指纹图谱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用DNA指纹法研究野生天鹅种群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安明帕.  DT 《动物学报》1993,39(2):209-216
DNA指纹技术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用于法医学上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的鉴定。此外,人源DNA指纹探针(即多位点型小卫星探针)还被用于动植物等的研究,特别是在研究动物的繁育规律方面成效显著。近一两年来,DNA指纹技术也在分子水平上用来研究种群分化,为物种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利用人源多位点型小卫星探针,对分布在英国和美国的四种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大天鹅和喇叭天鹅)的种群结构和天鹅小卫星的分化初步进行了研究。用酶HaeIII和探针pSPT19.6分析了分布在英国的疣鼻天鹅种的两个群体(洛锡安群体和阿伯茨伯里群体)的DNA指纹图,结果表明两群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性大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性;洛锡安群体内小卫星的变异程度较高。虽然小卫星在基因组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但某些天鹅小卫星在种间发生了分化,因而同一个种内不同个体的DNA指纹图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导致DNA指纹图的物种特异性。DNA指纹分析表明:小天鹅、大天鹅和喇叭天鹅在遗传上比较接近,而疣鼻天鹅与它们在遗传上相距较远,这与原来对天鹅种下分类情况是一致的。就遗传变异程度而言,在英国仕林布里奇的小天鹅为最高,英国卡拉乌尔洛克的大天鹅次之,英国阿伯茨伯里的疣鼻天鹅居第三,美国蒙大拿的喇叭天鹅最低。我们认为,基因迁移和遗传漂变对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DNA指纹在野生种群数量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方盛国  冯文和 《兽类学报》1996,16(4):246-249
本文用荧光素标记LZF-1基因指纹探针,以四川省冕宁县冶勒野外大熊猫的脱落被毛及尽量新鲜的粪便作样品,进行了DNA指纹检测。1.在相同或不同时间、巢域采集的粪便与被毛样品,显现出相同或不同的DNA指纹图谱,达到个体认定的目的.表明了大熊猫野外脱落被毛和粪便,能作为DNA指纹分析材料,进行野生种群数量调查.2.根据检测6个被毛和9个粪便样品的结果,认定该生境中有7只大熊猫个体,纠正了有8只和8±2只的记载.3.应用DNA指纹技术及微机个体识别进行大熊猫野外数量调查,准确可靠,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能获得大熊猫在野外的真实个体数量。  相似文献   

16.
用DNA指纹图谱方法进行野生小家鼠的双亲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在英格兰捕获的野生小家鼠为研究材料,尝试用DNA指纹图谱方法判别动物后代的双亲。从冷冻鼠脑组织中提取的DNA,经限制性酶Hinf一I的酶切、凝胶电泳、尼龙膜吸附、与P ̄32标记的人或鼠RNA探针杂交、放射自显影,最后得到DNA指纹图谱。图谱分析表明:野生小家鼠间的亲缘关系很近,个体间的相似性系数较高,不易判别后代的双亲,建议采用简便而又准确的条带比较法,取代相似性系数法。鼠探针与鼠DNA杂交所得到的图谱与人探针33.6的相比,个体的特异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基因文库的分析,我们找到了一套含重复顺序的克隆。其中POR6和POR7被证实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并随机散布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致病性时,可以获得可分辨的基因组特异的杂交带型。我们还分析了致病性与8个稻瘟病菌株DNA指纹图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个小种组合间的百分相似率Sxy,值与该小种组合间共同侵染的鉴别品种数目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DNA指纹分析技术在群落级生命系统应用的可能性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DNA指纹分析是一种关于整体遗传结构分析的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广泛应用于种群及个体水平层次生命系统。本文以东湖浮游生物为对象 ,用随机引物和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探讨了DNA指纹分析技术在群落级生命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实验表明 :取自分别处于超富营养水平、富营养水平和中营养水平的Ⅰ、Ⅱ、Ⅲ站样本的模板DNA ,无论是以随机引物M 0 1、M 0 2、M 0 3、M 18及M 19还是特异引物CW15 94 6 / 4 7、EGMS6、EGMS4、ITS1及HSP扩增均获得清晰且稳定的图谱 ;各站间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存在明显的表观差异 :居中营养水平的Ⅲ站谱带较多 ,而分别居富营养水平、超富营养水平的Ⅱ站和Ⅰ站较少 ;各站既有特异性谱带也有共有的谱带 ,Ⅲ站包含了Ⅱ站和Ⅰ站 33%— 10 0 %的谱带。本文还结合现有有关物种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方面的资料 ,对所获得群落DNA指纹图谱的生物学意义进行尝试性的、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