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动物学家R·麦克奈尔·亚力山大在进行古今动物的比较形态功能分析研究中,借助现代物理学、工程学的知识,得出惊人的结论。他研究了恐龙的骨骼和足印化石后,作出判断认为,很多大型蜥脚类恐龙足印表明,其行走速度约1米/秒,与人类散步速度  相似文献   

2.
恐龙,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成为化石世界中绝灭动物的一个缩影。一提到恐龙,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的情景:在潮湿的沼泽地带,有一群体躯庞大而形态笨拙的怪物,步履维艰地朝着不可避免的绝灭的深渊走去。但是,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中生代广泛繁衍、几乎占领整个陆地的恐龙家族至今断子绝孙?恐龙真的是呆笨而低能的动物吗?为什么在长达一亿多年的中生代期间,恐龙却能和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哺乳动物相匹敌,抑制后者向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蝎子也叫全虫,药名叫全蝎,在我国有不少地方出产,在医疗上有很大的效用,是医治痲风和大骨节病的良药。目前用蝎子配制的成药有三十种之多,而且还是川口药材之  相似文献   

4.
高等动物的鸟类和哺乳类,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就是它们能使体内温度保持在比较恒定的水平;而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则不能进行这种体内温度的调节,但羽毛或皮毛等体表覆盖物对体内温度调节也起作用。在极冷或极热的条件下,爬行类或两栖类会被冻僵或者热死,而哺乳类和鸟类却仍可活动,其成功的决窍就是“热血”。从其外貌和骨骼结构上还很象爬行类的动物起,体内温度控制的产生就可能开始了。事实上,早在本世纪初,有人就  相似文献   

5.
江秋福 《化石》2004,(4):18-18
“鸟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变成型”是英国科学家赫胥黎于1870年提出的名假说。一百多年来,没有人能拿出可信的证据证明或驳倒这一观点,但是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所有书籍在提到鸟类起源问题时均认同这一观点,似乎它已经没有证明的必要了。1999年,一个中国人,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博士证明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当代多学科的互相渗透,使过去偏重于形态描述的古生物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不少的传统结论正在为新的科学实验所修订。过去的教科书和科普文章中,总是把恐龙当成愚蠢笨拙的象征。画家笔下的典型的恐龙,常常是巨大的体躯上搭配着很不相称的豌豆般的脑子;它们在阴沉的沼泽中,迟钝地跋涉着。在谈到恐龙的绝灭时,也经  相似文献   

7.
《化石》1977,(4)
当人们走进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巨大的恐龙骨架时,总是情不自禁地问道:这条恐龙有多少吨重?这就产生了怎样测量恐龙体重的问题。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人们是依据恐龙骨架的大小,它的脚印的大小和凹陷的深浅,参考现代的一些脊椎动物的重量,作大体上的推测。例如要测量的恐龙骨架与现代的印度象差不多,就估计恐龙的体重约为5吨左右。显然这种方法并不准确。后来,有些研究恐龙的科学家不断提出测量恐龙体重的方案。目前,在我国普遍认为行之有效的测量恐龙体重的方法,是采用美国科尔伯特改进的用复原模型测量的方法。他的方法是,根据一个简单的物理学原理:体积×比重=体重。体积是用要测量的恐龙的复原模型求出来的。首先要依据待测恐龙的骨架的尺度,作出一个一  相似文献   

8.
泰国的恐龙与恐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枝明 《化石》2005,(3):31-32
我应泰国矿产资源部的博物馆与自然保护处和泰国树化石博物馆之邀请,从3月11日到3月27日,在泰国参观了三个博物馆、走访了泰国恐龙化石研究中心、考察了4个恐龙化石产地。现将泰国的恐龙化石之研究情况简介给读。  相似文献   

9.
鸟蛋是怎样呼吸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蛋本身已具备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与水分,但缺少胚胎发育时一种关键性的必需品——O_2。鸟胚是封闭在一个坚硬的蛋壳中,是怎样从外界获得O_2的?其代谢产生的CO_2,又是怎样排出壳外的?不同种类的鸟蛋,其气体代谢的类型,有何差异?探索鸟蛋孵化时期的呼吸活动,有何意义? 鸟蛋在孵化时期的气体代谢特征,因种而  相似文献   

10.
关于煤的成因,普通都知道是经过下列的过程即植物→泥炭→褐炭→石炭。由植物变成石炭,有人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名生物化学的时期,第二个时期名动力化学的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的完全是细菌及其他最低级的微生物的工作。第二个时期是一种地质上的力量,此种力量使植物质发生化学的及物理的变化。此两个时期似和中国书上的所谓“菌解”和“炭化”两个名词大致符合。最近数十年来的研究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所谓煤层实在可以当作是一种“化石的泥炭层”来看。所谓泥炭最初是经过沼泽区域普通所谓“苔  相似文献   

11.
蛇没有脚,怎样运动?这大概是自古以来就吸引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用“蜿蜒”一词来形容蛇的运动,可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蜿蜒运动是所有蛇都可以进行的一种运动方式,由于蛇在粗糙地面上作一连串的波状  相似文献   

12.
有关鸟类的导航问题,迄今一直没有较完善的解释,本文介绍了五十年代以来提出的八种假说,综述这个问题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是怎样发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是怎样发现的冯德和(辽宁锦州市第一师范学校121001)维生素是营养素中发现最晚的一类,它的发现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避免了众多维生素缺乏症的困扰。维生素的发现是生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类对维生素的认识,总体来说经...  相似文献   

14.
神秘的性别决定机理的研究将使内分泌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早就认识到,性的再生产是由来自不同个体的一个雄性配子和一个雌性配子融合而实现的。这种性繁殖的优势是、丰富了后代的遗传基础,增强了后代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虽然目前对性别获得的详细机理尚未弄清,但近来的研究结果十分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15.
16.
现存的生物是进化的产物,进化的关键是物种起源。物种起源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要想研究物种之间如何演变,如何由A种演变成B种,就必须澄清物种形成的方式。达尔文运用自然选择的原理,认为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动力,并着重指出“自然选择只能通过累积轻微的、连续的、有益的变异而发生作用,所以不  相似文献   

17.
钠钾泵是人类发现的第1个离子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回顾了人类对钠钾泵的认识过程;从科学家发现细胞内、外液之间Na^+、K^+浓度的差异、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提出有关学说和发现钠钾泵作了追踪溯源的介绍。主要从静息电位及“膜学说”、动作电位及“离子学说”、“钠泵”假设与钠钾泵的发现3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丁成华,孙英(江苏省沛县魏庙中学,221639)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了氧气、食物、工业原料,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保...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家公认有丝分裂是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W.Flemming)发现的。在观察了蝾螈细胞分裂现象的基础上,弗莱明于1882年提出了“有丝分裂”(mitosis)这一术语。但从更详细的资料来看,有丝分裂的发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类对有丝分裂的认识是一系列科学发现的综合结果。有丝分裂的发现建立在显微镜发明的基础上,在20世纪以前,人们用只能够放大到几百倍的光学显微镜,发现有丝分裂是很困难的。人们是在不断的对比和想象中来认识有丝分裂过程的。  相似文献   

20.
《化石》1974,(1)
在一些山崖上或河流两岸的陡壁上,可以观察到岩石一层又一层地重叠着,并且向四周延伸,这就是“地层”。地层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地壳——地球的表层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叫地壳运动。它往往表现为地表某些地区地势的相对上升和相邻地区地势的相对下降。上升的或者地势相对较高的大陆、高山等地区,长年累月经受风化、侵蚀等作用,原有物质不断被破坏,产生了大量碎石、泥砂及溶解于水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因自身的重力和风或流水的挟带,被搬运到下降的或地势相对较低的山脚、洞穴和江湖河海里,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沉积物起初很松散,有大量孔隙和水分。随着沉积物层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