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卵器     
在初中《植物学》“植物的类群”教材中,多次提到颈卵器的结构,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基本特点,现就颈卵器的有关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大专院校生物学科毕业生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在校学生的自学、复习和应考的需要,李合生教授等根据30多年教学经验和考研辅导经验,编写了《植物生理学试题集与题解》一书。定价10.00元。该书以现行国内几本《植物生理学》教材为基础,参考了近几年来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生考试试题,结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资料和命题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共11章,每章由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是非题、问答题六部分组成,章末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供读者系统复习和备考参考。该书内容丰富,题型多样,概念清楚,适宜自学,自问、…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理学课程在我校是面向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整个课程有108个学时,其中理论课为72个学时,实验课为36个学时。一直以来,我们都采用潘瑞炽先生等(2004)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为教材,由于教材内容比较多,临考复习时,学生反映内容比较多且零碎,难于复习记忆。  相似文献   

4.
兰科( Orchidaceae)植物是一类特殊且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植物类群[1],物种数量多、生活型多样且进化水平高,中国分布有兰科植物194属1388余种[2]1,是单子叶植物中种类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同时,野生兰又是受威胁最为严重的类群之一,全部种类都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约占该公约涵盖的保护植物数量的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保护植物中的“旗舰”类群[3]。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植物种类丰富,仅研究得比较清楚的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但是不包括藻类植物、菌物和地衣)就多达35784种,为公认的北半球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也名列前茅,特别是具有丰富的特有类群。《中国植物志》(1959—2004)和英文版《中国植物志》(Flora of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植物志》上册和下册分别于1977年和1982年出版,时隔30年后得以修订再版,可喜可贺。总览新版《江苏植物志》1–5卷(2013–2015年出版,刘启新主编),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收载江苏省植物的类群数量和范围增加。与原《江苏植物志》相比,修订版增加了苔藓植物;而且维管植物种数也增加了近1/3。原版收载  相似文献   

7.
按照生物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植物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每讲完一个章节,都要让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插图进行提问复习,这样做对生物教学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下面就《花和果实》一章教学内容的看插图提问复习介绍一下. 复习时,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参看课本中有关插图,进行思考并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补充、概括. 1.双子叶植物的桃花其形态结构如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兰科植物属的界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736属28,000种(Chase et al.,2015,Dressler,1993),广泛分布于大部分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尤其以热带地区最为丰富。兰科植物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类群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全世界所有的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为《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保护植物种类的90%以上。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植物世代交替的内容,学生普遍反映难,难在难记忆,难于分辨种子植物生活史中各时期是属于世代交替中的哪一阶段。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在复习课中打破教材系统采取对比列表方法,收到显著效果。第一,打破教材系统。先复习苔藓植物世代交替,接着复习蕨类植物世代交替,最后复习种子植物世代交替,这样顺序复习,使学生容易形成进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董莉娜  刘演 《广西植物》2019,39(1):16-39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30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和广西等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云南有秋海棠属植物100余种。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野外调查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秋海棠属新类群,使得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数目已超出1991年《广西植物志》(第一卷)收录的19种,因此亟需对发表于不同期刊中的类群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鉴于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标本信息,整理并汇总了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共84种,包括2个变种、11个亚种和46个特有种,新增的65种为《广西植物志》(第一卷)中未收录的类群,并补充了这些类群的特征集要、凭证标本信息和属下分组概况,为今后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修订以及系统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植物学》课程单子叶植物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特征的比较;3)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类群等。此外还庆集中讲授或强凋下列6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单子叶植物的习性及生境;2)单子叶植物的大类群和数目;3)单子叶植物的传统类群或“历史名称”;40单子叶植物传粉受精以及演化趋势;5)单子叶植物的沼生型胚肥及全面胎座;6)单子叶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一些种子植物染色体数目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我国,对丰富多采的植物类群进行细胞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植物,特别是栽培植物方面。我们试图逐步积累一些野生植物细胞学方面的资料,为在《中国植物志》编写完成后,进一步开展专科专属的研究和细胞分类学研究,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兰科植物多为珍稀濒危植物,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都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家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应保护植物的90%以上,是植物保育中的"旗舰"类群。因此,依托现有资源开展兰科植物研究和保育,对其保育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兰科植物研究及保育研究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强化基础, 拓展应用, 构建农业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微生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植物类以及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999年以来, 国家本科教育扩招和学校建设步伐加快, 专业和学生数激增, 生源质量和社会人才需求发生急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微生物相关高级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专业类群特色, 在强化基础教学, 拓展应用教学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新方法, 构建课程新体系,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刘全儒  汪远  马金双 《广西植物》2019,39(11):1470-1474
该文介绍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省市级以及跨省区的20种地方植物志的出版信息,包括出版年代、页码、收载类群的科属种、线描图及彩图等信息。其中,《昆仑植物志》为跨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和西藏等五省(区)的地方植物志。  相似文献   

16.
李波 《生物多样性》2023,31(1):23004-470
<正>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也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http://www.sp2000.org.cn/Co LChina)记载,中国产高等植物物种总计483科4,275属38,287种及7,506个种下类群,其中维管植物占绝对优势,共有323科3,643属35,179种及7,258个种下类群,且仍以平均每年220个新分类群及32个国家级分布新记录的速度持续增长(Du et al,2020)。  相似文献   

17.
(一) 课型复习课 (二) 复习目的通过对高中《生物》和《生理卫生》中有关能量代谢内容的复习,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 复习内容 1.高等动物和人体能量代谢的过程,即能  相似文献   

18.
阅卷感言     
阅过我院9301~9306班147名学生的植物生理学期末考卷之后,颇多感慨。此次考试人均66分,明显偏低。不及格的较多(占15%),最低43分,最高才87分。学期总成绩人均也只有70分。不及格生虽明显减少,但80分以上的也有减少(表1)。分析起来,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学习不用功,不求高分,但求通过。同班学生成绩高低相差44分。据学生反映,不少人非志愿录取,至今专业思想不牢,对学习无兴趣。(2)课后复习辅导少。或者教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复习,如出思考题、答疑等;或者校方不主张出思考题之类的辅导,担心这种做…  相似文献   

19.
南昌市不同植物类群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89种主要植物叶片的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灌、常绿、针叶、种子、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的N浓度分别低于相对应的草本、落叶、阔叶、蕨类、被子和双子叶植物类群,而C3和C4植物差异不显著;乔灌、常绿和裸子植物类群的P浓度含量分别低于相对应的草本、落叶和被子植物类群,而针叶和阔叶、蕨类和种子、单子叶和双子叶、C3和C4植物类群间差异不显著;乔木、阔叶、被子和双子叶植物类群叶片N/P分别高于相对应的灌草、针叶、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而常绿和落叶、蕨类和种子、C3和C4植物类群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不同类型植物对N和P的吸收利用存在差异,且对不同养分供应采取不同的适应对策.结合研究区土壤养分现状,建议优先选择常绿、针叶、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作为城市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植物教材中,讲述了植物进化的证据、历程和原因。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建立上述概念和掌握基本知识,采用图示法讲述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这个“植物界进化的路线图”(图1)中,除了反映了植物类群的来龙去脉外,还体现了类群与其生活环境的统一关系以及类群的复杂程度随地质年代的变化关系。利用这张图讲述进化的证据(再配合化石或挂图)、历程、原因和规律,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